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04【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广东卷)(解析版)
展开【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全真模拟押题卷(广东卷)
高三生物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
一、 选择题( 本题共 16 小题,其中 1 ~ 12 小题,每题 2 分;13 ~ 16 小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汕头拥有广阔的海岸线,入海口,是候鸟迁徙线上的重要“驿站”。近期,有鸟类中大熊猫之称的黑脸琵鹭在汕头被发现。对促进黑脸琵鹭等珍稀野生动物数量增长的有关措施,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建设生态廊道,可为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提供渠道
B.开展红树林改造和种植,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
C.开展保护珍稀生物的宣传教育,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D.研究黑脸琵鹭的迁徙路线进而建立保护通道,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C
【分析】生物多样性包含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详解】A、生态廊道联系碎片化生境,可增加不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A正确;
B、开展红树林改造和种植,该地区的物种丰富度会提高,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B正确;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C错误;
D、研究黑脸琵鹭的迁徙路线进而建立保护通道,黑脸琵鹭作为研究对象被使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正确;
故选C。
2、土壤是生物圈的巨大碳库,枯落物是连接植被碳和土壤碳的中间纽带。植树造林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下图表示某区域不同种类植被的土壤储碳量(有机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
B.枯落物中的碳可转化为土壤碳,也可转化进入绿色植物体内
C.植树造林“抵消”碳排放主要依靠其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杉木人工林是“抵消”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的最佳选择
【答案】D
【分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为: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的,在生物群落内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的。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详解】A、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CO2的形式循环的,A正确;
B、枯落物中的碳为有机碳,可经分解者转化为无机物,形成土壤碳,也可转化进入绿色植物体内,B正确;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故植树造林可以“抵消”碳排放,C正确;
D、杉木人工林中的有机碳最少,说明排放的碳要多,故不是“抵消”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的最佳选择,D错误。
故选D。
3、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退热药可能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发挥作用的
B.下丘脑是内分泌枢纽,也是神经中枢,但受大脑皮层控制
C.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增加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D.寒冷刺激能引起下丘脑分泌更多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答案】C
【分析】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它也使内脏活动和其他生理活动相联系,以调节体温、水平衡、摄食等主要生理过程。下丘脑又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参与体液调节。
【详解】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退热药可能是对其起作用,从而降低体温,A不符合题意;
B、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参与体液调节,也是体温调节等神经调节的中枢,受大脑皮层控制,B不符合题意;
C、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增加,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C符合题意;
D、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物质氧化分解,增加产热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用35S或32P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下列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
A.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DNA指导合成解旋酶和噬菌体外壳
B.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DNA指导合成噬菌体的DNA和mRNA
C.大肠杆菌裂解释放的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少数35S标记的蛋白质
D.大肠杆菌裂解释放的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多数含32P标记的DNA
【答案】B
【分析】蔡斯和赫尔希用35S或32P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详解】A、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DNA指导合成噬菌体外壳,解旋酶由大肠杆菌DNA指导合成,A错误;
B、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DNA通过复制,指导合成噬菌体的DNA,通过转录形成噬菌体的mRNA,B正确;
C、大肠杆菌裂解释放的噬菌体中不能检测到35S标记的蛋白质,C错误;
D、DNA进行半保留复制,肠杆菌裂解释放的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少数32P标记的DNA,D错误。
故选B。
5、独脚金内酯是新发现的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类植物激素,在根部合成后向上运输,影响侧枝生长一为研究独脚金内酯的作用机理,研究者利用拟南芥进行了一定浓度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和生长素类似物(NAA)对侧枝生长影响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左图所示,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GR24应加在琼脂块A中,NAA应加在琼脂块B中
B.GR24和NAA均对侧枝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C.GR24和NAA在侧枝的生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D.GR24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促进NAA的生成起作用
【答案】A
【分析】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的具有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特点。
【详解】A、独脚金内酯在根部合成后向上运输,则GR24应加在琼脂块B中,NAA应加在琼脂块A中,A错误;
B、右图,GR24和NAA曲线均低于对照组,则说明GR24和NAA均对侧枝的生长起抑制作用,B正确;
C、GR24和NAA均抑制了侧枝的生长,所以GR24和NAA在侧枝的生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C正确;
D、GR24的抑制作用哺乳NAA的抑制作用,则GR24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促进NAA的生成起作用,D正确。
故选A。
6、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单体连接成多聚体都需要消耗ATP
B.有的多聚体在细胞之间起传递信息作用
C.多糖主要存在于肝脏和骨骼肌细胞,能暂时储存能量
D.DNA与蛋白质组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中
【答案】D
【分析】单体聚合形成多聚体时,都需要消耗ATP;胰岛素等生物大分子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
【详解】A、单体聚合形成多聚体过程是耗能过程,都需要ATP提供能量,A正确;
B、有些多聚体能在细胞之间起传递信息的作用,如胰岛素等蛋白质,B正确;
C、在人体中有肝糖原和肌糖原是储能物质,能暂时储存能量,C正确;
D、线粒体中的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是裸露的DNA分子,D错误。
故选D。
7、细胞内ATP合成酶主要由嵌入膜内的蛋白质F0和突出于膜外的蛋白质F1两部分构成,当H+顺浓度梯度通过ATP合成酶时,可使ADP与Pi结合形成ATP, 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H+通过ATP合成酶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ATP合成酶为ATP的形成提供了所需的活化能
C.叶绿体类囊体膜上既有光合色素又分布着ATP合成酶
D.图示过程可以发生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
【答案】C
【分析】 ATP合成酶属于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核糖体,组成元素包括C、H、O、N等。
ATP的组成元素有C、H、O、N、P。
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详解】A、H+是顺浓度梯度通过ATP合成酶,因此方式不是主动运输,A错误;
B、ATP合成酶是一种酶,酶是生物催化剂,其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并不能为反应提供所需的活化能,B错误;
C、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有能吸收光能的色素,在其上进行的光反应阶段会产生ATP,因此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既有光合色素又分布着ATP合成酶,C正确;
D、图示过程发生在生物膜上,因此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发生图示过程,D错误。
故选C。
8、按下表中实验材料和主要操作流程,达不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材料
主要操作流程
实验目的
A
菠菜叶下表皮
制作临时装片→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
观察细胞内叶绿体的形态
B
黑藻叶片
制作临时装片→低倍镜观察→滴加0.3g/mL的蔗糖溶液→滴加清水→低倍镜观察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C
加热煮熟的豆浆
2mL豆浆→加入0.1g/mLNaOH溶液1mL→滴加0.01g/mLCuSO4溶液4滴,摇匀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D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A.A B.B C.C D.D
【答案】A
【分析】观察观察细胞内叶绿体的形态实验中,所选材料可以为菠菜稍带叶肉的下表皮、藓类小叶、黑藻叶等植物材料;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所选材料应符合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中央大液泡,可以发生质壁分离。
【详解】A、实验材料:菠菜叶下表皮细胞无叶绿体,菠菜叶肉细胞中才有叶绿体,因此应选用稍带叶肉下表皮,达不到实验目的,A符合题意;
B、黑藻叶片细胞具有大液泡,可以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主要操作流程正确,可以达到实验目的,B不符合题意;
C、煮熟的豆浆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但肽键未被破坏,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可以达到实验目的,C不符合题意;
D、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有DNA和RNA,可以用于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可以达到实验目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Kp-10是Kp神经元1与Kp神经元2产生的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如左下图。为研究Kp-10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20日龄的鹌鹑进行连续20日的Kp-10处理,然后从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下图所示。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Kp-10可以使鹌鹑产蛋的起始日龄提前
B.饲料中添加Kp-10更能提高鹌鹑的产蛋率
C.GnRH神经元位于下丘脑中,器官A为垂体
D.鹌鹑通过途径②提高排卵期的雌激素水平
【答案】C
【分析】由题干Kp-10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可知,其由核糖体合成,其靶器官由图可知应为为GnRH神经细胞,即下丘脑细胞;由器官A产生促性腺激素可知A为垂体。
【详解】A、由右图分析,Kp-10并没有使鹌鹑产蛋的起始日龄提前,A错误;
B、Kp-10是一类多肽类激素,只能够注射,不能饲喂,B错误;
C、Kp-10的靶器官由图可知应为为GnRH神经细胞,即下丘脑细胞;由器官A产生促性腺激素可知A为垂体,C正确;
D、过程①能促进下丘脑的释放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释放促性腺激素,促进卵巢合成释放较多的雌激素,从而促进排卵,D错误。
故选C。
10、双特异性抗体(BsAb)是一种能够同时结合两种抗原的抗体。CD19和CD47是淋巴瘤细胞广泛表达的表面标记物(CD19在B细胞表面普遍存在,CD47在正常组织细胞上普遍存在)。研究人员将两种产生不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融合成双杂交瘤细胞,最终得到了能同时结合CD19和CD47的BsAb,它可以结合同一靶细胞上两种不同的抗原,通过这种“双靶向”模式增强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在体内体外实验中均可显著杀伤淋巴瘤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同时注射2种抗原后提取B细胞,易得大量同时分泌两种抗体的浆细胞
B.获得BsAb的过程中,筛选双杂交瘤细胞的依据是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C.使用BsAb治疗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小于联合使用CD19单抗和CD47单抗
D.若BsAb的部分结构发生改变,可能会出现治疗效果降低的情况
【答案】A
【分析】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发展起来的杂交瘤技术,是制造单克隆抗体的基本技术;双特异性抗体的制备是在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选择能产生双抗的杂交瘤细胞需要利用抗原抗体结合技术。
【详解】A、浆细胞不能同时分泌两种抗体,一种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相应的抗体,A错误;
B、双杂交瘤细胞能产生两种特异性抗体,根据抗原与抗体可特异性结合,可筛选出能产生抗CD19和CD47的双杂交瘤细胞,B正确;
C、CD19在B细胞表面普遍存在,CD47在正常组织细胞上普遍存在,使用BsAb治疗,可识别同时具有CD19和CD47的淋巴瘤细胞,能特异性伤淋巴瘤细胞,而联合使用CD19单抗和CD47单抗能杀伤淋巴瘤细胞的同时,也可杀伤B淋巴细胞和正常细胞,因此使用BsAb治疗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小于联合使用CD19单抗和CD47单抗,C正确;
D、若BsAb的部分结构发生改变,识别能力减弱,可能会出现治疗效果降低的情况,D正确。
故选A。
11、苯丙酮尿症和白化病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表为两种遗传病的某些调查数据,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发病率(中国)
发病率(非近亲)
发病率(近亲)
苯丙酮尿症
1/11000
1/14500
1/1700
白化病
1/18000
1/40000
1/3000
A.糖尿病等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一般高于这两种遗传病
B.这两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中国)均大于1/100
C.对新生儿进行遗传筛查是预防这两种遗传病的最有效措施
D.这两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应以非近亲人群的发病率为准
【答案】A
【分析】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
【详解】A、苯丙酮尿症和白化病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而糖尿病等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一般比单基因遗传病发病率高,A正确;
B、由表格数据可知,苯丙酮尿症(设相关基因为aa)的发病率是1/11000,而白化病(设相关基因是bb)发病率是1/18000,这两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中国)a和b均小于1/100,B错误;
C、这两种病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这两种遗传病的最有效措施,C错误;
D、这两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应以全部人群的发病率为准,调查时应在人群中随机调查,且数量足够多,D错误。
故选A。
12、热纤梭菌是一种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嗜热厌氧细菌,可分泌一种多酶复合体将纤维素水解为可溶性糖,在农林废弃物的转化利用中具有应用价值。图是筛选该菌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牛粪堆的深层取样比从表层取样更加合理
B.甲、丙都是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C.用平板乙统计菌落数可准确反映该菌的真实数量
D.丙中纤维素的残留量可反映该菌降解纤维素的能力
【答案】C
【分析】热纤梭菌是一种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嗜热厌氧细菌,可利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将其筛选出来。
【详解】A、热纤梭菌是一种嗜热厌氧细菌,牛粪堆的深层比表层氧气含量更低,温度更高,更适合热纤梭菌生存,因此从牛粪堆的深层取样比从表层取样更加合理,A正确;
B、图示是筛选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嗜热厌氧细菌,因此甲、丙都是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B正确;
C、根据图乙的菌落分布均匀,可知为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菌种,由于当两个或多个菌体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有一个菌落,因此用该方法统计的菌体数量会比活菌的实际数量少,C错误;
D、热纤梭菌可分泌一种多酶复合体将纤维素水解为可溶性糖,因此丙中纤维素的残留量可反映该菌降解纤维素的能力,D正确。
故选C。
13、酶既具有与底物(或与底物结构类似的抑制剂)结合的活性部位,也具有与抑制剂结合的变构部位。当底物与酶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合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反应。当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结合后,酶的空间结构改变,酶活性丧失。酶与底物及其抑制剂作用原理如图①②③所示,在不同条件下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如图④所示。图①~③与图④曲线对应正确的是( )
A.①-I、②-Ⅱ、③-Ⅲ B.①-Ⅱ、②-I、③-Ⅲ
C.①-Ⅲ、②-Ⅱ、③-I D.①-I、②-Ⅲ、③-Ⅱ
【答案】A
【分析】酶的活性受温度、pH、激活剂或抑制剂等因素的影响。竞争性抑制剂是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的抑制剂。它与被抑制的酶的底物通常有结构上的相似性,能与底物竞相争夺酶分子上的结合位点,从而产生酶活性的可逆的抑制作用。非竞争性抑制剂在化学结构和分子形状上与底物无相似之处,因此并不在活性中心与酶结合,而是在活性中心以外的地方结合。然而一旦结合,酶的空间结构就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活性中心不能再结合底物。
【详解】ABCD、图①无抑制剂时,酶正常催化化学反应,①对应图④中的I;图②有竞争性抑制剂,底物与抑制剂竞争活性部位,化学反应速率变慢,可以提高底物浓度解除抑制,②对应图④中的Ⅱ;图③有非竞争性抑制剂,抑制剂与酶变构部位结合后,酶活性丧失,不能通过增加底物浓度解除抑制,③对应图④中的Ⅲ,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4、西兰花的可食用部位是花球,其开花前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春化作用。研究表明,西兰花开花时间与相关基因的甲基化水平有关,且细胞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多促进花芽分化。5﹣氮胞苷是一种DNA去甲基化试剂。为研究5﹣氮胞脊对不同品种西兰花春化作用及花芽分化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处理方法
春化作用的时长(d)
花芽分化的时长(d)
早熟品种
中熟品种
早熟品种
中熟品种
不用5﹣氮胞苷处理
27
37
38
47
叶面喷施5﹣氮胞苷
14
25
23
35
根施5﹣氮胞苷
25
36
35
45
A.基因序列或者基因甲基化水平不同可能是不同品种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B.与根施相比,叶面喷施5﹣氮胞苷能更有效促进西兰花开花
C.在春化作用过程中,西兰花细胞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
D.5-氮胞苷可能是通过降低可溶性蛋白合成基因去甲基化水平影响西兰花开花的时长
【答案】D
【分析】有些花卉需要低温条件,才能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育,这一过程叫做春化阶段,这种低温诱导植物开花的效应叫做春化作用。
【详解】A、不同品种的花的遗传物质不同(基因序列不同),由表格可知,施用5﹣氮胞苷组与不用5﹣氮胞苷处理组对比,施用5﹣氮胞苷组花芽分化的时间短,由于5﹣氮胞苷是一种DNA去甲基化试剂,故基因序列或者基因甲基化水平不同可能是不同品种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A正确;
B、叶面喷施5﹣氮胞苷组花芽分化时长比根施5﹣氮胞苷花芽分化时长短,故与根施相比,叶面喷施5﹣氮胞苷能更有效促进西兰花开花,B正确;
C、细胞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多促进花芽分化,而西兰花开花前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春化作用。故在春化作用过程中,西兰花细胞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C正确;
D、5﹣氮胞苷是一种DNA去甲基化试剂,5-氮胞苷可能是通过降低可溶性蛋白合成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影响西兰花开花的时长,D错误。
故选D。
15、染色体易位是人群中最常见的染色体结构异常,如图表示人类(2n=46)第4号和第10号染色体之间发生重接。减数分裂时,4号、10号染色体分别与重接后的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联会,之后联会的三条染色体随机分开,移向细胞两极,其他染色体正常分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4号和10号染色体重接属于染色体易位,是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之一
B.减数分裂时一个四分体中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互换,也可发生图中变异
C.残片丢失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少,其有可能产生染色体组成正常的配子
D.该染色体异常的胎儿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羊水检查
【答案】B
【分析】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图示的过程中,4和10号染色体重接,导致染色体数目和结构都发生了改变。
【详解】A、4号和10号染色体重接属于染色体间的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之一,A正确;
B、减数分裂时一个四分体中可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不会发生图中非同源染色体的结构变异,B错误;
C、4和10号染色体重接,残片丢失导致染色体由两条变为一条;片段减少的4号、10号染色体分别与重接后的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联会,其含有正常的4号、10号染色体,有可能产生染色体组成正常的配子,C正确;
D、通过羊水抽取相应的细胞进行培养,可用于染色体分析、序列测定和分析等,因此检查该染色体异常的胎儿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羊水检查,D正确。
故选B。
16、研究人员将编码OsGLO1、EeCAT、EeGCL和TSR四种不同酶的基因分别与叶绿体转运肽(引导合成的蛋白质进入叶绿体)基因连接,搭载到农杆菌Ti质粒的T-DNA片段上构建出多基因表达载体(部分序列如图),最终在水稻叶绿体内构建出一条新的代谢途径,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基因表达载体插入水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B.可用PCR检测转基因水稻中是否转录出四种酶的mRNA
C.应选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筛选成功转化的水稻细胞
D.EcCAT、OsGLO1基因在转录时以DNA的同一条单链为模板
【答案】B
【分析】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并将其插入到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使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
【详解】A、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将耐盐基因导入水稻细胞:先将目的基因插入Ti质粒的T-DNA中,然后导入农杆菌中,再通过农杆菌侵染水稻细胞,将目的基因插入水稻细胞的染色体DNA 上,A错误;
B、可用PCR检测转基因水稻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以及是否转录出四种酶的mRNA,B正确;
C、结合图示可知,潮霉素抗性基因在T-DNA中,会整合到植物的染色体上,因此用含潮霉素的培养基可以筛选转化成功的水稻细胞,C错误;
D、DNA的两条链反向平行,假设图中DNA分子上面一条链为5′→3′方向,RNA聚合酶启动转录时只能与模板链的3′端结合,结合图示启动子的方向可知,EcCAT的模板链为下链,OsGLO1的模板链为上链,EcGCL和TSR为下链,故四个基因转录时不是都以DNA的同一条单链为模板,D错误。
故选B。
第II卷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科研人员发现植物的细胞呼吸除具有与动物细胞相同的途径外,还有另一条借助交替氧化酶(AOX)的途径,进一步研究表明,AOX途径还与光合作用有关。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其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组别
处理方式
实验结果
A
叶片+正常光照+AOX途径抑制剂
B
叶片+正常光照
C
叶片+高光+AOX途径抑制剂
D
叶片+高光
(1)AOX能参与催化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AOX分布在植物细胞的_________上,在寒冷的早春,某些植物的花细胞中的AOX基因表达增加,从而提高花序温度,以吸引昆虫传粉,其提高花序温度的机理是__________。
(2)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常使用__________溶解色素,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驱动水的分解和__________物质的合成,为C3的还原提供能量。
(3)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分析,AOX途径能__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光合色素的光能捕获效率。与正常光照条件下相比,高光条件下AOX途径对光合色素光能捕获效率的影响较大,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用计算式表示)。
【答案】(1) 线粒体内膜 AOX基因表达增加,使AOX含量增加,促进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进行,释放大量热量
(2) 无水乙醇 ATP、NADPH(还原型辅酶Ⅱ)
(3) 是否高光(光照强度)和是否有AOX途径抑制剂 提高 (d-c)>(b-a)
【分析】1、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于细胞质基质,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两分子丙酮酸,产生少量[H]并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基质,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内膜,[H]与氧气结合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
2、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光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以下两方面用途。一是将水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NADPH)。NADPH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二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这样,光能就转化为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这些ATP将参与第二个阶段合成有机物的化学反应。
【详解】(1)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由题意可知,AOX能参与催化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所以AOX分布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内膜。由题意可知,AOX能参与有氧呼吸,所以AOX基因表达增加,使AOX含量增加,促进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进行,释放更多热能,从而提高花序温度。
(2)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乙醇等提取色素。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以下两方面用途。一是将水分解为氧和H+,H+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NADPH)。二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 ATP、NADPH为暗反应中C3的还原提供能量。
(3)实验中的自变量是是否高光(光照强度)和是否有AOX途径抑制剂,因变量为光合色素光能捕获料率,据图分析可知,比较叶片+正常光照+AOX途径抑制剂(A组)和叶片+正常光照(B组)可知,A组AOX的表达被抑制,其叶片左侧光和色素光能捕获效率比B组低,同理比较C组和D组结果均类似,说明AOX途径能提高光合色素的光能捕获效率。与正常光照条件下相比,高光条件下AOX途径对光合色素光能捕获效率的影响较大,因为C、D组(高光)的光合色素光能捕获效率的差值(d-c)明显大于A、B组(正常关照)的光合色素光能捕获效率的差值(b-a)。
18、无脊椎动物枪乌贼的星状神经节具有巨大的化学突触结构,可用微电极来检测突触前动作电位和突触后电位的变化。以下表示神经递质释放机制的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突触结构中,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后,由突触前膜释放的_____________作用于突触后膜的___________,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2)河豚毒素(TTX)是一种钠离子通道阻断剂。用TTX处理突触前神经纤维,然后每隔5min施加一次刺激,分别测量突触前和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结果如上图所示。推测TTX导致突触前和突触后神经元电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TTX作用于钠离子通道,阻断了钠离子内流,导致_____________。
(3)在上述实验过程中,研究者检测到,在使用TTX后突触前膜处的钙离子内流逐渐减弱,由此推测“突触前动作电位通过提高突触小体内钙离子浓度来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研究者利用枪乌贼星状神经节进行如下实验,获得了支持上述推测的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BAPTA(能够快速与钙离子发生结合,从而阻断钙离子与相应分子的结合)、“笼锁钙”(一种缓冲液,暴露在强紫外线下会释放钙离子;强紫外线不影响正常神经纤维兴奋)。
实验过程及结果:
第一组: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
实验结果:先检测到突触前动作电位的发生,之后检测到突触后电位的变化。
第二组:先向突触小体注射适量BAPTA,接着在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组: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检测不到突触前动作电位的发生,但能检测到突触后电位的变化。
【答案】(1) 神经递质 受体
(2)突触前动作电位变化明显减弱,进而导致突触前膜神经递质释放减少或不能释放,使得突触后膜难以兴奋
(3) 能检测到突触前动作电位的发生,但不能检测到突触后电位的变化 先向突触小体注射适量“笼锁钙”,然后用强紫外线照射标本
【分析】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若神经递质是兴奋性的,则可引发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形成新的神经冲动。
【详解】(1)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后,突触小泡移动到突触前膜并与之融合,在突触前膜处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识别、结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2)神经纤维兴奋的原因是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动作电位,与相邻区域形成局部电流,TTX是一种钠离子通道阻断剂,能作用于钠离子通道,阻断了钠离子内流,导致突触前动作电位变化明显减弱,进而导致突触前膜神经递质释放减少或不能释放,使得突触后膜难以兴奋。
(3)第二组中,BAPTA能够快速与钙离子发生结合,从而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因此注射BAPTA,接着在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能检测到突触前动作电位的发生,但是由于神经递质无法释放,因此不能检测到突触后电位的变化;
第三组中,向突触小体注射适量“笼锁钙”,然后用强紫外线照射标本,由于没有在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因此检测不到突触前动作电位的发生,“笼锁钙”暴露在强紫外线下会释放钙离子,促进神经递质释放,故能检测到突触后电位的变化。
19、习近平总书观察广西北海时,提出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湿地保护好。红树林地埋管原位生状态养系系统(图9)是利用潮汐能,涨潮时往海堤内的“纳潮生态混养塘”臭海水,退潮时用混养塘中的海水驱动红树林地埋管道内养水体的流动,管道鱼类养犬流出的水用于海滩表面自然种群贝类的增殖和育肥青蟹,养禽水体最后放至红树林潮沟内。
注:当潮汐水位高于“交换管”时,海水会从交换管进入到养场,与养场的水体进行交换;“管理窗口”为饲料投喂和养鱼类收获区。
(1)写出纳潮生态混合养塘中的一条食品链接:___________,碳在该食品链中以____________形状流动。
(2)与传统养父池塘相比较,该养父系统增加的生态工程设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个)。利用潮汐能还能够实现“养坟塘与海水”的水体交换,其目的有_________________。
(3)从地下管网排出到红树林的水体中富含的有机质可作为__________的饲料,水体中的N 、P等矿质营养经红树充分吸收后,最终输出到海区的养废水不会引潮起潮。
(4)该生态工程能够比较好地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体现在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海草→牡蛎 有机物
(2) 地下管网 浮床 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提高饵料的利用率或防止饵料沉底
(3)分解者
(4)对水体的起净化作用,有效减少水体中的N、P等含量,抑制水体富营养化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
2、赤潮和水华主要是由于水体富营养化(N、P含量偏高)引起的,导致水面生长大量的藻类等其他生物,从而隔绝了空气和水体,使得水中氧气含量和光照强度降低,不利于水生动植物生存,导致大量动植物死亡,微生物分解并消耗氧气,加剧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
【详解】(1)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图中的食物链为海草→牡蛎等。在食物链中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2)图中添加的浮床、地下管网、海堤等都是比传统养殖相比增加的设施。利用潮汐可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提高饵料的利用率或防止饵料沉底,实现“养殖塘与海水"的水体交换。
(3)分解者可利用水体中的有机质作为饵料,水体中的N、P等矿质营养经红树充分吸收后,最终输出到海区的养殖废水不会引起赤潮。
(4)该生态工程对水体的起净化作用,有效减少水体中的N、P等含量,抑制水体富营养化,能较好地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
20、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如图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F1的类型和比例。请回答:
(1)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具有________(至少写两点)优点,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用________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2)由图可判断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
(3)F1中灰身分叉毛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若图中F1中的灰身雄蝇与黑身雌蝇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
(4)若性染色体三体(比正常果蝇多一条性染色体)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3条性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可联会而正常分离,另一条性染色体不能配对而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则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果蝇,其次级精母细胞所含Y染色体的条数可能为______。
【答案】(1) 易饲养、繁殖快、子代数量多、有多对易于区分分相对性状 假说—演绎
(2) X 常
(3) AAXbY或AaXbY
(4)0或1或2或4
【分析】1、假说-演绎法是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用果蝇作为遗传学材料,做了眼色的杂交和测交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红眼(W)和白眼(w)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从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的基本过程是:观察并发现问题(果蝇的白眼和红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白眼性状为什么总是与性别关联?)→作出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w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子代雌雄果蝇中灰身:黑身均为3:1,说明灰身对黑身为显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子代中雌果蝇全为直毛,而雄果蝇中直毛:分叉毛=1:1,说明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直毛为显性性状。F1中,分叉毛雄果蝇的Xb和直毛雄果蝇的XB都来自母本,所以,亲本中的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F1中的雌果蝇都能得到父本的XB,所以都是直毛,因此亲本中的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Y。所以亲代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
【详解】(1)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具有易饲养、繁殖快、子代数量多、有多对易于区分分相对性状的优点,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2)子代雌雄果蝇中灰身:黑身均为3:1,说明灰身对黑身为显性,子代中直毛:分叉毛==3:1,说明直毛为显性性状;由于子代中雌果蝇全为直毛,而雄果蝇中直毛:分叉毛=1:1,说明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子代雌雄果蝇中灰身:黑身均为3:1,说明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3)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亲代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则F1中灰身分叉毛雄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Y或AaXbY;灰身雄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2,其与黑身雌蝇(aa)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aa)所占比例为。
(4)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果蝇,它的3条性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可联会而正常分离,另一条性染色体不能配对而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据此推测,该果蝇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的Y染色体条数可能是0或1或2,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的Y染色体条数可能是0或2或4。所以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果蝇,其次级精母细胞所含Y染色体的条数可能为0或1或2或4。
21、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中国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构建了一株嗜热厌氧杆菌H,以花生壳、玉米芯等为原料发酵生产生物燃料乙醇,以期提高农业废弃物的整体利用价值。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者将取样器放入温泉底部取样,将样本加入到含有_________的锥形瓶中稀释,利用厌氧技术将稀释液接种到以纤维素为_______的培养基中初步获得能降解纤维素的嗜热厌氧杆菌。培养过程所用的玻璃器皿需用______(填方法)灭菌。
(2)基于嗜热厌氧杆菌的特殊代谢能力(图 a),研究人员构建了双功能醇醛脱氢酶基因(Adh)的过量表达载体,图b为构建表达载体时所需的关键条件。
①为保证双功能醇醛脱氢酶基因(Adh)能通过双酶切以正确方向插入质粒,需设计引物1和引物2,其中引物1的序列为5’______3’。
②将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嗜热厌氧杆菌,然后置于含有_______的选择培养基中进行筛选,经鉴定及扩大培养得到工程菌。
(3)将构建的工程菌进行摇瓶发酵,结果发现乙醇产量提高,副产物乙酸产量下降。结合其代谢途径,分析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_______。
(4)嗜热厌氧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55-75℃,产物乙醇在温度超过50℃即可快速蒸馏出。相对于传统的发酵菌株,利用嗜热厌氧杆菌发酵产乙醇主要有优势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答案】(1) 无菌水 唯一碳源 干热灭菌(湿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2) GGTACCGTACCTTTGT 红霉素
(3)Adb基因过量表达的Adh酶增多,与P酶竞争结合乙酰辅酶A
(4)①高温发酵可杀灭杂菌或抑制杂菌的生长,从而减少发酵污染;②高温能够促进乙醇的回收,有利于连续蒸馏;③嗜热厌氧菌在大规模培养时不需要供氧;④高温环境下微生物代谢活性及产物转化率较高。
【分析】引物是一小段能与DNA母链的一段碱基序列互补配对的短单链核酸。用于PCR的引物长度通常为20〜30个核苷酸。引物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PCR过程需要两种引物,能分别与目的基因两条链的3'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
【详解】(1)将取样器放入温泉底部取样,加入无菌水的锥形瓶中稀释,振荡培养制成菌悬液。纤维素中富含碳元素,可以将稀释液接种到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初步获得能降解纤维素的嗜热厌氧杆菌。玻璃器皿可以用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进行灭菌。
(2)①EcoRⅠ会破坏标记基因(红霉素抗性基因),应该选用XbaⅠ、KpnⅠ对目的基因和质粒进行切割,若目的基因正确方向插入质粒,引物1应携带KpnⅠ的碱基序列GGTAC。PCR过程需要两种引物,能分别与目的基因两条链的3'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故引物1的碱基序列为5’GGTACCGTACCTTTGT3’。
②在含有红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不能合成红霉素抗性基因的嗜热厌氧杆菌不能生存,导入重组质粒的嗜热厌氧杆菌因为能合成红霉素抗性基因而可以正常生存,从而起到筛选作用。
(3)乙酰辅酶A在Adb酶的作用下能转化为乙醇,在P酶的作用下能转化为乙酸,Adb基因过量表达的Adh酶增多,与P酶竞争结合乙酰辅酶A,从而导致乙醇产量提高,副产物乙酸产量下降。
(4)由题干信息可知,相对于传统的发酵菌株,利用嗜热厌氧杆菌发酵产乙醇主要有优势有①高温发酵可杀灭杂菌或抑制杂菌的生长,从而减少发酵污染;②高温能够促进乙醇的回收,有利于连续蒸馏;③嗜热厌氧菌在大规模培养时不需要供氧;④高温环境下微生物代谢活性及产物转化率较高。
卷04【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天津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卷04【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天津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卷04【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山东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卷04【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山东卷)(解析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卷04【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全国乙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卷04【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全国乙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