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西防城港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西防城港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西防城港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共30分)1. 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其中所贮存的能量来自( )A. 水 B. 二氧化碳 C. 光 D. 无机盐2. 青少年儿童不注意坐、立、行的姿势,很易引起脊柱变形,因为他们骨的特点是( )A. 弹性小,硬度小 B. 弹性大,硬度大 C. 弹性小,硬度大 D. 弹性大,硬度小3. 下列哪项不是种子萌发必需的条件?( )A. 度过种子的休眠期 B. 在种子寿限内 C. 充足的光照 D. 适宜的温度4. 植物生活过程中需要最多的元素是( )A. 钙 B. 锌 C. 钾 D. 镁5. 小张为了让玉米长得快些,一次施肥太多了,结果出现玉米叶片发黄、萎蔫的现象,该怎样解决呢( )A. 大量浇水 B. 多施无机盐 C. 疏松土壤 D. 减少光照6. 下列变化过程中,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是( )A. 光合作用 B. 蒸腾作用 C. 吸收作用 D.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7. 肉类可以放在冰箱冷冻室中储藏较长时间,也可以通过腌制保存较长时间。这两种食品保存方法的共同之处是( )A. 都能除去肉类中的水分 B. 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C. 都能使微生物分泌的毒素失效 D. 这两种环境缺乏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8. 下列关于细菌说法,错误的是( )A. 细胞有拟核,是遗传物质集中的区域 B. 细菌通过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C. 枯草杆菌属于厌氧性细菌 D. 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9. 叶片的结构特点适于光合作用,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表皮上分布的气孔是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 B. 靠近上表皮的海绵组织叶绿体多
C. 表皮的外面常有一层蜡质层 D. 叶脉中的筛管运输水和无机盐10. 下列各组生物中,主要靠孢子生殖的是( )A. 青霉和球菌 B. 杆菌和霉菌 C. 球菌和杆菌 D. 青霉和曲霉11. 人和动物、植物都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关于呼吸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 制造氧气供生物利用 B. 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C. 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 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12. 1千克绿豆可以发出近10千克豆芽,在此过程中,各种物质的含量变化为( )A. 有机物和水分都增加 B. 有机物增多,水分减少
C. 有机物和水分都减少 D. 有机物减少,水分增多13. 在图中,关于叶芽的生长和发育的描述错误的是( )A. b发育成茎
B. c发育成顶芽
C. 叶芽的顶端有生长点
D. 叶芽可以发育成枝条
14. 与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叶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B. 减少了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C. 通过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调节蒸腾作用
D. 蒸腾作用能增加降水量,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15. X、Y、Z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已知Z细胞液浓度>Y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浓度。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吸失水关系的是( )A. B. C. D. 二、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24分)16. 请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校运会上,紧张的接力跑比赛正在进行中,运动员运动时所需动力由 ______ 提供,当运动员把手伸出去接棒完成伸臂动作时,此时肱二头肌 ______ ,肱三头肌 ______ 。
(2)跳绳比赛中,选手双手快转齐摇绳时,关节囊及其外面的韧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关节面表面的关节软骨和 ______ 内含有的少量滑液,共同使关节具有 ______ ;关节在运动中起 ______ 的作用。17. 图甲为菜豆种子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根尖结构模式图,回答问题:
(1)图甲菜豆种子由种皮和 ______ 组成;种皮吸水膨胀,外界的氧气进入,在酶的作用下,贮存在 ______ 中的营养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2)在种子萌发过程中,②发育成植物体的 ______ ,③发育成 ______ 。
(3)图乙中,细胞始终保持分裂能力的部位是[③] ______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①] ______ 。
18. 为了更全面的探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某生物实验小组选取一株有白斑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二氧化碳气体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把经过暗处理的牵牛花植株按如图所示方式处置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a、b、c、d四片叶子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进行水浴加热,待叶片变成 ______ 色后,取出叶片漂洗,向这四片叶子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2)若a叶铝箔遮盖部分不变蓝,叶中其它见光部分都变蓝色,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______ ;c叶白斑部分不变蓝,叶中其它部分都变蓝色,则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______ 。
(3)本实验中b叶滴加碘液 ______ (选填“变蓝色”或“不变蓝”),b叶和 ______ 叶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______ 。19.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母狼如果在哺乳期失去了幼崽,它会继续哺育其他动物的幼崽。
资料二: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的黑猩猩,把折下的树枝摘去叶子,用树枝从洞穴钓取白蚁作为食物。
(1)从获得途径看,资料一中母狼的行为是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是 ______ 行为;资料二中的黑猩猩的行为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是 ______ 行为。
(2)动物行为的产生是由 ______ 或体内生理变化引起的,离不开动物自身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的作用,也离不开 ______ 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3)如下表为探究动物绕道取食实验结果。 动物种类蚯蚓鸡狗完成取食物的尝试次数200184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学习能力最强的动物是 ______ ,完成取食物的尝试次数 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1小题,共6分)20. 如图是几种病毒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都没有 ______ 结构,是由①和②两部分构成,①是蛋白质,②是 ______ 。
(2)病毒专门寄生在活细胞内,以 ______ 方式增殖。
(3)新型冠状病毒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它与人类的关系是 ______ ,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人患病 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用抗生素治疗,原因是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化学能的过程。因此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来自光能。
故选:C。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此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生物体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光能.
2.【答案】D 【解析】解:骨的物理特性包括硬度和弹性两个方面,而骨的硬度和弹性又取决于骨内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之比。成年人,骨内的有机物约占 1/3,无机物约占2/3,这样的骨既坚硬又有弹性;而老年人,骨内的无机物大于2/3,这样的骨弹性小,易骨折;少年儿童骨的有机物多于 1/3,骨的弹性大,硬度小,容易变形,因此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
故选:D。
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
明确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间的关系以及三种人群骨的特点。
3.【答案】C 【解析】解: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包括有生命力且完整的胚,有足够的营养储备和不处于休眠状态。因此度过种子的休眠期、在种子寿限内和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必需的条件;充足的光照不是种子萌发必需的条件,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自身条件为胚是完整的并是活的度过休眠期的。
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解: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元素是氮、磷、钾,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植物生长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掌握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解:一次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当情势比较严重时,会造成烧苗。施肥后浇水可以降低土壤溶液的浓度,使土壤溶液浓度小于作物细胞的浓度,使作物细胞正常吸水。因此解决的最好办法是大量浇水。
故选:A。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浇水降低土壤溶液的浓度。
6.【答案】D 【解析】解:结合分析可知,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变化过程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2)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3)吸收作用是指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4)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指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吸收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概念等知识。
7.【答案】B 【解析】解:食品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引起的。所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杀死微生物是防止食品腐败的主要方法。微生物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有机物,腌制保存和低温都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繁殖速度。
故选:B。
此题考查食品贮存的方法,较为基础。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食品腐败的原因是什么。
8.【答案】C 【解析】解:A.拟核中没有核膜和染色体,不存于动植物和真菌细胞中,只存在于细菌、支原体等原核细胞中。可见,细菌细胞有拟核,是遗传物质集中的区域,A正确。
B.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分裂时,细胞首先将它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然后细胞从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B正确。
C.枯草杆菌一般指枯草芽孢杆菌,是好氧菌不是厌氧性细菌,C错误。
D.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长时,有些细菌能够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芽孢,芽孢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D正确。
故选:C。
细菌的特征:①单细胞,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②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③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大多为异养(少数为自养);④细菌的种类是根据细菌的形态来进行分类的,分为杆菌、球菌、螺旋菌。外形呈球状的细菌为球菌,外形为杆状的细菌为杆菌,外形为螺旋状的细菌为螺旋菌。
解答此题要掌握细菌的特征。
9.【答案】AC 【解析】解:A.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二氧化碳和氧气等气体进出叶片的“窗口”,A正确。
B.结合分析可知,靠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叶绿体多,B错误。
C.叶片的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的外面常有一层蜡质层,具有保护作用,C正确。
D.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光合作用需要的水分、无机盐就是由叶脉中的导管运输到叶肉细胞里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叶脉中的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部位的,D错误。
故选:AC。
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叶肉属于营养组织,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紧密,含有的叶绿体较多,颜色较深,属于栅栏组织;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疏松,含有的叶绿体较少,颜色较浅,属于海绵组织;叶脉里含有导管和筛管,可以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属于输导组织。
掌握叶片的结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A、青霉能产生孢子来繁殖后代;球菌是细菌,进行分裂生殖。
B、霉菌能产生孢子来繁殖后代;杆菌是细菌,进行分裂生殖。
C、球菌和杆菌属于细菌,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D、青霉和曲霉是真菌,大部分真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孢子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长成新的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
故选:D。
大部分真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孢子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萌发长出新的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孢子生殖。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真菌的生殖方式。
11.【答案】A 【解析】解: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供生物利用,A错误。
B.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B正确。
CD.结合分析可知,人和动物、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D正确。
故选:A。
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
解答此题要掌握呼吸作用的意义。
12.【答案】D 【解析】解:生物呼吸作用的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为生物的基本特征,所以绿豆在萌发的过程中,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绿豆体内的有机物,由绿豆到豆芽的过程中吸收大量的水,所以会有1千克黄豆可长出10千克豆芽,而在此过程中由于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绿豆体内的有机物会逐渐减少,而水分增多.
故选:D
此题考查种子萌发的过程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与释放,据此答题.
绿豆到豆芽的过程中因缺乏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13.【答案】B 【解析】解:A.b芽轴将来发育成茎,A正确。
B.c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B错误。
C.叶芽中央有一个中轴,叫做芽轴,其顶端有生长点,C正确。
D.叶芽中有分生组织,使叶芽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D正确。
故选:B。
图中:a幼叶、b芽轴、c芽原基。
掌握叶芽的结构及发育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B 【解析】解:A.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因此,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A正确。
B.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运输,B错误。
C.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张开和闭合。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气孔闭合。所以,植物会通过保卫细胞来控制气孔的开闭,从而调节蒸腾作用,C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蒸腾作用能增加降水量,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D正确。
故选:B。
蒸腾作用的意义包括:①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②促进了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③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
解答此题要掌握蒸腾作用的原理及意义。
15.【答案】C 【解析】解:就本题来说,植物细胞能够吸水和失水是因为细胞液之间存在浓度差,根据扩散原理,水分会从浓度低的地方向浓度高的地方扩散,Z细胞液浓度>Y细胞液浓度,那么Y细胞液内的水会进入到Z细胞液呢。Y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内的水会进入Y细胞液内。Z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内的水会进入Z细胞液内。
故选:C。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取决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的浓度,存在浓度差就会发生吸水和失水现象。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只要掌握了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就会做对本题。
16.【答案】骨骼肌 舒张 收缩 关节腔 灵活性 支点 【解析】解:(1)当骨骼肌接受到神经传递的兴奋后就能够收缩,并产生一定的拉力,为运动的形成提供动力。所以,运动员运动时所需动力由骨骼肌(或肌肉)提供。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可见,当运动员把手伸出去接棒完成伸臂动作时(伸肘),此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2)关节囊是附着在关节面周围及其附近骨面上的结缔组织囊,关节囊围成的密闭空腔叫关节腔,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分泌的少量滑液,滑液在关节面之间起润滑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可见,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含有的少量滑液,共同使关节具有灵活性。人体能产生运动,是因为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再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或枢纽)作用,骨骼肌收缩产生动力。
故答案为:(1)骨骼肌;舒张;收缩
(2)关节腔;灵活性;支点
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与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与骨连结。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骨连结有不活动的、半活动的和活动的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骨骼肌收缩能为运动提供动力。
掌握骨、骨骼肌、骨在运动中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胚 子叶 茎和叶 根 分生区 成熟区 【解析】解:(1)菜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则菜豆种子由①种皮和胚组成,无胚乳,子叶特别肥厚,贮藏着大量的营养物质;种皮吸水膨胀,外界的氧气进入,在酶的作用下,贮存在子叶中的营养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2)在种子萌发过程中,②胚芽发育成植物体的茎和叶,③胚根发育成植物体的根。
(3)③分生区是细胞分裂最旺盛的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始终保持分裂能力。①成熟区的各种细胞已停止伸长生长,有较大的液泡,并已分化成熟,形成各种组织,内部某些细胞形成导管,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故答案为:(1)胚;子叶;
(2)茎和叶;根;
(3)分生区;成熟区。
(1)种子的表面有一层种皮,种皮可以保护里面幼嫩的胚,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有的种子还有胚乳,子叶或胚乳里含有丰富的淀粉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能够供给胚发育形成幼苗。
(2)根尖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组成。
(3)图甲: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图乙:①成熟区、②伸长区、③分生区、④根冠。
掌握种子、根尖的结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黄白 光照 叶绿体 不变蓝 d 二氧化碳 【解析】解:(1)酒精能溶解叶绿素,待叶片变成黄白色后,取出叶片漂洗,向这四片叶子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2)a与其他绿色部分相比实验变量是光。a叶铝箔遮盖部分不变蓝,其他绿色部分都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c与其他绿色部分相比实验变量是叶绿体。c叶白斑部分不变蓝,其他绿色部分都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3)b叶和d叶形成对照,变量是二氧化碳,可以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由于b叶所在实验装置中二氧化碳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因此b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b叶滴加碘液不变蓝,d叶装置内是清水有二氧化碳,可以进行光合作用,d叶滴加碘液变蓝。
故答案为:(1)黄白;
(2)光照;叶绿体;
(3)不变蓝;d;二氧化碳。
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放氢氧化钠溶液)、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掌握对照实验的原则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先天性 学习 外界刺激 神经 狗 少 【解析】解:(1)资料一中的母狼的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资料二中的黑猩猩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学习行为。
(2)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动物行为的产生是由外界刺激或体内生理变化引起的,离不开动物自身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的作用,也离不开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3)动物完成取食物的尝试次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蚯蚓、鸡、狗,其中狗最高等,结合分析可知,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学习能力最强的动物是狗,完成取食物的尝试次数少。
故答案为:
(1)先天性;学习。
(2)外界刺激;神经。
(3)狗;少。
(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2)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3)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在学习某种行为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解题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20.【答案】细胞 核酸 复制 寄生 不能 抗生素只能作用于细菌,而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不起作用 【解析】解:(1)病毒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所以,图中A、B、C都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①蛋白质外壳和②内部遗传物质(核酸)组成。
(2)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自我复制)。
(3)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新型冠状病毒寄生在人体细胞中。所以,新型冠状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寄生。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杀死细菌的物质,是当前治疗人和动物细菌感染的常用药。使用抗生素时,致病菌和包括有益菌在内的多种细菌被一起杀死,但抗生素对病毒引起的疾病不起作用。所以,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人患病不能用抗生素治疗。
故答案为:
(1)细胞;核酸;
(2)复制;
(3)寄生;不能;抗生素能作用于细菌,而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不起作用(合理即可)。
病毒分为三类:专门侵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侵染动物和人体细胞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解答此题要掌握病毒的分类和特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西防城港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八年级(下)期末生物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是,属于遗传病的是,素有“水果之王”之称的草莓,生物进化的内部因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西梧州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