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校际联合考试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山东省日照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校际联合考试二模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物质性质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带电可用于静电除尘
B.利用皂化反应可处理泄漏的汽油
C.氰化钠剧毒,不慎泄漏,可用铁粉处理
D.青瓷是我国传统瓷器的一种,其色调主要与铁元素有关
2.下列有关物质的保存或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A.溶液应保存在细口玻璃瓶中
B.利用盛有浓硫酸的U型管干燥氯气
C.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会变黄,可密封保存在铁质容器中
D.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焰色反应为黄色,证明待测液含钠元素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谷物酿造得到的酒精在酶的作用下,被空气氧化而成食醋
B.用二氧化硫漂白草帽和用臭氧漂白纸浆,二者的漂白原理相同
C.向“84消毒液”中加“洁厕灵”,使次氯酸浓度增大,增强消毒效果
D.用酒精检测仪检验“酒驾”,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是因为,被乙醇氧化
4.由青蒿素制备蒿甲醚的过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双氢青蒿素有8个手性碳原子
B.的酸性比弱
C.青蒿素最多能与反应
D.双氢青蒿素与甲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蒿甲醚
5.某有机物是合成热塑性聚氨酯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元素电负性:
B.分子中含有键
C.碳原子杂化方式有2种
D.通过红外光谱可确定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6.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利用装置①制备乙炔
B.利用装置②除去固体中的
C.利用装置③测定混合液中浓度
D.利用装置④除去中的气体
7.钒元素在酸性溶液中有多种存在形式,其中为蓝色,为淡黄色,已知能发生如下反应:
Ⅰ.
Ⅱ.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
B.反应Ⅱ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
C.向溶液中滴加酸性溶液,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淡黄色
D.向含的酸性溶液中滴加溶液充分反应,转移电子
8.水体中的测定可用二甲基乙二醛肟分光光度法,原理如下:在碘存在下的氨溶液中,与二甲基乙二醛肟作用,形成如下配合物,在波长处进行分光光度测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配合物中心离子杂化时d轨道发生重排,则杂化方式可能为
B.二甲基乙二醛肟中最多12个原子共面
C.配合物中含有4个配位键
D.配合物易溶于水
9.实验室利用和制备少量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②中的盛放的液体是水或稀硝酸
B.装置③和⑤的作用都是为了防止水蒸气进入④
C.装置⑥溶液的作用是除去
D.若装置②中盛水,装置①中反应掉,理论上最多生成
10.镍电池芯废料中主要含有金属镍,还含有金属钴、铁、铝。一种从镍电池芯废料中回收金属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溶”时,若改用浓硫酸,反应速率更快,效果更好
B.在“氧化除杂”和“酸溶”中的作用不同
C.“钴镍分离”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结晶”时,快速蒸发溶液,得到的晶体颗粒较大
1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圆底烧瓶中加入固体和无水乙醇,搅拌后再加入溴丁烷,微热。将产生的气体先通入水中,再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溴丁烷发生了消去反应
B
将溶液滴入溶液中
有白色沉淀产生
比结合质子能力强
C
将滴入溶液中,再加入固体
溶液红色变浅
增大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D
向脱脂棉上滴加蒸馏水和浓硫酸,反应后,再滴入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
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纤维素水解产物有醛基
A.A B.B C.C D.D
12.格氏试剂能与醛酮加成并水解生成醇,三苯甲醇合成路线和制备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格氏试剂易与卤代烃发生取代反应;(四氢呋喃)、溴苯、三苯甲醇沸点分别为。
A.缓慢滴加溴苯及混合液,目的是防止生成联苯( )
B.饱和氯化铵溶液可用饱和食盐水和少量盐酸代替
C.水蒸气蒸馏的目的是除去溶剂
D.“操作Ⅰ”为重结晶
13.利用电解原理实现乙烯高效合成环氧乙烷,电解装置如下图所示:
已知:CH2=CH2HOCH2-CH2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一段时间后,阴极区升高
B.电极反应式为:
C.生成环氧乙烷,有通过交换膜
D.电解完成后,将阴极区和阳极区溶液混合后可得到环氧乙烷
14.在催化作用下,卤素取代羧酸的反应机理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反应机理可知酰卤的比羧基活性更高
B.试剂Ⅰ为,发生取代反应
C.在反应机理中,只有非极性键的断裂没有非极性键的生成
D.和能发生反应生成和
二、多选题
15.常温下,向的溶液中滴加溶液,各微粒浓度和滴定曲线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③代表,曲线④代表滴定曲线
B.常温下电离常数
C.溶液约为9.6
D.溶液中:
三、结构与性质
16.卤族元素可以与很多元素形成多种具有不同组成、结构、性质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氟原子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与溴同周期且未成对电子数目相同的元素有_______种。
(2)亚硝酰氯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写出与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_______(填化学式);苯分子中的大键可表示为,则的大键表示为_______。
(3)磷和硫均能形成多种卤化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均属于非极性分子
B.的空间构型分别为三角锥形、直线形
C.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4)晶胞为立方结构,晶胞中采取面心立方堆积方式(如图1);晶胞沿x、y、z轴方向的投影均如图2所示。
①填充在构成的_______(填“正四面体”或“正八面体”)空隙,其填充率为_______。
②已知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晶胞的密度为,则晶胞中两个最近的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
四、工业流程题
17.某钒矿石的主要成分为和。一种从该矿石中提钒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Ⅰ.在酸性介质中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被、乙醇、草酸和酒石酸还原为。
Ⅱ.萃取剂对中的有很强的萃取能力,对、、和其它微粒无萃取能力。萃取的平衡为:。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焙烧”时气体与矿料逆流而行,目的是_______。该步操作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还原”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操作x”为_______;试剂y为_______(填化学式)。
(4)室温下,随着值和浓度的变化,微粒的区位优势图如下。以氧化物的性质为分类依据,物质类别为_______。“调”时,调节的目的是_______;N点存在平衡,其平衡常数的数值为_______。
五、实验题
18.硫化亚锡()可用作太阳能电池材料,实验室利用和反应制备,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省略)。
已知:还原性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溶液现用现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3)浓盐酸的作用:一是作为反应物加快的生成速率,二是_______。
(4)为测定纯度,进行如下操作:
①向产品中加入溶液。
②将①中悬浊液离心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溶液,充分反应后,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溶液进行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溶液,的纯度为_______;下列操作会使纯度偏高的是_______(填标号)。
A.①中盛溶液的滴定管未润洗
B.②中滴定结束后滴定管中有气泡产生
C.②中离心不完全,滤液中还含有少量淡黄色沉淀
六、原理综合题
19.多晶硅可用作光伏转换器的材料,锌还原法生产多晶硅涉及以下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对于反应,图中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结合下图分析,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
(2)在锌还原法生产多晶硅的密闭体系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增大的浓度有利于提高的转化率
B.若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说明反应Ⅰ、反应Ⅱ均达平衡
C.平衡后,若压缩体积,反应I平衡正向移动,反应平衡不移动
D.选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提高硅在单位时间内的产量
(3)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的混合气体,发生反应Ⅰ和Ⅱ,反应Ⅱ的净速率,其中分别为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p为气体的分压。降低温度时,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图甲为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图乙为在催化剂作用下同一时间内,硅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M点到N点硅产率缓慢下降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N点后硅产率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5)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按的比例充入和的混合气体,此时压强为,达到平衡后体系压强为,其中的分压为,则反应Ⅰ的_______。已知:,其中为和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
七、有机推断题
20.物质Ⅰ是治疗甲型和乙型流感的中间体,该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
回答下列问题:
(1)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
(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3)已知有生成,X试剂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该步反应的目的是_______。
(4)物质C的同分异构体M具有如下性质,则M有_______种。
①乙基与苯环直接相连
②该物质能与反应
③侧链能使灼热的变红
(5)根据上述信息,写出以丙三醇为主要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A.胶体不带电,胶体中胶粒带电,可用于静电除尘,A错误;
B.汽油主要为烃类物质,不是酯类,不发生皂化反应,B错误;
C.铁单质不和氰化钠反应,故氰化钠泄露不能用铁粉处理,C错误;
D.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但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D正确;
故选D。
2.C
【详解】A.氟化铵是弱酸弱碱盐,在溶液中水解生成的氢氟酸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所以氟化铵溶液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应保存在塑料瓶中,故A错误;
B.浓硫酸是液态干燥剂,不能盛放在U形管中,应盛放在洗气瓶中,故B错误;
C.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所以为防止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会变黄,可将浓硝酸密封保存在铁质容器中,故C正确;
D.玻璃中含有钠元素,所以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焰色反应为黄色不能证明待测液含钠元素,故D错误;
故选C。
3.A
【详解】A.谷物酿造得到的酒精在酶的作用下,被空气氧化而成食醋醋酸,A正确;
B.用二氧化硫漂白草帽时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结合成无色物质,用臭氧漂白纸浆是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和有色物质反应,二者的漂白原理不相同,B错误;
C.向“84消毒液”中加“洁厕灵”,溶液混合后次氯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使得消毒效果减弱,C错误;
D.具有强氧化性,能和乙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三价铬离子,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反应中被还原,D错误;
故选A。
4.B
【详解】A.手性碳原子是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双氢青蒿素有8个手性碳原子,A正确;
B.电负性F>H,则吸电子能力F>H,吸电子能力增强导致酸性增强,故,B错误;
C.酯基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则青蒿素最多能与反应,C正确;
D.由图可知,双氢青蒿素中羟基转化为-OCH3生成蒿甲醚,故是与甲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蒿甲醚,D正确;
故选B。
5.B
【详解】A.同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即电负性O>N>C>H,A错误;
B.单键由1个σ键形成,双键由1个σ键和1个π键形成,则分子中含有键,B正确;
C.O=C=N中碳原子杂化方式为sp,苯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亚甲基上饱和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C错误;
D.红外光谱可测定有机物的共价键以及官能团,质谱法可确定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D错误;
故选:B。
6.D
【详解】A.碳化钙和水生成微溶的氢氧化钙容易堵塞小孔,且反应速率太快,该装置不易控制反应的速率,故A不符合题意;
B.除去固体中的杂质不应该使用蒸发皿,故B不符合题意;
C.酸性高锰酸钾也会和溶液中氯离子反应,故不能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法测定混合液中浓度,故C不符合题意;
D.氯化氢气体和饱和硫氢化钠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能除去中的气体,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D
【详解】A.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由Ⅰ可知,氧化性,由Ⅱ可知,氧化性;故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A正确;
B.反应Ⅱ中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B正确;
C.向溶液中滴加酸性溶液,被高锰酸钾氧化为,故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淡黄色,C正确;
D.向含的酸性溶液中滴加溶液充分反应,由于碘离子还原性大于亚铁离子,故碘离子完全和反应生成碘单质,转移电子,D错误;
故选D。
8.B
【详解】A.基态Ni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84s2,能量相近的轨道发生重排,杂化时d轨道参与重排,d电子会跃迁到4p轨道,由于镍离子形成4个配位键,说明形成的4个杂化轨道,故杂化方式可能为,A正确;
B.碳氮双键两端的原子一定共面,单键可以旋转,甲基中碳氢键、-OH中氢氧键旋转可能与碳氮双键共面,图中原子均共面,且4个甲基中1个氢原子也可能共面,故二甲基乙二醛肟中最多23个原子共面,B错误;
C.由结构可知,配合物中含有4个配位键,C正确;
D.该配合物中含有羟基,容易和水分子形成氢键,故易溶于水,D正确;
故选B。
9.D
【分析】铜和浓硝酸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生成稀硝酸和一氧化氮,铜和稀硝酸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气体干燥后和过氧化钠生成亚硝酸钠,尾气使用硫酸亚铁吸收;
【详解】A.装置②中的盛放的液体是水或稀硝酸,目的是为了将二氧化氮气体转化为一氧化氮,A正确;
B.过氧化钠能和水反应,装置③和⑤的作用都是为了防止水蒸气进入④,B正确;
C.尾气中一氧化氮有毒,装置⑥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正确;
D.若装置②中盛水,装置①中反应掉,根据,则生成0.5mol二氧化氮,根据,则生成、,根据,则生成,则共生成则生成,根据,故理论上最多生成,质量为,D错误;
故选D。
10.B
【详解】A.浓硫酸会使得铁、铝钝化,反而会降低反应速率,A错误;
B.在“氧化除杂”是将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过氧化氢起氧化剂作用,利于将铁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而除去;“酸溶”中是将三价钴转化为二价钴,过氧化氢起还原剂作用,B正确;
C.“钴镍分离”时发生反应为次氯酸根离子、二价钴离子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钴沉淀,反应中所得溶液为酸性,故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
D.“结晶”时,缓慢蒸发溶液,晶体颗粒长的较大,得到的晶体颗粒较大,D错误;
故选B。
11.B
【详解】A.反应中挥发出的乙醇也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溶液褪色,干扰了生成的烯烃的检验,A错误;
B.将溶液滴入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根离子,则比结合质子能力强,B正确;
C.,加入氯化钾固体不能使平衡移动,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C错误;
D.使用新制氢氧化铜沉淀检验醛基时,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应该在纤维素水解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再滴入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检验醛基,D错误;
故选B。
12.C
【分析】由题给流程可知,在无水THF和碘的作用下,溴苯与镁反应生成 ,THF作用下 与二苯甲酮在冰水浴中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冰水浴条件下在饱和氯化铵酸性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三苯甲醇。
【详解】A.由格氏试剂易与卤代烃发生取代反应可知,制备格氏试剂时应缓慢滴加溴苯及THF混合溶液,防止 与溴苯反应生成联苯,影响与二苯甲酮反应生成 ,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的目的是使 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三苯甲醇,则 水解时,可用饱和食盐水和少量盐酸代替饱和氯化铵溶液,故B正确;
C.由图可知,水蒸气蒸馏的目的是除去混合液3中THF、和溴苯,抽滤得到含有三苯甲醇的粗产品,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向粗产品中加入石油醚,经重结晶得到三苯甲醇晶体,故D正确;
故选C。
13.D
【分析】利用电解原理实现乙烯高效合成环氧乙烷,结合已知原理可知,Ni极为阴极,水放电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Pt极为阳极,氯离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将乙烯转化为HOCH2-CH2Cl。HOCH2-CH2Cl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环氧乙烷;
【详解】A.由分析可知,阴极区生成氢离子,则溶液酸性增强,pH减小,A错误;
B.由分析可知,电极反应式为:,B错误;
C.生成环氧乙烷需要消耗1molHClO,结合反应可知,,则阳极区需要2mol负电荷,则由2mol氯离子通过交换膜,C错误;
D.由分析可知,阴极生成氢氧化钾、阳极生成HOCH2-CH2Cl,电解完成后,将阴极区和阳极区溶液混合后,HOCH2-CH2Cl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环氧乙烷,可得到环氧乙烷,D正确;
故选D。
14.C
【详解】A.由反应机理可知,酰卤的α−H比羧基α−H活性更高,更易被溴原子取代,故A正确;
B.由反应机理可知,试剂Ⅰ为RCH2COOH,RCH2COOH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和,故B正确;
C.由反应机理可知,反应中存在溴溴非极性键的断裂,也存在碳碳非极性键的生成与断裂,故C错误;
D.由反应机理可知,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和,故D正确;
故选C。
15.AC
【分析】由图可知,曲线④代表滴定曲线,曲线①、②、③分别代表A2—、H2A和HA—的pC随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
【详解】A.由分析可知,曲线④代表滴定曲线,曲线③代表HA—的pC随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故A正确;
B.由图可知,溶液中H2A和HA—的pC相等时,溶液pH小于4.02,由电离常数公式可知,溶液中H2A和HA—的pC相等时,电离常数Ka1(H2A)= = c(H+)>10—4.02,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溶液中A2—和HA—的pC相等时,溶液pH为6.2,由电离常数公式可知,溶液中A2—和HA—的PC相等时,电离常数Ka2(H2A)= = c(H+)=10—6.2,水解常数则Kh1====10—7.8,0.1mol/LNa2A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约为=10—4.4mol/L,溶液pH约为10—9.6,故C正确;
D.由图可知,NaHA溶液呈酸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由电荷守恒关系c(Na+)+ c(H+)=c(HA—)+ c(OH—)+2c(A2—)和物料守恒关系c(Na+)=c(HA—)+ c(H2A)+c(A2—)可知,溶液中c(OH—)+c(A2—)>c(H+),故D错误;
故选AC。
16.(1) 4
(2) O3
(3)AB
(4) 正四面体 50%
【详解】(1)氟为9号元素,基态氟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5,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溴处于第四周期第ⅦA族,未成对电子数为1,与溴同周期且未成对电子数目相同的元素有K、Sc、Cu、Ga,4种。
(2)等电子体是指价电子数和原子数相同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与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O3;的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3,孤电子对数为1, N原子采用sp2杂化,N原子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有1个电子,与氧的p轨道肩并肩有1个电子,氯的单电子和N形成共价键,相互平行的p轨道有2个电子与氮、氧的p轨道相互平行,故共4个电子形成大键,表示为;
(3)A.中硫为sp3杂化,为V形结构,正负电荷不对称,为极性分子;为三角双锥结构,正负电荷重心对称,属于非极性分子,A错误;
B.中P为sp3杂化且存在1对孤电子对,为三角锥形结构;中中心原子硫为sp3杂化且存在1对孤电子对,构型不会是直线形,B错误;
C.电子式为,电子式为,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正确;
故选AB;
(4)①由图1可知,根据“均摊法”,晶胞中含个,结合化学式可知,晶胞中含4个,结合图2可知,填充在晶胞平分切割成的8个小立方体的体心且交错分布在其中4个小立方体的体心,故填充在构成的正四面体空隙,其填充率为50%。
②已知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晶胞的密度为,设晶胞变成为anm,结合①分析,晶体密度为,,则晶胞中两个最近的之间的距离为面对角线长度的二分之一,为。
17.(1) 使得反应物充分接触,使得反应更充分且能加快反应速率
(2)
(3) 分液 H2SO4
(4) 两性氧化物 保证V以微粒存在,利于其萃取分离出来
【分析】钒矿石、氯化钠、空气氯化焙烧生成氯气和含有NaVO3混合物,加入硫酸酸浸,二氧化硅不反应成为滤渣,滤液加入草酸,和草酸反应生成,加入稀硫酸调节pH后加入萃取剂萃取分离出有机层,有机层加入硫酸反萃取后分液得到水层含有VOSO4;
【详解】(1)“氯化焙烧”时气体与矿料逆流而行,目的是使得反应物充分接触,使得反应更充分且能加快反应速率。该步操作中和氯化钠、空气中氧气高温反应生产NaVO3和氯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已知:在酸性介质中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被、乙醇、草酸和酒石酸还原为; “还原”时,和草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操作x”为将从有机层中反萃取到水层中,然后分液分离出水层,故操作为分液;萃取的平衡为:,且得到VOSO4,则试剂y为H2SO4,硫酸使得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促使萃取平衡逆向移动生成VOSO4;
(4)由图可知,在酸性溶液中转化为,在碱性溶液中转化为、,故为两性氧化物;已知,萃取剂对中的有很强的萃取能力,对、、和其它微粒无萃取能力,“调”时,调节的目的是将保证V以微粒存在,利于其萃取分离出来;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N、M点平衡常数相同,由M点可知,其平衡常数的数值为。
18.(1)FeS2+2HCl=FeCl2+H2S+S
(2)防止被氧化
(3)抑制Sn2+水解
(4) 或 AB
【分析】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S2+2HCl=FeCl2+H2S+S,B利用和反应制备,C吸收尾气。
【详解】(1)A中FeS2和HCl发生反应生成FeCl2和H2S、S,化学方程式为FeS2+2HCl=FeCl2+H2S+S。
故答案为:FeS2+2HCl=FeCl2+H2S+S;
(2)具有还原性,溶液现用现制的主要原因是防止被氧化。
故答案为:防止被氧化;
(3)是强酸弱碱盐,能发生水解,溶液显酸性,浓盐酸的作用:一是作为反应物加快的生成速率,二是抑制Sn2+水解。
故答案为:抑制Sn2+水解;
(4)根据关系式:2Fe3+~I2~2S2O得②中剩余的n(Fe3+)=0.1mol·L-1 ×V2×10-3L=V2×10-4mol,与SnS反应的n(Fe3+)=(V1-V2)×10-4mol,SnS~4Fe3+,n(SnS)=×10-4mol,的纯度为= 或;
A.①中盛溶液的滴定管未润洗,使V2变小,由可知,纯度偏高,故A符合;
B.②中滴定结束后滴定管中有气泡产生,使V2偏小,由可知,纯度偏高,故B符合;
C.②中离心不完全,滤液中还含有少量淡黄色沉淀为硫单质,不影响后继滴定,故C不符;
故选AB;
故答案为: 或;AB。
19.(1) < 小于
(2)B
(3)减小
(4) 随着温度升高反应Ⅱ正向移动消耗、,且反应Ⅰ逆向移动,故导致硅产率下降 温度过高导致催化剂失其活性
(5)222.2
【详解】(1)由图可知,A点温度低于B点,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则<;①;②,①+②得,则,,结合图像可知,随着温度升高,,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为放热反应,故焓变小于零,<0;
(2)A.反应Ⅱ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反应Ⅰ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的浓度,反应Ⅰ正向移动,有利于提高的转化率,A正确;
B.反应Ⅰ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变量,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说明反应Ⅰ达到平衡;反应Ⅱ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反应Ⅱ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不变量,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不能说明反应Ⅱ达到平衡;B错误;
C.平衡后,若压缩体积,反应Ⅰ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则反应I平衡正向移动;反应Ⅱ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则反应Ⅱ平衡不移动,C正确;
D.选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能提高硅在单位时间内的产量,D正确;
故选B;
(3)降低温度时,均减小,反应Ⅱ焓变大于零,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故减小幅度大于,则减小。
(4)已知反应Ⅱ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含量增加,反应Ⅱ生成的也会增加,但是结合图像可知,总的减小,说明反应Ⅰ逆向移动程度较大,反应Ⅰ为放热反应,故M点到N点硅产率缓慢下降的可能原因是随着温度升高反应Ⅱ正向移动消耗、,且反应Ⅰ逆向移动,故导致硅产率下降;N点后硅产率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温度过高导致催化剂失其活性;
(5)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按的比例充入和的混合气体,此时压强为,假设和分别为3mol、1mol,达到平衡后体系压强为,则此时总的物质的量为3.6mol,其中的分压为,为1.2mol,总的物质的量减小0.4mol;反应Ⅱ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反应Ⅰ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气体物质的量的减小由反应Ⅰ导致,则:
平衡时、、分别为0.2mol、1.8mol、1.2mol,则、、分别为0.2kPa、1.8kPa、1.2kPa,则反应Ⅰ的。
20.(1)醚键、酯基
(2) + 取代反应
(3) 保护羟基
(4)30
(5)
【分析】由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可知,SOCl2作用下与乙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则B为;TsOH作用下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则C为、X试剂为;与BzCl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在氯化氢作用下转化为,一定条件下转化为,Et3N作用下与乙酸酐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则G为;催化剂作用下与3—戊醇发生环加成反应生成,一定条件下转化为。
【详解】(1)由结构简式可知,D分子的含氧官能团为醚键、酯基,故答案为:醚键、酯基;
(2)由分析可知,G→H的反应为催化剂作用下与3—戊醇发生环加成反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G的反应为Et3N作用下与乙酸酐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和乙酸,故答案为:+;取代反应;
(3)由分析可知,B→C的反应为TsOH作用下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则试剂X的结构简式为,由A和E分子中都含有羟基可知,该步反应的目的是保护羟基,防止羟基与BzCl发生取代反应,故答案为:;保护羟基;
(4)C的同分异构体M分子中乙基与苯环直接相连,1mol该物质能与4mol氢氧化钠反应说明分子中含有4个羟基,侧链能使灼热的氧化铜变红说明侧链上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连有氢原子,则M的结构可以视作1—丁醇、2—丁醇、2—甲基—1—丙醇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或或取代所得结构,1—丁醇、2—丁醇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被取代基取代各有4种结构,2—甲基—1—丙醇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被取代基取代有2种结构,则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10×3=30种,故答案为:30;
(5)由题给信息可知,以丙三醇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合成步骤为TsOH作用下丙三醇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浓硫酸作用下与乙酸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在氯化氢作用下转化为,合成路线为,故答案为:。
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文件包含2022级高一下期末校际联合考试试题docx、2022级高一下期末校际联合考试答案及解析pdf、2022级高一下期末校际联合考试评分细则pdf、2022级高一下期末校际联合考试参考答案pdf、2022级高一下期末校际联合考试试题答题卡pdf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化学试题及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化学试题及解析,文件包含8140749850038962022级高一下期末校际联合考试试题pdf、2653171115885142022级高一下期末校际联合考试答案及解析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日照市校际联合考试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扫描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日照市校际联合考试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扫描版含解析,文件包含2023届山东省日照市校际联合考试高三三模化学pdf、2023届山东省日照市校际联合考试高三三模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