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化学(南京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考试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南京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考试版)A4,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南京卷)化 学(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8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Al-27 S-32 Cl-35.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属于混合物的是A.酒精 B.盐酸 C.烧碱 D.冰水共存物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A.甲烷 B.氦气 C.生石灰 D.活性炭3.下列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手机电池充电 B.水通电分解C.酒精燃烧 D.活性炭吸附异味4.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铁水 B.石油 C.可燃冰 D.四氧化三铁5.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不对应的是A.生石灰——CaO B.酒精——C2H5OH C.水银——Ag D.干冰——CO26. 硒是人体多种酶的活性中心,在人体中起到抵御疾病、防止衰老、增强机体免疫等作用。这里的“硒”指的是A.原子 B.元素 C.单质 D.分子7.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3O2:6个氧原子 B.氯化镁的化学式:MgClC.高锰酸钾中锰元素化合价:7+ D.Al3+的结构示意图:8.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元素,人体内碘元素缺乏可导致大脖子病。碘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n的值为5 B.碘原子的质子数是53C.碘原子的原子质量是126.9 D.碘元素是金属元素9.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观念: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科学态度与责任: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加油站要严禁烟火C.科学探究与实践: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果汁中是否含有葡萄糖D.科学思维: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10.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成果“无细胞化学酶系统催化合成淀粉”相关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是合成过程中的一种中间产物。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该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D.该物质有12个原子11.研究显示:水蒸气冷为粒径小于10微米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H2O)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H2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故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相同B.水蒸气冷凝使水分子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时,分子均不再运动C.部分水分子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过程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小D.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10微米的液滴时,分子的间隔在变大12.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能够达到目的的是A.①证明生石灰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B.②收集并测量氧气的体积C.③检验某溶液是否是酸溶液 D.④配制100g 20%的NaCl溶液13. 如图1所示,取少量熟石灰于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充分搅拌,熟石灰未完全溶解,在烧杯中放置pH传感器,然后缓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熟石灰逐渐溶解。计算机显示pH传感器数据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段未发生化学反应 B.t3时刻恰好完全反应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D.CaCl2的质量分数先增大,后减小14.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事实结论A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放在空气中的一块无明显变化,对着哈气的玻璃片上有无色液滴出现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高B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变化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C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且在热水中扩散得更快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D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一氧化碳,燃烧,火焰呈蓝色一氧化碳能支持燃烧15.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可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A.湿润的紫色石蕊布条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B.呼出气体中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CO2含量更高C.烧杯内壁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甜叶菊苷中含有碳元素D.打开易拉罐后,发现气体喷出说明气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分)16.(10分)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活动方式。活动一:自制简易净水器用废塑料瓶自制的净水器,其中塑料瓶是由_____材料制成的 ,则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小卵石必须放置于细沙上方的原因是____。活动二: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大多数农作物适宜在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取某农场土壤样品,加水搅四时局思水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测得其pH=5.5,可以用_____来进行改良,还可以用石灰氮(CaCN2)来改良,其反应原理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活动三:电解水和氢氧燃料电池如图是电解水和氢氧燃料电池的组合装置。断开S2,闭合S1,理论上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再断开S1,闭合S2,观察到小灯泡发光,此时是将____能转化为电能。该装置中玻璃导管的作用是____。17.(5分)根据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1)甲是某同学设计的气体发生装置,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使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将导致的后果是______。(2)乙是H2O2分解的实验。试管①中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的原因为__________。对比试管②③可得出“催化剂种类不同,H2O2分解速度不同”的结论,试剂X为_________,待不再产生气泡后,将试管③中的黑色固体滤出并放入到足量稀盐酸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18.(11分)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是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NH4Cl 溶液中加入NaCl 粉末,析出可用作肥料的NH4Cl。NH4Cl 和NaCl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t2℃时 NaCl 的溶解度_________ NH4Cl 的溶解度(填“>”、“<”或“=”)。(2)t2℃时,向 90g 水中加入 45g NH4Cl,经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3)将 t2℃时NH4Cl 饱和溶液的温度降到 t1℃,溶液中 NH4Cl的质量分数会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之一)。(4) t1℃时,一小试管内盛有 NH4Cl 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还存有少许 NH4Cl 固体,将小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将多量的 NaOH 固体加入烧杯的水中,观察到小试管内的固体物质逐渐溶解,原因是___________。(5)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_____。将15克含有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加热完全反应,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与200克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所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克? 19.(6分)硫元素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联系密切,主要用于肥料、火药、润滑剂、杀虫剂和抗真菌剂生产。下图是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流程:(1)上述反应步骤Ⅰ属于_____________反应(填“氧化”、“置换”或“复分解”)。(2)主要由SO2引起的酸雨通常称为“硫酸型酸雨”,请简述酸雨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3)土壤中含有少量硫酸可用熟石灰治理,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4)绿色化学就是利用化学原理,实现从生产源头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污染。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单质铜制备硫酸铜,设计了如下甲、乙两个制备实验方案:甲:Cu CuOCuSO4乙:CuCuSO4(已知: Cu+2H2SO4(浓)CuSO4+SO2+2H2O)在上述两方案中,更符合绿色化学观念的是___________(填“甲”或“乙”)。若取相同质量的单质铜,分别用上述两方案制备硫酸铜,将两者理论上最多可制备硫酸铜的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为_____________(填下列选项序号之一)。A.甲方案较多 B.乙方案较多 C.二者相等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共18分)20.(7分)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CO(废气中的其他气体不参与反应),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过程,将废气转化为无毒气体并进行“碳吸收”,A~J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D物质俗称烧碱,F的溶液呈浅绿色(“→”表示物质间能转化,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1)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2)符合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③的现象是__________,物质G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21.(11分)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会有大量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气泡逸出。某项目学习小组对二氧化碳溶解能力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所得饱和溶液pH约为5.6。I.探究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体积实验1:(1)如图1,进行实验前需先将甲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其操作是:打开弹簧夹K1,关闭其余弹簧夹;打开活塞,滴加稀盐酸至空气排尽。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检验甲中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________。(2)关闭K1,打开K2,K3。待丙装置中收集半瓶气体时,关闭活塞K2和K3,充分振荡丙装置。然后用pH计测得如下数据:物质丁装置中溶液丙装置中溶液pH6.505.60分析可知,在丙和丁装置中所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_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丙和丁装置中溶液的总体积。(3)实验1说明,通常状况下,在生成较大量二氧化碳时,可以用______收集二氧化碳气体。II.比较二氧化碳在不同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实验2:四个烧瓶中收集250mL的气体,分别加入50mL不同液体,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定瓶中压强变化(实验前烧瓶内压强为104.20kPa,实验过程中保持温度恒定)。实验操作实验序号烧瓶中气体注射器中物质实验后瓶内压强实验①空气水130.25kPa实验②CO2水104.98kPa实验③CO2盐酸106.67kPa实验④CO2小苏打的水溶液103.40kPa【解释与结论】(4)实验①的作用是______。实验后瓶内的压强,实验②小于实验①的原因是_______。(5)比较实验②、③、④的数据,可得出CO2在三种液体中溶解能力的关系是________。III.探究实验的废液处理项目小组完成探究实验后,产生大量废液。经理论分析和实验确定废液中含NaCl、CaCl2和HCl。小组决定用Na2CO3除去废液中CaCl2和HCl后再利用,如何估算Na2CO3固体的用量?实验3:取100mL废液样品于烧杯中,逐滴滴加5.3%的Na2CO3溶液,用pH传感器测定滴加过程中溶液的pH。实验结果如20—图2所示。【讨论与交流】(6)a→b阶段,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7)b点后曲线平缓阶段,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8)c点时,取少量烧杯中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处理100mL废液,所需5.3%的Na2CO3溶液的体积______120m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9)将烧杯中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重,质量为4g。那么,处理项目组800mL的废液,理论上需要Na2CO3固体______g。(实验所用5.3%Na2CO3溶液的密度近似看做1g/m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长沙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考试版)A4,共6页。
这是一份化学(通用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考试版)A4,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乙烯是一种果实催熟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重庆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考试版)A4,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种新型合成氨的方法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