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 (1)
展开
这是一份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 (1),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2分,每图2分,共24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
1.(4分)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如图所示,这表明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 发生改变;二是力的作用是 。
2.(4分)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受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2N,F2=4N,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 (选填“左”或“右”),大小为 N。
3.(2分)如图是公交车上的自动破窗器,敲击按钮,内置弹簧会推动撞锤,产生1.25×109Pa的压强,瞬间击碎玻璃方便逃生。若撞锤与玻璃接触面积为1cm2,则撞击时的压力为 N。
4.(2分)质量为260g的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保持静止,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用横线标出此时弹簧测力计指针的位置。
5.(2分)许多交通事故是由于超载造成的。汽车超载时的惯性与不超载时相比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2分)如图是小明划船时的情景,O是支点,F1为作用在船桨上的动力,A点为船桨所受阻力F2的作用点,若F2方向水平,请在图中画出阻力F2及阻力臂l2。
7.(2分)一个质量为60g的柱形物块,已知密度ρ=0.6×103kg/m3,把此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等物块稳定后溢出水的体积为 m3(ρ水=1.0×103kg/m3)。
8.(2分)在2021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开幕启动仪式上,我国首辆火星车被命名为“祝融号”,其质量为240kg。假设火星车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的0.4倍,火星车竖直向火星下落100m,则在此过程中重力对火星车做的功为 J。
9.(2分)利用3m长的斜面将重150N的物块移到2m高的平台上,如图所示。若将其匀速拉到顶端的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20N,则所需的拉力F为 N。
10.(2分)如图所示,小球从光滑轨道AC上的A点释放,经过M点时的机械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A点的机械能。(不考虑空气阻力)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3分)如图所示,将鸡蛋浸入容器里的盐水中,鸡蛋所受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鸡蛋 C.容器 D.盐水
12.(3分)一个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如图所示,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弹力的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木板形变是由于木板产生弹力造成的
B.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木板上
C.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木板产生的弹力
D.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
13.(3分)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速度越大越难停下来,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在空中运动的羽毛球受到重力、推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C.推门时手离门轴越远越省力,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拔河比赛中甲队获胜,说明甲队的拉力大于乙队的拉力
14.(3分)如图所示,体操运动员静止在平衡木上时,与运动员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平衡木对运动员的支持力
B.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
C.平衡木受到的重力
D.运动员对地球的吸引力
15.(3分)假如没有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桌面上滚动的铅笔会停下来
B.徒手不能爬上直竿
C.人在地面上行走如飞
D.不影响老师在黑板上写字
16.(3分)如图为盆景的一个简易自动供水装置。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使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盘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高度。瓶中水不会持续流出,是因为( )
A.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B.瓶外大气压等于瓶内水的压强与气压之和
C.瓶外大气压等于瓶内水的压强
D.瓶内气压始终等于外界大气压
17.(3分)向装满水的烧杯中慢慢放入一木块(ρ木<ρ水)待木块静止后,水对杯底的压力、压强与放入前相比较( )
A.压力增大,压强不变 B.压力、压强都增加
C.压力、压强都不变 D.压力不变,压强增大
18.(3分)当火车驶过时,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即使与火车保持一定的距离,也非常危险。以下现象不能用此规律解释的是( )
A.风会把不牢固的屋顶掀翻
B.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飘向窗外
C.用吸管吸起杯中饮料
D.护航编队船只多采用前后行驶而非并排行驶
19.(3分)两个滑轮按图所示的方式组合,用5N的拉力F拉动绳端,使物体在5s内水平向左匀速滑动1m,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9N.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A是定滑轮,B是动滑轮
B.拉力F做的功为5J
C.拉力F的功率为1.8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20.(3分)如图所示,滚摆由最高点释放,旋转着下降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计摩擦等阻力,滚摆的( )
A.动能逐渐增大 B.重力势能逐渐增大
C.机械能逐渐增大 D.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三、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每图2分,共24分)
21.(8分)某实验小组设计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B为两个规格相同的弹簧测力计,C为重物,D为薄塑料袋(质量不计),E是自制的溢水杯(水面与溢水口相平),F是升降平台(摇动手柄,可使平台高度缓慢上升、下降),G为铁架台。
(1)实验中,逐渐调高平台F,使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将 ,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将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过程说明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
(2)改变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并记录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化量△FA和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变化量△FB,比较可得△FA △FB(选填“>”、“<”或“=”),由此证明阿基米德原理的成立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以物体全部浸入液体为前提条件。
22.(8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若杠杆处于如图甲所示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实验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
(2)如图乙所示,在A位置挂上两个相同钩码,应该在B位置挂上 个同样的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若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如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8分)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观察到小车分别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
(1)从图甲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情况下,阻力越 (选填“大”或“小”),小车运动得越远;
(2)从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可知:若水平面光滑,则运动的小车将会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请在图乙中大致画出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v﹣t图像;
(3)利用本实验中的器材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需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 (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观察放置在水平面上木块被推动的距离。
四、计算题(第24题6分,第25题8分,第26题8分,共22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4.(6分)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发动机的牵引力为2000N,速度为20m/s。
(1)求小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大小。
(2)求牵引力在10min内所做的功。
25.(8分)重为8N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浸没到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的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g=10N/kg)求:
(1)物体受到的浮力;
(2)物体的密度;
26.(8分)一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已知OA=1.6m,OB=0.4m,C为杠杆的中点,如图所示。现在杠杆B点挂一重为60N的物体,用始终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A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不计摩擦)
(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力F的大小;
(2)若杠杆自重G0=10N且质量分布均匀,不改变F的方向,求竖直匀速提升时杠杆的机械效率。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2分,每图2分,共24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
1.【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2)发生力的作用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答】解:(1)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体现了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改变物体的形状,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2)网拍击球时,网给球一个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球也会给网一个反作用力;
故答案为:形状;相互的。
2.【分析】根据物体处于平衡求出静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解:木块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水平向右的F1、水平向左的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F1>F2,则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左的;根据平衡知,摩擦力的大小f=F1﹣F2=12N﹣4N=8N。
故答案为:左;8。
3.【分析】知道压强和受力面积,利用F=pS求压力。
【解答】解:由p=可知,撞击时的压力:F=pS=1.25×109Pa×1×10﹣4m2=1.25×105N。
故答案为:1.25×105。
4.【分析】首先利用G=mg计算物体受到的重力,然后在明确弹簧测力计分度值的基础上确定指针所在的位置。
【解答】解:物体质量为m=260g=0.26kg,受到的重力为G=mg=0.26kg×10N/kg=2.6N;
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所以指针在“2”下第3小格处。如图所示:
。
5.【分析】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解答】解:因为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超载的汽车与不超载时相比质量增大,所以惯性增大。
故答案为:增大。
6.【分析】根据F1的方向、支点的位置判定F2的方向,根据力臂的定义作出力臂。
【解答】解:由图可知,F1的方向是水平向右的,支点在O点,则F2方向水平向右,据此画出F2的示意图,从支点O做的力F2的作用线的垂线,即为力臂l2;如图:
。
7.【分析】根据物块密度和水的密度的大小关系判断得出物块稳定后所处的状态,然后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求出物块受到的浮力,最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即可求出溢出水的体积。
【解答】解:由于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等物块稳定后漂浮,
则:F浮=G物;
即:ρ水gV排=mg;
所以,V排===60cm3=6×10﹣5m3,
由于物块是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则溢出水的体积:
V溢=V排=6×10﹣5m3。
故选:6×10﹣5。
8.【分析】先运用G=mg求出重力,在运用W=Gh可求出做功的多少。
【解答】解:火星车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为:G地=mg=240kg×9.8N/kg=2352N;
火星车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为:G火=0.4G地=0.4×2352N=940.8N;
重力对火星车做的功为:W=G火h=940.8N×100m=94080J。
故答案为:94080。
9.【分析】根据W有用=Gh得出克服物体重力做的有用功,根据W额=fs得出克服摩擦力做的额外功,根据W总=W有用+W额得出总功,根据F=得出所需的拉力。
【解答】解:克服物体重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Gh=150N×2m=300J,
克服摩擦力做的额外功W额=fs=20N×3m=60J,
总功W总=W有用+W额=300J+60J=360J,
则所需的拉力F===120N。
故答案为:120。
10.【分析】在不计一切摩擦的情况下,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机械能守恒。
【解答】在不计一切摩擦的情况下,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机械能守恒。故M点的机械能等于A点的机械能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分析】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分析。
【解答】解:浸入盐水中的鸡蛋,会受到盐水对鸡蛋上下表面的压力差,这个压力差就是浮力,故浮力的施力物体是盐水。
故选:D。
12.【分析】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解答】解:
A、木板的形变是由于足球产生的弹力造成的,故A错误;
B、木板对足球有弹力的作用,物体间力作用是相互的,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木板上,故B正确;
C、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由木板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故C正确;
D、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因为受到重力对木板产生压力的结果,故D正确。
故选:A。
13.【分析】(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是否运动、是否受力、做什么运动都没有关系。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力时必须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解:A、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故汽车速度越大越难以停下来,不能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故A错误;
B、羽毛球在空中运动时,不再与球拍接触,不受推力,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故B错误;
C、推门时手离门轴越远越省力,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C正确;
D、进行拔河比赛时,两队的拉力为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甲队获胜,是因为甲受到的摩擦力大于乙的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C。
14.【分析】平衡力指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
体操运动员静止在平衡木上,所以运动员受到的是平衡力。
A、平衡木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所受的重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
B、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作用在平衡木上,与运动员重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
C、平衡木受到的重力作用在平衡木上,与运动员重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
D、运动员对地球的吸引力作用在地球上,与运动员重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
故选:A。
15.【分析】摩擦力生活中无处不在,人的很多与运动相关的行为都离不开它。结合生活实际可逐一做出判断。
【解答】解:
A、桌面上滚动的铅笔不受摩擦力,则其运动状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会停下来,故A错误;
B、爬杆时利用了手与杆之间的摩擦力,假如没有摩擦力,徒手不能爬上直杆,故B正确;
C、人在路面上行走利用了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假如摩擦力消失,人将无法行走,故C错误;
D、写粉笔字时,粉笔总是在黑板面上滑动,粉笔和黑板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假如没有摩擦力,则无法写字,故D错误。
故选:B。
16.【分析】随着盆中水的蒸发,盆景内水减少,当瓶口刚露出水面时,会有少量空气进入瓶中,瓶内气压增大,瓶子的水会下降流出一部分,使瓶外水位重新升高,瓶口继续没入水中,空气不再进入,如此反复。
【解答】解:当把装满水的瓶放入盆景的水中时,由于大气压作用在盆景中的水面上,所以水不会从瓶中流出来;当盆景中的水由于蒸发和盆景的吸收,水面下降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内,瓶内的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由于重力作用水会流出,一旦瓶口再次被水淹没,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压强与水的压强之和,瓶中的水又停止外流,如此反复,使水不会全部流出而能保留在瓶中,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7.【分析】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用公式p=ρgh,计算容器底的压力,用公式F=ps。
【解答】解:当慢慢放入木块时,由于ρ木<ρ水,所以木块漂浮,水被排开溢出杯外,但水深h不变,由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又因为F=pS,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也不变。
故选:C。
18.【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结合具体实例做出解释。
【解答】解:火车进站时会使火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加快,气体的流速快压强小,所以火车附近的气压小,而远处的气压大,在安全线内的乘客,会被强大的气压差形成的推力推向火车,对安全构成威胁;
A、大风会把不牢固的屋顶掀翻,即屋顶上面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屋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使得屋顶在较大压强差的作用下被掀翻,故A不符合题意;
B、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时,外侧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屋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窗帘在较大的压力作用下压向窗外,故B不符合题意;
C、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入吸管,没有用到“流体流速快的位置压强小”,故C符合题意;
D、若两船靠得比较近且并排前进,两船之间的水流通道变窄,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两船外侧的压强,便形成向内的压强差,容易发生撞船事故,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分析】(1)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为动滑轮;轴固定不动的滑轮为定滑轮;
(2)由图知,n=2,拉力端移动距离s=2s物,利用W=Fs求拉力做功;
(3)拉力做功功率等于拉力做功与所用时间之比;
(4)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fs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
【解答】解:
A、A滑轮随物体一起运动,为动滑轮;B滑轮的轴固定不动,为定滑轮,故A错;
B、由图知,n=2,拉力端移动距离s=2s物=2×1m=2m,拉力做功W总=Fs=5N×2m=10J,故B错;
C、拉力做功功率P===2W,故C错;
D、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fs物=9N×1m=9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90%,故D正确。
故选:D。
20.【分析】(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机械能=动能+势能,物体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时,势能只考虑重力势能。
【解答】解:下降时,滚摆的质量不变,高度变小,其重力势能减小,同时速度变大,动能增加;不计摩擦力阻力,机械能是守恒的,保持不变,故A正确。
故选:A。
三、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每图2分,共24分)
21.【分析】(1)对重物C受力分析,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FA=G﹣F浮,重力G不变,F浮增大,可判断FA的变化;薄塑料袋D受到重力和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由D中的水越多,则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变大;
(2)由(1)弹簧测力计A和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变化量之间的关系,从实验现象可知,可判断阿基米德原理的成立是否需要物体全部浸入液体为前提条件。
【解答】解:(1)浸在水中物体C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及弹簧测力计A的拉力F,则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F=G﹣F浮,当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即V排增大,由F浮=ρgV排可知,F浮增大,则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F变小;
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等于薄塑料袋D及排出水的重力,排出水越多,重力越大,因此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变大,此过程说明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
(2)弹簧测力计A示数的变化量△FA等于物体C所受浮力的变化量,弹簧测力计B示数的变化量△FB等于排出水受重力的增大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A=△FB,由此可知,阿基米德原理的成立不需要以物体全部浸入液体为前提。
故答案为:(1)变小;变大;(2)=;不需要。
22.【分析】(1)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测量力臂大小;
(2)设一个钩码重为G,杠杆一个小格为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判断;
(3)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减小,动力变大;动力臂变大,动力变小。
【解答】解:(1)图甲中,杠杆右高左低,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
(2)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ALA=FBLB,即2G×2L=FB×4L,解得FB=G,需挂1个钩码;
(3)由图可知,当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向左转的过程中,阻力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短,而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测力计示数将变大。
故答案为:(1)右;便于测量力臂;(2)1;(3)变大。
23.【分析】(1)小车运动的距离长短与所受的阻力大小有关,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越远;
(2)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从而得出结论;
(3)物体动能的大小与速度和质量有关,研究动能大小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要控制另一个因素不变。
【解答】解:(1)由图可知,在这三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小车在毛巾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短,在木板表面运动的最远,这说明接触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越远;
(2)若水平面光滑,则运动的小车的速度不变,将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小车的v﹣t图像为一条平行于t轴的一条直线,如图所示:
;
(3)利用本实验中的器材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需要控制小车的质量相同,速度不同,即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观察放置在水平面上木块被推动的距离。
故答案为:(1)小;(2)匀速直线;如上图;(3)不同。
四、计算题(第24题6分,第25题8分,第26题8分,共22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4.【分析】(1)因为轿车匀速行驶,所以汽车所受的阻力与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出阻力的大小;
(2)根据s=vt求出汽车行驶的距离,根据W=Fs求出引力在10min内所做的功;
【解答】解:(1)因为轿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受到的阻力f=F=2000N;
(2)由v=可得,汽车行驶的距离:
s=vt=20m/s×10×60s=1.2×104m,
牵引力在10min内所做的功:
W=Fs=2000N×1.2×104m=2.4×107J;
答:(1)小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2000N。
(2)牵引力在10min内所做的功2.4×107J。
25.【分析】(1)由图知可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利用称重法求物体受到的浮力;
(2)利用G=mg求物体的质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公式F浮=ρ水V排g求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由于物体浸没在水中,物体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求物体密度。
【解答】解:
(1)由图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6N,
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G﹣F示=8N﹣6N=2N;
(2)物体的质量:
m===0.8kg,
由F浮=ρ水V排g得排开水的体积:
V排===2×10﹣4m3,
因为物体浸没在水中,
所以物体的体积:V=V排=2×10﹣4m3,
物体密度为:
ρ===4×103kg/m3;
答:(1)物体受到的浮力为2N;
(2)物体的密度为4×103kg/m3。
26.【分析】(1)作用在杠杆上的阻力是小桶的重力;知道动力臂、阻力臂、阻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求出动力F1。
(2)设物体、杠杆、力F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根据数学知识可知,h1:h2的值,根据η===得出竖直匀速提升时杠杆的机械效率。
【解答】解:(1)小桶挂在杠杆上,杠杆受到的阻力等于小桶的重力,所以F2=G物=60N。
由杠杆平衡条件得:
F1×L1=F2×L2,
F1×OA=F2×OB,
F1×1.6m=60N×0.4m,
解得:F1=15N。
(2)设物体、杠杆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根据数学知识可知,h1:h2===1:2,
竖直匀速提升时杠杆的机械效率η=======75%。
答:(1)力F的大小为15N。
(2)竖直匀速提升时杠杆的机械效率为7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作图与实验探究请将答案,综合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8.2液体的压强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试卷,共10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本册综合复习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