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01
    2023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02
    2023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混合默写,文学类阅读-单文本,名著阅读,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风,永远不会停下脚步。它无影无形,使层层水浪滚滚向前,直到生命历程的终点;它又能________,从江海的深处送来一批批新浪,使它们勇往直前。

    秋风引人遐思,促人想象,使你的思绪逆迎秋风而上,追溯到历史的________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分木叶下,风虽袅袅,却吹寒了(   )那颗忠诚报国的热心,吹灭了第一骚人的理想。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________的气概随着秋风而流传千古。当同样的秋风吹到(   )的眼前时,

    他看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中那壮阔美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让人感受到了他的博大胸襟与凌云壮志。(   )笔下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流露出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晚年现实;(   )更遭受了离情的痛苦,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展现了这位词人的离情别绪。

    如果说江水是一部史书,那么秋风就是这部史书中辈出的明星、璀珠的英杰,浪花却是这部书的书写者,催他们诞生,又使他们消亡。

    1.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A.推陈出新    源头    义无反顾

    B.革故鼎新    源头    义不容辞

    C.推陈出新    尽头    义不容辞

    D.革故鼎新    尽头    义无反顾

    2.下列是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组是(   

    A.庄子    曹操    诗仙    六一居士

    B.屈原    陶潜    诗仙    青莲居士

    C.屈原    曹操    诗圣    易安居士

    D.庄子    陶潜    诗圣    香山居士

    3.文中画横线的表述不恰当,下列修改最合理的一项是(   

    A.那么秋风就是这部史书中辈出的英杰、璀璨的明星,而这部书的书写者则是浪花

    B.那么秋风就是这部史书中辈出的明星、璀璨的英杰,这部书的书写者却是浪花

    C.那么浪花就是这部史书中辈出的明星、璀璨的英杰,而这部书却是由秋风书写的

    D.那么浪花就是这部史书中辈出的英杰、璀璨的明星,而秋风则是这部书的书写者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冠病毒导致很多患者嗅觉失灵,这是一个医学事实,也是一个有哲学味道的事件。新冠病毒感染鼻腔导致炎症,进而损害神经细胞。可用于向嗅球发送气味信号的轴突的数量急剧减少,进而引起患者的嗅觉感知减弱或完全丧失。新冠病毒大流行精准打击了现代社会系统。全球化模式下,新冠病毒使各地的医疗系统、社会管理系统、经济运作和相关物质资源系统猝不及防而陷入困境,使传染病由单纯的疾病问题变成了社会、政治和经济互相叠加的问题

    不仅如此,嗅觉失灵还标志着现代系统祛魅的再度深化。眼耳鼻舌身对应着视听嗅味触的感知体验,视觉和听觉关联着光波和声波的形式,道常能如实表征环境中的对象和属性。相比之下,味道至今仍是可疑之;唤觉、味觉和触觉三种感知模态相互作用,环境中的化学质料与主观心理预期发生互动,才让我们拥有丰富的味道体验。味觉是奇特的,因为舌头能提供的,只有咸、甜、酸、苦、鲜和金属味。然而我们在品尝美食时,却能感知松脆的酥饼、软糯的玉米和甜腻的蛋糕。舌头没有酥饼、玉米或蛋糕的味觉感受器,这些可识别的味道,也不能从基本风味中炮制出来。味觉的感知对象是风味而非味道。丰富的味道,必须借助触觉和嗅觉。

    嗅觉与视听感知系统不同,嗅觉受体直接接触环境,不仅是环境物质进入身体的守门人在寻求配偶、躲避危险、调节情绪和唤醒记忆等方面,嗅觉更是起着关键作用。心理学上有一种普鲁斯特现象,说的是气味能够唤醒久远的回忆。

    嗅觉是唯一不经丘脑直接投射到杏仁核的感知系统,气味记忆因而持久不衰,这大概是普鲁斯特现象形成的原因。难怪诗人北岛会写道:关于北京,首先让我感到的是气味儿,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味道有赖于我们主观的心理建设,然而现代人的生活却是越来越没有味道。事情就像毕·威尔逊指出的那样,现代人的饮食往往在一种感官断线的状态下进行:你用手机下单一顿晚餐,食物藏于包裹内送达,在准备吃下第一口前,你闻不到甚至看不到它们。

    (摘编自王球《作为祛魅的祛味》)

    材料二

    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有了特定的嗅觉表达,已经认识到嗅觉的多种场合运用。

    鼻子作为嗅觉器官,早已经被人们所认识,如《荀子·正名》的香、臭、芬……自以鼻异,《孟子·离娄下》的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都提到了鼻子对气味的辨别功能,显示着人们对嗅觉机理进行的初步探索。

    先秦时期有着丰富的嗅觉表达。其中用得最多的是,臭有二义,一是泛指所有的气味,二是专指恶臭而言。如《韩非子·五蠹》云:上古之世,民食果藤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这里的腥臊恶臭即是对不好气味的名称表达。对于美好气味的认识,在《诗经》和《楚辞》等古籍中有非常多的记载,如芬芳、馨香、芳菲菲、蕊芯芬芬等。

    先秦时期,人们对嗅觉已经有了丰富的应用。在宗教祭祀场合,人们把令人愉悦的气味奉献给祖先神灵或者上帝,以图满足神灵的嗅觉需要,这就是用臭歆神。虞舜时期的祭祀,崇尚用生气,即用牲血、生牲肉、沉在汤下面的半生的肉块来祭祀。殷人崇尚用声音来祭祀,先演奏而飘荡起乐声,待音乐演奏三段,然后出庙迎牲。周人崇尚用气味来祭祀,他们用有香气的曹酒灌地,使香气下达到深渊和泉水中。日常生活里,人们在给祖先或父母进献祭品或食品时,总会将散发着馨香的食物呈上,以让亲人有一种愉悦的嗅觉享受;或者把散发着馨香的花椒、芳草等送给情人作为礼物;人们用兰草沐浴,或者将散发着馨香的香物佩戴于身上,让自己和周围的人有舒畅的嗅觉快感。

    嗅觉在现实中能趋利避害,有强烈的价值取向性。在现实层面,人们对于芳香的事物,莫不爱之、趋之;对于腥臭的事物,莫不弃之、避之。在超现实层面上嗅觉中的馨香代表的是盛德,如《国语》的其德足以昭其馨香,把盛德作为嗅觉中的最高境界。盛德与馨香的对应,呈现的是赞扬与向往,具有引导色彩。相反嗅觉中的腥臭代表的是侈靡生活和酷刑,不具有任何美学价值,具有批判色彩。

    (摘编自陈智勇《先秦时期的唤觉文化》)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冠病毒导致的嗅觉失灵既可指嗅觉感知被破坏,也可指现代社会各种系统未做好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准备而陷入困境。

    B.味道的获得并不是只借助味觉,它需要多种感知模态相互作用和主观心理的参与,因此,在现代系统中仍是可疑之

    C.对于鼻子作为嗅觉器官辨别气味的功能的认识至少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古籍里记载了不同气味的特定的表达。

    D.嗅觉常被用于宗教祭祀场合来满足神灵需要,比如周人用有香气的曹酒灌地来祭祀,而崇尚声音的殷人却不用气味来歆神。

    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味能够被舌头识别感知,是因为舌头提供了对应的味觉感受器。

    B.心理学上的普鲁斯特现象表明,嗅觉才能使人们的记忆持久不衰。

    C.人们祭祀时选用的牲血、生牲肉等物的生气不属于腥臊恶臭

    D.嗅觉在先秦时期已被运用在多个场合中,体现了嗅觉文化的社会意义。

    6.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画横线句观点的一项是(   

    A.《礼记》中提到不同季节有不同的主导气味,如夏天为苦味和焦气,冬天以腐朽味为主。

    B.古籍中记载了许多能发出气味的植物,如《诗经》记载了樗(臭椿)和芹(芹菜,有香味)等。

    C.《左传》中提到晋君为花、果,鲁君是晋君的气味,既以此说表尊晋,又喻两国情同一体。

    D.《吕氏春秋·本味》中提到了灭腥去臊除膻,即用火处理,从而催生出熟食的气。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苏洵

    洵布衣穷居,尝窃有叹,以为天下之人,不能皆贤,不能皆不肖,故贤人君子之处于世,合必离,离必合。往天子方有意于治,而范公在相府,富公为枢密副使,执事与余公、蔡公为谏官。而洵自度其愚鲁无用之身,退而养其心,幸其道之将成。不幸道未成,而范公西,富公北,执事与余公、蔡公分散四出。洵时在京师,亲见其事,忽忽仰天叹息。既复自思,念往者众君子进于朝,其始也,必有善人焉推之;今也,亦必有小人焉之。今之世无复有善人也矣。如其不然也,吾何忧焉?姑养其心,使其道大有成而待之,何伤?退而处十年,虽未敢自谓其道有成矣,然浩浩乎其胸中若与曩者异。而余公适亦有成功于南方,执事与蔡公复相继登于朝,富公复自外入为宰相,其势将复合为一。喜且自贺,以为道既已粗成,而果将有以发之也,今将往见之矣。富公为宰相,远方寒士,未可遽以言通于其前;余公、蔡公,远者又在万里外,独执事在朝廷间,而其位不甚贵,可以叫呼扳援而闻之以言。

    执事之文章,洵窃以为知之特深,愈于天下之人。何者?孟子之文,语约意尽,而其锋不可犯。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执事之文,纡余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疏畅,无所间断;气尽语极,无艰难劳苦之态。此三者,皆断然自为一家之文也。夫乐道人之善而不为话者,以其人诚足以当之也;彼不知者,则以为誉人以求其悦己也。夫誉人以求其悦己,洵亦不为也;而其所以道执事光明盛大之德,而不自知止者,亦欲执事之知其知我也。

    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而又不逆刻意厉行以古人自欺而视与己同列者皆不胜己则遂以为可矣。其后困益甚,然后取古人之文而读之,始觉其出言用意,与己大异。时复内,自思其才,则又似夫不遂止于是而已者。由是尽烧曩时所为文数百篇,取圣贤人之文而兀然端坐,终日读之者七八年矣。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观于其外而骇然以惊。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当然者。然犹未敢自出其言也。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已而再三读之,浑浑乎觉其来之易矣,然犹未敢以为也。近所为《洪范论》《史论》凡七篇,执事观其如何?嘻!区区而自言,不知者又将以为自誉,以求人之知己也。惟执事思其十年之心,如是之不偶然也而察之。

    【注】欧阳内翰:即欧阳修,当时他为翰林学士。文中范公、富公、余公、蔡公,分别指范仲淹、富粥、余靖、蔡襄等人。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亦必有小人焉        间:离间

    B.而其位不甚贵        差:稍微

    C.时复内,自思其才    顾:拜访

    D.然犹未敢以为        是:正确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往天子方有意于治    他植则不然

    B.念往者众君子进于朝    师道不传也久矣

    C.语约意尽惜其用武不终也

    D.终日读之者七八年矣    问征夫前路

    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韩愈

    《师说》

    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

    B欧阳修

    《伶官传序》

    常写在一部书或一篇文章的前面

    C范仲淹

    《岳阳楼记》

    台阁名胜记常抒发个人感情和志趣

    D苏洵

    《过秦论》

    包括政论、史论、文论、事论等

     

    AA BB CC DD

    1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而又不遂刻意/厉行以古人/自欺而视/与己同列者皆不胜己/则遂以为可矣

    B.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而又不遂刻意厉行/以古人自欺/而视与己同列者/皆不胜己/则遂以为可矣

    C.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而又不遂刻意/厉行以古/人自欺而视/与己同列者皆不胜/己则遂/以为可矣

    D.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而又不遂/刻意厉行/以古人自欺/而视与己同列者/皆不胜己/则遂以为可矣

    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采用层层剥笋之法,从诸贤的离合变故之中,层层转换分离,最终点出欧阳修,把十年求贤之心归于一人,又为后文张本。

    B.第二段,用孟子、韩愈的文章来反衬欧阳之文,以说明了解欧阳修文章之深。不仅评文精当,而且使文章气势起伏,波澜开阔。

    C.文章结构精致细密,行文婉曲而不失波澜,如叙诸君子离合与叙自己道之成与未成两者的安置上,结合得天衣无缝,同时也为下文作铺垫

    D.文章叙事、议论、抒情融于一体,把苏洵的敬贤之心求荐之意、平生之志叙述得既曲折周详,又委婉得体。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乐道人之善而不为谄者,以其人诚足以当之也

    2)区区而自言,不知者又将以为自誉,以求人之知己也

    13.苏洵在治学写作方面大器晚成,请用四字短语概括他成功的经验有哪些。

     

     

    四、古代诗歌阅读

    14.阅读下面两首古诗,按要求作答。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村行

     杜牧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蒨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1)下列对两部作品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诗开篇语言朴实无华,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

    B.杜诗开篇点明时间、地点,用语轻快轻俊爽,画面轻柔秀美。

    C.两首诗所写季节不同,环境特点不同,但都塑造了羁旅征人的形象。

    D.两首诗语言风格不尽相同,但是都着笔于田园之美和人情之美。

    (2)请简要分析两首诗中字的含义。

    (3)请比较两首诗运用艺术手法的异同。

     

    五、混合默写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十二章》)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___。(司马迁《屈原列传》)

    3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4)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5)古代诗文中,有很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感情的名句,而荀子在《劝学》中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六、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天坛十三记(之九)

    肖复兴

    天坛里最多的树木,是柏树,有几万棵,树龄在几百年之上的就有五六千棵。在天坛,柏树的代际区别是极其明显的。内垣和外垣前的柏树林,种植的是年轻的新树,而散落在园内的很多柏树则是老树,甚至有明代六百年以上树龄的老柏树。在植物之中,比起娇艳的花草,树的生命要长久得多。人类和树比起来,最多不过百年之躯,哪怕是帝王,都是无法与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树木相匹敌的。

    很难设想,天坛里如果没有了这些古柏,将会是什么样子。祈年殿和圈丘,俯瞰四周,只是一片光秃秃的地面,或者是一些杂花新树,该会发出怎样的唱叹,肯定会感觉像是无帅麾下没有了威武成阵的将士,而只是一片花拳绣腿。

    走到这些古柏密密的树荫下,我有时会想,没有了古柏,哪怕是盛开着鲜艳花朵诸如桃李海棠一类的树簇拥着祈年殿和圈丘,也是不适合的。只有古柏,才和天坛相配,才如彩云拱月,托起了整个天坛。

    有一棵古柏,在天坛里很特别。它是斜躺在那里的。不知道什么原因,它从巍巍直立,变成了这个样子。是雷雨?是地震?还是战火?在天坛漫长的历史中,在人为的战火和自然的灾难中,无辜倒下而死亡的古柏有很多。我一直都觉得它很不情愿,不甘屈服于一头栽倒在地。它的枝干离地面很近了,眼瞅着就要倒下了,但它还是坚强地支撑着,箭一样斜指向天空,就像战场上一个中弹也不肯倒下的武士。于是,它与众不同地活了下来,定格成今天这样,像一尊罗丹或马约尔的雕塑。

    它很粗壮,纵使躯干已经被扭曲成这样,一年四季枝叶茂密,生命力依然旺盛如年轻的时候。每一次经过,我都要站在它身边看一会儿,有时会觉得它如同一尊卧佛,洞悉世事沧桑与人生况味,有几分幽邃和神秘。

    这棵古柏,我小时候就见过,几十年过去了,它还斜卧在那里,只是以前我可以爬到树上玩耍,现在被铁栏杆围起来了。几十年过去了,_______,_______。几十年算什么,几百年都过去了,它不是照样青春如昔吗?如今,它的树根处,居然又长出了新的枝丫,许多青草也爬满四周,甚至缠绕上它苍老皴裂的躯干。这时候,我觉得它就像一只鸡婆,四周圈绕着一群鸡娃,或者像一个孙儿绕膝的老爷爷,充满人间烟火气息。

    夏天,我坐在它对面画它,觉得它越发枝叶茂密、浓郁苍绿,如一潭深湖。我一遍遍端详它,仔细看遍了它的浑身上下,忽然,觉得它好像在对我讲话,只是我听不懂树的语言。

    风吹树叶的沙沙响声,不是树的语言。树叶的语言,无须借助风。树叶也不是树的嘴巴。我们知道树和我们人一样,也会呼吸,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但是,我们也不知道树和我们人一样,也会说话,我们不知道树的语言是什么。我们的先人讲究天人合一,我们如今更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是,我们听不懂树的语言,我们和它们隔膜得很。

    古柏很有特色,尤其是天坛的古柏,因融入苍茫的历史而富于生命感的力度和深度。当年,梵高居住在法国阿尔的时候,很爱画柏树,即使病重住进圣雷米疗养院里了,还在画疗养院里的柏树。他说:柏树在线条和比例上都很美,像埃及的方尖碑。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以这样崇高的比喻评价柏树。

    史铁生对地坛的古柏情有独钟,也曾经从绘画的角度说那里的古柏躯干和树冠可以表现的元素太丰富了,随便换个角度都会感觉不一样,说它们纠缠在一起的枝条,像是岁月无声的撕扯,说这些和树干扭曲在一起的大疖有特殊的故事感

    面对柏树,梵高是画家的角度,史铁生则是作家的角度。史铁生强调它们的故事感和历史感等更多文学的元素,梵高强调它们特殊的美和美术的元素。或许,两者结合在一起,才可以更丰富而准确地概括天坛里的古柏给予人们的启示,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它们。

    梵高画的柏树,是丝柏树,和天坛里的柏树不完全相同,而且,也没有天坛里的柏树古老。不过,他对柏树的这个方尖碑的比喻,让我感到新鲜。我想,如果在梵高眼里普罗旺斯的柏树是方尖碑,天坛里的古柏,尤其是我自童年就见到的这棵斜卧而顽强不倒的古柏,又该是什么呢?我一直想找到一个比方尖碑更崇高更合适的比喻,可是,思短词穷,一直没有找到。

    有一天,我到北大参观塞克勒博物馆,忽然看见院落里的石座上放着一块日晷,由一根针一样细的支柱支撑,呈斜立状,指向天空。我一下子想起,天坛里的这棵古柏不也是斜立着吗?而且,比日晷的倾斜度还要大。我觉得古柏、起码这棵古柏就像我们古代的日晷,直指天空,直指时辰,和天坛相配。

    (有删改)

    16.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以古柏作为明线,由此引发的联想与思考为暗线,巧妙编织,显隐结合。

    B.文章叙议结合,丰富了作品的表现方式,体现出作者与天坛古柏间的深情。

    C.由标题可知,作者记录了许多与天坛相关的事物,柏树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D是雷雨?是地震?还是战火?第四段连用三个问号表示加强感叹语气。

    E.文章情丝细腻,意味隽永,写出对生活的独到观感,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

    17.作者多次使用比喻的修辞来描写古柏,请试举两例加以说明。

    18.请依据文意在文章画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

    19.请简要阐释文章前后两次写到古柏和天坛相配的用意。

    20.鲁迅在谈及创作时曾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请据此简要说明本文的创作特点。

     

     

    七、名著阅读

    21.《红楼梦》回目中往往有对人物的一字定评,请在勇、贤、俏、慧、痴、美中选择恰当的字填入相应的回目中。

    ___袭人娇嗔箴宝玉

    ___平儿情掩虾须镯

    ___晴雯病补雀金裘

    ___紫鹃情辞试忙玉

     

    八、语言表达

    22.校刊编辑刊载植树节主题的专刊,请你在下列三幅图中选择一幅进行推荐,并写出推荐理由,要求理由充分,条理清晰,字数在100字以内。

                                           

     

    九、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槽,非隶非槽,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1A    2C    3D

     

    4D    5B    6A

     

    7C    8B    9D    10B    11B    12.(1)乐于称道一个人的美好却不是谄媚,是因为那个人的为人确实经得起这样的称道。

    2)一个小人物这样介绍自我,不了解内情的人又会认为在赞誉自我,来求得别人来赏识自己。    13.广泛阅读;正视差距;长期积累;认真思考;善于反思。

     

    14(1)C

    (2)孟诗:拜访杜诗:路过或长满皆可。

    (3)同:借景抒情,对偶。

    异:孟诗:白描、远近结合。杜诗:比喻、拟人、动静结合、视触多感官。

     

    15     士不可以不弘毅     举类迩而见义远     三顾频烦天下计     赢粮而景从     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16AD    17.(1但它还是坚强地支撑着,箭一样斜指向天空,就像战场上一个中弹也不肯倒下的武士。于是,它与众不同地活了下来,定格成今天这样,像一尊罗丹或马约尔的雕塑将一棵斜躺古柏比作了一个武士、一尊雕塑,形象地展现出同一事物的不同特点。

    2我觉得古柏、起码这棵古柏就像我们古代的日晷,直指天空,直指时辰,和天坛相配运用比喻,把这棵古柏比作日晷,写出了斜立的古柏和天坛所传达的天人合一的理念相配。    18.我垂垂老矣,它还是像以前那样的枝繁叶茂。    19.前面写古柏庄重威仪,富有生命力,深具历史沧桑感,和庄严肃穆、历史悠久的天坛相配;结尾写斜立的古柏像日晷,直指天空和时辰,和天坛所传达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如答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中国传统哲学宇宙观也可)相配。    20选材具有典型性,体现选材严。文章写天坛柏树,重点描写了一棵斜卧而顽强不倒的古柏,突出天坛柏树生命力顽强等特点,体现了选材要严立意具有深刻性,体现开掘深。文章以天坛柏树为中心,联想到梵高、史铁生关于柏树的作品,挖掘出柏树在美术和文学等方面的深层意蕴,升华出柏树契合天坛的精神理念,体现了开掘要深

     

    21                   

    22.示例:

    推荐第一幅图。

    理由:

    构图新颖:托举的双手构成树干,张开的五指化成树枝;

    主题明确:点明了植树节的日期“3.12”;双手代表人人植树;

    寓意美好:富有生机的绿叶环绕城镇乡村、河流山川和飞鸟白云,体现生态环境守护美好家园。

     

     

    23.略

     

    相关试卷

    2023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0页。

    2022年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4页。

    2022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共14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