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古诗词意象鉴赏专项复习(知识讲解+练习答案)
展开高考古诗词意象鉴赏意象是诗歌艺术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基本单位。“意”即主观情感,“象”即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意象即为融入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就是含有“意”的“象”,就是“意象”。意象是诗歌艺术构思的形象元件,诗歌的意义就是由若干意象的内蕴所组成的。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一、常见题型1.这首诗以什么为诗歌的主要意象(刻画了什么形象),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2.本诗通过哪些意象(景物),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二、解题步骤答案组织可分为三个部分:1.塑造的什么形象(意象)。如:梅花的傲霜斗雪、不畏权贵;大雁的春秋迁徙、游子怀乡;杨柳的缠绵悱恻、惜别怀远;流水的时光易逝、怀古思念等。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意象)的特征。3.总结形象意义。就是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涵的哲理。可用一句话概括总述。三、常见意象特征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2.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3.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4.以蝉喻品行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5.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6.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7.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8.松,坚贞高洁。9.莲,“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10.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11.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12.鹧鸪鸟,离愁别绪。13.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古诗词意象鉴赏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画堂春[宋]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西楼[宋]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①,卧看千山急雨来。[注]①钩疏箔:把帘子挂起。问题: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什么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三、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清江引·秋怀[元]张可久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问题: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点染出怎样的画面?“芭蕉雨声”烘托出怎样的情思?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处士①卢岵山居②[唐]温庭筠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注]①处士:隐居不仕的人。②卢岵(hù)山居:卢岵的山中住所。卢岵,生平事迹不详。问题:1.试分析本诗的颔联或颈联,对景物描写的特点作具体的分析。 2.通过诗中的景物描写,你可以看出“卢岵山居”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从中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附:参考答案和解析一、【分析】找到意象,并结合诗句分析意象特征:从本词上阙看,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这些景象皆为残春之景。总结形象意义:这首词是一首伤春之作,写出了诗人落第后的不快心情。词的上片写残春之景,其无可奈何之情,已在描写中得到充分表现。【参考答案】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二、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三、用西风、红叶、黄花、芭蕉、雨声点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芭蕉雨声”烘托出作者功名未就,辗转反侧的愁思(答出“辗转反侧”即可得分)四、1.颔联写作者赴山居途中所见,是近景。苍苍古树生长于石缝之中,仿佛与石连为一体;泉水湍急而清澈,水底的沙石清晰可见。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山中特有的景物,表现了山居环境的古朴、清幽。 或:颈联写作者在山中看到的远景。一场春雨悄然而至,众多的山峰在雨中显得幽暗;山中云雾弥漫,那通往山居的小路弯弯曲曲延伸到云雾深处。这两句描绘了山居环境的高峻、幽深、奇特。2.“卢岵山居”地处高峻、偏僻的深山之中,风光优美,环境清幽,远离尘世。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山居的倾慕之意,对山居主人的赞许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