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16.0分)
1. 我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巨川。读图,完成23~25题。
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河流①流程长,注入东海 B. 河流②汛期短,水位季节变化小
C. 河流③水量大,是我国第二大河 D. 河流④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2. “和煦的阳光,广阔的田野,欢快的鸟儿”所描述的自然资源分别属于( )
①气候资源②水资源③土地资源④生物资源⑤矿产资源⑥海洋资源.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③④⑥
3. 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风能 B. 水能 C. 生物资源 D. 石油
4. 我国政府规定,要采取多方面措施,切实保障我国耕地保有量在2020年不低于18亿亩这一底线,并且在更长远的时期内要坚守这一红线不动摇。关于我国规定18亿亩耕地红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中国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B. 耕地比重小,耕种用地紧张
C. 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 D. 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5.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
A. 东南沿海多 西北内陆少 B.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渐增
C. 东少西多 南少北多 D. 降水集中在夏、秋季,冬、春季少
6. 为缓解华北平原,尤其是京津地区淡水资源不足的状况,采取的跨流域调水措施是( )
A. 发展节水农业 B. 修建水库 C. 南水北调 D. 西水东调
7. 我国因受季风的影响,冬春季节,许多地方用水困难,而夏秋季节,不少江河的水白白流走,解决问题的主要适宜措施是( )
A. 人工降雨 B. 大量开采地下水 C. 修建水库 D. 跨流域调水
8.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湖北武汉成为全国的焦点。2月21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表了题为《武汉的自述火了:很抱歉以这种方式“出名”》的漫画,让全国人民重新认识了武汉。读图完成15~18题。
从武汉坐高铁出发,不出5小时,就可以东到上海,西到成都,南到广州,北到北京。从武汉坐高铁到北京,乘坐的高铁线路是( )
A. 京沪高铁 B. 京广高铁 C. 沪昆高铁 D. 哈大高铁
9. 我国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如图为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据此完成14~15小题。
图中最适合在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的农业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各小题。
10. 图中序号与其土地利用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
A. a一旱地 B. b一草地 C. c一林地 D. d一水田
11. 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表现在( )
A.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B. 人均耕地少 C. 山地多,平原少 D.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12. 土地利用类型d在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有( )
A. 石漠化 B. 耕地面积减少 C. 土地盐碱化 D. 草场退化
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横向联合、优势互补为环渤海地区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结合图,完成各小题。
13. 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运便利 B. 矿产资源贫乏
C. 主要位于亚热带 D. 青岛、天津都濒临黄海
14. 图中阴影区甲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关于其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降水均匀,少旱涝灾害 B. 地处平原,地势平坦
C. 热量充足,一年三熟 D. 远离水源,灌溉困难
读我国两大工业基地示意图,完成各小题。
15. 与甲工业基地相比,乙工业基地发展的突出优势是( )
A. 煤、铁等矿产分布集中 B. 多港湾,海上运输便利
C. 邻近港澳,便于引进资金、技术 D. 高等院校众多,科技力量雄厚
16. 上海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深圳的华为、腾讯等企业高速发展。影响这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主要条件是( )
A. 丰富的资源 B. 广阔的市场 C. 工业基础好 D. 科技和人才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
17. 读我国部分地区山河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 ______ 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长江流经的D山脉是 ______ 和C巫山山脉:长江冲出C山脉后向东流,进入 ______ 平原。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中的“天”和“海”分别是指 ______ 和 ______ 。黄河中游流经的地形区是 ______ ,大量泥沙汇入。黄河经B太行山脉后,由于地势低平,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 ______ ”。
(3)图中A山脉是 ______ ,是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
18. 读“中国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①是 ______,②是 ______,①②的分界线大致是秦岭—淮河。
(2)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序号①—④中,最适合发展畜牧业的是 ______,最适合发展林业的是 ______。(写数字)
(3)从干湿地区来看,耕地主要分布在 ______区;从季风区、非季风区来看,草地主要分布在 ______区;从温度带来说,水田主要分布在 ______;从地形类型来看,林地主要分布在 ______。
19. 我国是个非常缺水的国家,为了解决水资源缺乏,聪明智慧的中国人民建设了许多大型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引大入秦,引滦入津,引汉入渭等,而全国最大最著名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则是南水北调。结合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的必要性:华北地区主要位于 ______ (干湿地区),由于①河流偏少,而且流量小:②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用水量大:③工业、农业发达,对水的需求量极大:④水污染和水浪费较为严重:⑤气候方面的影响。使的华北地区成为我国最缺水的地区,对水需求的迫切性极高。请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 ______ 。
(2)南水北调的可行性:
①长江主要位于 ______ (径流带),是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水资源丰富,从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搭配角度来看,南方 ______ ,所以,南方水资源有盈余。
②南水北调三线调水工程方案中,最简单的线路是东线,因为有 ______ (运河)可以直接应用,只需要疏通河即可。
(3)东线工程调水面临困难:从地图资料可以看出,东线南半部线路地势大致为 ______ ,所以在需要建设多处提水站,层层提水。另外,由于该线路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容易造成 ______ 。
(4)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探究:
西北地区处于干旱区和半干旱区,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区,西线工程计划从长江、雅砻江等河流上游调水黄河上游,缓解西北地区缺水,但是该工程暂时仍未开工,请结合资料,从必要性和可行性角度分析,该工程暂未开工的原因 ______ 。
20. 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但经济联系紧密。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和部分工业中心分布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看出,京津唐工业基地濒临______海。
(2)从图中信息判断,东北三省的工业结构以______(填“轻”或“重”)工业为主。其中,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船舶制造工业中心是______。
(3)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的现代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迅速,成为通信技术产业发展的领头羊。该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突出的优势条件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重庆某企业出口到澳大利亚的大型机械设备,需要通过______(河流)航道先行运至上海,再以海运方式出口,实现江海联运。
(5)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开始到我国投资建厂,涉及汽车、机械等工业部门。日本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有______。
①我国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
②我国消费市场广阔,需求量大
③我国的工业生产技术水平更高
④能降低日本土地、环境等压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①珠江流程较短,注入南海,故不符合题意;
B.②长江汛期长,水位季节变化大,故不符合题意;
C.③黄河水量小,是我国第二长河,故不符合题意;
D.④黑龙江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故符合题意。
故选:D。
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长江全长6300多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千米2,年径流量约10000亿米3,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1/3以上,是中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珠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黑龙江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考查我国主要河流的特点,河流气候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本题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学生学起来感到亲切、实用。
2.【答案】C
【解析】解: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阳光属于气候资源,田野属于土地资源,鸟儿属于生物资源。
故选:C。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无论蓝色的海洋,还是浩瀚的沙漠,无论绵延的山区,还是奔腾的江河,都蕴藏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
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类型,要理解记忆.
3.【答案】D
【解析】解: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短时间内还会再出现的资源叫做可再生资源;在人类开发利用后,长久的时间之内不会再出现的资源,叫做非可再生资源。选项中,风能、水能、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故选:D。
自然资源可分为再生资源(如:土地、森林、草场、水资源、水能、太阳能、地热等)与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铁矿、有色金属等)。
此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通过对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概念的分析来解答,属于基础题。
4.【答案】A
【解析】解:我国规定18亿亩耕地红线说明我国耕地比重小,耕种用地紧张,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我国规定18亿亩耕地红线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但不能体现中国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的特点,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相对发达国家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形势严峻,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题干中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符合我国国情。
本题考查我国规定18亿亩耕地红线的原因,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我国的耕地与人口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5.【答案】A
【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也可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结合题意。
故选:A。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如图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本题考查了对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的认识,重点内容,要记牢固。
6.【答案】C
【解析】解: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缓解华北平原,尤其是京津地区淡水资源不足的状况。
故选:C。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华北地区缺水严重。
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结合华北地区概况理解记忆。
7.【答案】C
【解析】解:我国因受季风的影响,冬春季节,许多地方用水困难,而夏秋季节,不少江河的水白白流走,解决问题的主要适宜措施是修建水库。修建水库可以缓解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因此C选项为正确选项。
故选:C。
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已兴建了大量水库,用于调控水量,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并扩大灌溉面积。
本题考查解决水资源不均的措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水库的作用,理解解答即可。
8.【答案】B
【解析】解:武汉处于京广高铁线上,故从武汉到北京乘坐的高铁是京广高铁,起止点是北京-广州。
故选:B。
京沪线至北京至上海,京广高铁自北京至广州,沪昆高铁自上海至昆明,哈大高铁自哈尔滨至大连。可依据铁路干线的起止点及途径城市解答此题。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在把握铁路干线的起止点及途径城市的基础上,理解解答即可。
9.【答案】C
【解析】解:中国西部、北部草原辽阔,牧场宽广。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是中国的四大牧区,这里的许多地方水草肥美,适宜放牧,具有悠久的畜牧业生产历史。
故选:C。
如图,①在水域,人们撒网捕鱼;②在农田,人们种植庄稼;③在牧场,人们放牧牲畜;④在山野,人们植树造林…这就是农业,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10~12.【答案】C、A、D
【解析】解:由图可知,a位于南方地区,主要以水田为主,A错误;b位于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B错误;c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山区,主要以林地为主,C正确;d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以草地为主,D错误。
故选:C。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图中a是水田,b是旱地,c是林地,d是草地。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不同土地类型分布,读图理解回答即可。
解: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表现在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人均耕地少以及山地多,平原少和土地资源分布不均都是土地资源不利的表现。
故选:A。
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约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概况,掌握教材相关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解:由图可知,土地利用类型d为草地,在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生态问题是草场退化。
故选:D。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占的比重最大,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难以利用土地比重大。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分析理解解答。
13~14.【答案】A、B
【解析】解:从图中看出,环渤海地区主要位于暖温带,这里矿产资源丰富,青岛濒临黄海、天津濒临渤海,海运便利。
故选:A。
环渤海经济圈,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已经形成了发达便捷的交通优势,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教育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密集的骨干城市群等五大优势。
认真读图,多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是学习地理的简捷途径。
解:A、图中阴影区甲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是国内重要的农耕地区,这里人口和耕地密集,城镇和工矿企业众多,但几乎每年都要发生严重的旱情,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阴影区位于黄河的下游--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故B符合题意;
C、图中阴影区甲华北平原地处暖温带,作物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阴影区的华北平原位于黄河的下游,灌溉方便,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在农田,人们种植庄稼;在牧场,人们放牧牲畜;在山野,人们植树造林;在水域,人们撒网捕鱼…这就是农业,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农业的生产条件,要理解分析回答。
15~16.【答案】C、D
【解析】解:读图可得,甲是沪宁杭工业基地,乙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与沪宁杭工业基地相比,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发展的突出优势是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侨乡,便于引进资金、技术。
故选:C。
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及特点是:沪宁杭(长江三角洲)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我国四大工业基地都分布在沿海地区。
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理解记忆即可。
解:影响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的条件是科技和人才,我国高科技发展最早的地区是北京中关村。
故选:D。
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产品更新换代快。
此题考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理解解答即可。
17.【答案】青藏 横断山脉 长江中下游 巴颜喀拉山 渤海 黄土高原 地上河 秦岭
【解析】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干流流经11个省级行政单位,在上海市的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长江流经的D山脉是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和C巫山山脉,长江冲出C山脉后向东流,进入长江中下游平原。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干流流经9个省级行政单位,在山东东营注入渤海,因此“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中的“天”和“海”分别是指巴颜喀拉山和渤海。黄河中游流经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汇入。黄河经B太行山脉后,由于地势低平,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3)读图可知,图中A山脉是秦岭,是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该山脉是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
故答案为:
(1)青藏;横断山脉;长江中下游;
(2)巴颜喀拉山;渤海;黄土高原;地上河;
(3)秦岭。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
本题以我国部分地区山河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长江和黄河发源地、注入海洋、流经的地形区及黄河下游存在问题及我国主要山脉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能力。
18.【答案】水田 旱地 ④ ③ 湿润和半湿润 非季风 亚热带 山地
【解析】解:(1)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①是水田为主的耕地,②是旱地为主的耕地,①②的分界线大致是秦岭—淮河线。
(2)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序号①-④中,最适合发展畜牧业的是④,最适合发展林业的是③。
(3)从干湿地区来看,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区、半湿润区;从季风区、非季风区来看,草地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从温度带来说,水田主要分布在亚热带、热带;从地形类型来看,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
故答案为:(1)水田;旱地;(2)④;③;(3)湿润和半湿润;非季风;亚热带;山地。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土地利用类型比重最小的耕地,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西部耕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和丘陵地区。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概况,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分布等知识,读图解答即可。
19.【答案】半湿润区 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多水带 水多地少 京杭运河 南低北高 水污染 西线工程所经地区地形复杂,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施工难度大等
【解析】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北地区降水量在800mm以下,主要位于半湿润区,由于河流偏少,河流流量小,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用水量大,且工农业发达,对水的需求量极大,再加上水污染和水浪费较为严重,还有气候方面的影响,该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使得华北地区成为我国最缺水的地区,对水需求的迫切性极高。所以说华北地区缺水的气候原因是: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2)结合所学知识并读图可知,我国主要径流带有丰水带、多水带、平水带、少水带及缺水带,长江主要位于多水带,是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水资源丰富,从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搭配角度来看,南方水资源占80%,耕地占40%,因此水多耕地少,所以,南方水资源有盈余。南水北调三线调水工程方案中,最简单的线路是东线,因为有已有河道京杭运河可以直接应用,只需要疏通河即可,工程量相对较小。
(3)读图可知,东线南半部线路地势大致为南低北高,所以需要建设多处提水站,层层提水,另外,由于该线路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面临的问题是调水的质量问题,容易造成水污染。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处于干旱区和半干旱区,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区,西线工程计划从长江、雅砻江等河流上游调水黄河上游,缓解西北地区缺水,由于西线工程所经地区地形复杂,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施工难度大等原因,因此该工程暂时仍未开工。
故答案为:(1)半湿润;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2)多水带;水多地少;京杭运河;(3)南低北高;水污染;(4)西线工程所经地区地形复杂,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施工难度大等。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时空分布不均匀,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我国修建的跨世纪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社会原因是: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以华北地区降水量图及南水北调相关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我国四大干湿地区、我国主要径流带、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西线存在问题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能力。
20.【答案】渤 重 大连 紧邻香港、东南亚,便于引进外资和管理技术 长江 D
【解析】解:读图可知:
(1)从图中可以看出,京津唐工业基地濒临渤海。
(2)由图示信息可知,东北三省的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其中,大连是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船舶制造工业中心。
(3)珠江三角洲的现代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迅速,成为通信技术产业发展的领头羊。珠三角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突出的优势条件是紧邻香港、东南亚,便于引进外资和管理技术。
(4)重庆和上海位于长江沿岸,因此,重庆某企业出口到澳大利亚的大型机械设备,需要通过长江航道先行运至上海,再以海运方式出口,实现江海联运。
(5)日本到我国投资建厂的原因主要是我国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我国消费市场广阔,需求量大;能降低日本土地、环境等压力。我国与日本相比,日本的工业生产技术水平更高。
故答案为:(1)渤;(2)重;大连;(3)紧邻香港、东南亚,便于引进外资和管理技术;(4)长江;(5)D。
(1)依据京津唐工业基地的位置解答;
(2)(3)依据东北三省的工业结构及工业中心、珠三角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突出的优势条件解答;
(4)依据重庆和上海的位置及长江航道的作用解答;
(5)依据日本在中国投资建厂的原因解答。
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和部分工业中心分布图的判读,在把握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及特点、日本在中国投资建厂的原因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第三阶梯B.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