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29984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29984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2)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29984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2)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2),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科普阅读题,填空题,综合题,计算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青岛市2023年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一、单选题1.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A.氧化物 B.化合物 C.单质 D.混合物2.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氮,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4NH3+3O2 2X+6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氨气在常压下液化是物理变化 B.X的化学式为N2C.液氨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D.液氨属于混合物3.下列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碘加入酒精中 B.酒精加入水中C.氢氧化铜粉末加入水中 D.植物油加入汽油中4.下列叙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成液体 B.稀释浓盐酸C.碘的升华 D.生石灰遇水转变为熟石灰5.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溶液中各部分都是均一稳定的; 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气体、液体、固体均可做溶质; 任何条件下的溶液都是稳定的; 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少的一定是溶质; 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速率快; 食物里的养料经消化变成溶液才能被吸收; 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溶质在溶解时,扩散过程中吸收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热量.A. B.C. D.6.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石灰和烧碱固体有吸水性,均可用作食品干燥剂B.消石灰具有碱性,可改良酸性土壤C.新制Cu(OH)2能与葡萄糖反应,可用于糖尿病的检查D.氢气燃烧热值高且产物无污染,被用作“绿色能源”7.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A.蒸发皿 B.试管C.烧杯 D.燃烧匙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细铁丝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镁带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C.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9.据报道,用于清洗龙虾的“洗虾粉”中含有柠檬酸钠、亚硫酸钠(Na2SO3)等物质,可能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 )A.+6 B.+4 C.+2 D.-210.学习化学以后,我们对水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天然水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后就得到了纯水B.用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D.自来水厂净水可用氯气消毒11.“拯教生命是第一位的”。消防官兵为搜索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还用了许多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的不断运动C.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分子间有间隙12.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时,下列有关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A.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混合,溶液的pH值一定不等于7B.a克M%氢氧化钠溶液和b克N%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a不一定大于bC.氢氧化钠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的实质是钠离子和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13.下列图像与对应的表述相符的是( )A. 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铜粉B.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水C. 向稀盐酸中不断加水稀释D. 向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14.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数目改变C.反应物中包含两种化合物D.发生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1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探究金属的活动顺序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证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D.证明分子不断运动 16.乙醇可作燃料。现有一定量的乙醇与一定量的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16.2g水,同时得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25.2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为13.6gB.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1C.混合物中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11D.若要使上述混合物中不生成一氧化碳至少还需1.4g的氧气17.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下列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与纯净物属于交叉关系B.氧化反应与缓慢氧化属于并列关系C.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D.合成材料与塑料属于包含关系18.如图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3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0.15g氢氧化钙C.30℃恰好饱和的石灰水升温到50℃,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D.70℃时,饱和石灰水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0.1:100二、多选题19.下列整理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食品保鲜的办法B灭火实例与原理填充氮气﹣﹣防止变质放入生石灰﹣﹣防止受潮放入细铁粉﹣﹣防止受潮和变质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住宅失火时用水灭火﹣﹣降低着火点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C日常物质的区别D化学中常见的“三”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并搅拌羊毛和化纤﹣﹣点燃后闻气味氯化铵和磷矿粉﹣﹣观察颜色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O2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A.A B.B C.C D.D20.化学变化可以实现物质间的转化。a、b、c三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某种物质经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a、b、c常温下均为气体,且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b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则a可能是甲烷B.若a、b、c含有同种金属元素,b、c的水溶液为浅绿色,则a一定为FeC.若a、b、c均为金属单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在常温下进行,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一定为a﹥b﹥cD.若a、b、c均为碱,其中b易溶于水,c难溶于水,则a→b的反应一定为 三、科普阅读题21.说起二氧化硫(SO2),你可能首先想到它是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的大气污染物。其实你真的了解SO2吗?难道它只是有害物质吗?(SO2与食品工业)SO2作为防腐剂、漂白剂和抗氧化剂广泛用于食品行业。食糖加工过程中可使用SO2进行脱色,但会在食糖中残留部分SO2,不过按照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合理使用SO2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例如食糖中可允许SO2最大残留量是0.1g/kg。(SO2与硫酸工业)SO2是制备硫酸的主要物质,工业上将SO2在加热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氧化为SO3,SO3与水反应生成硫酸。硫酸工业的尾气中含有少量SO2,若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并导致硫酸型酸雨。工业上可先用氨水吸收,再用硫酸处理,将重新生成的SO2循环利用。(SO2的制备)制取二氧化硫的方法有焚烧硫磺或焙烧硫铁矿等。生产的二氧化硫经压缩或冷冻将其液化后贮存在钢瓶中。现在,你对SO2一定有了新的认识,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你对SO2还会有更全面的认识!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按照国家标准,500g食糖中的SO2最大残留量为 g。(2)将SO2通入滴有红墨水的水中会看到的现象是 。(3)用SO2制硫酸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写一个)。(4)硫酸工业生产中,吸收尾气中SO2的物质是 。(5)二氧化硫经压缩或冷冻将其液化,从微观角度解释是 。四、填空题22.在生活中所乘公交车发生燃烧,多项证据显示是有人携带汽油上车. (1)当空气中悬浮着一定量的汽油时,一个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烧,这说明汽油的着火点较 .(“高”或“低”) (2)加油站必备的消防用品之一是沙子,用沙子灭火的原理是 . (3)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 (填序号) A.鞭炮 B.瓶装饮料 C.书刊杂志 D.酒精(4)燃烧事故引发了人们对公共交通消防安全问题的讨论,下列观点合理的是 (填序号) A.公交车上要配 备消防器材B.公交车上坐椅用阻燃材料制成C.对司乘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23.用化学用语填空:(1)磷的元素符号为 ;(2)两个锌离子 ;(3)二氧化硫中硫元素显+4价 ;(4)11号元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2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灭火,黄沙可以灭火,水也可以灭火。你知道吗?铜丝也能灭火!不信,请你试一试。用粗铜丝或多股铜丝绕成一个内径比蜡烛直径稍小点的线圈,圈与圈之间需有一定的空隙。点燃蜡烛,把铜丝制成的线圈从火焰上面罩下去,正好把蜡烛的火焰罩在铜丝里面,这时空气并没有被隔绝,可是蜡烛的火焰却熄灭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铜不但具有很好的导电性,而且传递热量的本领也是顶呱呱的。当铜丝罩在燃着的蜡烛上时,火焰的热量大部分被铜丝带走,结果使蜡烛的温度大大降低,当温度低于蜡烛的着火点(190℃)时,蜡烛当然就不会燃烧了。(1)铜丝是常见的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 和 。 (2)铜丝灭火利用了铜的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3)铜被灼烧后会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利用一氧化碳可将其还原,化学方程式为: ;铜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会生成“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这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 (填名称)共同作用的结果。 (4)某合金由两种金属组成,取30g该合金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测得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2g.则该合金的组成可能是______ A.Zn和Fe B.Mg和Al C.Al和Zn D.Mg和Cu五、综合题25.化学课上,同学们做了人体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后,对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及含量非常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呼出气体中有哪些主要成分,它们的含量是多少?(查阅资料)①呼出气体中仍含有O2;②白磷和红磷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猜想与实验):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水蒸气等。(1)实验Ⅰ:验证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实验操作如图所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根据该现象可以判断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2)实验Ⅱ:验证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并测定其含量。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实验记录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装置中加入药品 装置气密性良好②打开止水夹a、b,吹入500mL呼出气体。关闭a、b,并冷却到室温。 ,量筒内进入475mL夜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体积为 。③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 白磷和氧气发生了反应④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打开bB中部分液体倒吸入A中;B中剩余液体为400mL呼出的气体中含有N2和O2的体积分别 mL和为 mL(3)(实验反思)实验Ⅱ操作④中,若A中气体未完全冷却就打开b并读数,则所测O2的体积分数 (填“偏小”“不变”或“偏大”)。26.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进行如下实验:(1)探究一: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甲同学设计实验: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20mL4%盐酸,用温度计反应后溶液温度升高,得出中和反应放热。乙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 。(2)丙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方案:实验编号实验方案实验1向20mL4%盐酸中加入20mL水,测定稀释前后溶液的温度。实验2向20mL5%氢氧化钠溶液中 ,测定稀释前后溶液的温度。实验3 (3)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实验3溶液升高的温度远大于实验1与实验2溶液升高的温度之和,由此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4)探究二:盐酸与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下图是丁同学在20、基本隔热条件下利用温度传感器,绘制分别向20mL水和2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各加入20mL13.7%盐酸的温度与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实验测得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稀释时温度变化不大,可忽略不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曲线①:水+盐酸的温度变化曲线;曲线②: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盐酸的温度变化曲线26秒后,曲线①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5)曲线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6)比较曲线①和曲线②,你认为13.7%盐酸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其理由是 。 27.我市煤资源非富,由于煤炭含硫。燃烧烟气大量排放对大气环境带来较大影响。某烟气脱硫的工艺不仅能消除SO2,还能将其转化为石膏(CaSO4·2H2O)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主要物质转化关系如下:(1)设备1中,通过喷淋水脱去烟气中的 ;(2)设备3中通入O2的目的是 ,设备3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3)煤电工业的发展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提供了保障,但是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又严重影响若大气环境质量。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提出一项合理建议: 。六、计算题28.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用石墨做铅笔芯,是利用石墨具有 的性质; (2)CO和CO2都是碳的氧化物,但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 . (3)生活中,常用甲烷(CH4)做燃料,写出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方程式 . 七、科学探究题29.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图用序号填空).(1)在实验室里,通常用下列方法制氧气:①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②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③加热高锰酸钾.其中最能体现“节能、环保、低碳”理念的制备方法是 ,应选用 做气体发生装置,若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均应先检查装置的 ,某同学用E装置集满一瓶氧气后,实验室发现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 .(3)已知MnO2固体和浓盐酸混合共热可制得氯气(Cl2),则应选用 做气体发生装置.(4)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填“a”或“b”)进入F中.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 (填“a”或“b”)进入F中.(5)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D装置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目的是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题共有30道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87g,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4),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3),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