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1 赤壁赋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1 赤壁赋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前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科(版本):部编本必修上册
年级:高一年级
章节:第七单元第16课
课题:《赤壁赋》
一、教学目标:
1、以点带面,培养学生以课文为基点,合理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2、探索新课改高中语文任务群教学实施模式,实现课内与课外阅读指导序列化方案,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3、以水与月为核心意象,以《赤壁赋》为起点,通过比较阅读,走进苏轼的心灵世界。
设定依据:2022版新课标提出的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二、课前准备:
1、(必做)布置学生预习《赤壁赋》全文,熟悉字词,通晓文意。
2、(必做)从图书馆借阅《苏东坡传》、《苏轼诗词选》阅读。
3、(选做)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心中的“苏轼赤壁游景图”。
教学过程:
(一)、哲理名言导入
周国平说:“当人生走到窄路,就要自我救赎。”中国文学史上,就有这样一个伟大耀眼的人,用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告诉我们:哪怕达则金堂玉马为帝王之师,穷则食芋饮水为南荒逐客,我仍能笑傲时空,快意人生。他就是,北宋大文豪苏轼——苏东坡。
那么,他曾经走到了什么样的人生窄路呢?
设计目的:引起学生深思,让学生对苏轼的人生变化有深层认识,激发学生对《赤壁赋》的学习欲望。
(二)、苏轼的“人生窄路”:乌台诗案
1、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苏轼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乌台诗案,了解他从云端跌入低谷的惨痛。
展示苏轼的人生窄路:“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多方营救,贬到黄州,“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旧友亲朋避之犹恐不及……
2、问:被贬黄州后,苏轼如何自我救赎?(前后两次到赤壁。)
思考: 苏轼为何去赤壁? 为何分别在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去?
赤壁:周瑜与曹操——英雄
时间:月圆——圆满与不圆满
设计目的:触发学生共鸣机制,用视频短片让学生对写作《赤壁赋》之前的苏轼走到人生窄路有了深切认识,激发学生对作者处境的感同身受,引领学生寻找探究苏轼心灵世界的钥匙。
下面,我们就在《赤壁赋》中寻找一把钥匙,走进苏轼的心灵救赎之路。
(三)、借助《赤壁赋》中的“水与月”分析课文
老师展示三幅图画,请学生判断哪一幅比较符合原文意境。由此可见,《赤壁赋》的核心意象是什么?
——(水与月)
设计目的: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引领学生探索核心意象,这是打开苏轼心灵世界的一把钥匙。
2、思考:既然“水与月”是《赤壁赋》的核心意象,那么,全文从哪些方面写到“水”与“月”?请分别概括。
明确答案:
第一段:现实中的水和月(景)
第二、三段:诗歌中的“水”“月” (情)
第四段:哲理中的水和月——(理)
设计目的: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提升思维能力,围绕核心意象,给全文分层,也能从宏观上把握作者的心路历程。
3、小组讨论:请分别找出每一个层次的水和月的作用。
设计目的:锻炼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提升审美创造能力,围绕核心意象,体会情与景的关系,从微观上把握作者的心灵世界。
学生发言,老师点拨
①现实水和月——第一段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水与月美妙的融合在一起,景是乐景,情是乐情。
②诗歌中的“水”“月” ——第二、三段(主客问答式)
“桂棹兮兰桨”(间接写水),“击空明兮溯流光”(间接写月,直接写水)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一句使诗人感情由乐转悲。
由水与月的联想,引起诗人的悲叹,景是乐景,情是哀情。
4、探究:面对美景,客的箫声为何呜呜然?苏轼为何悲叹呢?
设计目的: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提升思维能力,围绕核心意象,给全文分层,也能从宏观上把握作者的心路历程。
客,实际上是诗人内心中另一个自己。
由于“美人”的内涵丰富,可喻指理想人生,而诗人苏轼的理想却可望不可即,于是诗人触景生情,由乐转悲,悲叹古人和人生。
英雄之悲:由一代枭雄曹操赤壁之败、横槊赋诗,悲叹“英雄业绩今安在”“况吾辈渔樵者”;
人生之悲:由长江滚滚东流,哀叹人生苦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理想之悲:由神仙长生而自己不能实现大逍遥,悲叹“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5、苏轼如此悲伤,第四段中,又是如何走出窄路、救赎自己的呢?
(1)讨论:第四段的哲理中的水和月,有什么哲理意义?
水 月 人生
变 逝者如斯 盈虚如彼 生老病死
不变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 代代相承
设计目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能深入挖掘核心意象的哲理内涵,掌握打开苏轼心灵世界的钥匙。
(2)写一写:假设你是苏轼,此时你有什么心理活动,如何说服自己,走出心理困境呢?
设计目的: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并考察审美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设身处地体会作者的心灵世界,寻找苏轼自我救赎的钥匙。
学生范例:苏轼在水与月的辩证思考中、在浩渺的时空中意识到:江水流淌不息,浪花淘尽千古英雄。即使一代枭雄如曹操,也难免赤壁惨败的悲剧,但即使如此,这些失意不顺最终都随着流水消融了,英雄依旧是英雄,在某一瞬间,他是永恒的。因此,我们应该看淡荣辱,听任天命,达观适意。而明月阴晴圆缺,有圆满,也一定有不圆满。我此时遭遇的坎坷痛苦,也是这个正常的人生变化,与浩渺时空相比,微不足道。因此,畅快洒脱,寄情江月,直面人生。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人生的悲欢离合,以坦然的心境欣赏“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
老师引导:于是,苏轼得以自我救赎,一个大写的苏东坡诞生了。苏轼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他的人生得以升华。
感谢赤壁!感谢“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它们让苏轼悟到了惟“江月”才是永恒。江月熨平他的不平,熨帖那颗受伤的心,他实现了自我救赎,给了我们一个旷达悠远的全新的苏轼!
6、请以“水和月”为核心意象,总结本文的行文脉络。
设计目的: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提升思维能力,围绕核心意象,梳理总结全文行文脉络,从宏观上把握作者的心路历程。
作者以“水”与“月”开篇,又以“水”与“月”作结,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结构,作者情感和文章主旨在景——情——理的回环中一一展开。
现实之水与月:(景)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做铺垫
诗歌中水与月:(情)由乐转悲,为下文的人生感悟做铺垫
哲理中水与月:(理)升华主旨
意象:水和月——江水流淌不息,明月阴晴圆缺,千古不变,千江共有, 二者都易给人以时空上的哲理思考,于是,文人墨客常观江水、赏明月而返照内心。
(四)、比较鉴赏,
设计目的:通过比较鉴赏阅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围绕核心意象,从横向把握苏轼被贬之后诗歌创作的特点,把握苏轼豁达心境的秘诀。
思考:《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是否出现水和月?与《赤壁赋》中的水和月有何异同?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学生发言:“一尊还酹江月”,“江”和“月”也是作者心灵的归宿,作者仍由壮观美景,转为壮志难酬的伤感无奈之情,最后在水与月中得以解脱。苏轼寄情水月,笑看世间百态。赤壁水与月滋润了苏轼的生命。
老师补充:因为有了水和月,苏轼即使被一再遭贬,仍能静享,“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保持了心灵的澄澈宁静。即使被贬至天涯海角,他仍然高唱:“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的风雨一生得到升华,他用豁达的心告诉人们――生活的风雨摧不倒我们,我们同在。
(五)、自学成果分享,学生课下查找图书馆资料成果展示
请小组合作,把自己课前查阅的苏轼诗词中水与月的研究资料成果分享一下。
设计目的:锻炼学生的利用图书馆查找资料的能力,围绕核心意象,从宏观上把握作者的创作秘诀。
阅读书目:《前赤壁赋》《苏东坡诗词选》《苏东坡传》、钱钟书选编的《宋诗选注》和龙榆生编选的《唐宋名家词选》。
我们再拿着水与月这把钥匙,看看苏轼是怎样把胸中一腔不平气溶进诗词的。
学生展示图书阅览结果:(高一17班董鑫)
苏轼的水情结、水文化。苏轼很多诗词,几乎首首有水,诸如雨雪冰霜,江河湖海,血泪酒茶,等等。
《永遇乐.小序省去》“明月如水”,“美酒清歌”,“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夜永露华侵被”。计有6
《望江南.超然台作》“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计有4。
《永遇乐.彭城》“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计有4
老师引导: 苏轼对月光也有特殊的感情。
《水调歌头》写月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缈孤鸿影。”
《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师生共同总结:苏轼诗词的水与月
湖的美景,江的大气,雨的洗礼,雪的纯洁,霜的冷白,酒的热烈,泪的伤心
月亮也常常蕴含其中,用自己的皎洁映照诗人的灵魂。
(六)、写作练习:“掬一捧水中月,流一脉思古情”
设计目的: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文化自信,了解中国优秀的古代文人是一座宝库,也是今人遇到困境的引领之光。
千江有水千江月,水与月一直在不停地对话,讲述苏轼的内心世界,如果你细听,一定会有收获吧。拿起笔,写下来吧。
(佳作展示) 水与月的对话
高一12班 肖晶晶
月映在水中,像浅浅的笑意,弯弯的;
水活在月中,如缠绵的泪光,凉凉的。
水与月的交融,是无声的对话,这对话也是无形的。天地众生之生命的大道玄机,恰恰是在水与月之间无声无形的对话中,才得以最完美的体现。
官场险恶,命运多舛,而水与月于默然无声的对话中,为历经半生坎坷的苏轼营造了一个清清凉凉的纯净世界,东坡居士也视水和月亮为知己,于纯净中复苏了一个被红尘埋没的自己。
(七)、教师总结, 升华
设计目的: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思考人生。
苏轼的自我救赎,也是对后代文人的救赎。中国文人因为有了苏轼,心灵世界多了一片月光。
赤壁救赎之后,苏轼没有隐居,而是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祠庙来缅怀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沉淀了他的不屈,诉说着他的豪迈与诗情不朽。
从此,赤壁因苏轼而更加光芒四射。苏轼也滋养了后世文人,包括我们今人。
咏苏轼(高考满分作文片段)
苍茫茫的天涯路,是你居无定所的漂泊;涛隐隐的故垒边,却依然响起你震撼苍穹的凯歌。
东坡仰天一啸,生命之佩瑶瞬时飘逸出盈天满地的馨香。我看到那飘飘白衣猎猎于萧萧风中,风度翩翩风情万种风华绝代。这位被林语堂先生誉为“不能为一”却“难能有二”的旷世奇才,没有被一生颠沛流离的坎坷命运困死,他从黄州团练的卑微中突围,他从“人生如梦”的悲怨中突围,在赤壁荡舟中,取“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演绎人生旷远豁达之篇章。
(八)、作业:
1、继续图书馆查阅资料,完善读书笔记:《前赤壁赋》《苏东坡诗词选》《苏东坡传》《东坡突围》钱钟书选编的《宋诗选注》、龙榆生编选的《唐宋名家词选》
2、以“我看苏轼的水与月”为题,写一扁不少于400字的小论文。
设计目的:以一篇文章,带出一个作家,让学生全面立体的了解一个作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滋养。
板书:
苏
轼 景(乐)
的
自 诗 (哀) 水 与 月
我 ﹏﹏﹏﹏﹏﹏﹏﹏﹏﹏﹏﹏
救 理 (乐) ﹏﹏﹏﹏﹏﹏﹏﹏﹏﹏﹏﹏
赎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16.1 赤壁赋教案,共2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教学素养,作者背景常识,鉴赏活动,文本研读,文本联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1 赤壁赋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激趣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研读, 拓展延伸, 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1 赤壁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鉴赏赤壁之人,聆听历史回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