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01【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福建卷)(原卷版)
展开【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全真模拟押题卷(福建卷)
高三生物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选择题( 本题共 16 小题,其中 1 ~ 12 小题,每题 2 分;13 ~ 16 小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体的各种功能总是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肠杆菌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B. 蓝细菌产生氧气的场所是其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
C. 性腺细胞中的内质网较为发达
D. 支原体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2、以下关于生物学实验部分操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 | 实验操作 |
A |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 | 用盐酸处理后的口腔上皮细胞,滴加健那绿染液,观察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
B |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 提取光合色素时,研磨叶片后应立即加入CaCO3以防止色素被破坏 |
C |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 剪取洋葱根尖2~3cm,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后观察各时期细胞 |
D |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 摇匀后抽取少量培养液,适当稀释,用台盼蓝染色,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
A. A B. B C. C D. D
3、初到高原的人往往发生高原反应,出现呼吸困难,发热,尿量减少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导致肺气肿;重返平原后会发生低原反应(俗称“醉氧”),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高原反应引起的发热是人体稳态失衡的表现
B. 肺气肿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导致肺部组织液增加
C. “醉氧”是由于内环境中血红蛋白增多导致运输氧气能力过强
D. “醉氧”患者发生严重腹泻时,补充水分的同时也要补充无机盐
4、蒜素具有抗菌、抗血栓等多种功效,蒜素由蒜氨酸在蒜氨酸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但新鲜大蒜中蒜素的含量很低。这是因为在完整的细胞中,蒜氨酸酶储存在液泡中,蒜氨酸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液泡膜对蒜氨酸酶的通透性较低,而对蒜氨酸的通透性较高
B 研磨生大蒜会破坏生物膜释放蒜氨酸酶,从而生成大量蒜素
C. 在冰箱中保鲜的大蒜,取出后立即捣碎,能产生更多的蒜素
D. 野生蒜类植物被天敌取食会产生蒜素,通过传递物理信息避免被采食
5、人工栽培的马铃薯(四倍体)难以出现新品种,而野生型品种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马铃薯的育种资源。如图表示马铃薯新品种丙(四倍体)的培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马铃薯(4N)甲×野生品种(2N)→乙马铃薯新品种(丙)
A. 过程①一定是秋水仙素处理
B. 甲品种是纯合的二倍体植株
C. 培育马铃薯新品种丙的原理是多倍体育种
D. 与甲相比,丙马铃薯淀粉含量可能有所增加
6、HPV即人乳头瘤病毒,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因素。我国部分地区已启动适龄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工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的B细胞和T细胞受HPV疫苗刺激后有特定的mRNA合成
B. HPV疫苗属于抗体,人体对HPV的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C. 人体内相应的浆细胞能识别并密切接触被HPV感染的细胞,使其裂解死亡
D. HPV疫苗需注射三次,其原因是再次“注射”刺激记忆细胞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7、“同域共存”是指一些生物生存在同一个区域,由于竞争关系而导致对环境的需求发生错位的现象,譬如共同生活在贵州省境内狮溪江段的峨眉后平鳅和西昌华吸鳅,因消化系统的消化能力不同实现了同域共存。下列不属于同域共存机制的是( )
A. 黄鹂在林冠层栖息,红腹锦鸡在林下层生活
B. 某海岛上生活的两种安乐蜥,具有不同的摄食方式
C. 某种蝉的幼虫生活在地下土壤中,成虫生活在地表树上或草丛中
D. 不同温度喜好的蜥蜴,选择不同阳光照射度的灌木栖息
8、野生草本植物多具有根系发达、生长较快、抗逆性强的特点,除用于生态治理外,其中一些可替代木材栽培食用菌,收获后剩余的菌渣可作肥料或饲料。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半荒漠地区种植此类草本植物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B. 用作培养基的草本植物给食用菌提供物质和能量
C. 菌渣作为农作物的肥料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D. 菌渣作饲料实现了物质在植物、真菌和动物间的转移
9、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自然选择学说”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的现象
B. 进化的内因是环境条件的改变,进化的动力是生存斗争
C. 不同物种的种群之间,在自然情况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D. 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10、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htPA),是一种重要的药用蛋白,可在转htPA基因母羊的羊乳中获得,流程如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用雌激素处理以获得更多卵母细胞
B.过程②在雌鼠a的输卵管内完成受精
C.过程③需将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到子宫中
D.过程④前需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
11、玉米(2n=20)和水稻(2m=24)均为二倍体植物,某实验小组拟用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富含β-胡萝卜素的“黄金大米”植株,过程设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①需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
B.过程②中常用PEG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C.若诱导生芽,培养基中生长素含量应高于细胞分裂素
D.该技术体现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和细胞膜有流动性
12、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PGD/PGS)是对早期胚胎细胞进行基因诊断和染色体检测后再进行胚胎移植,流程如图所示。图中检测包括PGD、PGS(PGD是指胚胎植入前的基因诊断,PGS是指胚胎植入前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检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采集的卵子需培养至MII期才能与获能的精子进行受精
B.PGD和PGS技术可分别用于筛选唐氏综合征和红绿色盲
C.进行胚胎移植前需要对夫妻双方进行免疫检查
D.“理想胚胎”需培养至原肠胚期才能植入子宫
13、2022年福建首次发现植物“修大戟”和天宝岩肿腿迷甲昆虫,为世界增添了一笔科学财富,进一步丰富了生物的多样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修大戟花开艳丽,推测可通过物理信息吸引昆虫为其传粉
B.修大戟自然分布范围较窄,野生种群规模小,急需最有效的就地保护
C.天宝岩肿腿迷甲成虫夜间在树干上活动,白天则隐藏在树下或树皮中很难找到,这种习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天宝岩肿腿迷甲的发现对于生态保护和生物进化研究具有间接价值
14、如图为形成cDNA过程和PCR扩增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①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
B.④过程发生的变化是引物与单链DNA结合
C.催化②⑤过程的酶都是DNA聚合酶,都能耐高温
D.如果RNA单链中A与U之和占该链碱基含量的40%,则一个双链DNA中,A与U之和也占该DNA碱基含量的40%
15、RNA干扰技术是指小分子双链RNA(dsRNA)可以特异性地降解或抑制同源mRNA表达,从而抑制或关闭特定基因表达的现象,下图是其作用机制,其中Dicer是具有特殊功能的物质,RISC是一种复合体。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siRNA和dsRNA分子中的嘧啶数量等于嘌呤数量
B.siRNA和RISC断裂的化学键相同,都是磷酸二酯键
C.RISC能够将mRNA剪切,最可能依赖于RISC中的蛋白质
D.RNA干扰技术是指在转录水平上对特定基因表达的抑制
16、研究发现,小鼠的生长发育与常染色体上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基因(B)有关,该基因发生突变后(b),小鼠发育迟缓表现为个体矮小。某小组选用纯合正常鼠与纯合矮小鼠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纯合正常雌鼠与纯合矮小雄鼠杂交,F1全表现为个体矮小。
实验二:纯合矮小雌鼠与纯合正常雄鼠杂交,F1全表现为正常。
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有人提出假说:B基因在精子中处于非甲基化,而在卵细胞中处于甲基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DNA甲基化抑制了B基因表达,进而对表型产生影响
B.若假说正确,则基因型为Bb雌鼠产生一种配子
C.可通过F1中个体矮小雄鼠与纯合矮小雌鼠杂交来验证假说
D.若假说正确,实验一、二的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完全一致
第II卷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干旱时常发生,使玉米经常处于干旱和复水间隔的生境中。
提高玉米抗旱性是旱区需要解决的问题。褪黑素在植物抵御干旱胁迫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为探究干旱胁迫及复水后外源褪黑素对玉米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部分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科研人员发现玉米的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都有叶绿体,但叶绿体结构存在差异,这一差异导致维管束鞘细胞只能进行暗反应,据此分析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内没有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据图1可知喷施褪黑素能提高玉米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及促进玉米复水后生长发育的恢复,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可知干旱胁迫下玉米净光合速率的降低主要是非气孔因素导致,依据是_____。
(4)为进一步探究复水后外源褪黑素对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的调控机制,可以从外源褪黑素对_________的影响等方面展开研究。(写出一个即可)
18、小麦赤霉病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小麦生产安全的真菌性病害,育种工作者为了选育抗赤霉病高产小麦,使用N品系纯合抗病小麦与B1品系纯合高产小麦作为材料进行杂交,F1代与B1品系连续多代回交,逐代挑选抗赤霉病小麦,最后选育抗病高产小麦。
(1)实验中发现,回交后代中有的子代能够抵抗赤霉菌侵入,有的子代能够抵抗赤霉菌在体内扩散,且抵抗侵人或扩散的程度在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说明抗赤霉病性状由______决定,并且受到______影响。
(2)为了确定可筛选出抗赤霉病的分子标记,实验人员从小麦基因文库中选出几种常见的分子标记对B1品系、N品系和子代抗赤霉病小麦植株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
其中,适合作为筛选抗赤霉病的分子标记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这些分子标记之所以能够显示出抗赤霉病相关基因的存在,是因为它们与抗病基因在染色体上分布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3)已知多对基因共同控制小麦产量性状,每个显性基因都对产量增加有微小贡献。因此,随着实验中不断回交、筛选操作,子代抗赤霉病小麦的产量_______。为了获得稳定遗传的抗赤霉病高产植株,需要继续进行的育种及筛选操作是_______。
19、迷走神经是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对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起促进作用,还可通过一系列过程产生抗炎效应,如图所示。
分组 | 处理 | TNF-α浓度 |
甲 | 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 + |
乙 | 腹腔注射LPS | ++++ |
丙 | 腹腔注射LPS+A处理 | ++ |
注:“+”越多表示浓度越高
(1)迷走神经中促进胃肠蠕动的神经属于______(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其意义是______。
(2)消化液中的盐酸在促进消化方面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答出3种作用即可)
(3)研究人员对图中抗炎过程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分组及结果见表。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可使大鼠出现炎症,检测TNF-α浓度可评估炎症程度。据图分析,若丙组的A处理仅在肠巨噬细胞内起作用,推测A处理的3种可能的作用机制:______;______;______。
20、在连续多年过度放牧干扰下,某草原以羊草、克氏针茅为主的典型草场发生退化,冷蒿种群不断扩展,逐渐形成冷蒿草原。
(1)群落中的冷蒿与羊草、克氏针茅间存在___________关系,植物的“气味”提供可采食的信息属于___________信息。
(2)有研究表明冷蒿可向环境释放具有化感作用的代谢产物,影响周围植物的正常生长。研究者利用不同浓度的冷蒿茎叶浸水提取液处理3种伴生植物幼苗,实验结果见下图1。据图分析,冷蒿释放的化感物质对羊草和克氏针茅幼苗根生长的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3)绵羊喜食糙隐子草、羊草、冷蒿、克氏针茅,但在持续过度放牧干扰下,克氏针茅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被冷蒿替代,糙隐子草成为冷蒿的主要伴生物种。综合上述研究,对此现象的解释是:冷蒿通过无性繁殖抵抗放牧干扰,通过释放___________抑制克氏针茅幼苗的生长,挤占原优势物种的生存空间;同时对糙隐子草幼苗根的生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冷蒿草原上较好生长。
(4)下图2为典型草场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下表为食物链“草→鼠→鹰”中各种群一年间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107kJ.a-1)。
种群 | 同化的总能量 |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 呼吸消耗 | 传递给分解者 | 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 未被利用的能量 |
草 |
|
| 69.5 | 7.0 | 19.0 | 45.5 |
鼠 | 19.0 | 9.0 |
| 1.0 |
|
|
鹰 | 3.5 | 1.0 | 2.5 | 微量不计 | 无 |
|
①图2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②据表分析,草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_____________kJ·a-1。
21、基因定点突变是指按照特定的要求,使基因的特定序列发生插入、删除、置换、重排等变异。下图甲是一种 PCR 介导的基因定点突变示意图。图乙是研究人员利用基因 M1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
(1)图甲所示的基因定点突变技术需要多次 PCR,并对 PCR 的中间产物A、B 进行纯化,据图分析,得到中间产物 A、B 需要的引物对分别是_____,至少要进行_____轮循环。研究人员利用图中相关酶对基因 M 和产物 A、B 进行充分酶切后得到不同的片段,长度(kb)如下表,则图中基因敲除片段的长度为_____,基因 M1 的长度为_____。
| 基因M | A | B |
长度 | 3.24、2.8、0.15、0.13 | 2.8、0.09 | 3.24、0.05 |
(2)基因 M1 进行 PCR 扩增时通常在反应缓冲液中添加 Mg2+,原因是_________。
(3)研究人员将基因 M1 与 Ti 质粒重构前需要在基因 M1 的 C、D 两端分别加上的黏性末端序列为_____。构建重组质粒过程所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
(4)重组质粒能够完成转化作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卷01【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江苏卷)(原卷版): 这是一份卷01【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江苏卷)(原卷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卷01【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天津卷)(原卷版): 这是一份卷01【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天津卷)(原卷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卷01【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山东卷)(原卷版): 这是一份卷01【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山东卷)(原卷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