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综合复习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0832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文言文综合复习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083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文言文综合复习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0832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文言文综合复习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0832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文言文综合复习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0832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文言文综合复习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0832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文言文综合复习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0832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文言文综合复习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0832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文言文综合复习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展开
这是一份文言文综合复习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学情,概括时容易丢点漏点,分析时出现偏差,文言文考点分析,关注人物语言,关注人物的行为动作,关注人物心理,神态表情,关注侧面描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往往不解题意,答非所问
从文本类型上看:从内容主题上看:从设题角度上看:
大致可以分为“写人叙事类、议论说理类、写景状物类”三类,其中以人物故事居多。
可与课内相勾连“治国、勤学、劝谏、山水、状物、言志、战争、民间艺术、智慧故事、寓言轶事”
1.文意理解概括 2.人物形象分析3.写作思路及目的分析 4.事件前因后果分析5.与课内文言文的迁移比较
写人叙事类 阅读方法点拨 写人记事类文言文以写人叙事为中心,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的品行和才能,赞扬人物的精神品质,弘扬正气,贬斥邪恶。这类文言文以叙述为主,议论较少,篇幅短小,语言精炼简洁。阅读写人记事类文言文,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介绍事件背景与人物初步印象
方法一:关注文章开头,初识主人公形象与故事背景
写人叙事类文言文一般会在开头都要总体介绍人物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字号、籍贯、家庭背景、学识、性情、任职等;或者介绍整件事情发生的一个背景。所以阅读第一步就是掌握这些基本信息,对所写人物、事件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
方法二:抓住时间、地点和事件,把握主人公经历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既克,公问其故……
写人叙事类文言文大致可分为一件事的记叙与多件事的记叙。主要叙述一件事的文言文在阅读时,可以抓住时间词语,划分文章结构层次,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人物及事件。
方法三:把握人物性格,概括人物品质
通过事件或人物的言行去窥探人物的思想品质,通过作者对人物、事件、情理的褒贬好恶,去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或态度。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陈胜是胸怀大志,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农民起义领袖。
言为心声,语言最容易看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小时候嗜学、勤学、苦学的品质。
行为动作容易暴露人物自身特点,主要表现在细节上。
例: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的心理活动体现他身处逆境旷达的胸怀。
人物心理会烙上个人精神品格的印记。
例:《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的神态由开始的“不悦”到“怫然怒”再到“色挠”。
写出秦王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
人物的神态表情是内在心理的外在表现。
例:《孙权劝学》中鲁肃与蒙论议,后结友而别。
烘托吕蒙后天努力,刻苦学习,大有长进,另人刮目相看。
通过描写其他事物、人物,或描写他在周围事物中所产生的反响,间接表达人物的性格特征。
方法四:关注人物塑造的方法
文言文在人物的塑造上除了进行直接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外,有时还会设置次要人物来丰富其形象。次要人物往往起到对比、衬托、侧面描写的作用。
例文: 李承之字奉世,性严重,有忠节。从兄柬之将仕以官,辞不受,而中进士第,调明州司法参军。郡守任情骫法,人莫敢忤,承之独毅然力争之。守怒曰:“曹掾敢如是邪?”承之曰:“事始至,公自为之则已,既下有司,则当循三尺之法矣。”守惮其言。 尝建免役议,王安石见而称之。熙宁初,以为条例司检详文字,得召见。神宗语执政曰:“承之言制置司事甚详,非他人所及也。”改京官。他日,谓之曰:“朕即位以来,不轻与人改秩,今以命汝,异恩也。”检正中书刑房,察访淮浙常平、农田水利、差役事,还奏《役书》二十篇。
注意要明确对比、正衬、反衬、侧面烘托的区别!
写景状物类 阅读方法点拨 写景游记类文言文以描山画水、传达山川神貌为主,同时在描写见闻中又包含着作者的独特感受,常常熔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常常以人物作为观赏的主体,描写其所看到的景物,为此我们一般采用理思路、抓景物、抓主旨的阅读方法。 状物说明类文言文常常以某物作为写作主体,常见以动、植物,书房处所作为主要写作对象。这一类文章在阅读时我们需要把握其写作顺序与物的特点,以及由物的身上延伸出来的某种品质。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近岸……潭中鱼可百许头……潭西南而望……坐潭上……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方法一:理清思路,明确写景顺序
写景状物类文言文一般要按照写景(物)的顺序或作者的游踪来构思,梳理文章的思路及写作顺序,明确每段所写内容,从而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方法二:鉴赏景物,体会景物特点
写景游记类文言文重在写景及表达感情。首先要浏览全文,确定写景的语句,其次分析景物特征。
例文《记樊山》: 自余所居临皋亭下,乱流而西,泊于樊山,为樊口,或曰“燔山”,岁旱燔之,起龙致雨;或曰樊氏居之,不知孰是。其上为庐洲孙仲谋泛江遇大风柂师请所之,其仆谷利以刀拟柂师,使泊樊口。遂自樊口凿山通路归武昌,今犹谓之“吴王岘”。有洞穴,土紫色,可以磨镜。循山而南至寒溪寺,上有曲山,山顶即位坛、九曲亭,皆孙氏遗迹。西山寺泉水白而甘,名菩萨泉,泉所出石,如人垂手也。山下有陶母庙,陶公治武昌,既病登舟,而死于樊口。寻绎故迹,使人凄然。仲谋猎于樊口,得一豹,见老母曰:“何不逮其尾?”忽然不见。今山中有圣母庙,予十五年前过之,见彼板仿佛有“得一豹”三字,今亡矣。
例文《记樊山》: 自余所居临皋亭下,乱流而西,泊于樊山,为樊口,或曰“燔山”,岁旱燔之,起龙致雨;或曰樊氏居之,不知孰是。其上为庐洲孙仲谋泛江遇大风柂师请所之,其仆谷利以刀拟柂师,使泊樊口。遂自樊口凿山通路归武昌,今犹谓之“吴王岘”。有洞穴,土紫色,可以磨镜。循山而南至寒溪寺,上有曲山,山顶即位坛、九曲亭,皆孙氏遗迹。西山寺泉水白而甘,名菩萨泉,泉所出石,如人垂手也。山下有陶母庙,陶公治武昌,既病登舟,而死于樊口。寻绎故迹,使人凄然。仲谋猎于樊口,得一豹,见老母曰:“何不逮其尾?”忽然不见。今山中有圣母庙,予十五年前过之,见彼板仿佛有“得一豹”三字,今亡矣。
名字来源说法不一,山间流传着神话传说,充满神秘传奇色彩。
拥有丰富的历史古迹,如“吴王岘”、“陶母庙”等,与孙仲谋和陶公等历史名人相关,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爱莲说》:莲,花之君子者也。《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方法三:明确意图,把握文章主旨
写景游记类文言文并不单纯是为写景,大多都会借写景或游历阐明道理,或寄寓明确的写作意图。阅读文章时,要重点把握体现义理或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也就是作者游览后的心得、感想。在此基础上,借助阅读分析,对作者在文中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的思想进行概括。
议论说理类 阅读方法点拨 阅读议论说理类文言文,要抓住说理和议论的特点,运用分步骤、明义理、理结构、定中心的阅读方法。议论说理类文言文常见选材内容为劝诫与治国两类。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方法一:抓议论,明义理
明确议论的中心,作者为了让读者尽快清楚文章阐明的义理,常常把自己的观点放在文章开头或结尾等明显的位置。我们可以用特殊标记的方式把这些语句画出来。
方法二:理思路,明文意
观察文章段落构成,按照自然段分层,并简要概括段意,了解作者说理的结构和思路,初步感知文言文的内容。
例文: 文王问太公曰:“愿闻为国之大务欲使主尊人安为之奈何”太公曰:“爱民而已!”文王曰:“爱民奈何?”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文王曰:“敢请释其故!” 太公曰:“民不失务,则利之;农不失时,则成之,省刑罚,则生之;薄赋敛,则与之;俭宫室台榭,则乐之;吏清不苛扰,则喜之。民失其务,则害之;农失其时,则败之;无罪而罚,则杀之;重赋敛,则夺之;多营官室台榭以疲民力,则苦之;吏浊苛扰,则怒之。故善为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见其饥寒,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于身,赋敛如取己物。此爱民之道也。”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原创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例文《记樊山》: 文王问太公曰:“愿闻为国之大务欲使主尊人安为之奈何”太公曰:“爱民而已!”文王曰:“爱民奈何?”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文王曰:“敢请释其故!” 太公曰:“民不失务,则利之;农不失时,则成之,省刑罚,则生之;薄赋敛,则与之;俭宫室台榭,则乐之;吏清不苛扰,则喜之。民失其务,则害之;农失其时,则败之;无罪而罚,则杀之;重赋敛,则夺之;多营官室台榭以疲民力,则苦之;吏浊苛扰,则怒之。故善为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见其饥寒,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于身,赋敛如取己物。此爱民之道也。”
方法三:析材料,明方法
仔细阅读文言文材料,分析作者议论说理时运用的方法。文言文中的说理多数采用设喻、对比、举例的方式论证观点,准确把握作者以何来设喻,所举史事材料事例中的人物、事件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
方法四:概主旨,明中心
根据以上分析,概括文章主旨,全面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
小结: 写人叙事类 1.关注文章开头,初识主人公形象与故事背景 2.抓住时间、地点和事件,把握主人公经历 3.把握人物性格,概括人物品质 4.关注人物塑造的方法 写景状物类 1.理清思路,明确写景顺序 2.鉴赏景物,体会景物特点 3.明确意图,把握文章主旨 议论说理类 1.抓议论,明义理 2.理思路,明文意 3.析材料,明方法 4.概主旨,明中心
磨刀不误砍柴功,文言文复习要在课本内下功夫,以内养外,做到扎扎实实地复习课文内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考查材料:选自课外浅易的文言文考查难度:相当于课本中的文言文考查能级:识记、理解、分析
复习建议:夯实基础,重视积累,查验能力。 1. 准确掌握字词句的含义,重视课文下面的注释,重视含有深意的语句。 2. 梳理每篇文章,写什么(理解内容)、怎么写(弄清写法)、为何写(把握主旨)。 3. 文言文复习重在积累和归纳,积累文言词汇,作必要的知识归类。包括重要实词、特殊词类、作家作品等,整理可注明出处。 4. 建议准备文言文专用笔记本、文言文知识归类本。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词语古今异义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初中文言文之固定句式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梳理课内文言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内山水类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主要课文篇目,重点词语注释,重点翻译,看看往年考什么,山水类课内总结,课内复习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