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3-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994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8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3-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9940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明确目标,初识苏州园林,寻找结构美,漫步苏州园林,欣赏画意美,品味苏州园林,探究语言美,走出苏州园林,感受现实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 苏州园林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1.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2.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苏州园林》一文所写的内容,是介绍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景观的,没有去过苏州园林的学生应不少。备课时查找到的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视频,可以制作成课件,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还要适当介绍一些有关园林文化方面的知识,这都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诸如这些活动:各小组提出疑难词句,师生共同研讨解决;在品读时,原则上采用先读后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先感后悟,让同学们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借助图片对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做出自己的阐释。 1课时 (设计者: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中国石拱桥》让我们领略了我国桥梁事业的伟大成就,《桥之美》让我们从美学的角度感受了桥的魅力。今天,让我们去苏州园林游览一番,看看那儿的园林建筑。二、初识苏州园林,寻找结构美(一)默读课文,理顺序既然同学们对苏州园林的感觉是美的,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寻找美。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自主完成以下问题:1.作者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是什么?2.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苏州园林的?你能够据此判断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吗?学生讨论后展示,教师补充:①②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③文章是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运用的是逻辑顺序。小结: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本文按总说,分说,从大到小,从主到次的顺序来说明。(二)广而告之,赛观点请阅读课文第1~2自然段,从中摘取一句作为宣传苏州园林的广告语,并说说你的理解。(教师摘取辑录)①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②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③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④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⑤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以上几句通过全班齐读,再由男女生交错读,读出苏州园林的独特美。)三、漫步苏州园林,欣赏画意美苏州园林是城市中充满自然意趣和文化意蕴的“文人写意山水园”。在园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又如在赏画。苏州园林的美体现在那么多方面,具体而言,这种美又是怎样体现的呢?细读课文③~⑨自然段,找出每个段落中体现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的句子,请你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进行介绍。1.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从“大处”(即四个讲究)中是如何体现的?2.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从“细处”(即三个注重)中又是如何体现的?(教师提示:可以从审美的观点,美丽的画面,创设美的手法,组合美的元素等方面谈谈。同时注意介绍的条理,注意介绍的方法,用上重要的词语。并分别通过图片对比,加深学生对苏州园林的认识。)——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你们看,我们眼前的这棵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让游览者流连忘返。——苏州园林的假山。有的重峦叠嶂,有的配合周围景物,让你觉得身在山间,突出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鱼戏莲叶间”。夏秋季节荷花开放,各种鱼在莲叶间嬉戏,这是多么入画的一景啊!——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置身各种树木之间,又清凉又舒心。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让游客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繁花绿树。——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小结:文章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了不管怎样,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四、品味苏州园林,探究语言美能够把苏州诸多的园林介绍得如此清晰,又给人以美的印象,本文准确、形象的语言和合理的说明方法起了很大的作用。分小组从说明方法以及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角度来欣赏一下本文的语言,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展示对说明文语言的赏析状况。
示例:①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作比较,突出苏州园林色彩方面的特点。)②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决不容许”说明一点余地也没有,更说明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追求。)1.方法丰富,我来评——文中许多地方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如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榭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这既是比喻,又是比较,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点和民族的特有风格。——文中还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例如第2自然段,以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例子,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还有摹状貌。例如第5自然段中,对苏州园林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2.语言准确,我来析——“标本”在文中有典范、代表的意思。(这个词形象地表明它继承了古代园林艺术传统,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典范性。)——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据说”是留有余地的说法,很有分寸。——谁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而“欣赏”指对艺术品的领略和玩赏,在句中用“鉴赏”最恰当。——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绝大部分”是从范围上作出限制。——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极少”则从数量上加以限制。——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栽”“蔓延”“补”这几个动词恰当而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这个例子体现了本文语言的精练。……美景美乐仿佛把我们带到了仙境一般。刚才同学们展示的不仅是苏州园林,更是你们才华的流露。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渐渐地学会欣赏说明文的语言了。五、走出苏州园林,感受现实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又有哪些疑惑呢?请同学们显显身手,选择校园任何一个角落或一处美景,写一段100~150字的文字。要求:①用“总—分、分—总、总—分—总”中的一个结构;②说明某一个角落,或描写某一处美景;③总写的那个句子要用波浪线画出来。《苏州园林》是一篇富有艺术性的说明文。文章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再现了它的美丽、精巧,显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认真严肃的劳动态度和杰出的艺术创造能力。语言准确、生动、周密、精练。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速读课文,明晰说明顺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读园林知大概,从文字走进如画的苏州园林,结束语,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