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补写对联专项练习(共12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补写对联专项练习(共12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序言内容,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补写对联专项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学校开展“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在讨论。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
1)学习了课文《邓稼先》和《说和做》,同学们深深地为邓稼先和闻一多的爱国精神所感动,请根据所学课文内容,为下面的对联补写上联,请从下面提供的词语中选出合适的词组成上联。
词语:创奇迹 赤子情 隐姓埋名 两弹一星 鞠躬尽瘁 两弹元勋
上联:邓稼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闻一多呕心沥血唐诗杂论凝硕果
2)根据例句结合所学课文进行仿写。
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黄河万丈狂澜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炽热的爱国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先生从事教育事业的父亲七十大寿了,为增加寿诞的喜庆气氛,张先生打算在家里挂一副对联。他为此准备了四副对联,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岁寒三友添新色,春风满堂聚德光
B.万事如意展宏图,心想事成兴伟业
C.一片丹心随世古,千声赞语颂师恩
D.诗书济世古稀年,亲友欢聚同庆喜
3.学校开展“寻找最美对联”活动,同学们分成小组广泛搜集,其中一组只搜集到浔阳江畔“琵琶亭”的上联,请你帮忙选出最合适的下联。( )
上联:一弹流水一弹月 下联:
A.一味清凉一味香
B.二分明月万梅花
C.半入江风半入云
D.三月细雨春妩媚
4.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致敬英烈,同学们搜集了以下四副对联,其中不符合主题的一项是( )
A.对联一:斧头劈开新世界 镰刀隔断旧乾坤
B.对联二:倭寇不除,有何颜面 国仇未报,负此头颅
C.对联三:铁骨铮铮,身躯敢让机枪哑 红心灿灿,毅志任凭烈火烧
D.对联四:静隐深山无俗虑 幽居仙境乐天真
5.小文因站在进馆口左边,她只看见了门口对联的上联为“书从疑处翻自悟”,下联可能是( )
A.万卷书中寻妙语
B.百科四库集三秦
C.馆藏万卷益君智
D.文到穷时自有神
6.请帮助整理“南宋官窑博物馆”对联的同学,在横线处选择恰当的选项( )
上联:明月千年,炼就冰纹玉骨。
下联:纤云数缕, 成蟹爪梅花。
【注】南宋官窑有蟹爪纹、梅花纹开片。
A.只 B.织
C.炽 D.枳
7.小语同学漫步西湖龙井,被茶楼一副文采斐然的对联吸引住了:“泉从石出情宜冽,_____________。”可惜她只记住了上联,请你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帮她选出最合适的下联( )
A.汲水烹茶谷雨前
B.风从花里过来香
C.春天船如天上坐
D.茶自峰生味更圆
8.
对联一 东成西就四季来财家兴旺 南和北顺八方进宝福满堂 ——这是一副生意人家的春联
对联二 鹿洞春风暖 鹅湖化日长 ——这是一副姓朱人家的春联
对联三 牛奔福地普天献瑞 虎卧华堂满院生辉 ——这是一副迎接虎年的春联
下列对三副对联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联一“东成西就”“南和北顺”形象地表达生意人家新年心愿:做每一宗商品交易都能收获成功,顺手顺心。
B.对联二构思巧妙,选取本姓历史名人朱熹故事,激励子孙学习先辈、继往开来。
C.对联三分别以牛与虎开头,切入送牛年迎虎岁的春节主题。
D.三副对联对仗工整,都运用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9.根据序言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岁月如歌,谱写绚丽人生;________,________。
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往事,历历在目。难忘初进校园时的青涩腼腆,难忘语文课里的谈笑风声,难忘运动会上的挥汗如雨,难忘钻研难题后的豁然开朗……青春就好似一幅长长的画卷,虽描绘了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但也营造着难以割舍的氛围。青春也是一本仓促的书,纵然流淌着缕缕怅惘,可岁月的鼓点却催着我们勇往直前。
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许多“驿站”,每个“驿站”,意味着前一段路途的结束,同时是新征程的开始。
根据序言内容,补写首段句子的后面两句,使之完整、连贯。
10.
泱泱华夏,科技兴邦。“四大发明”留传世界,家喻户晓,宣扬炎黄子孙智慧之非凡;罗布泊上空的一声巨响,惊天动地,一扫帝国主义核威胁之阴霾;“航母‘辽宁舰’舰载战斗机的成功着舰,惊心动魄,彰显我国军事科技之强盛”;屠呦呦院士的抗疟获奖,书写中华中医之神奇; ② ……壮哉,中国之科技!
仿照划线句子的结构,在横线②处续写一个科技成就的例子
11.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请将下面对联涉及的人物填写在括号内。
(1)上联:鹿野舟沉王业兆
下联:鸿门斗碎霸图空( )
(2)上联: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下联: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
(3)上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下联: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
12.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两个爱国人物中任选一个,按照例句仿写一句话。
闻一多 邓稼先
例句:“土地的歌者”艾青,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1.
【答案】
1)隐姓埋名两弹一星创奇迹
1)示例一:读陆定一的《老山界》, 我们感受到红军战士不畏艰难、乐观昂扬的斗志。示例二:读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感受到志愿军战士英勇无畏、前仆后继的豪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联拟写。注意对联的特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内容相关。
此题既要掌握对联的要求,又要结合人物的事迹和特点。
“呕心沥血”是闻一多写作时的认真,“隐姓埋名”是邓稼先工作时的状态,且两词均为并列短语;因此,这里可用“隐姓埋名”对应“呕心沥血”;
“唐诗杂论”是闻一多的成果,“两弹一星”是邓稼先的贡献,因此这里可用“两弹一星”对应“唐诗杂论”;
“凝硕果”是个动宾短语,因此可用“创奇迹”对应;
故上联拟写为:邓稼先隐姓埋名两弹一星创奇迹。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要仔细揣摩例句,做到句式相同,内容相关,语句通畅。
示例: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
2.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选用。
A.意思是:松、竹、梅岁寒三友为寒冷单调的季节增添了翠绿的生机;和暖的春风充盈在厅堂之内,汇聚着德行高尚的宾朋。用于祝贺亲戚搬家乔迁的祝福语;
B.含义是祝愿人们心想事成,兴伟业,实现万事如意,展示宏大的景象;
C.“一片丹心随世古”指自己的(对事业)一片赤诚之心万古留存。现也常用于赞美教师的教书育人之心功绩万古流传;
D.七十为古稀之年,“诗书济世”符合爷爷从事教书育人的事业,“亲友欢聚同庆喜”写出了寿诞喜庆的氛围;
故选D。
3.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对联常识:1.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2.上联的末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3.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4.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5.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上联“一弹流水一弹月”,词性分别为:数词、动词、名词、数词、动词、名词。且运用了两个相同的数词“一”。
A.“清凉”是形容词,与“流水”名词不对应;
B.“万梅花”和“一弹月”对仗不工整,词性也不对应;
D.“三月细雨”“春妩媚”与“一弹流水”“一弹月”均不对应;
故选C。
4.
【答案】D
【解析】考查对对联内容的理解。
A.对联一用“斧头”“镰刀”形象地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革命的气势;
B.对联二原是理发店挂的一幅对联,对联一语双关,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热情、民族气节;
C.对联三“敢让”“任凭”是纪念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两位英雄,凸显了他们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D.对联四则出自《西游记》第十七回,是黑熊怪说自己居住在深山无忧无虑,赛过活神仙,不符合致敬英烈的主题;
故选D。
5.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对联。对联要求: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②词性相对、位置相同;③平仄相合、音调和谐;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同时注意上下联的区分,最后一个字上联是仄声,下联是平声。
上联“书从疑处翻自悟”格式为:名词(书)+介词(从)+名词(疑处)+动词(翻)+主谓短语(自悟)。
A.“万卷书中寻妙语”最后一个字“语”是仄声;
B.“百科四库集三秦”词性格式与上联不一致;
C.“馆藏万卷益君智”最后一个字“智”是仄声;
D.“文到穷时自有神”与上联格式一致,意义相关;
故选D。
6.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
上联中“炼就”是动词,意思是历经磨炼方取得成就之意,官窑瓷器制作时将瓷胎经过约1天的高温灼烧的过程,“炼就”这个词体现了南宋官窑瓷器烧制的困难。
下联需选用动词,“缕”指线状物,此处应用“织成”表现瓷釉上的蟹爪梅花像是用“纤云”织成的,生动体现了南宋官窑瓷器花纹的精美。
故选B。
7.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本题考查对联。拟写对联时应注意: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应;④平仄相对,仄起平收;⑤内容相关。
根据题干“被茶楼一副文采斐然的对联吸引”可知,内容上,应与茶有关,排除BC;
根据上联“泉从石出”主谓结构,“情宜冽”主谓结构,找到与此对应的“茶自峰生”主谓结构,“味更圆”主谓结构,可知,“茶自峰生味更圆”可做下联。
故选D。
8.
【答案】D
【解析】考查对联。
D.“都运用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有误,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并无拟人和反复。故选D。
9.
【答案】
示例1:青春似画,描绘缤纷世界 示例2:青春像书,流淌丰富情思。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需要仿写的句子结构为“名词+比喻词+喻体,动词+形容词+名词”,内容上要与岁月和青春相关,符合序言内容。
例如:青春似诗,歌咏灿烂情怀。
10.
【答案】
示例:神舟载人飞船的遨游太空,举世瞩目,标志我国航天事业之辉煌。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
根据划线句子“航母‘辽宁舰’舰载战斗机的成功着舰,惊心动魄,彰显我国军事科技之强盛”可知,写一个科技成就的例子,示例如下:
小分子化学物质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成功使用,逆转生命,凸显我国医学研究事业的蓬勃。
世界第一个半浮栅晶体管的成功研发,名震中外,展现我国芯片设计与制造上事业的崛起。
11.
【答案】 项羽 李白 李清照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及文学常识。
(1)上联提及“鹿野舟沉”即巨鹿破釜沉舟,下联提及鸿门宴,据此可以判定人物为项羽(项籍)。
(2)下联“青莲居士”是李白的号,且贺知章呼李太白为“谪仙人”,故可以判定人物是李白。
(3)下联提及《漱玉集》和《金石录》,《漱玉集》是李清照的词集,《金石录》是李清照和他丈夫赵明诚以毕生心血而成的集子,故可以判定人物是李清照。
12.
【答案】【示例一】“大勇的革命者”闻一多,在特务的枪口下为民族命运呐喊。
【示例二】“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凉的戈壁里为核武器研究呕心沥血。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主要表现忧国忧民、念家悲己的情感;闻一多是大勇的革命者,在“一二·一运动”中揭露惨案真相;邓稼先是两弹元勋。分析例句““土地的歌者’艾青,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其格式为“‘身份’+姓名(杜甫、闻一多、邓稼先)+在……(典型事例或作品)+状语+动词”。我们可据此仿写。
示例一:“卓越的学者”闻一多,在钻研典籍中为民族救济寻找文化药方。
示例二:“两弹元勋”邓稼先,在偏远的地区里为祖国的核事业殚精竭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补写句子专项练习(共7题,附参考答案和相关知识讲解),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Ⅰ专项练习(共六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5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共22道,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