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赤壁学案
展开《赤壁 》导学提纲
一、简要提示:
1、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杰出诗人,其诗、赋、古文都负盛名,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2.作品简介
赤壁之战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这首诗是咏史诗。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二、认知与探究:
(一)知识性问题:
3、自由读诗歌,注意节奏,给下列字注音。
①折戟 ②销 ③朝 ④雀
4、自由读诗歌,并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①戟:
②销:
③将:
④认前朝:
⑤周郎:
5.自由读诗歌,并说出诗歌大意。
(二)探究性问题
6、探究诗歌的结构,说说前后各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诗歌抒发的主旨是什么?
- 全诗最精彩的句子是哪两句,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8.杜牧的咏史诗,能抓住历史事件中的重要一环,破旧立新,独抒己见,借古讽今,英气逼人,被后人称作“二十八字史论”。那么,请列举一下杜牧的其它咏史诗。
三、梳理与反馈:
(一)梳理:
- 思想感情
诗人面对着“折戟”,思绪万千,由眼前想到过去,想到自己壮志难酬,因而不但借凭吊古迹,抒发心中感慨之情,而且表现出深刻的哲理思想——任何英雄人物都不能凭空地创造历史,都是要受着时代的制约的。人和事业的成功是离不开条件,离不开机遇的。
2.写作特点
①以小见大,言近旨远
②议论入诗,立意新颖
③用典,借古讽今
(二)反馈训练
《赤壁》反馈训练题
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
- 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 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 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赤壁》导学提纲答案
3、①折戟(zhé jǐ) ②销(xiāo) ③朝(cháo) ④雀(què)
4、①戟:古代兵器,上杆顶端有锐利枪尖,旁有月形利刃,能直刺横击。
②销:毁坏。③将:拿起。 ④认前朝:辩认出是前朝的遗物。
⑤周郎:三国时吴国大将周瑜。
5.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那时假如不是强劲的东风帮助周瑜实行火攻,打败了曹军,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就要被掳去,关在铜雀台上为曹操所霸占。
6、探究诗歌的结构
(1、2句:叙事,写诗人从前朝旧物睹物兴感,不禁“发古思之幽情”,浮想联翩。 3、4句:由叙事引发议论,杜牧本人认为赤壁之功出于侥幸,若非东风之便,则国破家亡。借“铜雀春深锁二乔”说来,便觉风华蕴藏,增人百感,此正诗人巧于立言处。) 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议论。 由叙事引发议论。 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
7.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8.如《过华清宫绝句》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 敢于针砭本朝世事,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统治者醉生梦死的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国破家亡的严重后果。“一骑红尘”、“妃子笑”、“千峰”、“始”等词、字的使用,都无不显示出诗人在遣词造句方面深厚的功力。)
《赤壁》反馈训练题答案
- 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
- 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
-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 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
-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天接云涛连晓雾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天接云涛连晓雾学案,共9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饮酒其五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饮酒其五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检查预习,课堂探究,课堂小结,课堂练习,自由背诵,我的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6 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6 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回顾预习,填写诗句,自主,四句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战争的?,反思提升,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