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基础知识综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基础知识综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基础知识综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1.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朱赫来查看了小山包,然后和托卡列夫、帕托什金坐上雪qiāo到伐木场去了一趟,接着又转了回来。大伙儿仍旧在小土坡上顽强地挖着土。朱赫来看着闪光的铁锹,看着弯着腰紧张劳动的人群,低声对阿基姆说:“用不着开群众大会了。这里谁也用不着鼓励。托卡列夫,你说得对,他们真是无价之宝。!”朱赫来看着这些挖土的人,眼睛里流露出钦佩、爱护和自豪的神情。就在不久之前,在反革命叛乱的时候,他们中间有一部分人曾经背起钢枪战斗。而现在,他们又怀抱着共同的志向,要把铁路动脉通到堆放大量宝贵木柴的森林离去。木柴可是温暖和生命的源泉啊。(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雪qiāo______铁锨______钦______佩(2)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3)文中“共同的志向”指的是什么?(4)以上文段节选自名著《______》,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于现在的______(填国名)。(5)文段的背景是,共和国刚刚成立,为了战胜饥饿和寒冷,______迫在眉睫。筑路工作异常艰苦,博雅尔卡的工地上真正在考验着人们的意志,朱赫来视察时不禁由衷赞叹:“______!”这句话是对小说主题的高度概括。同时大家一直关心着主人公______的状况,但“大叶性肺炎兼肠伤寒”还是击倒了他,后被护送回家。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甲】说起中国的史书《史记》《汉书》,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有两个原因。一则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再早虽然还有《尚书》《鲁春秋》《国语》《春秋左氏传》《战国策》等,但《尚书》《国语》《战国策》,都是记言的史,不是记事的史。《春秋》和《左传》是记事的史了,可是《春秋》太简短,《左氏传》虽够铺排的,而跟着《春秋》编年的系统,所记的事还不免散碎。【乙】他不大仿作乐府,可是他描写社会生活正是乐府的精神;他的写实的态度也是从乐府来的。他常在诗里发议论,并且引证经史百家;但这些议论和典故都是通过了他的满腔热情奔迸出来的,所以还是诗。他这样将诗历史化和散文化;他这样给诗创造了新语言。古体的七言诗到他手里正式成立;古体的五言诗到他手里变了格调。从此“温柔dūn厚”之外,又开了“沉着痛快”派。吟读古诗,如同面对良师益友,让我们可以聆听教诲,受到刻骨铭心的启发;(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散( )碎 dūn( )厚(2)将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他的写实的态度也是从乐府来的。(3)以上文段选自《经典常谈》,它所讲经典中,《史记》《汉书》属于“史”,《周易》《尚书》属于“______”,《离骚》《九章》属于“______”,《墨子》《吕氏春秋》属于“______”。(4)请你结合《经典常谈》中对下列古籍的阐述,挑选一本古籍进行深入阅读,并说明选择的原因。《尚书》《诗经》《战国策》《汉书》3.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陶渊明,浔阳柴桑人,做了几回小官,觉得做官不自由,终于回到田园,躬耕自活。他也是老、庄的信徒,从躬耕里领略到自然的恬美和人生的道理。他是第一个人将田园生活描写在诗里。他的躬耕免祸的哲学也许不是新的,可都是他从现实生活里体验得来的,与口头的玄理不同,所以亲切有味。诗也不妨说理,但须有理趣,他的诗能够做到这一步。他作诗也只求明白诚恳,不排不典;他的诗是散文化的。这违反了当时的qū势,所以《诗品》只将他放在中品里。但他后来确成了千古“隐yì诗人之宗”。(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恬( )美 玄( )理 qū( )势 隐yì( )(2)这段文字选自朱自清所著的《__________》,从文段中可知,陶渊明开创了______诗派,他的诗歌语言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3)“躬耕”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文提到“田园生活”,下列诗句没有写到这一生活的一项是( )A.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D.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chóu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以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式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bèi,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chóu( )神作乐 一唱众和( ) 称意( ) 并行不bèi( )(2)请你写出一个结构类型与“回肠荡气”相同的短语___________。(3)请将文段中划线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4)下列有关《经典常谈》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是一部为中学生水平的青年读者写作的具有导读性质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本。B.作者对十三类经典进行了准确又不失生动的介绍,使得全书兼备学术性与文学性。C.《<诗经>第四》中认为,歌谣与最初的诗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节奏要求和传播方式。D.文段中“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歌谣经众人聚唱后,数量越来越多。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一是“象形”,象物形的大概。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四是“形声”,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形是意符,声是音标。五是“转注”,就是互训。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意义全部相同或一部相同,可以互相解释的,便是转注字,也可以叫作同义字。六是“假借”,语言里有许多有音无形的字,借了别的同音的字,当作那个意义用。5.上述文字节选自__________(作者)写的《__________》一书。上文所介绍的“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都是__________的条例,转注和假借都是__________的条例。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汉字“鱼”“口”“耳”“手”“田”等都是象形文字。B.“刃”字,在“刀”形上加一点,指示刃之所在,“刃”是指事文字。C.“人”“言”为“信”,“信”是会意文字,“江”“河”是转注文字。D.“令”本义是发号,假借为“县令”的“令”,这是假借文字。7.根据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①甲骨文中的“夏”, 就是一个人的象形:头、发、眼、身躯、两臂俱全,双手摆开呈现一种强而有力的架式。②中国自古就有“文章光华礼仪之大”,所以“夏”也可引申为“大”之意。探究结果:我国古称“华夏”,意思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8.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甲】到了《________》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乙】韩愈抗颜为人师而提倡古文,形势比较难;欧阳修居高位而提倡古文,形势比较容易。明代所称唐宋八大家,韩、柳外,六家都是宋人。欧阳修为首;以下是曾巩、王安石、苏洵和他的儿子________、________。曾巩、苏轼是欧阳修的门生;别的三个也都是他提 bá的。他真是当时文坛的 méng 主。(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琴瑟( ) 调( )协 提bá( ) méng( )主(2)“洋洋大观”中“观”的意思是( )A.看 B.看到的景象 C.对事物的认识,看法(3)将下面的句子改成双重否定句。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4)以上文段都出自朱自清的著作《________》,【甲】段横线处应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乙】段横线处依次填写的内容是______和____。9.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甲】说起中国的史书《史记》《汉书》,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有两个原因。一则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再早虽然还有《尚书》《鲁春秋》《国语》《春秋左氏传》《战国策》等,但《尚书》《国语》《战国策》,都是记言的史,不是记事的史。《春秋》和《左传》是记事的史了,可是《春秋》太简短,《左氏传》虽够铺排的,而跟着《春秋》编年的系统,所记的事还不免散碎。【乙】他不大仿作乐府,可是他描写社会生活正是乐府的精神;他的写实的态度也是从乐府来的。他常在诗里发议论,并且引证经史百家;但这些议论和diǎn故都是通过了他的满腔热情奔迸出来的,所以还是诗。他这样将诗历史化和散文化;他这样给诗创造了新语言。古体的七言诗到他手里正式成立;古体的五言诗到他手里变了格调。从此“温柔dūn厚”之外,又开了“沉着痛快”派。(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散( )碎 diǎn( )故 格调( ) dūn( )厚(2)将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他的写实的态度也是从乐府来的。(3)以上文段选自《经典常谈》,作者是______。【乙】段中的“他”是唐代诗人_____,有“______”的美誉。(4)联系《经典常谈》,说说《史记》与《汉书》的体例有什么不同。10.为加强琼海市“讲文明、树新风”的城市文化建设,椰城中学举办“阅读以致远,书香以修身”的读书活动。请阅读下列语段,按要求完成任务。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 ① (A.漫不经心 B.杂乱无章)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dài( )。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dūn( )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 )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 )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 ② (A.高低消长 B.困难重重),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节选自《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①懈dài( ) ②dūn( )实 ③蜷( )卧 ④熠( )熠烁烁(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①______ ②______(3)请在横线上续写句子,使之与前面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欣赏是一种领略,欣赏也是一种收获。欣赏日出,自然会在日出的喷薄中感受向上的力量;欣赏大海,自然会在大海的浩瀚中领悟博大的胸怀;欣赏__________,自然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 橇 xiān qīn(2)眼睛里不能不流露出钦佩、爱护和自豪的神情。(3)修通铁路(4)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乌克兰(5) 修通铁路 这些人都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保尔 2.(1) sǎn 敦(2)示例:他的写实的态度难道不也是从乐府来的吗?(3) 经 集 子 (4)示例:我选《诗经》。《经典常谈》中介绍了《诗经》的来源、构成与特色,通过之前的学习,我知道《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国人诗歌启蒙之源。因此深入阅读《诗经》,不仅可以了解名目先秦人们的生活,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还可以欣赏其语言美,学习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1) tián xuán 趋 逸(2) 《经典常谈》 田园 质朴(明白诚恳、朴实无华等也可)(3)亲身耕种(或:亲自劳作)(4)D 4.(1) 酬 hè chèn 悖(2)示例:良师益友(3)歌谣不能不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4)D 5. 朱自清 《经典常谈》 造字 用字 6.C 7.伟大的中华(或强大的中华) 8.(1) sè tiáo 拔 盟(2)B(3)示例:有了这些,重叠不可能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4) 经典常谈 诗经 苏轼 苏辙 9.(1) sǎn 典 diào 敦(2)示例:他的写实的态度难道不也是从乐府来的吗?(3) 朱自清 杜甫 诗圣(4)示例:①《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则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②《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并入“列传”,体例较《史记》更为整齐统一。 10.(1) ①怠 ②敦 ③quán ④yì(2) ①A ②A(3) ①欣赏高山,自然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感悟理想的崇高 ②欣赏大树,自然会在大树的伟岸中获得自立的尊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基础知识综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基础知识综合期中专项练习试题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阅读语段,按照要求完成下面题目,选文中划线句子表达欠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基础知识综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