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020年地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9 城市(解析版)
展开专题09 城市
【2020年】
(2020·新课标Ⅰ)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层或以下)。下图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II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 相对居住片区II,居住片区I的建筑布局宜( )
①建筑密度大 ②建筑密度小 ③以高层建筑为主 ④以多层建筑为主(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 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 )
A. 春季盛行风 B. 夏季盛行风 C. 秋季盛行风 D. 冬季盛行风
【答案】4. B 5. A 6. D
【解析】4.居住片区Ⅱ位于该居住小区的西南方向,考虑到该地盛行风向是夏季西南风和冬季东北风,居住片区Ⅱ受夏季西南风影响大,考虑到有效通风,选择②横向错列排布模式有利于西南风吹入小区内,其他排布模式不利于夏季风的有效通风。所以选B。5.居住片区Ⅰ位于该居住小区的东北方向,考虑到光照和冬季防风,所以建筑布局以高层建筑为生,楼层高、建筑密度大有利于获得南侧光照,阻挡冬季风,起到冬季防风作用,所以选A。6.根据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该居住区出入口位于小区的东南和西北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是为了避开冬季寒冷的东北风,所以选D。
(2020·江苏卷)下图为“某小镇空间格局演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影响该小镇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产业结构 B. 人口素质 C. 环境质量 D. 交通方式
12. “现代拓展区”的建立有利于( )
A. 减轻自然灾害 B. 提高环境容量 C. 保护传统地域文化 D.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答案】11. D 12. C
【解析】11.读图可知,明清两代该小镇主要沿河拓展,现代该小镇主要沿高速公路拓展,因此影响该小镇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交通方式,故D对。故选D。12.从图文信息不能判断该小镇的自然环境特征,因此不能判断“现代拓展区”的建立是否能减轻自然灾害,A错。一个区域的环境容量是相对稳定的,不会因为“现代拓展区”的建立而提高,B错。“现代拓展区”远离老城区,可以一定程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但是并没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D错。“现代拓展区”远离老城区,相对减少了对明清传统文化的破坏,使当地的地域文化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C对。故选C。
(2020·江苏卷)城市群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支撑全国经济增长,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建设19个国家级城市群。下图为“我国城市群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我国城市群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A. 成熟型城市群分布于东部沿海 B. 成长型城市群分布于中部地区
C. 培育型城市群分布于西部地区 D. 主要分布于胡焕庸线以东地区
16. 符合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定位的是( )
A. 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B. “一带一路”重要的综合性枢纽
C. 联系各大城市群的重要节点 D.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先行高地
【答案】15. D 16. B
【解析】15.读图可以看出,西部地区也有成熟型城市群,A错误。东部地区也有成长型城市群,B错误。东部和中部地区也有培育型城市群,C错误。读图可以看出,由于胡焕庸线(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地区人口密度大,所以,我国城市群主要分布于胡焕庸线以东地区,D正确。故选D。16.天山北坡城市群位于“陆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位置,所以,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定位应该是“一带一路”重要的综合性枢纽,B正确。与东部城市群相比,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相对落后,并不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A错误。天山北坡城市群地处西北地区,与各大城市群联系不便,C错误。与东部城市群相比,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相对落后,技术水平相对低,并不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先行高地,D错误。故选B。
(2020·天津卷)中新天津生态城是在盐碱荒滩上建设起来的一座新城,下图为四幅能反映生态城发展特色的景观照片,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发展特色的描述中,与图1中的景观依次对应的是( )
A. 智慧城市、低碳环保、高新产业、生态宜居
B. 生态宜居、高新产业、低碳环保、智慧城市
C. 高新产业、智慧城市、生态宜居、低碳环保
D. 低碳环保、生态宜居、智慧城市、高新产业
【答案】C
【解析】动漫产业属于技术指向型产业,动漫产业园发展特色是高新产业;智能公交体现了智慧城市的特色;南堤滨海步道公园体现了生态宜居特色;太阳能发电设施体现了低碳环保特色。C正确。故选C。
(2020·天津卷)下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中心城区交通、金融、医疗和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密度。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中虚线圈内区域最可能的城市功能是( )
A. 商业和住宅 B. 工业和行政
C. 旅游和休闲 D. 仓储和物流
11. 影响该市中心城区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 交通 B. 地形 C. 气候 D. 科技
【答案】10. A 11. B
【解析】10.读图可知,虚线圈内交通设施和金融设施的密度较大,交通便利,金融服务设施完善,最可能为商业区和住宅区,休闲旅游区的可能性小,A正确,C错;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中心城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密度(即是表明该图整个区域均为该城市中心城区),工业区和仓储物流区占地面积较大,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可能性较小,BD错。故选A。1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中心城区形态大致呈条带状,最可能受地形因素的制约,B正确;根据交通设施的分布密度图可知,该城市中心城区西北侧交通密度较低,说明其形态受交通的影响不是很大,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错;根据图中比例尺信息可知,该城市中心城区范围不大,其气候差异不大,C错;科技因素对中心城区形态的影响较小,D错。故选B。
(2020·浙江卷)2020年5月以来,许多城市鼓励发展地摊经济。规范化管理下的地摊经济让生活“烟火气”更加浓郁。下图为某城市局部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四地最适合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发展地摊经济的主要目的是( )
A. 提高生产效率 B. 增加就业岗位
C. 优化城市布局 D. 改善城市交通
【答案】1. C 2. B
【解析】1.夜市地摊方便、实惠但规模小,主要消费者是城市普通居民,工薪阶层,从图中城市各功能区布局和四地位置分析,甲、乙、丁远离居民区,不能方便居民消费,顾客较少,效益差,ABD错误。丙地位于居民区内部,市场距离近,最适宜布局,C正确。故选C。2.发展地摊经济主要是应对今年疫情造成的停工、停产,部分劳动力待业,收入下降,通过地摊经济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B正确。对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城市布局及改善交通影响不大,ACD错误。故选B。
【2019年】
(2019·新课标卷Ⅱ)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
A.海港规模大 B.沿长江分布
C.集聚长江口 D.行政等级较高
2.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A.均衡性 B.边缘性
C.集中性 D.对称性
3.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
A.空间位置邻近 B.发展模式相同
C.城市性质相似 D.产业部门接近
【答案】1.D 2.B 3.A
【解析】考查长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的特征、分布及变化情况。
1.读左图,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的城市为上海、南京、合肥(注意常州2001年属于Ⅰ型,但2016年已经下降为Ⅱ型);读右图,三个城市只有上海临海且海港规模大,南京、合肥没有临海也没有海港,A错;上海、南京沿长江分布,但合肥没有沿江,B错;只有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合肥距离长江入海口距离较远,C错;结合右图图例可知,合肥、南京为省级行政中心,上海为直辖市,行政级别都较高,D对。
2.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主要是盐城、滁州、安庆、池州、宣城、舟山等城市,其中盐城和滁州位于上海的西北部,安庆、滁州、宣城位于上海的西部,舟山位于上海的东南部,以上海市为中心,这些城市分布分散于长三角的不同地区、不同方向,总体分布为西部多、东部少,空间分布不均,也没有对称性,故A、C、D错;它们的共同点是处于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的边缘地带,空间分布上都呈现出边缘性,B对。
3.读左图,2016年呈上升的城市有苏州、杭州、宁波(由Ⅱ型变为Ⅰ型)、扬州、嘉兴(由Ⅲ型变为Ⅱ型)、舟山(由Ⅳ型变为Ⅲ型)等;结合右图可知这些城市与长三角的其他城市相比,邻近上海,与上海距离都较近,A对;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为直辖市),而这些城市中有省会城市也有地市级城市,因此职能、城市性质不同,C错;城市级别不同、规模不同,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产业部门往往也不相同,上海经济最发达,其发展主要是依靠位置、雄厚的经济基础、交通、科技优势等,产业部门中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大,而扬州、嘉兴等城市的发展主要依靠产业转移、劳动力资源、上海等城市的辐射带动等,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小,B、D错。
(2019·江苏卷)2019年3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要求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图12为“某市人口与支柱产业变化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该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有
A.环境恶化 B.交通拥堵 C.资源枯竭 D.产业萎缩
24.面对城市收缩,该市宜采取的措施有
A.优化产业结构 B.加快工业化进程
C.建设新城区吸引农村人口 D.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
【答案】23.CD 24.AD
【解析】考查工业发展的区位变化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难度一般,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3.从图中可以看出木材的产量一开始比较平稳后来呈下降趋势,尤其在2011年以后大幅度下降,钢材是呈先大幅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有材料可知,木材和钢铁是该区域的支柱产业,要瘦身强体意味着规模缩减或者是产量所见,因此可能是由于某些森林资源和铁矿石面临着资源枯竭,可开采量减少的问题。也可能是钢铁产能过剩或者市场达到过饱和的状态,产业发展出现了萎缩,因此需要相应的减少产量。正确答案选择C D。产量的下降和交通拥堵无关,环境恶化通常是指出现了环境污染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而支柱产业发生收缩根本原因一定是资源本身或者是受经济社会、市场的影响,而非环境问题。AB错误。
24.该市的支柱产业发生了收缩应该采取的措施,应当是振兴产业的发展,尤其要优化产业结构,或者是延长产业链,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选项A正确。工业化进程的快慢,应当和经济发展的水平速度相协调,而不应该盲目加快工业化进程,选项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城镇人口总量下降,有可能出现了城市中心萎缩的现象,因此要加大城市中心的建设,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相城区集中,振兴中心城市。D正确。吸引农村人口要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就业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而并不是通过盲目建设新城区来吸引农村人口,选项C错误。
(2019·北京卷)图6示意某地商业和农业地租水平。读图,回答第8题。
8.该图体现
A.两种用地类型呈交错分布 B.两种地租变化率的差异小
C.商业用地向郊区持续扩展 D.农业用地受到政策的保护
【答案】D
【解析】从图中看,两种用地类型并未呈交错分布,A不对;从图中看,商业区随着距离市中心远近地租变化较大,农业用地随着距离市中心远近地租变化很小,两种地租变化率的差异大,B不对;图中反映的是商业用地和农业用地付租能力的高低变化,无法反映商业用地向郊区拓展的情况,C不对;从图中看,在城市城郊结合部,商业用地地租远高于农业用地地租,说明农业用地受到政策的保护,租金低,D对。故选D。
(2019·天津卷)读W市主城区2004年与2016年工业和居住用地情况图(图7),回答8~9题。
8.2016年与2004年的土地利用情况相比,该市主城区发生的变化是
A.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南的工业功能明显减弱
B.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北的居住功能明显增强
C.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建工厂主要集中在该区中部
D.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增住宅主要集中在乙河沿岸
9.由于该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变化,可能产生的问题及有效的对策是
A.工业污染扩散 加强河流水质监测
B.就业岗位减少 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C.居住区较偏远 增加中心城区住宅用地
D.交通压力增大 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
【答案】8.B 9.D
【解析】8.首先要通过选项中描述,确定好对应图中区域。上面两图是工业用地2004年和2016年情况图,下面两图是居住用地2004年和2016年情况图。从上面两图中看,在乙河以西的他区中,甲河以南的区域,工业用地比重的涂色深度略微增加,反映的工业功能是变强,A错;从下面两图中看,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北的区域,居住用地的范围明显增大、比重的涂色深度明显增加,反映的是居住功能明显增强,B对;从上面两图中看,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工业用地涂色明显变深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中部没有明显变化,所以也就不存在新建工厂集中在中部的情况,C错;从下面两图看,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居住用地的比重的涂色深度皆有增加,且新增住宅主要分向中东部地区扩展,并无在乙河沿岸集中扩大的情况,D错。故选B。
9.通过图中该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变化可以得知,主城区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比重都大大增加,反映的城市化水平大大提升,城市建设过程会出现城市拥挤和交通堵塞,需通过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进行解决,D正确。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增长在乙河以东的南部地区,污染从材料图中得知应该是有向局部区域聚集,并非简单概括为扩散,A错;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增加,反映的是城市的发展,就业岗位会增加,B错;居住用地在图中分布仍然集中在中心城区,距离适合,C错。故选D。
(2019·新课标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国鲁尔区曾是以煤炭、钢铁产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区,经过综合整治,经济由衰落走向繁荣,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目前,该区有500多万人口,50多座城市,老龄人口比重高居德国之首。该区医疗保健业发达,拥有100多家医院、近万名医生及数以千计的保健站、药店等。波鸿市人口近40万,是重要的生物制药基地,多所大学的医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09年,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落户波鸿市,并新建保健园。图5示意鲁尔区的城市建成区和波鸿市的位置,图6示意鲁尔大学、生物制药科学园和保健园在波鸿市的位置。
(1)概括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6分)
【答案】(1)(数量多,规模小)以中小城市为主;城市密集(建成区连片,城市间距离近)。
【解析】(1)读材料可知,鲁尔区目前有500多万人口,50多座城市,说明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特征是城市数量多,计算可知平均每座城市10万人,城市规模小,以中小城市为主;鲁尔区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图例可知,建成区连片,说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近,区内城市分布密集。
(2019·江苏卷)某县地处平原,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图22为“某县城区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该城市道路网络类型为_______,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有____________。(3分)
(2)图中①地最适宜布局的功能区为_______,理由有____________。(3分)
(3)概括甲类功能区布局的相同点。____________(2分)
(4)指出该规划在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方面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2分)
【答案】(1)方格状 交通分散灵活;不便于对角线方向交通联系
(2)仓储区 临近客货运总站,便于货物集散;地处城市郊外,地价低
(3)布局在城市外围;沿交通线分布
(4)工业与居住区之间有绿地隔离;沿河打造生态走廊;绿地面积大
【解析】考察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相关内容,城市功能分区以及影响因素。难度不大,基础知识考察,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掌握城市中的主要功能区的分化过程、原因和特征等基础内容,并学会进行迁移运用,紧扣着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道路纵横交错,为方格状的网络类型,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既有有利也有不利。有利于促进区域之间的联系,交通通达度高,四通八达,但是对角线之间的距离只能通过垂直走向,而非对角线线段走向,延长了对角线的距离,不方便对角线方向进行联系。
(2)该区域土地面积广阔,空间较大,城市外围地价较低。并且位于城市的外围,靠近高速公路和铁路,交通便利,并且还靠近客货运总站,有利于交通联系和人流物流的配送可以布局仓储区。
(3)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类功能区主要位于城市的外围,并且靠近交通线,交通通达度较高。该类功能区有可能是工业区。位于城市外围,而且还是最小风频的上风向。离河流较远。
(4)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既要要是隔绝污染,又要基础设施相对较完善。从图中可以看出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绿地,并且面积相对较大,沿河流地区有湿地分布,调节湿度和温差。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绿地隔开,有利于减轻工业污染。
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基础性因素,对于现代来说影响相对较小。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尤其是交通通达度和地租水平对城市功能分区影响最明显。文化社会因素也有影响,但是相对较小。一般住宅区在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大,城市住宅区的形成一般随着城市工业区和商业区的分离而逐渐形成,高级住宅区要求清洁的环境,故一般布局于城市边缘,远离工业区,环境优美的地区,低级住宅区一般布局于环境条件较差的工业区附近。城市发展的初期一般没有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分化,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由于集聚效应和地价、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工业区逐渐与商业区分离,工业区不断向城市的边缘地区转移,以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对市中心的环境污染,工厂企业不断向公路沿线转移是为了趋于便利的交通条件。
【2018年】
(2018·新课标Ⅱ卷)澳门半岛以低矮的丘陵为主,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图2示意澳门半岛山丘分布、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
A. 东北部 B. 西北部 C. 东南部 D. 西南部
5. 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原因可能是老城区街道
A. 狭窄 B. 曲折 C. 坡大 D. 路面凹凸
【答案】4. C 5. C
【解析】本题组以澳门半岛的城市区分布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地图的判读以及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4. 读图可知,图中几条道路都以海命名,说明其位于临海,结合图中几条道路的命名,可以发现半岛东南侧的海边马路部分路段距海较远,说明经过填海造陆这条滨海马路距海变远。所以,澳门半岛东南地区填海造陆后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5. 骑行自行车主要靠人力,地势起伏大的地区比较消耗体力。根据材料,澳门老城区以低矮的丘陵为主,坡度较大,骑自行车消耗体力大,因此老城区少见自行车,故C项正确。狭窄的地区骑自行车反而更加方便,A项错误;曲折的街道对骑乘自行车影响不大,B项错误;澳门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路面凹凸不平的可能性小,D项错误。
(2018·新课标Ⅲ卷)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如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A. 基础设施较完善 B. 更接近消费市场
C. 资金供应较充裕 D. 更易招募劳动力
4. 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A. 从事商业活动 B. 留守子女上学
C. 兼顾务工务农 D. 扩大种田规模
5. 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 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3. D 4. C 5. B
【解析】3. 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等级要低,所以基础设施相对较差,A错误;中心集镇的交通落后于县城,人群的消费量和消费能力低于县城,市场并不优于县城,B错误;中心集镇的经济水平落后于县城,资金较县城不足,C错误;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距乡村近,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可优先获得农民就业的青睐,从而更易招募农村劳动力,D正确。故选D。
4.“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可以满足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的需求,在村务农、在中心集镇务工,所以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农民务工务农兼顾。居住城镇更易方便从事商业活动;为方便留守子女上学,需要就近居住在学校附近;扩大种田规模需要居住在乡村。故选C。
5. 该县位于大别山区,地形条件不适合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①错;鼓励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既能做到“先富起来的带动后富起来的”,又充分发挥了当地资源优势,有利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②对;多种经营既可以增加农民效益,又有利于适应大别山复杂的地形、保护生态环境,③对;由于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落后,采取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的措施,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振兴乡村,成效不会太明显,④错。故选B。
(2018·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表1 2016年四城市基本情况统计表
城市名称
人口数量(万人)
城市面积(平方千米)
经济总量(万亿美元)
东京
1351
2155
0.95
巴黎
1060
2845
0.74
纽约
833
798
0.90
伦敦
978
1738
0.52
10. 依据图表信息,对四城市地域文化的正确推断是
A. 东京众多的星级餐厅,是构成该市地域文化的主体
B. 巴黎地域文化的标志是美术馆、电影院屏幕总量最多
C. 纽约人喜爱观赏戏剧,是该市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
D. 伦敦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体现为外籍学生、博物馆多
11. 四城市相比,经济功能比文化功能突出的一组城市是
A. 东京、纽约
B. 纽约、伦敦
C. 东京、巴黎
D. 巴黎、伦敦
【答案】10. C 11. A
【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及综合能力。一个区域的地域文化有多个标识,不能把某一种简单经济活动当作区域的地域文化代表。
10. 东京众多的星级餐厅,是构成该市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并不是主体;同样,美术馆、电影院屏幕也是巴黎地域文化的组成或反映,并不是标志。纽约人喜爱观赏戏剧,是该市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外籍学生是受伦敦教育的吸引而来,并不是伦敦地域文化特色的体现,据此分析选C。
11. 餐厅、剧院都属于经济活动,以营利为目的,图书馆、博物馆则属于文化设施,据此结合图示,经济功能比文化功能突出的一组城市是东京、纽约,选A。
(2018·北京卷)城市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0. 该城市
A. I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 B. II区适宜建垃圾填埋场
C. Ⅲ区商业网点最为密集 D. IV区城市热岛效应最强
11. 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建设民俗博物馆 B. 划定耕地保护区 C. 增加种植业投入 D. 扩大卫星城规模
【答案】10. A 11. D
【解析】
10. 据图可知,I区位于市中心,为中心商务区,地价较高,因此建筑物高大稠密,A正确,C错误;II区离市中心较近,不适宜建垃圾填埋场,B错误;IV区位于郊区,远离市中心,城市热岛效应较弱,D错误。故选A。
11. 据题干知,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据图可知,甲地远离市区,但是土地利用强度增大,说明建设用地面积增多,最有可能是卫星城市的规模扩大,增加了建设用地面积,D正确,其它均不会增加建设用地面积,不会使土地利用强度增大,ABC均错误。故选D。
(2018·海南卷)某单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图1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据此完成4~5题。
4.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
A.公园 B.工业园区
C.住宅 D.物流园区
5.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
A.仓储用地 B.公共绿地
C.工业用地 D.居住用地
【答案】4.A 5.D
【解析】4.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应合理规划,既应做到土地的合理利用,又应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城市中心附近且地价较低,如果增建公园绿地不但可以缓解材料中所述“该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过分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的现状,而且征地成本也相对较低,故A正确。 工业园区占地面积大且对环境有一定污染,不适宜建在城中心附近,建住宅区会导致城市中心附近人口更加集中,物流园区一般建在城郊交通通达度较高的地区,若建在城市中心附近,会加剧交通拥堵, 故B、C、D项错误。
5.材料显示:该城市为单中心城市,且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因此城市空间结构最可能为同心圆模式。一般而言,在同心圆模式中从城市中心向外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其中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广。图中乙地附近地价仅次于市中心,且占地范围广,因此最可能为住宅区,故D正确。仓储用地一般位于靠近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且地价相对便宜的城郊;乙地附近地价较高,因此不适于建设公共绿地;工业用地一般位于城郊。故A、B、C错误。
(2018·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城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城市群的发展可在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及城乡区域协同发展。学科……网
材料二 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图20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
材料三 表2为“长江流域三大城市2016年GDP及产业结构统计表”,图21为“2000年、2010年和2016年成渝城市群部分城市的城镇人口统计图”。
(1)根据成渝地区的区位特点,列出成渝城市群参与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 (2分)
(2)目前成渝地区在城市体系建设方面已具备的基础是 ;与南京相比,成都和重庆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5分)
(3)根据成渝地区城市发展现状及城市群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指出成渝城市群建设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4分)
(4)为顺利推进成渝城市群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3分)
【答案】(1)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西部大开发
(2)城市等级体系初步形成;形成了两大核心城市;城市数量众多
地区生产总值(GDP)较高;第一、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比重较低)
(3)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城市等级体系不够完善;城市间发展不均衡;城市间功能互补不够;互联互通亟待加强
(4)提升重庆、成都的核心功能;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结构;促进核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增强城市群内部各级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
【解析】本题以成渝城市群为载体,考查我国的主要开发策略、城市建设区位条件、城市经济特点对比、城市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1)我国成渝城市群参与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主要结合成渝城市群的地理位置来判断,如该地区位于我国西部,是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区域;位于长江上游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区域;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地区。(2)目前成渝城市体系建设方面具备的基础主要结合图20来判断,据图可知该地区城市数量多,有两大核心城市(成都、重庆),等级差异明显,具有较好城市体系基础。与南京相比,重庆和成都经济发展的特点,主要结合表2,从地区生产总值和产业比重两个角度进行对比。(3)成渝城市群建设中应解决的问题,主要结合材料一关于城市群的叙述和图21,从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城市等级体系、空间发展差异、功能互补、互联互通等方面描述成渝城市群的不足之处。(4)为顺利推进成渝城市群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可以结合第(3)问描述的问题,从核心城市、城市体系、功能互补、互联互通等角度着手分析。
(2018·江苏卷)图23为“某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该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类型及其特点是 。(3分)
(2)该城市商业用地布局的特点有 。这种布局易造成的城市问题及原因是 。(4分)
(3)该城市在规划对外交通布局时主要考虑的原则有 。(3分)
【答案】(1)集中式 布局紧凑;节约用地;易造成交通拥堵。
(2)城市中心;道路两侧 交通拥堵;道路功能复杂
(3)合理布局交通设施;城市内外交通网络对接;尽量减少干扰
【解析】本题以城市规划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城市空间形态及其特点、商业用地布局的特点和引发的问题及其原因、城市对外交通布局所考虑的原则等,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读图可知,该城市各功能区由中心向四周不断拓展,商业中心位于城中心,属于集中式布局;其特点从布局的紧凑程度、土地利用程度和交通状况三个角度进行分析。(2)从图中看,商业用地主要布局在市中心、交通线路两侧。这种布局造成的城市问题,可以从交通角度作答,如交通拥堵;其原因,主要结合商业区布局在道路两侧对道路功能的影响分析。(3)城市在规划对外交通布局时考虑的原则主要结合对外交通线路的功能,从交通网络布局、对外连接程度以及对沿线地区的干扰程度三个角度作答。
【2017年】
(2017·新课标卷I)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图1
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差异 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答案】1.B 2.D 3.A
【解析】
1.由题中3月25日,杂树中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可知此处植被在冬季时,树叶落完,春季的时候长出新叶,说明此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所以此处的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常绿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独特的植被,我国无此气候分布;针叶林分布于较高纬度,不合题意。
2.两侧用地类型相同,均为绿化用地,排除A;隔离带用于城市交通管理,非居民观赏功能,且种植植物相同,不存在居民的喜好影响,排除B;根据材料中提到,数年前两侧植被类型相同,排除C。因此造成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分属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
3.由于常绿灌木冬季不落叶,所以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景观植物的最大用途就是营造城市景观,因此需要保持常绿。而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大多数植物都在冬季落叶,故制约常绿灌木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气温低,热量不足,制约了常绿灌木的栽种范围。
(2017·新课标卷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4~6题。
图2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
5.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中心商务区 B.森林公园
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
6.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答案】4.B 5.A 6.C
【解析】
4.地铁主要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在人口流动量大的区域设置站点,能够及时分散和输送流动人口,而且流动人口数量越多,需要配套的服务和设施越齐全,站点的综合服务等级越高,故选B项。
5.读图分析可知,甲乙丙站点都为一级站点或二级站点,综合服务等级较高;甲站点位于市中心附近,人口流动量大,市场广阔;乙丙位于内环线附近,交通便利,人口流量大,因此甲乙丙适合中心商务区的分布,故答案选A。
6.读图分析可知,该城区由内环、二环、三环组成,城市空间形态是团块状的,不是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也不是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根据图中一级站点的分布,河流东西两侧都有几个相邻的一级站点集中区,可知所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2017·天津卷)天津既有优美的盘山自然景观,又有海河沿岸的历史遗迹。读图回答1—2题。
1.盘山从山顶至山脚分上、中、下三盘,夏季常出现“三盘暮雨”的现象。图1中受“三盘暮雨”影响最明显的自然景观是
A.a B.b C.c D.d
2.目前,天津部分称“沽”的村落(图2所示)已难寻觅,主要原因是
A.城市的扩展 B.河流的改道 C.人口的迁移 D.文化的融合
【答案】1.C 2.A
【解析】
1.据图片可知:盘山的上盘以松取胜,中盘以石取胜,下盘以水取胜。在黄昏暮霭、烟雾朦胧之时皆被云气笼罩,身处山中可见“似晴非晴、不雨是雨”之象。此时“山中云气郁勃弥漫,浩浩如雪海峰峦,水汽较多,容易形成降水,雨水下泄,在下盘地区汇聚成河,形成下盘飞瀑景观,因此下盘的飞瀑受“三盘暮雨“的影响最大,故本题选C。
2.读图分析可知,天津凡带“沽”字的村镇地名,几乎都坐落在海河水系地区,近些年来,随着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城市化不断稳步推进,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很多原来的村落集中连片,范围不断扩大,距离原来河流也越来越远,因此再称之为“沽”已经名不符实,导致天津部分称“沽”的村落难以寻觅,故本题选A。
(2017·江苏卷)图11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该城市0—6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
A.1985~2004年增多 B.1985~2004年减少
C.2004~2013年增多 D.2004~2013年减少
22.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
A.工业化初期阶段 B.工业化中期阶段
C.郊区化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答案】21.AD 22.BC
【解析】
21.读图可知,该城市0—6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1985~2004年增多,2004~2013年又减少。
22.2004年之后,中心城区制造业企业数量减少,大量企业向郊区迁移,说明该城市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处于郊区化阶段。
(2017·江苏卷)图21为“我国某城镇发展现状和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该城镇规划的空间形态由集中式向组团式发展,其优点有_______。(3分)
(2)为发展工业,该城镇将工业用地集中布局在西南方,考虑的自然条件主要有_______。W处规划为工业仓储用地的理由有_______。(5分)
(3)为使城镇五个组团紧密联系,形成有机整体,规划采取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2分)
【答案】
(1)功能相对独立,互相影响少;发展空间大;有利于居住环境改善
(2)地形平坦;城镇盛行风下风向;城镇河流下游靠近工业区;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3)加强各组团联系的道路和桥梁建设;优化城市结构;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用地(任答两点)
【解析】
(1)城镇的空间形态由集中式向组团式发展,城镇发展空间增大,组团之间距离较远,各个功能相对独立,互相影响少,亲近自然,有利于城镇居住环境改善。
(2)读图可知,该城镇盛行风向为东北风,将工业用地集中布局在城镇西南方,处于城镇盛行风下风向,位于城市河流下游方向,减少对城市大气和水污染,地形平坦,有利于工业布局。W处靠近工业区,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减少运输成本,所以适宜规划为工业仓储用地。
(3)为使城镇五个组团紧密联系,需要加强各组团联系,主要通过道路和桥梁建设,优化城市结构;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用地,各组团之间分工合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016年】
(2016•海南卷)职位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图2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 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
A. 二环与三环之间 B. 三环与四环之间
C. 四环与五环之间 D. 五环与六环之间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
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 B. 平均出勤距离增加
C. 平均经济收入增加 D. 平均通信费用增加
12. 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①大力发展快速交通 ②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
③部分产业迁至郊区 ④ 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10.C 11.B 12.A
【解析】10.根据职住比的计算公式,职住最为平衡时,也就是职住比在1.00附近。细读图例,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图中0.95-1.00和1.00-1.15,即四环与五环之间。故选C。11.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和产业向市中心集聚,由于市中心地价高、交通通达度高,形成典型商业区。由于城区出现各种城市问题,人口开始向市中心外迁移,环线间的职住比差异不断加大,但产业多数在市中心,所以就业人群的出勤距离逐渐增加。故选B。12.分析得出,北京环线职住比差异加大,说明产业集中在城区,人口居住在外围,就业人群平均出勤距离增加,带来比如交通拥挤等问题。所以采取应对措施有大力发展快速交通、或者把产业迁移到郊区,减少就业人群出勤距离,缓解交通拥挤等。故选A。
(2016•江苏卷)图7 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 题。
13. 图7 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4. 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
【答案】13.A 14.C
【解析】13.住宅区一般面积最大,从图中可以看出①面积最大,所以它可能是住宅区。14.城市有热岛效应,市区温度高;一般来说城市中心地租较高,交通便利的地方地租较高,C较符合。
(2016•上海卷)海港城市秦皇岛市为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致力于发展成为北京的又一出海大通道。
23.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中,秦皇岛市依托海岸线打造由北向南延伸的城市发展轴。这样做是为了
A.扩大城市土地面积 B.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C.传承悠久历史文化 D.发挥自然环境优势
24.秦皇岛市将玻璃制品制造、食品加工、金属冶炼等企业从沿海向中部发展轴转移。这样做的作用主要是
A.转移企业污染空间 B.优化城市功能分区
C.调整第二产业结构 D.扩大农业用地范围
【答案】23、D 24、B
【解析】23、秦皇岛北部是山地,南部临海;依托海岸线打造由北向南延伸的城市发展轴,可发挥自然环境优势,来调整城市布局。选D正确。24、秦皇岛市南部沿海打造休闲旅游、出海港口建设,引导工业向中部、北部发展,可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以优化城市功能分区。选B正确。
(2016•上海卷)黄浦江笑迎米奇,迪士尼情牵金猴。
17.上海迪士尼乐园融入了中国风,例如,某些墙面饰有中国12生肖的马赛克壁画。这表明商业服务会越来越考虑
A.客户的消费能力 B.地域的文化元素 C.服务的专业水平 D.地区的自然资源
18.迪士尼耗费巨资,在乐园中配置了很多自动化的服务设施。例如,在花车巡游沿线的路灯内设置了探测装置,其可以根据巡游队伍表演节目的变化自动选择播放合适的音乐。这反映未来的商业服务中某些因素可能越来越重要,这些因素包括
①员工素质②科学技术③资本投入④客户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7、B 18、C
【解析】17.迪士尼是美国文化的主题乐园,在上海建迪士尼且装饰中国风格12生肖壁画,体现了商业服务要考虑地域文化元素。B正确。18.自动化的服务设施需要较大科技和资本的投入;与员工素质、客户需求无关。C正确。
(2016•上海卷)“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
11.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坏境产生的影响还有
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B.防止海水倒灌 C.减缓地面沉降 D.减弱酸雨污染
12.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A.退耕恢复湿地 B.铺设防渗路面 C.完善排水系统 D.增加绿地面积
【答案】11、C 12、D
【解析】11.海绵城市的建设,利于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抬高地下水位,减轻因地下水过度使用而出现的地下漏斗区,利于减缓地面沉降;城郊间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与水运动无关;酸雨是天气和污染现象,也与海绵城市无关;海水倒灌是因过度抽取地下水或河水水位下降导致,海绵城市是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不能减缓因河水水位下降导致的海水倒灌。选C正确。12.增加绿地面积,可有效的增强雨水的下渗,利于下雨时蓄水,利于植被吸收,利于海绵城市建设;上海市本身耕地少,导致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是地面硬化,退耕恢复湿地是有限的,不能很好的实现海绵城市建设;铺设防渗路面不利于雨水下渗;完善排水系统,是加速地表径流下泄,不利于雨水收集。选D正确。
(2016•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6-7题。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图4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6.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A. 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 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离市中心最近
C. 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 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
7.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A. 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B. 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 航空航天产业园区 D. 汽车工业产业园区
【答案】6.C 7.A
【解析】6.读图可知,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小于南部地区;地租相同的区位,东南方向距离市中心最近;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环境质量和基础设施较差,该方向地租下降速度快,空气质量相对较差。7.甲地位于城市的西北方向,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钢铁工业大气污染严重,不适宜布局在盛行风的上风地带;甲地是离市中心距离相同,地租水平最高的地区,说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条件好,最适宜布局电子信息产业;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产业园占地面积大,应该布局在地租相对低的地方,而甲地地租成本相对较高。
(2016•天津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1-4题。
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4.图2所示甲地比周边地区气温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度低 B.降水少 C.人口密度大 D.距海远
【答案】C
【解析】图2所示甲地为天津市的中心城区的位置,人口密度大,城市热岛效应明显,所以比周边地区气温高。
(2016•北京卷)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即出行能耗。图7示意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读图,回答第11题。
11.据图推断
A. 甲区多公共服务设施,靠近住宅区 B. 乙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C. 丙区商业网点等级低,服务半径小 D. 丁为中心商务区,能耗昼夜差异大
【答案】B
【解析】仔细读图,甲区出行能耗高、出行次数少,不可能是公共服务设施,A错;乙区出行能耗高、出行次数多,可能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B对;丙区出行能耗低、出行次数少,不可能商业网点等级低,C错;丁地出行能耗低、出行次数多,可能为中心商务区,但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中心商务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昼夜差异不大,D错。答案选B。
(2016•新课标Ⅰ卷)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4-6题。
4. 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
5.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
6.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答案】4.A 5.B 6.D
【解析】4.由材料中“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可知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核心城市的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不受影响,因而城市的服务等级也没有受到限制。5.根据材料,各城市分工明确,同类产业活动集中在同一个城市,因而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技术创新、市场扩展和产品升级不是兰斯塔德空间规划实施产生的直接影响。6.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这样可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而不会提高乡村人口比重,也不会降低人口密度,对促进城市竞争没有影响。
(2016•新课标Ⅲ卷)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4-6题。
4.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
5.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 知识密集型产业
【答案】4.A 5.C 6.D
【解析】4.上海市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产业结构升级后,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该区域的主要产业,即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水平和技能。外来常住人口的总体素质达不到要求,因此慢慢减少。故选A。5.上海市产业结构升级后,原有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周边中小城市转移,中小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导致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周边中小城市,故选C。6.今后,上海市以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因此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故选D。
(2016•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 年来此过冬养老人结合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 图16 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表1 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1)攀枝花发展成为“钢城”的有利条件是 、 ;作为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 。(4 分)
(2)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 、 、 。(5 分)
(3)大量外来人口对 “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4 分)
【答案】(1)煤铁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经济增长乏力 产业结构单一 环境污染严重
(2)冬季气温较高 晴天多,光照充足 交通便利 环境优美 旅游资源丰富
(3)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攀枝花有煤铁资源,靠近河流,说明交通便利,有充足水源 ;老工业基地往往会面临资源短缺,经济增长乏力,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等。(2)老年人冬季怕冷,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攀枝花冬季气温较高, 晴天多,光照充足,对老人生活有利。从图中还可以看到有铁路、公路、机场,说明交通便利;这一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远离主要的工业区,环境优美;这一地区旅游资源丰富。(3)人口迁入,给这一地区带来了市场,对房地产、旅游有促作用,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老年人迁入对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从其他地区迁移人口,带来了外来的文化,对文化交流也有一定的作用。
(2016•上海卷)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在区域发展中相伴而行,城市化率、产业结构式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志。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2012年崇明农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占51.88%,种植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主要部门为黑色金属、机械和纺织,占重点骨干企业的70%,且主要分布于各个乡镇,布局零散。
材料二:2012年,崇明县GDP仅占上海全市GDP的1.2%。
产业比重
从业人员比重
崇明
全国
崇明
全国
第一产业
9.40
10.08
37.90
33.60
第二产业
53.10
45.27
16.30
30.30
第三产业
37.50
44.65
45.80
36.10
39.概括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特点。(1分)
40.据表中数据,分别归纳2012年崇明三大产业的特点。(3分)
41.分别说明2012年崇明第一、第二产业对其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原因。(8分)
42.上海市《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提出2020年崇明城市化率要达到70%。对此有专家建议,崇明应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并以此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强劲动力。评价这一建议的合理性。(6分)
【答案】
39、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低于全市和全国平均水平。
40、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高于全国平均值。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低于全国平均值。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从业人员比重也低于全国平均值。
41、第一产业,影响:崇明第一产业滞留的农业劳动力过多,影响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
原因:以种植业为主,规模小,效率低,难以为城市化提供足够的剩余劳动力。
第二产业影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即工业化对城市化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拉动作用还不够强。
原因:(1)以传统产业、乡镇企业为主;(2)布局零散,集聚程度较低,规模小。因此,第二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
42、通常,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强;崇明的第三产业不强,发展空间很大;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既可以促进崇明的经济发展和加速城市化进程,也可以有效地保持崇明优良的生态环境,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因此这个建议是积极的、合理的。
【解析】
(1)图示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为40%,低于上海市和全国平均水平。
(2)分析三大产业特点要从资料给出的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从业人员比重与全国的对比进行分析。图示2012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高于全国平均值。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低于全国平均值。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从业人员比重也低于全国平均值。
(3)2012年崇明农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占51.88%,种植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崇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即是滞留的农业劳动力过多,影响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2012年崇明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乡镇企业为主;主要部门为黑色金属、机械和纺织,占重点骨干企业的70%,且主要分布于各个乡镇,布局零散,集聚程度较低,规模小。第二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即工业化对城市化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拉动作用还不够强。
(4)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强;崇明的第三产业不强,发展空间很大;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既可以促进崇明的经济发展和加速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率,也可以减少种植业对环境的破坏,有效地保持崇明优良的生态环境,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因此这个建议是积极的、合理的。
【2015年】
(2015•安徽卷)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25、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
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26、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 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
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生物多样性增加
【答案】25.D 26.C
【解析】
3.该题认真分析图中各要素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林地面积是先增后减,而不是持续增加A错误;水域面积也是先增后减,但是变化不大,而不是不断减少B错误;未利用地面积也是先增后减,而不是持续增加C错误;图中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持续下降,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占用大量耕地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故D正确。
4.首先从上题分析或者从图中看出建设用地发生什么的变化,即面积持续增加,带来的影响应从城市化过程带来的影响角度分析。建设用地增加,使地表硬化,下渗量减少A错误;城市化过程使城市面积扩大,以及现代交通工具让住在较远处的人可以快捷地上班,居民平均通勤距离会变长B错误;建设用地增加,硬化地表,不透水地表面积所占比例增加,会增强城市热岛效应C正确;建设用地增加,会破坏地表,影响生物的栖息地,使生物多样性受损D错误。
(2015•上海卷)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下图为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
19、2000年到2012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 ②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③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④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 )
A、休闲旅游业 B、高端金融业 C、农贸批发业 D、房地产业
【答案】19、A 20、A
【解析】
19.图中信息显示当地在2000到2012年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上升。说明在此期间当地第二产业发展快,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变化不大,但当地经济总量变大,故此期间第三产值也应快速增加。因此A正确。
20.崇明县位于长三角地区,区域内经济发达,居民消费水平高。崇明县独特的自然环境适宜发展休闲旅游。A正确。
(2015•重庆卷)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4.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 )
A.20%-30% B.30%-40% C.40%-50% D.60%-70%
5.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
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增长率增大
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答案】4.B 5.A
【解析】
4.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图中城市化率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城市化率最高的国家的城市化率约为60%-70%,则此时该国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约为30%-40%。
5.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城市化率最低,但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说明该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可能为我国。此时,我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是城市化率提升的主要动力;我国人口增长已步入现代型模式,人口增长率较小;逆城市化主要出现在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此时我国尚未出现明显的逆城市化现象;和其他三国相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发展速度较快。
(2015•北京卷)图1为某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依次是( )
A、⑥①② B.⑤③⑥ C.③②④ D.①④⑤
【答案】3.B
【解析】博物馆的服务级别高,服务范围最广,应为⑤;从省界和县(区)界分析,在同一行政区内,行政机构的服务范围最大,所以应为⑤③②;那么①④⑥应可能为集贸市场。故选B。
(2015•广东卷)4、表1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由此可判断该年( )
表1
国家
中国
印度
德国
美国
人口数(百万人)
1338
1155
82
307
比重(%)
17
13
8
4.5
*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
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
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
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
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
【答案】D
【解析】表中数据不能判断城市化水平;也不能判断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多少;但由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以及各国的人口总数,可以推断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的数量,所以经计算可知,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和印度多,故选D。
(2015•广东卷)9、夏季,我国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下列措施中,对减轻此类灾害基本无效的是( )
A、优化城区雨污管网 B、扩大城区湖泊面积
C、加高城区防洪大堤 D、疏浚城区河流水道
【答案】C
【解析】优化城区雨污管网可以针对性及时对城区积水排放;扩大湖区面积可以增加蓄水量,进而减少城区积水现象;疏浚城区河流水道可以及时把城区积水排放;而加高城区防洪大堤,对城区积水形成的内涝没有影响,不能加快城市积水的排泄,故选C。
(2015•江苏卷)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
A.文化底蕴深厚 B.商业繁荣发达 C.人口高度集聚 D.水陆交通便利
2.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 )
A.行政功能为主 B.军事功能为主 C.文化功能为主 D.经济功能为主
【答案】1.D 2.A
【解析】
1.读图可以看出东京城(今开封市)有联通黄河和淮河的汴河经过,地处平原,水陆交通便利,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故答案选D。
2.东京是南北朝和北宋时期的都城,因而其城市功能主要以行政功能为主,故答案选A。
(2015•江苏卷)“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下图为“国际慢城”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1.与“国际慢城“要求相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骑单车出行 B.经营手工业作坊
C.去速食店就餐 D.建大型游乐场
22.大山村在成为“国际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
A.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B.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
C.从水稻种植业到商品谷物农业
D.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多种经济作物
【答案】21.AB 22.BD
【解析】
21.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可以看出骑单车出行和经营手工业作坊符合“国际慢城“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去速食店就餐和建大型游乐场不符合“国际慢城“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故答案选A B。
22.阅读对比两幅图很容易看出,大山村后期还发展了旅游业,产业结构由“慢城”前的传统种植业,较单一的农作物水稻、油菜、小麦到“慢城”后的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茶园、油菜、菜地、苗圃、果园等多种经济作物,故答案选BD。
(2015•山东卷)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钟摆”交通现象。完成下列各题。
3、图1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 )
A、8:00 B、12:00 C、14:00 D、18:00
4、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 )
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 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
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 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
【答案】3、A 4、D
【解析】
3.根据材料,不少人在城郊居住,在城市中心工作,造成“钟摆”交通现象,图中拥挤路段并不在城市中心区,分布在环线与放射线交汇处,进城放射线路的右侧车道。所以最可能是早晨8:00进城上班时间,B对。其它时间段12:00或14:00车流集中程度低,不易拥堵,B、C错。18\:00应是出城的右侧车流拥堵可能性大,D错。
4.北京城市中心区是商务区,不是人口主要分布区,A错。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人口流动性可能更强,不能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B错。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吸引企业进入,不能缓解“钟摆”交通现象,C错。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可以导致相关从业人员迁出,缓解“钟摆”交通现象,D对。
(2015•四川卷)图3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
A、行政区 B、商务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6、根据城市地域结构推断,该城市位于( )
A、丘陵地区 B、平原地区 C、山地地区 D、沟谷地区
【答案】5、C 6、B
【解析】
5.读图,根据图中人口集聚特点,说明中心的阴影区是中心商务区,B错。根据城市地租理论,甲地带与商业区相邻,距市中心较近,应是住宅区,占城市用地的主要部分,C对。行政区不占城市中心的位置,A错。工业区占城市的外围或郊区,D错。
6.读图,根据城市地域结构是团块状形成推断,该城市位平原地区,B对。丘陵地区、沟谷地区形态多条带状,A、D错。山地区多组团状,C错。
(2015•天津卷)图4、图5表示城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6-7题。
6.结合图4中的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变化是( )
A.其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 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
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 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
图5 H市城区变化示意图
7.结合图5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
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 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
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 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
【答案】6. B 7. D
【解析】
6.从图示中人口密度的图例分析,该市东部人口密度增加较大,人口增加较快;增加数量的多少还取决于面积的大小,所以不能判断各方向人口增加数量的多少;而全市的人口密度都增加。故选B。
7.城区面积扩大,使商业区分布更加分散;新工业区分布分散,没有向老工业区集聚;城区没有扩展到滨湖地区周围;而中部、南部道路增多,路网密度增大。故选D。
(2015•海南卷)埃及沙漠广布,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800万,是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5年3月,埃及宣布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兴建新首都。新首都作为政治中心,规划容纳500万居民,提供175万个长期工作职位。下图为埃及略图。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0. 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 )
A.平衡地区发展 B.提升国家形象
C.分散开罗人口 D.吸引国家投资
11.与开罗以北地区相比,在开罗以东地区建设新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
A.农业发达 B.用地充足
C.基础设施完善 D.交通便利
12. 埃及新首都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所属的主要部门为( )
A.农业 B.制造业
C.建筑业 D.服务业
【答案】10.C 11.B 12.D
【解析】
10.从材料中信息,“埃及沙漠广布”,大部分地区生存条件较差,人口稀少,导致人口“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800万”,据此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分散开罗人口。
11.新首都选址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气候干燥,人口少,农业不发达,基础设施落后,交通条件差,但用地较为充足。
12.埃及新首都最为埃及政治中心,所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最可能属于服务业部门。城市是非农业活动集中的地方,制造业和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均不符合新首都的定位。
(2015•安徽卷)34. (22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12分)
【答案】
(2)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 ,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
【解析】
(2)首先应了解城市化的表现,即表现为城市数目增多、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提高等。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加强对外联系,发达的城市交通系统不仅能够方便居民出行,而且可以刺激商业、旅游和消费的增长,从而带动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城市交通是联系社会生产、消费、流通和人民生活的纽带,对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交通条件的改善还可以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015•江苏卷)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表1)。
材料二 下图为某年江苏省城市地价及省辖市中心城市常住人口示意图。
(1)按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江苏省13个省辖市可分为 ▲ 类 ▲ 档,其中特大城市有 ▲ 个。(3分)
(2)苏州的常住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主要由于 ▲ 、 ▲ 。(2分)
(3)江苏省各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的大致趋势是 ▲ ,高地价带的城市主要沿 ▲ 、 ▲ 分布。对苏州和南通地价影响最大的城市是 ▲ 。(4分)
(4)影响江苏省内各城市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 ▲ 。地价差异对低地价区产业发展的影响是 ▲ ,对高地价区产业发展的影响是 ▲ 。(4分)
【答案】(13分)
(1)2 3 2
(2)经济发达 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 外来务工人员多(任答2点)
(3)从南向北逐渐降低 京沪线 沪宁线 宁启线(任答1点) 长江 上海
(4)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人口规模 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 优化产业结构
【解析】
(1)读图结合图例和表格数据不难看出,有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两类,大城市有两档,合计有三档;其中特大城市有南京和苏州两个。
(2) 苏州地处长三角,受上海辐射影响,经济发达 ,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外来务工人员多,因而苏州常住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
(3)读图可以看出江苏省各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的大致趋势从南向北逐渐降低,京沪线、沪宁线、宁启线等铁沿线及长江沿岸,交通便利,地价较高,苏州和南通距离上海近,地价受上海市影响最大。
(4)分析江苏省各城市地价差异状况不难看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规模大的城市地价较高,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规模小的城市地价较低,地价差异有利于低地价区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高地价区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2014年】
[2014·全国卷] 图3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9~11题。
图3
9.该国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生物资源 D.太阳能资源
【答案】B 【解析】主要考查自然资源的分布。结合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水资源短缺。
10.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公路交通枢纽 D.港口
【答案】D 【解析】主要考查城市区位。甲地位于沿海地区,海运便利,形成城市的主导因素是港口。
11.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
A.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
C.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
【答案】D 【解析】主要考查城市的发展条件。作为首都的城市,职能多,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区域的经济中心。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图1)。据此完成1~2题。
图1
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答案】D 【解析】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农业用地规模缩小,土地价格上涨;人口增多,住房紧张,房租上涨,农民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建楼房以供出租。
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区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再扩大
【答案】B 【解析】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导致住房紧张,房租上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达度好的中心城市的房租尤其昂贵,城市周边地区房租相对廉价,较适合低收入人群的需求。
[2014·山东卷]图2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3~4题。
图2
3.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
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
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
【答案】B 【解析】组团式城市的城区分散布局,扩大了居民的出行距离,削弱了各城区之间的联系,并且导致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大;但是污染程度较低且周围植被覆盖率较高,因此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4.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 )
A.①处和③处 B.①处和④处
C.②处和③处 D.②处和④处
【答案】A 【解析】物流园区要求交通便利,位于城市外缘,①处靠近高速公路出入口,因此①处符合;化工园区对大气和水污染较大,因此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以及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远离水源地,结合风玫瑰图可知,当地盛行东北风,西北风的频率低,因此③处符合。
[2014·四川卷]图4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
图4
9.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
A.2千米附近 B.4千米附近
C.8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
【答案】D 【解析】主要考查人口密度。单位面积人口数量即人口密度。结合图示可知,离市中心6千米以外2010年较1990年人口密度增加,排除A、B两项;离市中心10千米附近增长的人口密度大于8千米附近增长的人口密度,所以四地中单位面积人口数量增长最大的是10千米附近。
10.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答案】D 【解析】主要考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据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变化可知,市中心人口密度减小,郊区人口密度增加,最可能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调整造成的。城市等级的提高与人口总数有关。
[2014·天津卷]结合图文材料,回答5~6题。
图3所示的大型商城,以汇集国际品牌商品、价格优惠为经营模式。某地理小组学生实地考察了该商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图3 某商城的位置示意图
5.同学们经考察认识到,最利于该商城发展的区位条件是( )
A.靠近铁路、公路,货运成本低
B.位于大城市之间,顾客来源广
C.接近城市边缘,土地成本较低
D.远离城市中心,环境质量优良
【答案】B 【解析】大型商城要求有大量的消费人口,该商城位于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之间,依靠便利的城际铁路和公路可以把大量的消费人口吸引到该商城,顾客来源广,故B项正确。
6.同学们针对如何新建这类大型商城各抒己见,其中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
A.增加商城数量,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B.扩大商城规模,带动周边城镇发展
C.立体建设商城,集约开发利用土地
D.商城靠近景点,吸引游客休闲购物
【答案】C 【解析】立体建设商城,集约开发利用土地,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故C项正确。增加商城数量、扩大商城规模均不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故A、B项错误。商城靠近景点会把大量消费人口引入景区,造成景区环境破坏,不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故D项错误。
[2014·天津卷]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山城重庆工业历史悠久,是大型综合性工业中心和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2014年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增长极,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图9
(1)重庆采取“削山头、造平地”等方式利用土地。这对城市建设有何好处?请列举两项。
目前,重庆已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作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重点。
(2)从图文材料中找出两条相关信息,分别对应说明重庆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三峡水库面临着泥沙淤积、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3)为了解决三峡水库的环境问题,重庆工、农业内部结构应如何调整?并说明调整产生的具体作用。请填表回答。
产业部门
结构调整
具体作用
农业
①
②③
工业
④
⑤
【答案】(1)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方便城内地域联系,便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地质灾害。(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2)①信息:是大型综合性工业中心。
条件:工业部门齐全,技术力量强。
②信息:工业历史悠久(原来就有机械、汽车、电子电器等制造业)。
条件:工业基础雄厚。
③信息:是“长江经济带”的增长极,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条件:国家政策支持。
④信息:是西南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
条件:地域间联系便捷,市场广阔。
(答出①②③④中两项即可)
(3)①扩大林业比重(降低种植业比重)。
②减少水土流失。
③减少农药、化肥对水体的污染。
④降低高污染工业比重(扩大低能耗、低污染工业比重)。
⑤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解析】第(1)题,重庆是典型的山城,采取“削山头、造平地”的土地利用方式,使得地表变得平坦,有利于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方便城内地域联系,便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地质灾害。第(2)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重庆是大型综合性工业中心、西南地区的综合性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的增长极,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根据这些信息回答。第(3)题,三峡水库面临泥沙淤积,水污染等环境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是针对泥沙淤积、水污染采取相关措施,如农业要扩大林业比重,以减少水土流失,从而减少泥沙淤积,降低种植业比重可以减少农药、化肥对水体的污染;工业生产要降低高污染工业比重,从而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轻水污染程度。
[2014·重庆卷]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咖啡是世界主要饮品之一。世界某咖啡连锁企业的原料实行全球化采购,我国云南的小粒种咖啡也是其原料之一,小粒种咖啡树适宜生长在海拔800~1800米、年均温19~20℃、土壤排水良好等环境中。图8是某城区用地示意图,图9是云南某区域示意图。
图8
图9
(1)该企业原料全球化采购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其原因。
(2)该企业拟将图8中,A、B两处作为咖啡店的备选地,请分别说出A、B处的两点区位优势。(要求:两处回答的区位优势不重复,每处回答超过两点的按前两点计分)
(3)分析图9所示区域地形起伏、地势高低及变化对咖啡树生长的有利影响。
【答案】(1)降低产品成本低,保证产品品质,增加产品品种。
(2)A处:变通便利,人流量大,消费能力强。B处:租金便宜,环境优美,变通便利。
(3)地形起伏大,土壤排水良好;地势总体较高(海拔较高),满足咖啡树生长的温度(海拔)要求;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山地高),阻挡寒冷气流南下,使咖啡树少受低温冻害。
【解析】第(1)题,该企业全球采购生产咖啡的原料,可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料产地,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同时保证产品品质;由于不同地区咖啡生产原料的差异,因此又可增加产品的品种。第(2)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就其中一处展开合理论述即可。若选择A处,可从交通、市场以及经济等方面回答;若选择B处,可从土地租金、环境以及交通等方面回答。第(3)题,注意题干要求,从地形起伏和地势高低两方面回答,其中地形起伏可结合土壤、排水方面回答;地势高低可结合气温以及地势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等方面回答。
【2013年】
[2013·安徽卷]图1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23~25题。
图1
24.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比重一直在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总体稳中有升,第三产业比重一直在上升,这就导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013·广东卷]图4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可知( )
图4
A.城市空间形态呈放射状,多中心结构特征明显
B.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位于城市西北部,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C.城市新开发区主要位于东南部,适宜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D.外来人口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其生活区位于城市新开发区
【答案】C 【解析】城市空间形态为环形加楔形,中心为老城区,A选项错误;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分布在城市的东北和西南部,B选项错误;城市新开发区位于城市的东南部,临近科研文教区,适宜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C选项正确;外来人口主要生活在城市边缘,以从事传统产业为主,D选项错误。
[2013·广东卷]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261米,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 1996~2008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图6)
图6
材料二 2011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图7)
图7
(1)“到西宁避暑,请带上毛衣”。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
(2)西宁市城市形态呈条带状,主要受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3)1996~2008年期间,西宁市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分别呈何种变化趋势?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4)2011年西宁市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答案】(1)海拔高,夏季凉爽;气温日较差较大
(2)地形 河流
(3)耕地:比重下降。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占用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比重上升。城市(镇)化及工业化的发展。
(4)特点: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重工业为主,高能耗产业比重大。
问题:①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可能带来资源枯竭;②可能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③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
【解析】第(1)题,材料中提到“西宁平均海拔2261米”,到西宁避暑说明西宁夏季气温低,气候凉爽,但因为西宁位于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故需带上毛衣。第(2)题,西宁位于湟水谷地,作为河谷型城市,周边地形和河流影响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西宁市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沿河流、河谷呈条带状分布。第(3)题,根据材料一图中数据可知,西宁市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中,1996~2008年耕地面积缩减量大,主要转移方向为退耕还林还草、城市建设和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说明本阶段西宁市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提高。第(4)题,从材料二“2011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可知,2011年西宁市工业结构中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重工业为主,高耗能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可能带来的问题可以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资源枯竭、产业转型升级困难等方面分析。
[2013·浙江卷] 2013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
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据环境保护部2013年4月19日发布的第一季度74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舟山空气质量居全国前列。舟山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舟山还具有阳光、沙滩、海浪等海洋旅游元素。
材料二 图11为舟山群岛新区物流和旅游规划略图。图12为舟山市2007年和2010年三次产业就业构成图。
图11
图12
(1)舟山空气质量居全国前列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舟山群岛新区可开发的特色旅游项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铁矿砂等大宗商品重要中转基地的主要原因。
(3)说出2007~2010年舟山市第二、三产业就业构成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其对推动城市化作用的差异。
【答案】 (1)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少 风力大,稀释自净能力强等 禅修、游艇、游泳、海钓、康体、沙雕、海鲜美食等。(可任答三点)
(2)舟山群岛新区港口航道深、岸线长,有利于大型船舶停泊;长江中下游地区铁矿砂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大,多选择水运中转。
(3)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少,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小;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多,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大。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舟山市大部分地域为沿海岛屿,海岛地区风力较大,污染物容易随风扩散,大气得到自净。由材料一可知,该地有佛教名山、阳光、沙滩、海浪等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故其可以发展禅修、游艇、游泳、海钓、康体、沙雕、海鲜美食等特色旅游项目。第(2)题,大宗商品的运输一般会选择运费较低的水运,且舟山群岛地区多深水港,利于船舶停靠。第 (3)题,读图可知2007年至2010年,该地区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从就业人数来看,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相对第三产业增加较小,故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来自第三产业的发展。
【2012年】
[2012·江苏卷] 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的劳动力和资金多,产出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高,为集约利用;反之,土地利用集约度低,为粗放利用。图6是2000年和2009年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区域差异图。读图回答11~12题。
图6
11.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变化特点是( )
A.2000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自西向东逐渐升高
B.2000年以来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地区差异没有变化
C.2009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较2000年总体提升
D.长春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提高幅度最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土地利用集约化的变化。读图可以直接看出,与2000年相比,2009年吉林省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其中松原市、辽源市、通化市、吉林市、通化市集约化水平提高幅度最大。
12.城市中土地利用集约度最高的功能区是( )
A.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
C.住宅区 D.文化教育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及其特点。城市商业区,特别是中心商务区所在区域地价特别高,集约化程度最高。
[2012·江苏卷] 图13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镇带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双选)
图13
25.乌鲁木齐以西城镇带已初步形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 )
A.公路与铁路的兴建 B.山麓地带水源较丰富
C.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 D.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
【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布局的影响因素。新疆乌鲁木齐以西地区地形复杂,降水较少,因此交通线路的建设以及丰富的高山冰雪融水是该地区城市建设的首要条件。
26.该区域城镇的特征有( )
A.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
B.城市等级越低,城市密度越小
C.乌鲁木齐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
D.昌吉市的服务范围包含石河子市的服务范围
【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等级及特点。城市等级与数量呈负相关,等级越高,数量越少;乌鲁木齐是该地区等级最高的城市,其服务范围最广,服务种类最多。
[2012·天津卷] 高雄矿产资源匮乏,工业部门主要有石化、炼油、钢铁、造船、食品等。读高雄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回答4~5题。
图3
4.对该城市功能区布局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商业区高度集中,缩小了服务范围
B.住宅区远离海岸,避免了海洋污染
C.工业区相对集中,方便了企业联系
D.文教区过于分散,降低了服务功能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知识。商业区集中,扩大了其服务范围;住宅区远离海岸,处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条件好;工业区相对集中,方便了企业联系,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文教区分散,便于各地文化教育的发展。
5.高雄的石化工业最适宜布局在图中的(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的合理规划知识。化工厂污染大气、污染水源,因此应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和远离水源地地区。d地接近港口,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且位于下风向和河流下游,在该地布局石化工业最合适。
[2012·福建卷] 图2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3~4题。
图2
3.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判断的有关知识。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故甲表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故丙表示发展中国家;乙表示世界城市化;我国城市化起步晚,改革开放后发展快,故丁表示我国城市化进程。
4.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的意义。城市化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2000年后,发达国家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逐步增大,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中心区人口逐步减少,故A正确。
[2012·广东卷] 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完成10~11题。
图4
10.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11.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
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答案】C 11.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第10题,直接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模式高速公路从城区穿过,A错;乙模式高速公路从城市建成区外经过,B错;对比两幅图可知D错。选C。第11题,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一般不直接穿过城市建成区,以避免其对城市内部交通及环境带来不利影响。随着城市面积扩大,高速公路部分被城市包围,形成乙模式向甲模式的转变。
[2012·浙江卷] 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下图为1970年-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完成9~10题。
图3
9.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B.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
C.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
D.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
10.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状况 B.产业结构
C.人口政策 D.自然环境
【答案】9.A 10.B
【解析】本组题一方面考查了学生对地理基本概念城市化、逆城市化的理解,另一方面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大。从图中可以看出: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都小于0,说明出现逆城市化,A对;Ⅱ阶段到Ⅲ阶段,波士顿的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由正变负,而且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低于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率,B错;费城中心城区的人口负增长状况没有得到有效抑制,C错;Ⅵ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中心城区人口一直为负增长,D错,所以第9题答案为A。结合该区城市化的变化过程,第10题答案为B。
[2012·重庆卷] 图1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读图1完成1~4题。
图1
1.图1中影视城是我国著名的电影电视拍摄基地,该基地的外景景观特色是( )
A.林海雪原 B.奇山秀水
C.椰风海韵 D.大漠孤烟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地理特征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读图可知,根据图中城市名称可判断图示区域主要位于宁夏。林海雪原主要分布在森林覆盖率较高的东北地区,故A项错误;奇山秀水主要分布在南方降水较多、地势起伏大的地区,故B项错误;椰风海韵主要分布在我国热带沿海地区,如海南岛等地,故C项错误;大漠孤烟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故D项正确。
2.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发展特征是( )
A.城市化水平高
B.城市南多北少
C.处于逆城市化阶段
D.城市沿河分布明显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发展特征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宁夏地处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低,故A项错误;读图可知,宁夏城市分布北多南少,北部地区靠近河流与铁路,地势平坦更利于城市布局,故B项错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才处于逆城市化阶段,故C项错误;图中沿黄河分布地区,水源充足,利于农业发展,因此城市沿河分布明显,故D项正确。
3.该省级行政区拟建设一个快递货物集散中心,从交通因素考虑该中心最适宜布局在( )
A.固原 B.中卫
C.银川 D.石嘴山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区位因素的分析以及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快递货物集散中心需要考虑交通便捷的地方以及区域经济中心与市场条件等。图中银川为宁夏省会,交通区位条件优越,航空、铁路、公路等交通便捷,同时省会城市货物运输量大,适宜布局快递货物集散中心。
4.图2是该省级行政区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 )
图2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灾害的分布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图①中岩层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质地坚硬,不易被侵蚀,故不容易发生滑坡,故A项错误;图②为沉积岩,但岩层完整未受破坏,也不易发生滑坡,故B项错误;图③中为沉积岩,且岩层不完整,上层岩层倾向于公路面,若遇暴雨,岩层易滑落错位,发生滑坡,故C项正确;虽然图④岩层不完整,但上层岩层倾斜方向与公路面相反,不易发生滑坡,故D项错误。
[2012·北京卷] 城市绿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图13为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图13
(3)简述规划绿地的分布特点。
(4)简述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原理。
【答案】 (3)城市中心为片状分布,边缘呈网状分布(环状分布,沿主干道呈楔形或条带状或放射状分布)。
(4)吸附飘(浮)尘,吸收污染气体,释放氧气。
【解析】(3)本题突出的是对学生读图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的考查,通过读图仔细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使用地理语言概括出城市中心与城市边缘绿地分布的不同特点。(4)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及其作用,突出了城市绿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的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城市绿地在改善城市环境中主要起着吸附飘尘、吸收污染气体、释放氧气的作用。
[2012·山东卷] 图6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6
(1)自1990年至2010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
(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
【答案】 (1)江苏省城市化速度比贵州省的快;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比贵州省的高。
(2)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受上海市的辐射带动;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水平高。
【解析】第(1)题,本题要求答出江苏和贵州省两省城市化发展的不同点。城市化的发展特点要从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和城市化的起步早晚几个方面来回答。
第(2)题,江苏省与贵州省相比城市化的优势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地形与交通经济区位、产业基础等差异明显的几个方面回答。
【2011年】
[2011·重庆卷] 图1表示我国某城市2008年部分人均用地状况。读图1回答1~2题。
图1
1.2008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 )
A.居住用地 B.工业用地
C.道路用地 D.绿地用地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某类人均用地要介于国家标准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才符合国家标准,由图及图例可以看出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都超过了国家标准最大值,故A、B选项错;人均道路用地小于国家标准最小值,C项也错;D项符合题意。
2.该城市准备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急需采取的措施是( )
A.改善居住条件 B.发展高技术工业
C.加强交通建设 D.美化城市环境
【答案】C 【解析】 物流基地需要有便捷的交通条件,而从所提供的信息中可知此城市的人均道路用地低于国家标准最小值,故应急需加强交通建设。
[2011·福建卷] 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图1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5~6题。
图1
5.该国公共住房( )
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
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
C.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
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答案】D 【解析】 该题考查城市地域结构知识。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公共住房主要分布在城市东部、北部、中西部工业区附近,沿快速交通线分布,选项D正确。
6.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
A.功能分区、基础设施 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
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 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知识。公共住房位于工业区附近和快速交通线附近,主要考虑城市的功能分区和基础设施,A正确。
[2011·山东卷] 图3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7~8题。
图3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答案】D 【解析】 1982—2000年,甲城市市中心人口由多到少,密度减小,乙城市市中心人口由少到多,密度增大;1982—2000年,甲乙两城市外缘人口数量都增加,密度增大;2000年,甲城市人口规模接近4万人,乙城市人口规模达到3万多人,甲城市人口比乙城市人口规模大;2000年甲城市市中心和外缘人中密度都比乙城市大,因此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
8.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 一般来说,中心商务区建筑物最高,因此甲中心商务区位于M地区外侧,乙中心商务区位于市中心P处;甲城市N处人口密度变大,城市建筑物增高,出现卫星城;乙城市市中心人口一直呈增加趋势,人口没有向城市外缘迁移,因此没有出现卫星城。
[2011·重庆卷] 图1表示我国某城市2008年部分人均用地状况。读图1回答1~2题。
图1
1.2008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 )
A.居住用地 B.工业用地
C.道路用地 D.绿地用地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某类人均用地要介于国家标准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才符合国家标准,由图及图例可以看出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都超过了国家标准最大值,故A、B选项错;人均道路用地小于国家标准最小值,C项也错;D项符合题意。
2.该城市准备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急需采取的措施是( )
A.改善居住条件 B.发展高技术工业
C.加强交通建设 D.美化城市环境
【答案】C 【解析】 物流基地需要有便捷的交通条件,而从所提供的信息中可知此城市的人均道路用地低于国家标准最小值,故应急需加强交通建设。
[2011·福建卷] 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图1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5~6题。
图1
5.该国公共住房( )
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
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
C.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
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答案】 D 【解析】 该题考查城市地域结构知识。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公共住房主要分布在城市东部、北部、中西部工业区附近,沿快速交通线分布,选项D正确。
6.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
A.功能分区、基础设施 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
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 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知识。公共住房位于工业区附近和快速交通线附近,主要考虑城市的功能分区和基础设施,A正确。
[2011·北京卷] 图7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图7
10.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 )
A.遥感技术获取道路网信息,测定监测点分布
B.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事故的位置,预测交通流量
C.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
D.数字地球技术,实现道路与监测点的互换
【答案】C 【解析】 此题要求学生熟悉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题中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体现在城市交通领域,侧重在交通事故的数据检测后,利用电子计算机分析处理数据并进行城市交通信息系统的建立,以便于城市交通的管理。因此正确选项为C项。
11. 根据图中交通网络,可以推断该城区( )
A.甲地是城市中心商务区所在地
B.乙地适宜建大型地面停车场
C.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
D.商业网点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答案】D 【解析】 根据交通事故次数分布,可知虽然西侧部分地段次数很多,但是彼此分离。东侧虽然没有很突出的次数高峰,但是形成了南北向连贯的事故多发区。说明东侧南北道路周边交通运输量较大,由此推断应该是城市居民活动频繁的区域。因此中心商务区应在东侧分布,商业网点也是东侧密度更大,A项错误,D项正确。B项中乙处事故少,推测交通空间比较大,但是距离东侧经济活动集中区域较远,不适合建大型停车场。图中快速干道应该是对外联系主要干道,根据指向标可知C项错误。
[2011·江苏卷] 图9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读图回答17~18题。
图9
17.与图9中M-N一线地阶等级变化相符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题中四个选项为地价的剖面图,图9中反映的是地价等级分布,地价由一类到六类依次降低,反映在剖面图中,由高到低。把题中各选项剖面图的高低起伏状况与图9中M—N经过的地价等级对应就可得出正确答案。
18.图中P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 )
A.土地形状不规整 B.交通不便
C.远离市中心 D.受铁路影响
【答案】D 【解析】 图中P区域位于城市中心区,交通便利,但有铁路经过,影响了该区域的发展,故地价较便宜。
[2011·广东卷] 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
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
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
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
【答案】D 【解析】 从题干来看,城镇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明显慢于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速度,故答案为D。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说明我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低于发达国家。
[2011·安徽卷] 根据材料和图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了国产大飞机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图13表示上海市2004年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
图13
(1)图中甲地为________(功能区),简述判断理由。
(2)分析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
(3)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
【答案】 (1)商业区 制造业就业比重比周边低;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土地租金高。
(2)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金融中心,营销市场广阔,资金雄厚,工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好;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政策支持,创新环境较好。
(3)安徽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发展机会增多;与上海相比,安徽的生产生活成本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能源、原料充足;安徽政策优惠,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返乡人员掌握了技术、市场信息,积累了资金,具有乡土情感。(亦可从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等角度分析)
【解析】 (1)该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和主要功能区。首先回忆课本相关知识:城市的主要功能区——中心商务区(面积非常小)、商业区(城市中心,交通便利)、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的功能区)、工业区(多在城市外围)等等。然后观察图可知甲地位于该区域的中心、占地面积较小且制造业就业比重最少。
(2)该题考查工业区位选择。可以从位置、交通、市场、政策、劳动力、科技、自然条件等角度考虑。答题时最好结合初中地理知识,这样内容才会更加具体、完善。
(3)该题要重视审题,否则说的越多错的越多。此题必须从“产业转移角度”来进行分析。可从移出地或移入地任选角度来回答,答题时注意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完成。
[2011·北京卷] 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图10
(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季节特征。
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3)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其特点。
(4)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5)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
【答案】 (1)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
(2)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其次在春季、秋季。
(3)方式:管道运输;特点:运输成本较低,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能高,占地较少。
(4)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区域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为水资源。
(5)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服务范围依次减小。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塔里木盆地。涉及气候、河流补给类型、管道运输、绿洲分布等,都是课本中的主干知识,答题时要求学生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出发来思考问题。
(1)题目的设置不是侧重学生对西北地区环境特征的死记硬背,而是着重考核地理环境形成的原因。此处气候和地貌的形成是典型的海陆位置差异造成的。西北地区位于我国的内陆,距海遥远,水汽难以到达;另外塔里木盆地周围山脉的阻挡,也是水汽难以深入的原因。
(2)我国内流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另有稳定的地下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水量主要受气温波动影响,因此呈现夏季高温补给水量最多,形成夏汛;春季主要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
(3)此题要求考生根据运输货物特点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石油、天然气等流体应该选择管道运输,因为管道运输特点明显:连续性好,稳定安全,运量大,成本低。
(4)在塔里木盆地干旱的整体特征背景下,分析绿洲的分布,关键是能够找到补给水源。此题首先要求学生认真读图中绿洲的分布,然后从地理角度把绿洲与地形、河流的关系规范描述出来。
(5)第一问,在干旱的背景下,限制人类活动的主要自然因素就是水源,因此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必然是具备了相对优越的水源条件,分布在绿洲。第二问,城市规模越大其城市服务范围越大,服务功能越完善。喀什、和田、民丰三个城镇的规模差异可以根据图中三个城镇所在绿洲面积大小、河流流程长短来区分,很明显喀什城市规模最大,民丰位于河流下游,绿洲面积小,城市规模最小。所以城市的服务范围也是喀什最大,民丰最小。
专题09 城市与乡村-五年(2018-2022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含解析): 这是一份专题09 城市与乡村-五年(2018-2022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年高考地理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专题09 城市(解析版): 这是一份2019年高考地理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专题09 城市(解析版),共14页。
专题09 城市与乡村——【新高考专用】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09 城市与乡村——【新高考专用】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09城市与乡村新高考专用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专题09城市与乡村新高考专用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