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青岛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35海洋资源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35海洋资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青岛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35海洋资源 一、单选题1.(2020·山东青岛·统考一模)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NaCl B.K2SO4 C.H2O D.MgCl22.(2020·山东青岛·统考一模)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从海水中获取金属镁时为使镁元素完全沉淀应加入稍过量的烧碱B.可以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获取食盐,是因为食盐是海水中最多的物质C.海水“制碱”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中只含有两种物质D.以氯化钠为原料“制碱”的过程中通入氨气的作用是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3.(2020·山东青岛·统考二模)为除去粗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MgSO4、CaCl2,某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微溶物不形成沉淀)( )A.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B.溶液X中只含溶质NaCl和Na2CO3C.加入Ba(OH)2溶液时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MgSO4=Mg(OH)2↓+BaSO4↓D.可以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4.(2020·山东青岛·统考一模)(2012年山东烟台,13题,2分)烟台是座美丽的城市。下列对海洋化学资源利用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B.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C.利用像海水或卤水中加入石灰乳的方法将海水中的Mg2+富集沉淀出来D.利用海底蕴藏的大量“可燃冰”作燃料,以它为燃料不会加剧温室效应5.(2021·山东青岛·统考二模)下列关于工业生产说法正确的是A.在侯氏制碱工业中,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二氧化碳,后通氨气B.工业制碱得到的副产品NH4Cl在农业上可以用作复合肥C.工业上用电解氯化镁溶液的方法制取金属镁D.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生石灰6.(2021·山东青岛·统考一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油是重要的战略能源之一,可通过分馏的方法获取新物质提高其利用率B.海水制碱过程中将小苏打加热后固体质量减少,因此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以海水为原料制取纯碱时通入氨气目的是使溶液呈碱性利于二氧化碳吸收7.(2021·山东青岛·统考一模)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氯化钠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8.(2021·山东青岛·统考一模)海水通过晒制得到的粗盐中常含有泥沙、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以下是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aC12和Na2CO3的添加顺序不能颠倒,否则除不尽Ba2+B.滤渣中共有三种沉淀C.为证明所加盐酸过量,可取少量溶液B,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D.经过一系列除杂操作后,最终得到溶液B中的溶质只有NaCl9.(2021·山东青岛·统考一模)下列关于元素含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Fe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C.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 D.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a10.(2022·山东青岛·统考一模)《天工开物》中对“海水盐”有如下描述:“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文中没有涉及到的操作是A.加热B.结晶C.蒸发D.过滤11.(2022·山东青岛·统考一模)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主要操作A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先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B检验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硫酸钠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C除去氯化钾溶液中的碳酸钾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D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分别取少量样品加入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A.A B.B C.C D.D12.(2022·山东青岛·统考一模)分离、提纯除杂、鉴别是化学实验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将粗盐中混有的泥沙分离溶解、过滤、蒸发B从混有少量NaCl的KNO3中得到较纯净的KNO3固体先加水溶解,再蒸发结晶C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MgSO4加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D鉴别CaCO3、NaOH、NaCl、NH4NO3四种固体加水,观察溶解情况,触摸容器外壁感受温度变化 A.A B.B C.C D.D 二、多选题13.(2020·山东青岛·统考一模)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流程简图如下),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发展。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条件下 NaHCO3的溶解度比NH4C1小B.过滤得到的“母液”中只有两种溶质C.析出晶体后的母液为 NaHCO3的不饱和溶液D.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更多地析出沉淀14.(2021·山东青岛·统考二模)去除难溶性杂质后的食盐样品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和Na2SO4.为除去可溶性杂质,将食盐样品溶于水,依次加入稍过量的三种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X,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搅拌、煮沸,得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X中有四种成分B.“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目的只是为了除去过量的NaOHC.将氯化钠溶液用上图装置加热蒸发,至水分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D.除杂过程中有Na2CO3参加的化学反应为复分解反应15.(2020·山东青岛·统考一模)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中,存在错误的是( )A.化学巨匠及其杰出贡献B.化学与健康①卢瑟福:建立原子的有核结构模型②侯德榜:创立侯氏制碱法①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②人体缺碘或碘过量,会引起甲状腺肿大C.化学与生活D.化学与环境①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②用食盐水洗去水壶中的水垢①赤潮和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现象②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A.A B.B C.C D.D16.(2020·山东青岛·统考一模)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创立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化肥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图1是侯氏制碱法的反应原理,图2是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中除水外,能够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氨气B.制碱过程中首先析出的是碳酸氢钠,因为相同条件下,它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C.50℃时,向50g水中加入30g氯化铵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D.侯氏制碱法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原料利用率
参考答案:1.C【详解】海水中,盐类物质仅占海水质量的3.5%,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故选C。2.D【分析】本题考查海水晒盐原理、工业制碱、结晶原理。【详解】A、氢氧化钠的价格高,氢氧化钙的价格低,所以工业上从海水中获取金属镁时为使镁元素完全沉淀应加入稍过量的石灰乳,故A不符合题意;B、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可以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获取食盐,故B不符合题意;C、海水“制碱”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铵、碳酸氢钠、水三种物质,还可能含有氯化钠、氨水等物质,故C不符合题意;D、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关于制纯碱的流程里,先通入氨气后通入二氧化碳的原因:氨气溶解性在水中很大,所以先加入氨气溶于水溶液显碱性,再通入二氧化碳后二氧化碳在碱性溶液中溶解度会变大。3.A【详解】A. 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选项正确;B. 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过量,溶液X中含溶质NaCl和Na2CO3及氢氧化钠,选项错误;C. 加入Ba(OH)2溶液和粗盐溶液中的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钡沉淀,过量的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MgSO4=Mg(OH)2↓+BaSO4↓,Ba(OH)2+Na2CO3=BaCO3↓+2NaOH,选项错误;D. 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会导致最终所得氯化钠中有氢氧化钡杂质,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4.D【详解】A、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是多级闪急蒸馏法,故A叙述正确;B、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可以使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取食盐,故B叙述正确;C、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能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要将镁离子富集可以使用加入氢氧化钙的方法,故C叙述正确;D、可燃冰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故D叙述错误。故选D。5.D【分析】逐项进行分析,就能得到答案。【详解】A、在侯氏制碱工业中,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应先通氨气,形成饱和的氨盐水,后通二氧化碳,这样可以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从而生成更多的碳酸氢钠,使产率更大,该项不符合题意;B、工业制碱得到的副产品NH4Cl,仅含有氮元素,在农业上可以用作氮肥,该项不符合题意;C、工业上用电解氯化镁固体的方法制取金属镁,不是电解氯化镁溶液,该项不符合题意;D、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生石灰,该项符合题意故选D。6.D【详解】A、石油是重要的战略能源之一,可通过分馏的方法使石油中各物质分离,提高其利用率,不是生成新物质,错误;B、小苏打加热生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是因为二氧化碳是气体,散逸到了空气中,该反应是化学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C、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是两种物质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错误;D、制取纯碱时通入氨气目的是使溶液呈碱性利于二氧化碳吸收,正确。故选D。7.A【详解】A、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此选项错误。B、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78%,氧气体积分数21%,含量最高的气体是氮气,此选项正确;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此选项正确; 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此选项正确。故选:A。8.A【详解】A、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可除去氯化镁,氯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可除去硫酸钠,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碳酸钠能与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可除去氯化钡和氯化钙,故氯化钡和碳酸钠的添加顺序不能颠倒,否则无法除尽钡离子,符合题意;B、滤渣中含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镁生成的氢氧化镁。氯化钡和硫酸钠生成的硫酸钡,氯化钙和碳酸钠生成的碳酸钙,氯化钡和碳酸钠生成的碳酸钡,共有四种沉淀,不符合题意;C、溶液B中含氯化钠,滴加硝酸银溶液,硝酸银与氯化钠、盐酸都能生成氯化银沉淀,故无论盐酸是否过量,都能生成白色沉淀,不符合题意;D、经过一系列除杂操作后,溶液B中含有氯化钠和过量的盐酸,不符合题意。故选A。9.B【详解】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元素符号为Al,不符合题意;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符合题意;C、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不符合题意;D、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不符合题意。故选B。10.D【详解】食盐为可溶性固体,由“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可知,加热后,沸点低的水分离出来,为结晶法,涉及加热、蒸发、结晶,不涉及过滤。故选:D。11.A【详解】A、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B、氯化钡与碳酸钠、硫酸钠都能发生反应,现象都是产生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不能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有硫酸钠,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氯化钙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会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钙(过量的),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碳酸钠与盐酸、硫酸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A。12.B【详解】A、泥沙不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步骤能将粗盐中混有的泥沙分离,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B、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从混有少量NaCl的KNO3中得到较纯净的KNO3固体,可采用先加水溶解,再降温结晶,得到较纯净的KNO3固体,不能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MgSO4与BaCl2反应生成氯化镁的硫酸钡沉淀,能除去杂质,且不引入新杂质,符合除杂的原则,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D、将CaCO3、NaOH、NaCl、NH4NO3四种固体加入水,不能溶解的是CaCO3,能溶解放出大量热的是NaOH,能溶解,温度基本不变的是NaCl,能溶解吸收热量的是NH4NO3,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13.BC【详解】A、在该温度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H4Cl小,NaHCO3会在沉淀池中沉淀出来,故A正确;B、过滤得到的“母液”中含有的溶质有碳酸氢钠、氯化铵,还有可能含有过量的氯化钠,故B错误;C、析出晶体后的母液为 NaHCO3的饱和溶液,故C错误;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能更好的吸收二氧化碳,使反应物浓度大,反应速度快,故D正确。故选BC。14.AD【详解】A、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由于氯化钡过量,则碳酸钠与其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则滤渣X中有四种成分,正确;B、“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目的为了除去过量的NaOH,Na2CO3,错误;C、加热蒸发时,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温将其蒸干,错误。D、除杂过程中有Na2CO3参加的化学反应为,,均为复分解反应,正确。故选AD。15.CD【详解】A、根据化学史的知识可知,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有核结构模型;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即候氏制碱法,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人体缺碘或碘过量,会引起甲状腺肿大,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活性炭因为疏松多孔的结构,使其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去冰箱内的异味;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等,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不与其反应,只有酸才能与水垢反应,选项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D、水体富营养化会出现赤潮和水华;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污染越严重,表示空气质量越差,选项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故选CD。16.BD【详解】A、侯氏制碱法中除水外,能够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并不是氨气,氮元素存在于氯化铵中,作为了氮肥用,并没有生成氨气,故A错误;B、在该温度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H4Cl小,NaHCO3会在沉淀池中沉淀出来,故B正确;C、由图2可知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50g,即在5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50g氯化铵,因此50g水中加入30g氯化铵充分搅拌得到的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D、侯氏制碱法在氯化铵溶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钠晶体,降低了氯化铵的溶解度,使氯化铵晶体单独析出得到另一种产品——氮肥,氯化钠溶液则可以循环利用,工艺更绿色环保,故D正确。故选B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30化学肥料,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9水,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4氧气,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