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并序》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30947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燕歌行并序》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30947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燕歌行并序》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30947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燕歌行并序》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30947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燕歌行并序》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30947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燕歌行并序》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30947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燕歌行并序》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30947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燕歌行并序》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30947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课文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解读题目,边塞诗,盛唐边塞诗,边塞诗常见的意象,知人论世,作者简介,析小序·明背景,文本初读,燕歌行,第一部分出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燕,战国时期的古国名,位于我国东北部,此地最早称为“幽州”。蓟,在历史上是与燕并存的诸侯国,且蓟、燕两地相邻。后“蓟微燕盛”,蓟为燕吞并,成为燕国的都城,蓟也成为燕的代称。
《燕歌行》是乐府旧题,多写燕赵边地战争之事,以及征人思乡、少妇怀远之情。本诗属于边塞诗。
歌,为产生于先秦时期歌谣的统称,“燕歌”即燕地的歌谣,因为燕地在春秋至两汉千年以来战争频发,征戍不断,战争积淀在“幽、蓟”之地的民谣中,成为记忆着征战、别离、相思等内容的“燕歌”。 这里的“行”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行”一样,只是表示古诗的一种体裁,均属“歌行体” 。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龙城飞将: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
凉州词二首(其一)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杨柳:《折杨柳》曲,暗指离乡之意。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边塞征战诗到唐代进入黄金时代,并形成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王翰,另外王维、李白、杜甫等都写过大量的边塞诗。 标题中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眼。 内容:建功立业;战争艰苦;征人思妇离愁别绪;边塞风光。 特点: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
自然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烟、孤城、落日、边关、黄河、长云、 雨雪、黄沙、碎石
征战事物:铁骑、金鼓、旌旗、羽书、烽火、戈矛、剑戟、斧钺、刀铩、 大雁、胡马、画角、飞箭、流矢
人名地名:单于、都护、将军、征人、胡儿、羌羯夷(指少数民族)、 轮台、夜郎、金山、天山、阴山、长城、玉门关、瀚海、雪海、 蓟北、边城、沙场、关山、萧关、凉州、楼兰、居延
常见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号角、战鼓
这些意象的特点:荒凉、单调、旷远、辽阔、壮丽、雄奇。
(1)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或表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从军热情;或抒写将军出塞、驰骋疆场,不惜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 (2)赞美将士们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或描写战争的激烈,表现将士勇敢顽强的英雄气魄;或描写边塞环境的恶劣,表现将士不畏艰险的牺牲精神。 (3)描写塞外雄奇瑰丽、奇异壮阔的边塞风光。如大漠戈壁、玉塞萧关、冰川雪峰等。 (4)抒发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别离之情。征人思乡,或表现边塞将士久戍思乡的精神痛苦,揭示爱国与思乡的矛盾;或极写边地环境的恶劣与从军生活的艰苦,表现将士无法排遣的思乡深情;或写戍边生活的单调无聊,表达渴望归家的期望,等等。 (5)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或表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与灾难,呼吁朝廷停止穷兵黩武的政策;或极写战事之惨烈,控诉边将的无能,朝廷的用人不当;或揭示军中的不公与腐败,谴责边将的骄奢、朝廷的昏聩;或讽刺帝王的好大喜功,引发对战争的思考。
高适(约700-765),字达夫、仲武,唐朝渤海郡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高渤海。去世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忠”。(“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高适作为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风格雄浑悲壮、古朴苍劲,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此诗为和人之作,但绝非无聊应酬,而是“感征戍之事”而作,饱和着血泪的感慨;“事”,亦非道听途说之辞,而是作者身临其境,亲眼所睹。
御史大夫张公,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开元二十三年张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遂恃功骄纵,不恤士卒,开元二十六年,其部将败于契丹,张却隐瞒败绩,虚报战功,并贿赂奉命前去调查的牛仙童。高适从“客”处得悉实情,乃作此诗以“感征戍之事”。
“感征戍之事”的三方面 :
1、所“感”唐家声威。
2、所“感”思乡盼归之情。
3、所“感”军中苦乐不均。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jīng pèi wēi yí
汉家 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 赐颜色。
?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唐朝东北边境上的战事又起,将领们离家前去征讨凶狠的敌寇。 好男儿本来就看重驰聘沙场,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识。军队敲钲打鼓前往山海关,各种旗帜连绵不断飘扬在碣石山间。校尉的紧急文书飞越浩瀚的沙海,说匈奴的侵略战火已经烧到了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山川的萧条景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匈奴骑兵来势凶猛犹如狂风骤雨。 战士在前线厮杀伤亡惨重,将军仍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北方沙漠到了深秋尽是枯草,暮色降临,孤城中能战的士兵越来越少。 将领们深受皇帝的恩宠厚遇却常常大意轻敌,战士们筋疲力尽仍未解除关山之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士兵们身穿铁甲辛苦地戍守边疆已经很久,那家中的思妇自丈夫被征走后,应该一直在悲痛啼哭吧。少妇们在长安家中恐怕哭断了肠,征夫们在边疆遥望故乡只能空回头。边塞战场动荡不安难以度日,遥远的边疆苍茫荒凉,人世间绝无仅有。早午晚杀气腾腾战云密布,整夜里只听到巡更的刁斗声声悲伤。
唐代长安城住宅区在城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你我相看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自古坚守节操,为国捐躯,岂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功勋?你没看见沙场拼杀战斗多么苦,至今仍然怀念西汉时的李广将军。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交代战争的性质,即卫国战争。
似褒实贬,表面是称赞将领们英勇无畏,实则暗含着将军恃勇轻敌的作战心理,为下文的失败埋下伏笔。
写出了出征的场景和战争局势的紧迫,表现战士一往无前的气魄。
“飞”字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军情危急。“照” 突出敌人的强大战斗力和盛大的作战气势。一“飞”一“照”清晰交代了战斗的严峻性和我方作战的艰难,为后文战败描写蓄势。
萧条:自然条件恶劣;凭陵:敌人来势凶猛,战力强;渲染了战势的危急与战斗条件的恶劣。
一方面表达对战士拼死苦战的同情和敬佩,一方面是对贪图享乐的将领的讽刺和批判,并揭露了军中纲纪败坏的残酷现实。
渲染塞外艰苦(荒芜、衰败)的自然环境和战士们殊死抗战的悲壮气氛。
正面点出兵败的原因——轻敌(主旨)
虚实结合,从戍边将士和思妇的角度,写出战争的残酷以及带给他们的痛苦。表达战士思乡和思妇怀人的情感。对造成久戍不归的无能边将进行了强烈的抨击和批判,深化了主题。
运用环境描写,突出边境动荡不安、环境恶劣,表达了战士们的思乡深切。
描写边疆战士奋力拼杀、警惕紧张的战斗生活。极力渲染悲凉的气氛,烘托战争的惨烈。表现诗人对戍边战士的崇高敬意。
赞美战士们殊死搏斗、保家卫国的精神。
讽刺当朝将领好大喜功、不恤士卒的行为。
暗含两层对比:一是奋不顾身在前线冲杀的战士VS沉迷歌舞寻欢作乐的将帅的对比;二是古代有勇有谋、关爱士兵的李广VS今日贪图享乐、好大喜功的将帅的对比。
思考:本诗的诗眼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山川萧条极边土/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选取塞草、孤城、落日等意象,渲染了荒凉、肃杀、衰败的气氛,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孤城落日斗兵稀/力尽关山未解围/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战争的残酷、无休无止,写出了征战沙场士兵的伤亡惨重。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
征夫,思妇,两地相望,虚实相生,离别之苦,逐步加深。但是蓟北征人,思家而不得归。
思考:是什么造成这些苦?请找出相关诗句,体会其中作者的感情。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对强大国势下隐藏矛盾的担忧和冷峻分析。
请将以下诗句与其表现的思想主题进行连线。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对将士英勇斗争精神的赞美。
对将领的谴责,对良将的呼唤。
战争环境艰苦,暗含对战士(百姓)的同情。
1、善于描绘边塞风光,渲染战地气氛。
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句式整散结合,语言铿锵有力。
4、运用多重对比,深化作品主题。
文章主旨 本诗描写了唐军士卒慷慨赴边、转战绝域的情景,高度赞扬了士卒为国立功、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深切同情士卒久战不归、两地相思的苦闷,同时还揭露了军中官兵对立、苦乐悬殊的事实,抨击了将帅的腐败无能。
描塞外之壮丽;抒出征之豪情;赞战士之死国;怜思妇之断肠; 望良将之带兵;惜战士之辛苦;讽将帅之骄纵享乐; 批朝廷之用人不当;
1.《燕歌行》让后人感受到唐代边塞诗不只有豪情壮志,不只有闺怨乡愁,还有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对强大国势下隐藏矛盾的担忧和冷峻分析。2.《燕歌行》中的高适——不仅是风骨凛然的边塞诗人,还是敏锐的军事家和清醒的政治家。
1.《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写汉将带兵出征时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刻画了一位临战轻敌的统帅形象,为下文的战败被困作反衬。2.《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战士们在前方杀敌的出生入死与汉将在军帐中的轻歌曼舞作对比,控诉了汉将不懂得体恤士兵,为下文写战败埋下了伏笔。3.有战争就会有别离,甚至是生离死别。在《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思妇和征夫分别后对对方的思念,从侧面折射出战争的残酷。4.《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实一虚,既写出了战士们打仗的辛苦,又写出了家中妻子对远征丈夫的思念之情。
?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5.《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通过前方的急报从侧面写出了敌人进攻速度之快;“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则直接描写了敌军侵袭时的来势汹汹。6.同样是描写塞外黄昏时的风景,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壮阔,而高适的《燕歌行》则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凄凉与悲壮。7.李广是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王昌龄在《出塞》中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对其的仰慕与赞颂之情。高适的《燕歌行》也提到了李广,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委婉地表达了对如今带兵出塞打仗的将军的不满。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燕歌行并序教学课件ppt,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边塞诗,作者简介,边塞诗歌的主题,写作背景,燕歌行,押韵特点,整体感知,李广其人,爱兵如子用兵如神,主题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燕歌行并序教课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燕歌行高适,写作背景,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读懂诗歌,细读讨论,注定失败,伤亡惨重,可歌可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燕歌行并序课文配套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战事发展,战争的反思,燕歌行,“第一大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