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065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0656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0656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21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共12页。
登幽州台歌原文默写: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 。 , 。一、理解性默写1.《登幽州台歌》中直抒胸臆的诗句是: , 。2.《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 , 。二、阅读理解1.这首古诗选自《 》,作者是 代的。2.诗人登上 ,看到 ,先想到 ,再想到 ,不禁 。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人”“者”是指什么人? 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一句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5.赏析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独怆然而涕下”属于何种描写?写出了什么?“独”有什么作用? 望岳原文默写: 望岳(杜甫) ? 。 , 。 , 。 , 。 一、理解性默写1.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 , 。 2.杜甫在《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 。 3.杜甫在《望岳》中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诗句: , 。 4.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 二、阅读理解1.本诗的作者是 代伟大的“诗圣” 。2.“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 的特点。3.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4.“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使用精当,请简要赏析。 5.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登飞来峰原文默写: 登飞来峰(王安石) , 。 , 。 一、理解性默写1.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 。 2.诗中与孟浩然“鸡鸣见日出,常与仙人会”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 二、阅读理解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 等。 2.诗人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说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5.最后一句中的“自”字,有的写作“只”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为什么? 游山西村原文默写: 游山西村(陆游) , 。 , 。 一、理解性默写1. 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流传最广,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是: , 。 2.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 , 。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淳朴性格的诗句是: , 。 4.《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 , 。 二、阅读理解1.首联写出了农家人的 特点,最后两句表现了 的情感。 2.用简练的语言概述四联诗的内容。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3.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己亥杂诗原文默写: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 。 , 。一、理解性默写1.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 , 。 2.《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抒情议论相结合,表现诗人离开京城豪迈.洒脱的气概的诗句是: , 。 二、阅读理解1.本诗开头两句,以浩荡修饰离愁,以 衬托离愁,这种表现手法和马致远的“ , ”有异曲同工之妙。2.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 和 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3.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参考答案:登幽州台歌原文默写: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理解性默写1.《登幽州台歌》中直抒胸臆的诗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二、阅读理解1.这首古诗选自《陈子昂集》,作者是唐代的陈子昂。2.诗人登上幽州台,看到无穷无尽的天地,先想到古人,再想到来者,不禁怆然涕下。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人”“者”是指什么人?任人唯贤的人。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一句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不被理解赏识的孤独和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抒发了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哀。5.赏析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两句诗从时间角度写出来时间之悠久绵长,表现了了主人公的孤独,又表述了对古代那些礼贤下士的明君的崇敬之意。缅怀古人的同时,写尽了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为下文抒发悲怆的心情做铺垫。6.“独怆然而涕下”属于何种描写?写出了什么?“独”有什么作用?神态描写。形象逼真地描写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和悲愤。望岳原文默写: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理解性默写1.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2.杜甫在《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3. 杜甫在《望岳》中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诗句: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4.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二、阅读理解1.本诗的作者是唐代伟大的“诗圣”杜甫。2.“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巍峨(高大)的特点。3.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景象。4.“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使用精当,请简要赏析。形象地表现出泰山高耸陡峭的特点,像一把利剑把世界分割成明暗两部分,用字极富神韵。5.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通过描写泰山的神奇秀丽,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登飞来峰原文默写: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理解性默写1.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2.诗中与孟浩然“鸡鸣见日出,常与仙人会”意境相似的诗句是: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二、阅读理解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2.诗人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说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只要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4.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当时的保守势力)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5.最后一句中的“自”字,有的写作“只”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为什么?“自”:在诗中是自然之义,用在此处使诗句的原因解释不来得绝对;“只”:在诗中念起来通顺上口,更符合诗人的处境和心情。游山西村原文默写: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一、理解性默写1.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流传最广,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3. 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淳朴性格的诗句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4.《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二、阅读理解1.首联写出了农家人的热情、淳朴、好客特点,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对游览之地(山西村)恋恋不舍的情感。2.用简练的语言概述四联诗的内容。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首联,农家盛情款待;领联,村庄景色诱人;颈联,乡村民风古朴;尾联,再来农家作客。表现了诗人陶醉、留恋之情。3.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足”字既写了农家的丰年景象又表达了农家好客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己亥杂诗原文默写: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理解性默写1.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抒情议论相结合,表现诗人离开京城豪迈.洒脱的气概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二、阅读理解1.本诗开头两句,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或天涯衬托离愁,这种表现手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2.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3.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示例:这两句话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涵哲理,格调昂扬向上。(言之成理即可)6.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表明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或: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或:表现了他一贯的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片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