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修辞手法 课件
展开1.通过典型真题回顾,总结句子表达效果题的答题技巧。 2.能够熟练运用答题方法,解答此类题目。
易混组1:比喻和比拟比喻重在“喻”,将甲比喻成乙,甲乙两物有明显的相似点。比拟重在“拟”,将甲当乙来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1.从构成的基础来看,比喻的构成的基础在于相似性,而比拟构成的基础在于仿照性。(如“新月如钩”,“弯”是两者共同的特性,也就是相似点。而“油蛉在这里低唱”,“低唱”的特性是人独有,而非油蛉的,直接将油蛉当人来写。)
2.从构成比喻、比拟的格式来看,比喻由本体、喻体和喻词构成,在比喻中,喻体乙必须出现,且修辞手段主要依赖名词。而比拟由本体、拟体和拟词构成,但拟体乙绝不露面,主要依赖动词、形容词等。( 如美人如花、鱼翔浅底)
3.从修辞效果来看,比喻的喻体是显现的、明确的,凭喻体来使本体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易于领会。喻体越形象生动,修辞效果越好。而比拟的拟体是暗示性的,不会出现,要靠拟词来使本体人格化、物性化,因而拟词越生动,修辞效果越好。最简单的判断方法:揣摩出乙是什么,看文中有没有出现。
易混组2:借喻和借代借喻重在喻,将甲比喻成乙;借代重在代,以乙来代称甲。1.从构成的基础来看,借喻构成的基础在于相似性,而借代构成的基础在于相关性。(比如“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厚障壁”与“隔阂”相似,而“锦鳞游泳”,“鳞”和“鱼”是相关。)2.从语法上看,所有的借喻都可以补充本体和喻词,转述成明喻,而借代不能。本体和借体不能共存。
3.从性质来看,借喻的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和借代的本体和借体的关系性质不同。借喻中本体、喻体的关系是临时性的、松散的,而借代中本体、喻体的关系是稳定的、紧密的。(比如“晶莹的珍珠从她的眼里滑落下来。”“珍珠”和“眼泪”原本是性质不同的事物,两者无关,在比喻句中因相似性而产生关联。而“黄发垂髫”无论是老人的头发还是小孩的头发,都和本体老人小孩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最简单的判断方法,揣摩出本体甲和喻体/借体乙,看中间能不能加上喻词。
高考真题 (2021 ·新高考全国Ⅰ卷)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汁醇味正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答案:①结构相同,意义紧密相连。“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传统民间艺术名称,两两相对;“描绘”和“传播”、“城乡”和“时代”\“风物”和“精神”也都是两两相对。②形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有助于烘托节日的欢快气氛。
高考真题 (2021·新高考全国甲卷)新疆属于绿洲农业区,干旱少雨,为了让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就要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栽培技术的应用,为新疆棉生产的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1.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5 分)答案:①文中把棉花吸收足量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长得好,比拟成人吃好饭喝好水才能健康成长,投射了作者对棉花的感情;②使表达比较活泼。
高考真题 (2020·新高考卷Ⅰ山东卷)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冰。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19.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答案: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③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固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
高考真题 (2020·新高考卷Ⅱ海南卷)有些风筝还安装了声响装置,如著名的“板鹞”风筝,通体安装笛哨,少则数十个,多则成百上千。放飞时百哨齐鸣,宛若空中交响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大大增加了放风筝的趣味性。20.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5分)答案:①句中把放飞风筝时百哨齐鸣的声音比作交响乐,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放飞风筝时百哨齐鸣,交响乐由多人共同演奏,二者相似;③交响乐很有魅力,笛哨声也很有魅力,二者相似。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他们的双臂可以灵活地挥舞,双脚可以利索地前进,无须穿戴厚重的衣帽招架风雪的袭击;他们健康的肌肤柔润舒适,不再受冷风的欺凌。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他们无须穿戴厚重的衣帽就可以灵活挥舞着双臂利索地前行在风雪中。”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5分)答案:①原文在句式上具有整齐之美,读来也朗朗上口,语势较强,再搭配后句,整体上骈散结合,句式灵动,显得错落有致;②原句中袭击采用拟人手法,表达上更为生动形象,也增添了文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③原句中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加谐调,风格上生动明快,富有诗意,且与语句衔接更自然。
修辞在高考语言文字运用中的考查特点:1.考查形式上通常在某个情境中与词语(成语)、标点符号、语病、选用句式、补写等知识点相结合地考查,既有纵深的修辞句鉴赏,又有横向的近似文本比较,题型不断创新,但修辞和文本对应分析始终是考查重点。2.考查内容上会涉及修辞手法的辨析,也涉及修辞构成和效果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对修辞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呈现出反套路趋向。传统的仿写、扩展语句题热度不高,仍需予以适当关注,如果再次回归,可能会改头换面,将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
实战强化 法无定法
排比套路:节奏鲜明,增强语势,突出强调 例1:天鹅并不是体形最大的鸟,不是毛色最绚丽的,不是歌喉最悦耳的,但它以单纯的曲线勾勒出身形,与孔雀风格不同,天鹅呈现的是简洁之美。但世间并无全面价值的美,我们所谓的无瑕,仅是在一个狭小局部达到的自我满足,其实它只是一种令人愉快的谐调关系,实现了优点对缺点的最大比值,表现出美对丑的顽强克服愿望一说到底,只是把缺点放置到观察者的盲区上。绝对意义的美是非真的,正如高大辉煌的王鸟凤凰,是幻想中的杰作……正是众多的舍弃成就了天鹅。它在飞行高度上独占鳌头,可以在八九千米的高空连续飞行十余个小时。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①使用了排比和对比的修辞手法。②三个排比句,看似强化了天鹅的不足之处,实则为后文强调天鹅的优点蓄势,表达上有抑扬变化之美。句式上呈连续否定,加强了语势。③通过与孔雀的对比来突出天鹅造型简洁之美。
排比套路:节奏鲜明,增强语势,突出强调 例2(武汉二调):岁月的风霜湮没了历史的印痕,但湮没不掉诸葛亮曾经铸造的荣耀。风霜岁月改变了历史的印痕,但湮没不了诸葛亮曾经铸造的荣耀。在世人的心目中,诸葛亮是奇谋巧计的策略家;是雄才大略的外交家;是高瞻远瞩的政治家;是运筹帷幄、能谋善断的军事家。他"忠以效国、慎以处事、谦以纳言、平以待人、严以律己、俭以养德、勤以职守"的高尚品格和修身治国的道德风范,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永不磨灭的精神财富!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原答案:①起强调作用,对诸葛亮不同领域的功绩进行评价。②句式整齐,语调铿锵,具有音乐美。这个答案存在哪些问题?自己试着拟一拟。
比喻套路:使比喻的对象更生动、具体、形象例1:唐诗的繁华,既不是历史的偶然,亦非瞬息之作。唐朝之前,中国诗歌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至少经历了三次洗礼。《诗经》一也,它是上游,是源头,新鲜灵动,晶莹剔透,温柔敦厚,是中国诗歌初试啼声的第一个春天。《楚辞》二也,它是中国诗歌长河由北而南的一次奔流,在楚地的广阔大地上汇集了当地新鲜的、奇崛的神话与想象,屈原之天上人间,芳草美人,朝发苍栖,夕至县圃,其想象之光怪陆离,古人所无,时人仅见。陶渊明其三也,历经两晋和南北朝的分裂、战乱,社会思潮的混浊不清,陶渊明自中年后弃仕务农,他以“劳役”取代“心役”,其乐无穷。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特点和表达效果。答案:①连续运用了三个暗喻,②构成了一组博喻。③将《诗经》喻为“上游”“源头”,形象地说明了《诗经》的地位。④将《诗经》喻为“中国诗歌初试啼声的第一个春天”则生动地揭示了《诗经》的艺术特色和成就。⑤博喻的运用,又加强语意,增添文章的气势。
比喻套路:使比喻的对象更生动、具体、形象例2(圆创二联):冬奥筹办几年间,崇礼这座偏远小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和越野滑雪中心及冬季两项中心通过栈道相连,构成了“冰玉环牵手雪如意”的唯美景象;云顶滑雪公园里,条条雪道沿着山坡向下延伸,如同白色蛟龙在山间穿行。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相似性及表达效果。答案:(1)相似性:本体雪道与喻体白色蛟龙在色彩、形态等方面具有相似性。(2)表达效果:①将山坡中蜿蜒曲折的雪道比喻为在山间穿行的白色蛟龙,准确突出了雪道的特点;②以动写静,使静止的雪道具有动感和活力;③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感染力更强。
比拟套路:使表现的内容更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例1: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
请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所用修辞手法进行简要分析。答案:①运用了比拟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九蒸九晒、水煮油炸”把人当物来写,是比拟,“千锤百炼”是指经过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用在句中是夸张②作者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辛弃疾思想和艺术被锤炼升华的过程,生动形象,感人至深。
比拟套路:使表现的内容更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例2:早些年记得下地劳作,长辈都先必须要求把鞋脱了,“地是通人性的,不能用鞋踏。如果踏了,地就喘不动气,庄稼就不爱长啦”。被耕种过的土地、有人住的地方,才会沉淀凝聚地气。地气旺人气,人与自然齐生共荣添灵气。地气伴随春天醒来,既让人耳目一新,还会渗入无色无形的空气,让你听到、嗅到、感觉到。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说明并分析其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地被踏过之后过于紧实而不利于庄稼生长的状态?答案:①运用拟人手法,②“喘不动气”赋予地以人的动作和神态,将地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大地同活着的人一样,把大地当成人来写,扣住人的感受和特征,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大地通人性的特点;③“不爱长”赋予庄稼以人的心理,长辈们把大地当作孩子一样看待,生动形象地表明长辈们对土地的怜惜(怜爱)之情,表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亲密。④拟人的修辞生动有趣,符合长辈同小孩子讲道理时迎合小孩子心理和认知能力的口吻。
反问套路:加强语气,使表达的情感更强烈例1:莲花其实就是荷花,在还没有开花前叫“荷”开花结果后就叫“莲”。我总觉得两种名称有不同的意义:荷花是宜于观赏的,是诗人和艺术家的朋友;莲花带了一点生活的辛酸,是种莲人生活的依靠。想起多年来我对莲花的无知,只喜欢在远远的高处看莲、想莲;却从来没有走进真正的莲花世界,看莲田背后生活的悲欢,不禁感到愧疚。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大多数人不知道一朵莲蓬里的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也不知道夏日里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①原句连用两个反问,语气强烈;②使用数量词,在对比中强调农民的收获来自于他们更多的付出,表达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
设问套路:提出问题,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注意、思考例1:“家”是什么?是社会最小的细胞。“国”是什么?是个体最大的倚仗。“家国”是什么?这是只有中国人才懂的强调修身、齐家、心怀天下的深厚情怀。家给我温暖,国给我力量——无数华夏儿女带着“家国同构”的使命意识,撑起家,建设国,在人生的漫漫奋斗中,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表达效果。答案:①“家是什么”、“国是什么”、“家国是什么”,作者连用三个设问句,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思考,同时引出下文“家给我温暖,国给我力量”、“家国同构”等内容。②三个设问句句式整齐,感情强烈,构成了排比句式,在加强气势的同时,使得文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③比喻。将家比喻成细胞,生动体现了家小而重要的特点,也形象地揭示了家与国之间的关系。
对偶套路:形式上整齐对称,节奏鲜明,语言简练例1:“掌灯清影立,开卷暗香流”,在阅读《乡土中国》《乡土情结》等作品时,很多人都会产生此种感触 ,并极其自然地想说说乡土文化。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答案:①对偶构成: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上联“掌灯”对应下联“开卷”,上联“清影立”对应下联“暗香流”。上下联音韵相协(上下联节奏点上平仄相对),尾字仄起平收。②表达效果:上下联对仗工整,语言凝练,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与音乐美,富有感染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挑灯夜读乡土文化文章时的情态和由此而生的浓浓情味。
夸张套路:突出事物特征,便于更好地抒情,增强感染力例:我记得当时我们镇上住了一位卖酱菜的老人,他每天下午都会推着酱菜摊子在村落间穿梭。他沿路都摇着一串清脆的铃铛,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听见他的铃声。每次他走到我们家的时候,都在夕阳落下之际,我一听见他的铃声就跑出来,看见他浑身都沐浴在黄昏柔美的霞光中,那个画面、那串铃声,使我感到一种难言的幸福,好像把人心灵深处的美感全唤醒了。
夸张具有夸大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夸张进行简要分析。答案:①句中强调画面、铃声把心灵深处的美感全唤醒了,体现了夸张的夸大性;②画面与铃声从听觉、视觉角度勾勒柔美画面,能够激发作者对于美的感知,但“全唤醒了”用“全”字,是对这种感知的夸大突出。(每条2分)
借代套路:突出人和事物的特征,达到形象鲜明的艺术效果例:他是“哲学家”。多数时间里他很少说话,他在格物致知,他在沉思。头痛医脚,脚痛医头,他总是由果推因,沿波溯源。他说,勿躁勿怒,你当涵养性情,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物我无隔则万物皆备于我,万物之正气护持我,则何病之有?他说,旷达些吧,通脱些吧,明月在怀,白云在怀,无垠的蔚蓝色时时高悬心中,你就有了至人的品格,则何病之有?
借代的基础是相关性,比喻的基础是相似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既用了借代手法,又用了比喻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1)“蔚蓝色”代指“天空”,以特征代本体,两者体现的是相关性,属于借代。(2)“无垠的蔚蓝色”所代指的“广阔纯净的天空”是喻体,与本体“开阔纯洁的心胸”具有相似性,属于比喻。
反复套路:突出语意,强调情感,形式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例:这位中医大夫不像是医生。 他是“水利学家”。他拉起我的手,他开始切脉,他在察看我身体里江河湖海的水情。……该清淤了,淤泥已堵塞了运河,许多船队搁浅了,天光照不见波影,没有湛然清流,生命在岸上如何能够领略柳浪闻莺? 他是“哲学家”。…… 这位中医大夫,当然不是这样滔滔不绝地发表他的哲学讲演,不,他常常是沉默和安静的,眉目间透出的是静穆和慈祥。我借阅他的一些行医日记,我觉得我不是在读有关医术的文字,我其实是在读哲学,甚至,他告诉了我许多在哲学著作里读不到的东西。 这位中医大夫不像是医生,只因为他是高明的医生。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这位中医大夫是比一般医生更高明的医生。”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①原句采用因果关系,更能突出强调中医大夫的高明;②原句先否定后肯定,形成表意反差,出人意表;③原句与开头照应,形成反复回环之美。
跨界整合 迁移训练
(2021 ·新高考全国Ⅰ卷)*古代诗文阅读《寄江州白司马》比喻15.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3分) ( × )(2021 ·新高考全国甲卷)古代诗文阅读《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拟人14.B颔联两句使用拟人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3分)( √ )(2021 ·新高考天津卷)古代诗文阅读《念奴娇》拟人14.B词的开篇运用拟人手法,并以问句提起,将梅花与“群芳”比较,突出梅花的清香与洁白。( √ )
(2019·课标全国卷Ⅱ)古代诗文阅读《投长沙裴侍郎》借代14.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和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 )高考真题 (2021 ·新高考全国Ⅰ卷) *现代文阅读Ⅱ《石门阵》反复的效果8. 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 (4分)答案:①具有渲染效果,把故事描述得更充分;②具有延宕效果,迟迟不讲下文,引发听众的好奇与追问。*古代诗文阅读《贞观君臣论治》比喻的理解14.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答案:臣下就像君主的影子,随着君主的好恶而行动。告诫后世君主要正道直行,起表率作用。
高考真题 (2021 ·浙江卷) 现代文阅读Ⅱ《麦子》比喻和象征老婆婆走到浓密的树林里,老头发现她竟然一身金黄,飘动着团团芳香,就像一头金色的豹子。豹子走在麦田里,麦子哗哗响起来。麦子的金光洒在榆树上,榆树叶子油汪汪的;麦子的金光洒在云朵上,云就像戴了金笼头,云跟牲畜一样弯下脖子在明净辽阔的苍穹上吃草,云吃草的声音很柔和,窸窸窣窣。老婆婆摸麦穗呢。她的手像一只跳鼠,跳到麦芒上,麦芒浓密绵长就像夏天的睫毛,老婆婆触摸到夏天最美丽的地方。11.赏析文中画线部分比喻、象征手法的艺术效果。答案:①把麦田里的老婆婆比喻成豹子,写出她战胜恶劣环境的强悍性格和守护领土的强烈意识。②把老婆婆抚摸麦子的手比喻成跳鼠,写出了她对麦子的深深爱意和对丰收的喜说。③用麦子的金光铺洒原野,象征丰盈的生命是守护边疆的希望。
高考真题 (2019 ·天津卷)现代文阅读《萨利娃姐姐的春天》夸张和拟人一年只有不足一百天的无霜期,春、夏、秋三个季节便挤在这一百天里奔跑,每一种植物都是百米冲刺的运动员,奔跑着发芽,奔跑着开花,奔跑着打籽,奔跑着完成生命基因的使命。17.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答案: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突出呼伦贝尔草原无霜期短暂的特点,生动形象地描绘植物竞相生长的情景,赞美大草原旺盛、顽强的生命力(或:大草原的生生不息)。
(2020 ·天津卷)现代文阅读部分《线条之美》最典型的是书法艺术,洗尽铅华,只剩了白纸上一丝黑线的游走。那飞扬狂舞的草书,漏痕、飞白、悬针、垂露等等,恨不能将人间所有的线条式样收来,再融入作者的情感,飞墨于纸。或如晴空霹雳,或如灯下细语。就这样牵着人的神经,几千年来书不完、变无穷、说不够、赏不尽。17.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答案:运用拟人、通感(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生动有力地展现了线条赋予草书简约而富于变化的艺术活力,体现了线条在书法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2019 ·浙江卷)现代文阅读《呼兰河传》节选 拟人 太阳一出来了,那些在夜里冷清清的丝蔓,一变而为温暖了。于是它们向前发展的速率更快了,好像眼看着那丝蔓就长了,就向前跑去了。因为种在 磨房窗根下的黄瓜秧,一天爬上了窗台,两天爬上了窗根,等到第三天就在窗根上开花了。 再过几天,一不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爬上房顶去了。 后来那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的,成群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
10.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4分)答案:①使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出黄瓜蔓蓬勃的生命活力。②句式上长短交错,使语言生动活泼。③每句都用“了”字,反复强调黄瓜生长迅速。④语调轻快,传达出叙述者的喜悦之情。
高考真题 (2018 ·课标全国卷Ⅰ) 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然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高考真题 (2017 ·课标全国卷Ⅰ)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参考答案:把考生们在纸上的答题写字的声音比喻成春蚕食桑叶的声音,以动写静,描写了考场上考生们紧张严肃答题的场景。
高考真题 (2020 ·课标全国卷Ⅲ) 苦笋(陆游)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徵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2021 ·新高考全国Ⅱ卷)古代诗文阅读 默写 对偶和比喻(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________ ,______”两句,采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的向往。答案: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2020 ·课标全国卷Ⅲ)古代诗文阅读 默写 排比和夸张16.(3)《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__”、嘈杂的音乐声“________”。答案:多于机上之工女 多于市人之言语
高考真题 (2021 ·新高考全国乙卷)古代诗文阅读 鹊桥仙 赠鹭鸶 拟人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任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15.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本词语言多用口语,风格亲切自然,清新明快,句式整散结合, 和谐统一。②将鹭鸶作为题赠对象,以第二人称“汝”“君”称 之,以“来”字呼之,词人好似抚摸着白鹭说着悄悄话,营造出 轻松亲切的氛围,显得自然而亲切。③使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 法。“虾跳鳅舞”,写出了远渚的虾鳅舞动的生机,与“溪里鱼 儿堪数”形成对比。词人将笔下的山水湖泊、鱼虫虾草、青天白 鹭、人鸟私语融合,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高考真题 (2018 ·课标全国卷Ⅱ) 《有声电影》6.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或“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借用并改换了经典语句,以造成幽默效果;②如出门时二姥姥找眼镜、三舅妈找钮子,四狗子洗脸,同一行为模式重复多次,产生喜剧效果;③如“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或“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将书面语与口语混搭,庄谐并出;④如“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满头是汗”,使用了排比手法描写人物窘态,带有打油诗的诙谐意味;⑤如二姐等人打架似的推让座位,“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喊叫老天爷”,把抱怨说成“感化”,反话正说,既讽刺又幽默;⑥如二姐喊叫卖糖的,声音之大令人“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这种夸张令人忍俊不禁。
迁移训练:修辞+诗歌语言特色 闻省城急报( 袁宏道)黄鹄矶头红染泪,手杀都堂如儿戏。飞鞍叠骑尘碾尘,报书一夕三回至。天子圣明臣敛手,胸臆决尽天下事。二百年来好纪纲,辰裂星纷委平地。天长阍永叫不闻,健马那堪持朽辔。书生痛哭倚蒿篱,有钱难买青山翠。
这首诗语言凝练生动,请简要分析。参靠答案.(1)表现:①以“红染泪”三字概括宗室哄变造成的惨状;②以“臣敛手”来形容大臣不劳费力;③用“辰裂星纷”来比喻纪纲之败坏;④又以“健马”“朽辔”来比喻国家的命运;⑤用“买山”的典故表明无处避乱归隐等。(2)效果:这些词句化繁复为简练,变抽象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整个时局的忧虑、痛心和失望。
跨界整合:修辞+诗歌语言特色
旧酒新瓶: 原创题 诗评题型+修辞考点 送春 南宋诗人朱弁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结就客愁云片段,唤回乡梦雨霏微。小桃山下花初见,弱柳沙头絮未飞。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
有人评价颔联“情景交融,‘云片段’与‘雨霏微’,是兴象,又是喻象,妙。”请结合诗歌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①“云片段”和“雨霏微”是触发诗人情感的物象,天边断云让人客愁萦心,夜间细雨让人生出思乡的绮梦。②同时也是喻象,是比喻的喻体。天边断云仿佛客愁凝结而成,夜间细雨仿若细密缠绵的情思。③诗人将客观的景物与主观的愁情相结合,情景交融,想象丰富,构思巧妙。
小结:情境会变,题型会变,考察的形式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言者达意,得意而忘形。切忌舍本逐末,生搬“硬套”。只有立足于能力考察的根本,深耕细读文本,不断训练和强化能力素养,广见多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修辞手法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修辞手法 课件,共30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修辞手法优质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修辞手法优质课件,共60页。
新高考语文第3讲 正确使用修辞手法 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3讲 正确使用修辞手法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二比拟,二借代,三夸张,四对偶,五排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