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广西贵港市港北六中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广西贵港市港北六中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01
    2022-2023学年广西贵港市港北六中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02
    2022-2023学年广西贵港市港北六中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广西贵港市港北六中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西贵港市港北六中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西贵港市港北六中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  “在长期的劳动中,人类逐渐学会如何说话、制作工具和使用火,从而进化成了‘人’。”这里的“进化”应发生在(  )

    A. 旧石器时代 B. 河姆渡文化时期 C. 半坡文化时期 D. 尧舜禹时代

    2.  每逢清明时节,海内外华夏儿女纷纷相聚陕西,举行祭祖活动,以寄托念祖之情。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 尧和舜 B. 炎帝和黄帝 C. 黄帝和蚩尤 D. 舜和禹

    3.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引文体现的是西周时期的(  )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4.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如图所示文物铸造于(  )

    A. 夏朝
    B. 商朝
    C. 春秋时期
    D. 战国时期

    5.  依赖武力实现的政治统一并不能长久,只有文化的统一才有可能实现并维护政治统一。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与材料主张一致的是(  )

    A. 北击匈奴 B. 统一文字
    C. 南征越族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6.  以下是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该表反映了秦朝在地方实行(  )

    郡名

    建置时代

    郡治

    陇西郡

    昭襄王二十八年置,始皇因之

    今甘肃临洮

    辽东郡

    古燕置,始皇因之

    今辽宁辽阳

    南海郡

    始皇置

    今广东广州

     

    A. 设立中央政权机构 B. 加强了地方权力 C. 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D. 消除了地域差异

    7.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时的呐喊。公元前209年处于(  )

    A. 公元前二世纪初 B. 公元前二世纪末 C. 公元前三世纪初 D. 公元前三世纪末

    8.  2021年考古发现,霸陵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与汉文帝遗诏中所说“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相吻合。这印证了汉文帝(  )

    A. 勤俭治国 B. 勤于政事 C. 善于用人 D. 虚怀纳谏

    9.  汉朝规定、每年祭祀高祖庙时,诸侯需奉献黄金资助。汉武帝曾借口诸侯所献黄金的分量和成色不足,一年就夺去了106个诸侯的爵位。汉武帝的做法(  )

    A. 抵御了匈奴南下袭扰 B.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 落实了休养生息政策 D. 有助于经济重心南移

    10.  东汉班固评价汉武帝“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北宋司马光评价汉武帝“穷奢极欲、使百姓疲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如今,对汉武帝的科学评价应该(  )

    A. 坚信班固的旧观点 B. 采纳年代久远的看法
    C. 赞同司马光的认识 D. 坚持客观辩证的立场

    11.  刘秀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12.  图中物品(技术)交流主要得益于(  )
     

    A. 丝绸之路的开通 B. 班超经营西域 C. 海外贸易的发展 D. 文成公主入藏

    13.  《史记》记载,汉文帝要求“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2021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陕西西安江村大墓即汉文帝霸陵,其中大部分文物都是陶俑,还有陶器、铁器小件。这表明(  )
    ①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文献记载
    ②《史记》所有记载都真实可信
    ③汉文帝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④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  三国是东汉末年以来由分裂走向大一统的过渡时期。结束这一时期,统一全国的是(  )

    A. 西晋 B. 东晋 C. 隋朝 D. 唐朝

    15.  东晋王羲之的书法自由潇洒,将个人审美意识寄托于字体、笔意、结构、走势图是其代表作《兰亭集序》(摹本•局部)。该作品的字体是(  )


    A. 隶书 B. 楷书 C. 行书 D. 草书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16.  中国是以农立国的世界文明古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磁县发掘出一处距今八九千年的遗址,发现了上百个储存粮食的粮窖。同时,出土了翻地用的石铲等工具。
    材料二:《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
    材料三:《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1) 材料一中考古工作者的发现表明了当时该地区出现了什么社会现象?中国在世界上最早栽培了哪些农作物?

    (2) 根据材料二写出农业耕作技术有哪些革命性突破?这革命性突破出现在哪一时期?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东晋建立于哪一世纪?

    17.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法规定:立了军功的,按功劳大小升爵受赏;为私利争斗的,按情节轻重处以刑罚。努力务农,精耕勤织,因而获得粮食、布帛丰产的,免除本人的徭役或赋税。国君亲属宗族,不是立有战功,经过评定,不得列入谱牒。
    新法实行了一年,秦人到国都投诉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正在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新法。商鞅说:“新法行不通,是由于上面的人先犯法。”将依法惩办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刑,就处罚了太傅公子虔,太师公孙贾被处以墨刑。第二天,秦人都守法了。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他统治时期(五世纪末)采取一系列措施,要求鲜卑族使用汉语,改用汉姓,改穿汉服,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官制等。他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当时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 根据材料一,归纳“新法”的内容,并概括指出商鞅执法的特点。

    (2) 材料二提及的“他”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民族融合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他”改革产生的积极影响。

    18.  重要历史人物能推动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摘编自《论语•为政》

    材料二:《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材料三:阅读曹操的诗句:
    诗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蒿里行》

    诗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步出夏门行》

     

    (1) 你认为材料一的言论是哪一位历史人物的言论?材料一反映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提倡的思想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2) 根据材料二,归纳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

    (3) 阅读材料三,回答诗一所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诗二表达曹操怎样的“壮心”?为什么他不能实现他的“壮心”?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人类最早是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工具,采用各种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不同类型的石器,我们称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故这里的“进化”应发生在旧石器时代。
    故选:A
    本题考查人类的进化。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掌握人类进货的历程和影响。
     

    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炎帝和黄帝的相关史实,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B.距今约五六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炎帝与黄帝共同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B项正确。
    ACD.尧、舜、禹和蚩尤与“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无关,排除ACD项。
    故选B  

    3.【答案】D

    【解析】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知,这体现了西周时期的分封制,D项正确;禅让制出现在原始社会后期,排除A项;宗法制是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排除B项;郡县制出现在秦朝,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西周时期的分封制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周时期的分封制的相关史实。
     

    4.【答案】B

    【解析】图片所示文物是商朝铸造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青铜器,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青铜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答案】B

    【解析】根据“只有文化的统-才有可能实现并维护政治统一”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统一文字是秦始皇在文化层面巩固统一的措施,与材料主张一致。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B项正确;北击匈奴和南征越族都是军事措施,排除AC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代的措施,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解题的关键是“只有文化的统一才有可能实现并维护政治统一”。
    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6.【答案】C

    【解析】由表格中“辽东郡”、“南海郡”、“陇西郡”等可知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秦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天下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不符合。排除ABD
    故选:C
    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掌握秦朝疆域。
    本题考查秦朝疆域,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7.【答案】D

    【解析】根据公元纪年法可知,一百年一个世纪,十年一个年代,公元前209年应属于公元前3世纪,因为公元前的时间数越小离现在越近,因而公元前209年属公元前3世纪末。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纪年方法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陈胜、吴广起义、纪年方法的相关史实。
     

    8.【答案】A

    【解析】题干现象说明汉文帝提倡勤俭治国。汉文帝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汉文帝以身作则,在位20多年,生活简朴,宫室、园林以至车骑都没有增加。
    故选:A
    本题考查文景之治,知道汉文帝提倡勤俭治国。
    本题考查文景之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9.【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汉武帝曾借口诸侯所献黄金的分量和成色不足,一年就夺去了106个诸侯的爵位”可知,汉武帝通过夺去106个诸侯的爵位,削弱了地方的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抵御了匈奴南下袭扰,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西汉初年实现休养生息政策,排除C项;经济重心南移在宋朝,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推恩令,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推恩令,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0.【答案】D

    【解析】据题干看出班固与司马光对汉武帝的评价截然相反,都过于片面,今天对汉武帝的评价应该坚持客观辩证的立场,既要看到汉武帝的功绩,也有看到他的过失。
    故选:D
    本题考查汉武帝,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汉武帝,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1.【答案】B

    【解析】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公元25年,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光武中兴。公元25年,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刘秀建立东汉与光武中兴的史实。
     

    12.【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图示信息“汉朝、丝绸、漆器、开渠、凿井等技术”“西域、核桃、葡萄、石榴、苜蓿、香料、玻璃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反映的是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原地区与西域地区的物质文化交流。“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漆器以及开渠、凿井等技术传入西域。西域的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乐器、歌舞等传入中国,A项正确;班超经营西域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海外贸易的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排除C项;文成公主入藏发生在唐朝,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意义等知识,注意图示的正确解读。
    本题主要考查了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意义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3.【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史记》记载,汉文帝要求‘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2021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陕西西安江村大墓即汉文帝霸陵,其中大部分文物都是陶俑,还有陶器、铁器小件”可知,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文献记载,①说法正确;题干“汉文帝要求‘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汉文帝霸陵,其中大部分文物都是陶俑,还有陶器、铁器小件”表明,汉文帝提倡节俭,反对奢侈,③说法正确,B项符合题意。②说法太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AC项;题干没有涉及④,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史记》、考古发现、汉文帝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史记》、考古发现、汉文帝的相关史实。
     

    14.【答案】A

    【解析】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西晋的统一,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西晋的统一,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5.【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兰亭集序》是东晋王羲之的代表作,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C项正确;隶书、楷书、草书与《兰亭集序》无关,排除AB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兰亭集序》的字体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兰亭集序》的字体的相关史实。
     

    16.【答案】【小题1】表明了当时该地区已有了原始农业。农作物:稻、粟、黍。

    【小题2】牛耕和铁农具的出现。春秋时期。

    【小题3】原因:由于北方战乱,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这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同时也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当时江南地区较安定,统治者也重视发展经济;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4世纪。

    【解析】本题以三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中国在世界上最早栽培的农作物、春秋时期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东晋时期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东晋建立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中国在世界上最早栽培的农作物、春秋时期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东晋时期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东晋建立等知识。
     

    17.【答案】【小题1】内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严明法度,禁止私斗;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特点:公正、严明、不畏强权。

    【小题2】人物:北魏孝文帝。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形式多样等。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解析】本题以二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商鞅变法的措施、商鞅执法的特点、孝文帝改革以及意义、民族融合的特点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商鞅变法的措施、商鞅执法的特点、孝文帝改革以及意义、民族融合的特点等知识。
     

    18.【答案】【小题1】人物:孔子。核心思想:仁。意义:有利于减轻压迫,改善民生;有利于社会风化,弘扬正气:对于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小题2】原因:刘邦重视人才,善于用人,得到萧何、韩信、张良等人的辅佐;项羽刚愎自用,不重视人才,不采纳范增的意见。

    【小题3】诗一描绘的景象:东汉末年经济凋敝、人口减少和百姓生活困苦的社会现实。原因:东汉末年州牧、郡守拥兵割据,战乱不断。诗二的“壮心”:曹操想要统一全国的愿望。原因:随着刘备、孙权势力的上升和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失败,最终形成的是三分天下的局面。

    【解析】本题以三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孔子的核心思想、孔子提倡的思想的积极意义、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东汉末年的的社会景象以及出现这样的状况的原因、曹操的“壮心”以及未能实现他的“壮心”的原因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孔子的核心思想、孔子提倡的思想的积极意义、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东汉末年的的社会景象以及出现这样的状况的原因、曹操的“壮心”以及未能实现他的“壮心”的原因等知识。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广西贵港市港北重点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历史试卷(9月份)(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西贵港市港北重点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历史试卷(9月份)(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西贵港市平南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西贵港市平南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西防城港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西防城港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