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964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云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964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云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9649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云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云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工业流程题,实验题,原理综合题,结构与性质,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煤油和汽油都属于油类,具有相同的组成B.油脂是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D.脂肪是烃类2.2mol金属钠和1 mol氯气反应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在相同条件下,的△H3'C.D.3.分别将6滴饱和FeCl3溶液滴入下列试剂中:①5mL20℃蒸馏水中②5mL沸水中并加热至红褐色③5mL20℃蒸馏水中,然后再加入少量0.1mol·L-1的NaOH溶液下列有关相应分散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散质粒子直径:①<②<③B.分散系稳定性:①>②>③C.仅凭观察法就可将①②③三种分散系区别开来D.向三种分散系中均加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后,只有①中会产生白色沉淀4.下列各组有机物中,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A.苯、乙苯、甲苯 B.乙酸乙酯、乙醇、溴苯C.己烯、苯酚、己烷 D.甲酸、乙酸、丙醛5.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B.、、、C.、、、 D.、、、6.X、Y、Z、W为原子序数小于18的四种元素的原子。已知X的核外电子总数等于其电子层数;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最常见的助燃剂;与氖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B.化合物WZX的水溶液是强碱C.元素X、Z之间可以形成和两种共价化合物D.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化合物属于电解质7.研究微生物燃料电池不仅可以获得高效能源,还能对工业污水等进行处理。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含硫废水并电解制备KIO3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右侧电池中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P极移向Q极B.光照强度大小不影响KIO3的制备速率C.电极Q处发生电极反应: I2 +12OH-- l0e- =2 +6H2OD.不考虑损耗,电路中每消耗11.2LO2 (标准状况下),理论上Q极可制得342.4g KIO3二、工业流程题8.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从海带中提取碘,某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以下实验:(1)步骤①中,海带应在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灼烧;步骤③的操作名称为_______,此过程需使用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2)请写出步骤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3)请设计一种检验水溶液中是否含有碘单质的方法:_______。(4)碘称为“智力元素”。为防止人体缺碘,在食盐里添加_______,该化合物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过去食盐中以KI作为加碘剂,但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被氧气氧化成碘单质(),同时得到强碱性物质,请写出潮湿环境下KI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三、实验题9.Ⅰ.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制备氨气并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1)写出上述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2)U型管中的干燥剂可用_______(填名称),收集氨气应选择安装_______。(选填“a”或“b”)。(3)为防止环境污染,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的是_______ (填序号)。A. B. C. D.(4)如图2所示,锥形瓶中是氨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将灼热的铂丝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出现红棕色和白雾。写出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Ⅱ.浓硫酸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化学反应。用如图所示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各种产物。(5)写出浓硫酸和木炭在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6)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的序号)。________(7)装置②中要检验产物中有水蒸气,则放入的药品是_______;装置③中要检验产物中有二氧化碳气体,则放入的药品是_______;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B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四、原理综合题10.Ⅰ.火箭推进器中分别装有联氨和液态过氧化氢,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气体,并放出大量热。已知:1.28g液态联氨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X kJ的热量。N2H4(l)+O2(g)=N2(g)+2H2O(l)∆H=-YkJ/molH2O(g)=H2O(l)∆H=+ZkJ/mol根据以上信息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液态水和氧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Ⅱ.利用I2O5可消除CO污染,反应为I2O5(s)+5CO(g)⇌5CO2(g)+I2(s)。不同温度下,向装有足量的I2O5固体的2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CO,测得CO的体积分数ψ(CO)随时间t变化曲线如图。(1)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2)a点时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CO)=_______。(3)b点时CO的转化率_______;(4)Kb_______Kd(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_______。(5)由题意,此反应的ΔH_______ 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五、结构与性质11.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过渡元素Co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第四电离能,其原因是_______。(2)Fe、Fe2+、Fe3+可以与CO、、、(尿素)等多种配体形成很多的配合物。①配合物的熔点为-20℃,沸点为103℃,可用于制备纯铁。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A.是分子晶体B.中Fe原子的配体与互为等电子体C.中σ键与π键之比为1∶1D.反应中没有新化学键生成②的电子式为_______。③(尿素)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组成尿素的4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3)Ni和As形成某种晶体的晶胞图如图所示。其中,大球为Ni,小球为As,距离As最近的Ni构成正三支柱,其中晶胞下方As原子坐标为(,,)。①Ni的配位数为_______。②已知晶胞底面边长为apm,高为cpm,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晶胞密度为_______。六、有机推断题12.我国成功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缺血性脑梗死新药——丁苯酞。有机物G是合成丁苯酞的中间产物,G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D的分子式为_______。(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合成丁苯酞的最后一步转化为,则该转化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4)有机物D的溴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J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含有苯环(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不包括J),其核磁共振氢谱吸收峰最多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5)参照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写出用和为原料(其他无机试剂任选)制备的合成路线:_______。
参考答案1.C【详解】A. 油脂属于酯类,是烃的衍生物,煤油和汽油属于烃,A项错误;B. 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项错误;C.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C项正确;D. 脂肪是酯类物质,属于烃的衍生物,D项错误;答案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清楚油脂和矿物油的区别,油脂属于酯类物质,而煤油和汽油均属于矿物油,是烃类物质。2.C【详解】A.由图可知:Na(s),故A正确;B.因为钾的金属性比钠强,所以在相同条件下,的△H3',故B正确;C.根据反应的能量关系图可知:,故C错误;D.根据盖斯定律和反应的能量关系图可知:,故D正确;故答案:C。3.D【详解】A.加到①中形成溶液,加到②中形成胶体,加到③中形成沉淀,因此是三种分散质粒子直径:①<②<③,故A正确;B.①是溶液,稳定,②是胶体,较稳定,③是沉淀,不稳定,因此分散系稳定性:①>②>③,故B正确;C.加到①中形成溶液,加到②中形成胶体,加到③中形成沉淀,因此仅凭观察法就可将①②③三种分散系区别开来,故C正确;D.三种分散系中都含有氯离子,因此向三种分散系中均加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后,都会产生白色沉淀,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D。4.A【详解】A.苯、乙苯、甲苯三种有机物均不溶于水,且密度均比水小,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乙苯和甲苯现象一样,则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A符合题意; B.分别取2mL的乙酸乙酯、乙醇、溴苯分别滴加到10mL水中,则可观察到上层液体较少的为乙酸乙酯,下层液体较少的为溴苯,不分层的是乙醇,故用水一种试剂即可鉴别,B不合题意;C.分别取三种有机物己烯、苯酚、己烷少许于一试管,分别滴加浓溴水至足量,溴水褪色的为己烯,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苯酚,出现分层上层呈橙红色下层接近无色的是己烷,由一种试剂溴水即可鉴别,C不合题意;D.将新制Cu(OH)2悬浊液分别滴加到甲酸、乙酸、丙醛三种有机物中至过量,一开始出现浑浊液变澄清的是甲酸和乙酸,另一种为丙醛,对前面两试管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的为甲酸,另一为乙酸,用新制Cu(OH)2悬浊液一种试剂即可鉴别,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A。5.A【详解】A.、、、四种离子之间均不反应,可大量共存,A正确;B.和能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和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和、和、能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故选A。6.D【分析】X、Y、Z、W均为原子序数小于18的四种元素的原子,已知X的核外电子总数等于其电子层数,则X为H;Y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Y有2个电子层符合电子排布规律,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Y为C;Z2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最常见的助燃剂,则Z为O;W+与氖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W为Na,以此来解答。【详解】A.W为Na,Z为O,O2-和Na+电子结构一致,O2-半径大,故A正确;B.化合物WZX为NaOH,NaOH水溶液是强碱,故B正确;C.元素X、Z之间可以形成H2O,H2O2两种共价化合物,故C正确;D.为CO2,其水溶液能导电是CO2因为溶于水生成了碳酸,碳酸电离使溶液导电,但CO2属于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答案选D。7.C【分析】石墨电极M处,CO2在光合菌、光照条件下转化为O2,O2在M极放电生成H2O,发生还原反应,M为正极,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N极为负极,硫氧化菌将FeSx氧化为S,硫再放电生成,负极电极反应式为S-6e-+4H2O=+8H+,H+通过质子交换膜由右室移向左室;铂电极P为阴极,铂电极Q为阳极,阴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阳极反应式为I2+12OH--10e-=2+6H2O,阴极生成氢氧根离子,而阳极生成的比消耗的OH-少,溶液中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Q极移向P极,据此分析解题。【详解】A.铂电极P为阴极,铂电极Q为阳极,阴极生成氢氧根离子,而阳极生成的比消耗的OH-少,溶液中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Q极移向P极,A错误; B.光照强度大小影响单位时间内生成氧气的量,即影响电流强度,会影响KIO3的制备速率,B错误;C.由分析可知,铂电极Q为阳极,阳极反应式为I2+12OH--10e-=2+6H2O,C正确;D.不考虑损耗,电路中每消耗11.2LO2 (标准状况下)即=0.5molO2,转移电子为2mol,阳极反应式为I2+12OH--10e-=2+6H2O,可知生成KIO3为2mol×=0.4mol,理论上Q极可制得KIO3的质量为0.4mol×214g/mol=85.6g, D错误;故答案为:C。8.(1) 坩埚 过滤 引流(2)(3)取适量水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淀粉溶液,若溶液变蓝色,则说明水溶液中含有碘单质,反之则不含(4) (或碘酸钾) +5 【分析】由流程可知,海带在坩埚中灼烧得到海带灰后,然后浸泡得海带灰悬浊液,③为过滤分离出含碘离子的溶液,④中可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加有机溶剂萃取碘,最后蒸馏分离出碘。【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步骤①中,海带应在坩埚中灼烧;③为过滤,使用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2)步骤④中可氧化碘离子生成碘,离子反应方程式;(3)碘单质与淀粉相遇显蓝色,故检验水溶液中是否含有碘单质的方法是:取适量水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淀粉溶液,若溶液变蓝色,则说明水溶液中含有碘单质,反之则不含;(4)碘称为“智力元素”。为防止人体缺碘,在食盐里添加(或碘酸钾);该化合物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KI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KI会被空气中氧气氧化,KI在潮湿空气中氧化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9.(1)2NH4Cl+Ca(OH)22NH3↑+CaCl2+2H2O(2) 碱石灰 a(3)BD(4)4NH3+5O24NO+6H2O(5)C+2H2SO4(浓)4CO2↑+2SO2↑+2H2O(6)④;②;①;③(7) 无水硫酸铜 澄清石灰水 除去二氧化硫 【分析】在加热条件下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氯化钙和水,氨气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利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浓硫酸与木炭共热生成CO2、SO2和H2O,依次检验CO2、SO2和H2O的存在时,应先检验水蒸气的存在,因为在验证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存在时都需通过溶液,可带出水蒸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不能先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应先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并除去二氧化硫后才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据此解答。(1)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加热生成氨气、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氨气为碱性气体,制得的气体中混有水蒸气,可选择碱性干燥剂碱石灰干燥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应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应选择短进长出,答案选a;(3)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吸收应防止倒吸的发生,B、D装置均有防倒吸功能,A、C不能防倒吸,故答案为:BD;(4)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5)浓硫酸具有氧化性,与木炭共热生成CO2、S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4CO2↑+2SO2↑+2H2O;(6)反应生成CO2、SO2和H2O,应先检验水蒸气的存在,因为在验证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存在时都需通过溶液,可带出水蒸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不能先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应先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并除去二氧化硫后才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检验过程应为检验水蒸气→检验并除尽二氧化硫→检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④;②;①;③;(7)水蒸气用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变蓝检验;装置②中要检验产物中有水蒸气,则放入的药品是:无水硫酸铜;装置③中要检验产物中有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为通过澄清的石灰水,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放入的药品是:澄清石灰水;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SO2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CO2不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因此装置A中盛有红色的品红溶液来检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影响二氧化碳的检验,因此检验二氧化碳前先除尽二氧化硫,装置B中盛有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二氧化硫,而不除去二氧化碳,装置C中的红色的品红溶液是用来证明SO2气体已完全除尽的。10. 2H2O2(l)=2H20(l)+O2(g) ∆H=(Y+4Z-25X)kJ/mol 0.6mol·L-1·min-1 80% 大于 原因是反应达到平衡时,温度高时CO含量高,所以升温平衡逆移,平衡常数减小,Kb大于Kd 小于【详解】I.已知1.28g N2H4和足量H2O2反应生成N2和H2O(g)放出X kJ的热量,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①N2H4(l)+2H2O2(l)=N2(g)+4H2O(g) ∆H=-25XkJ/mol②N2H4(l)+O2(g)=N2(g)+2H2O(l) ∆H=-YkJ/mol③H2O(g)=H2O(l) ∆H=+ZkJ/mol,根据盖斯定律,①-②+4×③可得2H2O2(l)=2H2O(l)+O2(g),∆H=-25XkJ/mol+YkJ/mol+4ZkJ/mol=(Y+4Z-25X)kJ/mol; Ⅱ.(1)根据方程式,固体的浓度为1,则;(2)a点时:根据a点时CO的体积分数ψ(CO)==0.40,解得x=0.6mol,则从反应开始至a点时的反应速率为v(CO)==0.6mol·L-1·min-1;(3)T1时:根据b点时CO的体积分数ψ(CO)==0.20,得y=1.6mol,转化率=×100%=80%;(4)反应达到平衡时,温度高时CO含量高,所以升温平衡逆移,平衡常数减小,Kb大于Kd;(5)升温,平衡逆移,正反应为放热,ΔH小于0。11.(1) 或 Fe失去的是较稳定的中的一个电子,Co失去的是中的一个电子(2) D (3) 6 【详解】(1)过渡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7,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因为3+的价电子排布式为,第四电离能是失去的是较稳定的中的一个电子,而3+的价电子排布式为,第四电离能是失去的是中的一个电子,所以第四电离能;(2)①A.配合物的熔点为-20℃,沸点为103℃,可知属于分子晶体,故A正确;。B.中原子的配体为,与原子总数相等,价电子数也相同,所以、属于等电子体,故B正确; C.与形成5个配位键即键,每个分子中含有1个键和2个键,σ键与π键之比为1∶1,故C正确;D.反应得到单质,形成金属键,故D错误;选D。②与互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所以的电子式为。③(尿素)中N原子形成3个键,有1个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所以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同一周期元素,其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ⅡA族、第ⅤA族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所以第一电离能;(3)①晶胞含原子2个,原子2个,化学式为,配位数之比应为1∶1;与配位的形成正三棱柱,的配位数是6,所以的配位数为6;②由配位的形成正三棱柱可判断,该三棱柱底面为正三角形,晶胞底面夹角为和,底面积为 ,所以晶胞密度为 。12.(1) (2)(3) 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4) 4 (5) 【分析】A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邻甲基溴苯,则A的结构简式是;与Br2光照下发生甲基上的取代反应生成B,B在NaOH溶液中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C发生催化氧化生成D,根据D的结构简式知,B的结构简式为,C的结构简式为;E的分子式为C4H8,E与HBr反应生成F,F与Mg/乙醚发生题给已知的反应生成(CH3)3CMgBr,则E的结构简式为(CH3)2C=CH2,F的结构简式为(CH3)3CBr,F与D发生题给已知反应生成G,G的结构简式为,据此分析作答。【详解】(1)A的结构简式是,根据D的结构简式知D的分子式为:,故答案为:;;(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3)G的结构简式为,合成丁苯酞的最后一步转化为,前后对比可知符合酸脱羟基醇脱氢形成了酯基,所以发生的是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4)有机物D的溴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J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即、、和。其核磁共振氢谱吸收峰最多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4;;(5)根据题给信息和原料,需要用合成,根据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先水解成,催化氧化即生成,则合成路线为:,故答案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2022-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工业流程题,实验题,原理综合题,结构与性质,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工业流程题,实验题,原理综合题,结构与性质,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省曲靖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工业流程题,原理综合题,结构与性质,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