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考语文作文主题素材积累(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994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中考语文作文主题素材积累(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994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中考语文作文主题素材积累(二)
展开2023中考语文作文主题素材积累(二) 主题一:家国情怀开头:悠悠五千年,中国文明是唯一不被历史洪流湮没的长久文明,渡过大自然的天灾,也扛住了侵略者的铁蹄。饱受创伤后的涅槃重生,使中国如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架起历史的罡风,铸就又一篇盛世华章。结尾:中国,如鹏腾飞而起,在世界浩瀚汪洋中翱翔,声震寰宇。向前是未知的挑战和黑暗,可背后,有无数点点星光为其闪耀,你依旧可无畏前行。主题二:生态文明开头:“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是情。”生态文明是人类生存的永恒主题,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从塞罕坝荒原变林海,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再到注重新能源发展......中国行动,惠及世界。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把握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结尾:并肩同行,行稳致远。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文明与地球生态共生共赢。让我们携起手来,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让更多的人纵情绿水青山,享受蓝天白云,呼吸洁净空气。主题三:青年精神开头:青春,是一种生机勃勃、百折不挠的人生;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饱藏奉献精神;是一种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中国已经进入多种价值取向并存、多重转换共振的关键时期,矛盾、争议、混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集,年轻一代的青春应该赋予怎样的内涵,定下怎样的方向,沉淀什么样的价值?结尾:正如毛姆所说,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头看到了月光。仰望星空,寻梦星空,这是青年人精神的姿态;脚踏实地,坚韧不拔,这是青年人精神的根基;胸怀天下,投身公益,这是青年人精神的永远聚焦。主题四:快与慢开头:当今社会,百态纷呈,物质生产高度发展,渴望急速成为潮流。人们愈发执念于“速成”,求立竿见影,逐渐淡漠于“积淀”,弃脚踏实地。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熙熙攘攘中,一轮明月,渐隐渐暗,渐虚渐褪。然欲速则不达,骤进只取亡,唯有张弛有度,快得很稳,慢的踏实,快慢结合,方能破喧闹虚妄,吾民可得诗意栖居,吾国可立世界之巅。结尾:“慢”的哲学,教会我们细嗅生活的蔷薇,寻觅诗意的人生,“快”的哲学,教会我们力争征途的上游,掌握生活的主动。岁月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唯有快慢结合,一张一弛,才能破妄求实,于更高处博览人生,于更远处搅动风云!主题五:科技创新开头:“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个人发展需创新思路,科技进步亦需创新驱动。科技是历史发展的助听器,创新无疑是当代社会的主基调。当二者碰撞融合,定能掀起时代的全新浪潮。科技创新并非朝夕所得,而是在新需求推动下的新成果,是夜以继日的探寻。珍惜科技成果,寻求新的出路。科技在不断打磨中趋于完善。结尾:个人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不能随大流走,而是要依靠自主创新。处在百年未有之变局中的当代中国,应抓住科技命脉,加大各方面投入,用自主创新推动科技稳步发展。享用科技创新红利的我们,要以科技的发展前景为着眼点,立足当下,立足基础知识学习,积蓄力量,让未来的科技成果中凝聚自己的心血,为科技创新添砖加瓦。主题六:传统与现代开头:岁月厚积成书,日月琢磨为笔,苍茫间书写永恒的篇章,昨日种种都深深拓入其中,成为传统。时间川流至今,在民族的河床记录来路,以铺就未来的航道。传统与现代是源流之系,枝叶之亲,从传统迈向现在,我们一边遗失一边铭记。没有千百昨日就没有今日盛景,传统之光照进现实,现实之窗将其滤得绚烂斑斓。结尾:现代的记忆正在缓慢形成,无数此时此刻构成未来回首时的风景,今朝是现代人的佳境,传统亦是古人的桃源,时间的厚重不以其长短为判。传统流入现代,泥沙俱下,带来磅礴气势,活水滋养,同时也清浊参杂,生长于现代的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有能力辨其良莠,只有有选择地继承,为传统的发展保驾护航,才能邀当年明月照彻今人。主题八:人与自然开头:于自然的怀抱里,我们诞生;在自然的吐息中,我们成长。自然始终是我们的依靠,唯有在自然宽厚包容的臂膀中,我们才得以栖息发展。自然与人应是源与流,枝与叶的关系,平等友善,休戚相关。人类对更好的生活的追求促使对自然的利用和改变,在建设更适合生存的家园的同时,切勿破坏自然的法则。结尾:人从自然中走来,与自然血脉相连,这份来自生命深处的连结让人心生依赖,同时自然因其强大亦令人生畏,人类社会无论发展到何种程度,都无法脱离自然,守护自然就是守护生命源头,守护生存空间。金山银山来自绿水青山,所以我们更应维护绿水青山,转变发展方式,将生态建设置于重要地位,方能开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