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社戏》导学案9-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092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社戏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社戏导学案及答案,共2页。
科目:七年级语文(下)学案 课题:16、《社戏》 时间: 年 月 日 总课时序号 : 主备人:cys 授课人: 课型:新授课预习导学1、请给下面加粗的汉字注音。 归省 行辈 絮叨 怠慢 撺掇 凫水 潺潺 蕴藻 家眷 皎洁 漂渺 纠葛 惮2、作者简介: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有小说集 ,散文集 ,散文诗集 ,杂文集《坟》等,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3、背景链接 这是鲁迅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3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的小村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的部分。这部分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的情节。 2.学习小说围绕看社戏,记叙详略得当的方法。 3.体会小说景物描写对于表现文章中心思想所起的作用。 4.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感受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对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 精讲释疑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理清文章思路, 并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全文内容。 2.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 3.朗读第1至3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这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文章结尾说“真得,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对这个结尾应该怎样理解?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吗? 5.说说你对桂生、阿发、六一公公这几个人物的印象,并说明理由。 语言品析6.朗读11-13段、22-23段,思考:这几段调动了哪些感官,描写了哪些景物?运用了哪些修辞?它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拓展延伸7.你记得哪个季节的美丽月夜?请应用刚学的写景技巧也写一段夜景。(100字左右)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社戏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导学,课中导读,课后导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大雁归来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学法指导,导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安塞腰鼓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夯实基础,朗诵擂台,合作探究,品味语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