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3077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3077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4 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4 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探索并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2.进一步体会简单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探索并了解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及画法.【学习重点】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画法.2.角平分线性质的应用及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学习难点】1.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应用.2.角平分线性质的应用.
行为提示: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认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自学互研”中的题目,并在练习中发现规律,从猜测到探索到理解知识.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旧知回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什么?答: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它们所在直线都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 二、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阅读教材P123,完成下列问题: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线段的对称轴是什么?什么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答: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垂直并且平分线段的直线是它的一条对称轴.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 2.线段垂直平分线有何性质? 答: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3.(1)在一张纸上任意画∠AOB,沿角的两边将角剪下,将这个角对折使角的两边重合,折痕就是∠AOB的平分线.(2)在∠AOB的平分线上任意取一点C,分别折出过点C,且与∠AOB两边垂直的直线,垂足分别为D、E,将∠AOB再次对折,线段CD与CE能重合吗?答:能重合. 范例1.如图,△ABC中,AC=5,DE垂直平分BC,若△AEC的周长为12,则AB的长为( C ) A.5 B.6 C.7 D.8 仿例1.如图,BD垂直平分AC,若AB=4,CD=7,则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__22__. 方法指导: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应用与等腰三角形密不可分,可以说是等腰三角形性质灵活应用. 行为提示:到几个定点距离相等一般要考虑作定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仿例2.如图,DE是△ABC的边AB的中垂线,分别交AB,BC于D,E两点.若∠BAC=70°,∠B=40°,则∠CAE的度数为__30°__.仿例3.(苏州中考)如图,MP,NQ分别垂直平分AB,AC,且BC=13 cm,则△APQ的周长为__13__cm__. (仿例3图) (仿例4图)仿例4.如图,在△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6 cm,△ABD的周长为26 cm,则△ABC的周长为__38__cm. 范例2.如图,在△ABC中,分别以A、C为圆心,大于AC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连接MN,与AC,BC分别交于点D,E,连接AE,则:(1)∠ADE=__90__°;(2)AE__=__EC(选填“=”“>”或“<”);(3)当AB=3,BC=5时,△ABE的周长为__8__.仿例1.已知线段AB,用直尺和圆规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作法:(1)分别以A、B为圆心,以大于AB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C、D两点;(2)作直线CD,直线CD即为所求. 仿例2.如图,某地由于居民增多,要在公路边增加一个公共汽车站,A、B是路边两小区,这个公共汽车站建在什么位置,能使两个小区到车站的路程一样长? 解:建在AB的垂直平分线和公路的交点P处,图略. 方法指导:当有角平分线这一条件时,常过角平分线上点向角两边作垂线,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证题. 阅读教材P125,回答下面的问题: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范例3.如图所示,点P在∠AOB的角平分线上,C、D在OA上,E、F在OB上,且PD⊥OA于D,PE⊥OB于E,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D )A.PC=PD B.PC=PFC.PD=PF D.PD=PE(范例3图) (仿例1图) (仿例2图)仿例1.如图,已知AB∥CD,点O为∠CAB,∠ACD角平分线的交点,点O到AC的距离为1.5 cm,则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为__3__cm__.仿例2.如图所示,在△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D,DE⊥AB于E,且AB=6 cm,则△BDE的周长为__6__cm__.仿例3.如图,OP平分∠AOB,PA⊥OA,PB⊥OB,垂足分别为A、B.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D ) A.PA=PBB.PO平分∠APBC.OA=OBD.AB垂直平分OP仿例4.如图,AB=AC,BD=CD,DE⊥AB于点E,DF⊥AC于点F.试说明:DE=DF. 证明:连接AD.∵AB=AC,BD=CD,AD=AD,∴△ABD≌△ACD(SSS).∴∠BAD=∠CAD.∵DE⊥AE,DF⊥AF,∴DE=DF. 学习笔记:仿例中注意角平分线的画法中以大于MN为半径作弧,否则两弧不能相交. 行为提示: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有展示,有补充、有质疑、有评价穿插其中. 教会学生整理反思. 检测可当堂完成. 阅读教材P126,完成下列问题:范例4.(杭州模拟)用直尺和圆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示意图如图,则说明∠CAD=∠DAB的依据是( A )A.SSS B.SASC.ASAD.AAS仿例 尺规作图:如图,作∠AOB的平分线.作法:(1)以点__O__为圆心,以__任意长__为半径画弧,两弧交∠AOB两边于点M、N;(2)分别以M、N为圆心,以大于MN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C;(3)作射线OC,OC即为所求.三、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新问题”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及性质知识模块二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画法知识模块三 角平分线的性质知识模块四 角平分线的画法四、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见《名师测控》学生用书.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3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回顾,探究新知,例题评析,课堂练习,应用与拓展,课堂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精品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式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复习题(教案),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