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17 钢筋混凝土与现代建筑业优秀教案
展开17.钢筋混凝土与现代建筑业
1.教学内容
钢筋混凝土的出现是现代建筑材料的一次大的飞跃,直接影响到现代建筑的发展,主要是造价低廉,混凝土抗压能力很强,加入了钢筋弥补了其抗弯抗拉的弱点,其性价比之高,施工方便都使之成为了现代建筑的首选材料。
本课有四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是比较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的不同,通过比较意识到钢筋混凝土这种材料对于高层建筑的出现的意义和价值。第二个活动是观察,通过通过观察混凝土块和钢筋混泥土,了解混凝土的组成,由此比较钢筋混凝土和混凝土的不同。第三个内容是阅模拟制作普通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作对比测试,了解这两者的抗压性能塑形等方面的不同,体会钢筋在其中的作用。第四个活动是调查和阅读,通过调查了解混凝土在现代建筑业中的广泛使用。通过阅读了解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过程。
2.教学目标
了解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在材料、形制、规模以及建筑技术等方面的不一样,意识到制约建筑的最大因素为材料,现代建筑由于钢筋混凝土的广泛使用而突飞猛进。
观察钢筋混凝土,了解其成分。
模拟制作钢筋混泥土,做承重测试,知道钢筋在其中的作用。
3.重点与难点
重点:模拟制作钢筋混泥土,做承重测试。
难点:发明钢筋混泥土的意义。
4.教学准备
石膏、塑料盒、食用油、铁丝以及沙子、石子等,相关视频和图片。
5.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当我们走在城市的街道上,会看到周围有无数的高楼大厦。大家知道这些高楼大厦是用什么建起来的呢?
钢筋混凝土。
2.钢筋混凝土又由哪些东西组成?有什么特点?与现代建筑有什么关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3.板书课题:17.钢筋混凝土与现在建筑业
二、新课学习
活动一:比较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的不同之处
1.出示课本54页上面的两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比一比这两幅图片中的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有什么不同之处?
预设:
古代建筑一般是两种结构,全木结构、砖木结构,国外还有全石结构,这些结构有优点,就是取材方便,造价低廉,但它们有共同的缺点就是抗拉性能差,抗剪性能差,抗压也不是很大,这样就不能做大跨度的建筑、高层建筑。
现代建筑一般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弥补以上的不足,钢筋混凝土结构充分利用了钢筋和混凝土的物理性能,(钢筋抗拉性能好、混凝土抗压性能好)用这种结构建设各种建筑物,一般都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如跨度太大,人们又发明了绳索结构,网架结构等。另外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有优点是取材方便,造价也比较适中!
2.教师小结:建筑工人能够建起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离不开钢筋混凝土的发明。
活动二:比较普通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的不同之处
1.教师引导:在钢筋混凝土发明之前,人们使用普通混凝土建造建筑物。那么普通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有什么不一样呢?
2.出示课本54页下面的两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初步了解普通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不同之处。
预设:
混凝土是由石子、砂子、水泥和水按一定比例均匀拌合,灌注在所需形体的模板内(如框架柱模板内),捣实,经凝结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钢筋混凝土就是放有钢筋的混凝土。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砂子、石子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各类外加剂与矿物混合材料组成的。在普通混凝土中加入钢筋网、钢板或纤维就构成了钢筋混凝土,这是一种组合材料,通过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来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质。
活动三:做普通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的承重对比实验
1.教师引导:为什么在普通混凝土中加入钢筋之后变成钢筋混凝土,就能够建造高楼大厦了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对比实验来进行探究。
2.出示课本55页普通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承重对比实验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说明,初步了解本次对比实验所需的材料、实验方法及步骤。
全班交流
3.实验材料:
长方形塑料盒、食用油、刷子、铁丝、沙子、石子、石膏粉、水、木棒等等。
4.实验方法:
①准备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塑料盒,在塑料盒内壁抹上食用油。
②把铁丝弯成能放进塑料盒的S形,备用。
③将各占三分之一的石子、沙、石膏粉倒入杯中,加水搅拌成混合物。
④在一个盒内倒满混合物,在另一个盒内倒入一半混合物,放入两根S形铁丝,再倒满混合物。
⑤用小棒将两个塑料盒里的糊状物抹平,放置一天。
⑥轻轻倒扣塑料盒,取出其中的长方形硬块做承重对比实验。
5.学生分小组活动,按照实验方法进行操作,制作普通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并比较普通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承重能力。
6.实验说明:用这种方法制成的普通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需要放置一天的时间,才能成功。老师需要课前为同学们准备事先制作好的普通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让学生可以利用他们来做承重对比实验。
4.全班交流,普通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的承重能力究竟谁更强谁更弱呢?
预设:钢筋混凝土的承重能力更强一些,普通混凝土的承重能力更弱一些。
8.为什么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之后,他的承重能力就比普通混凝土的承重能力更强了呢?钢筋在中间起到了什么作用?
预设:
在钢筋混凝土中,钢筋主要起到抗拉的作用。工人们在建筑的时候,在混凝土里加入钢筋,这样建筑的抗拉性就会更好,承重的能力也会更强,人们住进去的时候就会更加安全。
活动四:钢筋混凝土的发明和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教师引导:钢筋混凝土的作用如此之大,那么,钢筋混凝土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呢?
1.出示课本56页“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这段文字资料以及旁边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并且认真阅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钢筋混凝土的发明。
2.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钢筋混凝土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呢?
3.出示课本56页上面的4幅图片,学生观察这4幅图片,想一想钢筋混凝土主要用于哪些地方?
预设:
图片1,建造高楼大厦。
图片2,建造隧道。
图片3,架设桥梁。
图片4,建设大坝。
4.除了课本中列举的这4个方面之外,钢筋混凝土还可以用在哪里?
预设:
用于水泥管道的管体。
民用建筑物的承重骨架,建造工厂厂房。
公路、机场跑道、停车场路面等。
5.教师相机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进一步体会钢筋混凝土的广泛使用。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钢筋混凝土,知道高层建筑的出现,离不开钢筋混凝土,同时知道了与普通混凝土不一样的是,钢筋混凝土在普通混凝土的基础上加入了钢筋,并且钢筋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的承重能力更强,应用范围更广。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钢筋混凝土的知识。
科学苏教版 (2017)17 钢筋混凝土与现代建筑业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苏教版 (2017)17 钢筋混凝土与现代建筑业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创设活动,游戏活动,验证猜想,拓展延伸,总结,练一练,整理,板书设计,课堂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16 人造肥料与现代农业公开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16 人造肥料与现代农业公开课教学设计,共5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新课,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15 影响人类文明的里程碑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15 影响人类文明的里程碑精品教案设计,共4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新课,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