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16课《海上日出》仿写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3059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16课《海上日出》仿写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3059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16课《海上日出》仿写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30597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16课《海上日出》仿写
展开四下第16课《海上日出》仿写知识点“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要素是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 两个要素都指向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通过阅读课学习习作方法;通过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从课文中学到的习作方法;通过“初试身手”尝试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进行表达练习;通过习作例文继续体会写法;通过单元习作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进行实践。 要想达到最终目标,在阅读课上,学习到习作方法很重要。因此,本单元的阅读课教学,一定要细,要慢,要实,真正让学生习得方法,获得写作技能。注意过日落、刮风、下雨、叶落等自然景象的变化过程吗?仿照《海上日出》描述一种变化中的自然景象,写日记本上。 写作提醒:抓住自然景象的变化特点。如:课文在描写太阳升起的时候,按照“出现小半边脸——一步一步地,努力向上升——冲破云霞——发出夺目的亮光”这样一个动态的变化来写,更妙的是在太阳的动态变化中融进了颜色描写,将太阳的变化描写得生动形象。在写景象变化时,要注意使用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如,过一会儿、到了最后,等等。 借景抒情。写景时要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景物之中,情景交融才能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练笔指导. 抓住自然景象的变化特点。要写出自然景象鲜明的特点,这次小练笔要特别注意写出景象的变化特点。如:课文在描写太阳升起的时候,按照“出现小半边脸——一步一步地,努力向上升——冲破云霞——发出夺目的亮光”这样一个动态的变化来写,更妙的是在太阳的动态变化中融进了颜色描写,将太阳的变化描写得生动形象。在写景象变化时,要注意使用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如,过一会儿、到了最后,等等。1.期待心理+环境描写,做好铺垫 你看“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让你也跟着很期待,作者左盼右盼的海上日出,一定很精彩。看到作者左顾右盼,读者也会产生期待的心情 “那时,天还没有大亮,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这一环境描写,不仅点出时间很早,还烘托出作者用心等待,细心地体察周围的变化。即环境关联心境 2.抓住细微之处,写出变化 写景状物,最妙的就是写出变化。抓住环境的细微变化 “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这就是红日刚刚出地平线时颜色、范围、光线强度的变化。 还有,“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写出了光亮强度的变化,周围云片的变化。 文章语言变得细腻,很有画面感 3.用好拟人,写出感受给景物赋予人的特性,也有了人的感受,文章更加生动“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步,慢慢地努力上升……”这是什么样的感受? 负担很沉重,很吃力,很艰难的样子。对吧? 这就把太阳跃出地平线的过程,赋予了人的精神品质,好像一个勇于冲破一切的勇士,取得胜利。 作者独特的感受,使得这段景物描写,不但生动,而且有了象征意义。 你可以尝试运用以上3个方法,描写自己熟悉的景或物。 下面段话供你参考,希望你能举一反三,写出更精彩的作文。 为了看星星,我常常一个人跑到阳台。就连北风呼呼的寒冬,也乐此不疲。因此被爸妈责怪,责怪我贪玩。 那个秋日的夜晚,万籁俱寂。萤火虫低低地飞,它们悄无声息地一闪一闪,就像夜空里的星星。 天空像一片蓝色的海洋,很远很远的地方,似乎有隐约的涛声传来。月光凉凉的,洒下来,给大地披上一层银纱。能看得清的星星很少,稀稀拉拉的,如同懒散的人睁着半睡半醒的眼睛,偷望着周围。而我期待的流星,今晚也不会出现吧? 最可恨的是,等我发呆了几分钟,一片乌云过来抢占了地盘,月亮不见。星星呢,只在那一大片云的边缘,还能依稀见到微弱的光。 算了,不如去睡觉。这样想着,我正要转身离去。忽而,树影晃动。起风了!果然,大片乌云正往西边移去,一点点,点点,好像一艘船拖着沉重的砂石,步履艰难。 月亮露出一个角,还不是很亮,大地上的万物也是灰蒙蒙的。再过一会儿,月亮露出半张脸,能看清楚下面稻田的轮廓了。又过了一会儿,月亮完全出来,像是卸下了厚重的盔甲,全然轻松自在,朗照大地。 星星也在欢呼,使劲眨眼。我看得出神,竟忘了夜已深!忽而一道亮光,像是谁抛出一根擦着的火柴,形成一道长长的银色尾巴,划过天空,又马上不见了踪影。 流星! 我见到流星了。 【简要讲解】 没有期待,就没有精彩。 作者开始先描写自己的期待,“为了看星星,我常常一个人跑到阳台。就连北风呼呼的寒冬,也乐此不疲”是不是让你感受到一个孩子对星空的无比痴迷? 接着,作者抓住了哪些细微变化? 比如,“星星呢,只在那一大片云的边缘,还能依稀见到微弱的光”这是夜空出现乌云之后,星光的变化; “忽而,树影晃动。起风了!”这是风儿吹来,树影的变化,让作者觉察到乌云可能移走。 “再过一会儿,月亮露出半张脸,能看清楚下面稻田的轮廓了”这是随着乌云慢慢移开,月亮露出一半,作者眼中大地上稻田的变化。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