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同步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3097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同步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3097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同步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30972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课后复习题
展开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2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中,既不与亚硫酸反应又不与SO2反应的是
A.H2S B.O2
C.NaOH溶液 D.S
2.要检验二氧化硫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可采用的方法是
A.将气体样品通过澄清石灰水
B.将气体样品通过品红溶液
C.将气体样品先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D.将气体样品先通过小苏打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3.有关工业制硫酸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沸腾炉中气体可直接通入转化器
B.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在转化器中发生
C.转化阶段是硫酸生产的核心
D.吸收塔用浓度为98.3%的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
4.下列关于S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制备硫酸后含SO2的尾气大量排放至空气中会形成酸雨
B.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利用了SO2的还原性
C.SO2与H2S气体混合,产生淡黄色固体,体现了SO2的氧化性
D.SO2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褪去,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红色复现,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5.形成硫酸型酸雨的主要原因是
A.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 B.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
C.工业上大量含硫燃料的使用 D.汽车尾气的排放
6.如图W、X、Y、Z为四种物质,若箭头表示能一步转化的常见反应,其中常温下能实现图示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
W
X
Y
Z
A
S
SO2
SO3
H2SO4
B
Na
Na2O2
NaOH
NaCl
C
Fe
FeCl3
Fe(OH)2
FeCl2
D
Al
AlCl3
NaAlO2
Al2(SO4)3
A.A B.B C.C D.D
7.固硫剂能把含硫燃料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转化成盐的形式固定在炉渣中。下列选项的物质组合中,各种试剂均可用作固硫剂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8.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SO2 B.验证漂白性
C.收集SO2 D.尾气处理
9.为了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二氧化硫气体,下列仪器和药品组合合理的是
仪器:①洗气瓶、②干燥管;
药品:③固态生石灰、④苏打溶液、⑤饱和小苏打溶液。
A.①⑤ B.②⑤ C.①③ D.①④
10.将足量的通入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当加入(或通入)某试剂(或气体)X后有沉淀生成.此试剂(或气体)X可能是:①NaOH溶液;②NaCl溶液;③氨水溶液;④新制氯水;⑤;⑥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⑥ D.④⑤⑥
11.在可能含有、的溶液中,要检验是否存在,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取样,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有
B.取样,加足量溶液,过滤后再加溶液,有白色沉淀,则有
C.取样,加入足量溶液,过滤后再加溶液,有白色沉淀,则有
D.取样,加入和混合溶液,有白色沉淀,则有
12.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
A.金(Au):“虽被火亦未熟"
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
C.石硫黄(S):“能化……银、铜、铁,奇物”
D.石钟乳():“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
13.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颜色变化的是
A.木炭粉与氧化铜共热 B.二氧化碳通入烧碱溶液
C.活性炭加入红墨水中 D.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
14.硫酸(H2SO4)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工业生产硫酸的主要反应有:
①硫(或硫化物)煅烧得到SO2:S+O2SO2
②SO2经催化氧化再得到SO3:2SO2(g)+O2(g)2SO3(g) ΔH=-198kJ·mol-1
③最后用水吸收即得H2SO4:SO3+H2O=H2SO4
上述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二、多选题
15.有一瓶溶液,它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取少量该溶液,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A.亚硫酸钠已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B.加入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硫酸钡
C.加入稀硫酸后,不溶的沉淀一定是硫酸钡
D.此实验不能确定亚硫酸钠是否部分被氧化
三、计算题
16.已知锌跟浓硫酸反应生成SO2,跟稀硫酸反应生成H2,32.5 g的锌与50 mL18.4 mol/L浓硫酸充分反应,锌完全溶解,同时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 L。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500 mL,测得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为0.08 mol/L。
(1)反应过程中消耗的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
(2)气体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
17.硫有多种含氧酸,亚硫酸(),硫酸(),焦硫酸()……,其中硫酸最为重要,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试回答下列问题:
(1)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0%。
(2)若将的浓硫酸稀释为500mL的溶液,需用量筒取该浓硫酸_______mL.
(3)焦硫酸()溶于水,其中的都转化为。若将89g焦硫酸溶于水配成800mL溶液,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4)硫铁矿是工业上制硫酸的主要原料。硫铁矿氧化焙烧的化学反应如下:
若2.4mol完全反应消耗氧气145.6L(标准状况),则反应产物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8.检验的正确操作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加入BaCl2生成_______,再加入少量稀盐酸,白色沉淀_______。
_______
加入BaCl2生成_______,再加入少量稀盐酸,_______,生成_______。
_______
19.历史上曾用绿矾()制备硫酸。高温条件下发生如下分解反应:。为检验高温分解的气体产物,进行如下实验:将高温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以检验产生的气体中是否含有、。
(1)请写出试剂瓶①和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为什么要将通过品红溶液的气体再通入溶液中_______。
20.某硫酸厂周围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硫,环保部门为了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做了如下实验。取标准状况下的空气(含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缓慢通过足量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将沉淀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试回答:
(1)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
(2)过滤时,如何除去沉淀中附着的少量_______。
(3)计算该空气样品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_______。
五、工业流程题
21.电石浆是氯碱工业中的一种废弃物,其大致组成如表所示:
成分
CaO
SiO2
Al2O3
Fe2O3
MgO
CaS
其它不溶性的物质
质量分数/%
65~66
3.5~5.0
1.5~3.5
0.2~0.8
0.2~1.1
1.0~1.8
23~26
用电石浆可生产无水CaCl2,某化工厂设计了以下工艺流程:
已知氯化钙晶体的化学式是CaCl2·6H2O;H2S是一种酸性气体,且具有还原性。
(1)反应器中加入的酸应选用______________。
(2)脱色槽中应加入的物质X是__________;设备A的作用是__________;设备B的名称为__________;设备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为了满足环保要求,需将废气H2S通入吸收池,下列物质中最适合作为吸收剂的是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水 B.浓硫酸 C.石灰乳 D.硝酸
(4)将设备B中产生的母液重新引入反应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A.亚硫酸、SO2可以氧化H2S,A不符合题意;
B.O2则可氧化亚硫酸、SO2,B不符合题意;
C.NaOH与亚硫酸、SO2反应生成Na2SO3和H2O,C不符合题意;
D.而S与亚硫酸、SO2均不发生反应,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2.C
【详解】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均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二氧化碳不可以,不能检验二氧化碳,B不符合题意;
C.检验CO2要防止SO2的干扰,故先用KMnO4溶液将SO2氧化成硫酸根离子,再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CO2,C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硫和碳酸氢钠生成二氧化碳,干扰二氧化碳的检验,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A
【详解】A.从沸腾炉出来的炉气带有的杂质气体会让下一步接触室里面的催化剂中毒,影响反应的进度,应该先对炉气净化,A错误;
B.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在转化器中发生,反应方程式为:2SO2+O22SO3,B正确;
C.转化阶段的方程式为:2SO2+O22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是硫酸生产的核心,C正确;
D.用水吸收浓硫酸易形成酸雾,为了防止形成酸雾,吸收塔用通常用质量分数为98.3%的硫酸做吸收剂,D正确;
故答案为:A。
4.D
【详解】A.工业制备硫酸后含的尾气,大量排放至空气中最终会转化为硫酸,从而会形成酸雨,A正确;
B.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酸性KMnO4具有强氧化性,KMnO4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的化合价升高,体现SO2的还原性,B正确;
C.与气体混合,产生淡黄色固体,反应为2H2S+SO2=3S+2H2O,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价降低,体现了的氧化性,C正确;
D.通入滴有酚酞的溶液中,红色褪去,是因为氢氧化钠被中和转化为亚硫酸钠,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溶液,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碱性增强,红色复现,和的漂白性无关系,D错误;
故答案为:D。
5.C
【详解】A.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水污染,A不符合题意;
B.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会造成温室效应,B不符合题意;
C.工业上大量含硫燃料的使用可生成大量SO2,SO2在空气中可转化为H2SO4,形成硫酸型酸雨,C符合题意;
D.汽车尾气的排放主要产生氮的氧化物,进入空气会造成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等,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D
【详解】A.S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S不能一步转化为 SO3、H2SO4,则常温下不能发生图中转化,A错误;
B.N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Na在常温下反应生成 Na2O,则常温下不能发生图中转化,故B错误;
C.Fe在氯气中点燃生成FeCl3,Fe在常温下不能一步生成 Fe(OH)2。,则常温下不能发生图中转化,故C错误;
D.常温下,Al溶于盐酸生成AlCl3,溶于氢氧化钠生成NaAlO2,溶于硫酸生成Al2(SO4)3,AlCl3和过量NaOH生成NaAlO2,NaAlO2和过量硫酸生成Al2(SO4)3,Al2(SO4)3和BaCl2生成AlCl3,常温下能实现图示转化,D正确;
故答案选D。
7.C
【详解】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能和、等反应生成硫酸银,达到固硫作用;硝酸铵、氯化镁不与二氧化硫反应,不能作固硫剂;
故选C。
8.B
【详解】A.铜片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可反应制备二氧化硫,铜片和稀硫酸不反应,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可验证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达到实验目的,B符合题意;
C.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所以应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应“长管进短管出”,C不符合题意;
D.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可降低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度,不能进行尾气处理,烧杯中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A
【详解】洗气瓶与液态试剂对应,干燥管与固体试剂对应,小苏打是碳酸氢钠,苏打是碳酸钠;SO2既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又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O2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所以可以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硫;生石灰是固体,在干燥管中用来干燥气体,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气体都和生石灰反应。综上所述,除去CO2气体中的SO2气体,下列对于仪器和药品为①⑤。
答案选A。
10.A
【分析】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X气体,有沉淀生成,可X应为强氧化性物质或碱性物质,可生成硫酸钡或亚硫酸钡沉淀,或是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单质硫沉淀,以此解答。
【详解】①发生2NaOH+SO2═Na2SO3,Na2SO3+BaCl2═BaSO3↓+2NaCl,有沉淀生成,故①正确;
②NaCl溶液和二氧化硫以及氯化钡均不反应,不会产生沉淀物;故②错误;
③2NH3+SO2═(NH4)2SO3,(NH4)2SO3+BaCl2═BaSO3↓+2NH4Cl,有沉淀生成,故③正确;
④发生Cl2+SO2+2H2O═H2SO4+2HCl,H2SO4+BaCl2═BaSO4↓+2HCl,有沉淀生成,故④正确;
⑤发生反应2H2S+SO2=S+2H2O,有沉淀生成,故⑤正确;
⑥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以及氯化钡均不反应,不会产生沉淀物,故⑥错误;
故选:A。
11.C
【分析】一般情况下,检验需要用溶液和溶液,但是的存在会干扰的检验,所以先用除去,再检验;此时已经没有其他的干扰离子,所以可以省略溶液;
【详解】A.直接加入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是,也可能是,无法确定是否含有,A错误;
B.加足量溶液,虽然可以除去,但是同时也加入了,干扰检验,B错误;
C.先加足量溶液,可除去,从而排除的干扰,过滤后再加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可表明溶液中含有,C正确;
D.加入和混合溶液,可能生成、、白色沉淀,无法确定是否含有,D错误;
故合理选项为C。
12.C
【详解】A.金“虽被火亦未熟”是指金单质在空气中被火灼烧也不反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与其氧化性无关,A不合题意;
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是指CaO+H2O=Ca(OH)2,反应放热,产生大量的水汽,而CaO由块状变为粉末状,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其氧化性无关,B不合题意;
C.石硫黄即S:“能化……银、铜、铁,奇物”是指2Ag+SAg2S、Fe+SFeS、2Cu+SCu2S,反应中S作氧化剂,与其氧化性有关,C符合题意;
D.石钟乳(CaCO3):“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是指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其氧化性无关,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B
【详解】A.木炭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黑色粉末逐渐变红,会出现颜色变化,故A错误;
B.二氧化碳通入烧碱溶液中,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不会出现颜色变化,故B正确;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活性炭加入红墨水中,会观察到颜色逐渐变浅,会出现颜色变化,故C错误;
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会出现颜色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14.A
【详解】①硫(或硫化物)煅烧得到SO2,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②SO2经催化氧化再得到SO3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③用水吸收即得H2SO4:SO3+H2O=H2SO4,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均不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选A。
15.CD
【分析】亚硫酸钠和硫酸钠均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稀硫酸,亚硫酸钡可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二氧化硫和水,无法确定亚硫酸钠是否被氧化。
【详解】A.由分析可知,无法确定亚硫酸钠是否被部分氧化,A错误;
B.若亚硫酸钠未被氧化,加入氯化钡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为亚硫酸钡,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加入稀硫酸后白色沉淀一定是硫酸钡,C正确;
D.由分析可知,此实验不能确定亚硫酸钠是否被部分氧化,D正确;
故选CD。
16. 0.9 mol 二氧化硫和氢气 11.2 1 mol
【详解】(1)的物质的量为,原硫酸的物质的量为;反应后,氢离子浓度为,则此时硫酸的浓度为;反应后硫酸的物质的量为;则反应消耗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故答案为:0.9 mol。
(2)假设生成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化学方程式,可得:
,解得;则生成气体的体积为。故答案为:二氧化硫和氢气;11.2。
(3)反应共消耗的物质的量为,反应中被氧化为,故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故答案为:1 mol。
17. 大于 5.4 1.25 2:3
【详解】(1)假设溶液的密度为,溶液的密度为,质量分数为w,结合可知,,故,溶液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则,故;
(2)设需要用量筒取该浓硫酸V mL,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解得。
(3)根据硫原子守恒,
故。
(4)由S原子守恒可知生成的为,
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设、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
根据Fe原子、O原子守恒,有
解得,,
故与物质的量之比为。
18. 白色沉淀 不溶解 Ba2++SO=BaSO4↓ 白色沉淀 沉淀逐渐溶解 气泡
Ba2++CO=BaCO3↓,
【详解】硫酸钠和氯化钡发生反应会生成难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BaSO4↓,加入稀盐酸后,硫酸钡沉淀不溶于酸,所以沉淀不溶解;碳酸钠与氯化钡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Ba2++CO=BaCO3↓,加入稀盐酸后,碳酸钡沉淀溶解,并产生气泡,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
19.(1)、
(2)检验二氧化硫并吸收尾气
【分析】二氧化硫和氯化钡不反应,三氧化硫和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通过①检验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用于检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使用碱液吸收减少污染,故通过②检验二氧化硫、③吸收尾气;
【详解】(1)二氧化硫和氯化钡不反应,三氧化硫和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试剂瓶①中反应为;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③中反应为;
(2)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用于检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使用碱液吸收减少污染;故将通过品红溶液的气体再通入溶液中目的是检验二氧化硫并吸收尾气;
20.(1)将硫元素转化为硫酸钡沉淀
(2)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浸没沉淀,待水流尽,重复2-3次
(3)得到2.33g硫酸钡沉淀为0.01mol,根据硫元素守恒可知,二氧化硫0.01mol,则标况下样品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
【分析】空气中二氧化硫被溴水氧化为硫酸根离子,加入足量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通过硫酸钡沉淀的质量计算二氧化硫含量。
【详解】(1)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将硫元素转化为硫酸钡沉淀;
(2)过滤时,除去沉淀中附着的少量的方法为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浸没沉淀,待水流尽,重复2-3次;
(3)得到2.33g硫酸钡沉淀为0.01mol,根据硫元素守恒可知,二氧化硫0.01mol,则标况下样品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
21. 盐酸 活性炭 蒸发浓缩 过滤器 脱水干燥 C Ca(OH)2+H2S=CaS+2H2O 对母液回收利用,降低废弃物排放量,提高经济效益
【分析】电石浆加入酸,其中含有的氧化钙,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镁、硫化钙溶于酸,经沉降后过滤得到滤渣为二氧化硅和不溶性杂质,加入活性炭脱色过滤后,在A中蒸发浓缩得到晶体,B中过滤得到晶体,通过C脱水干燥得到产品。
【详解】(1)因目的是生产CaCl2,在处理过程中不引入新的杂质离子,所以反应器中加入的酸应选用盐酸;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脱色槽中应加入的物质X是活性炭;从A装置后面看是结晶池,则在A中可进行的操作是溶液脱水,A为蒸发浓缩;从B中有母液出来,则B为过滤器;B中得到晶体,所以需要脱水干燥,才能得到CaCl2产品,故设备C的作用是脱水干燥;
(3)H2S为酸性气体,应用碱液吸收,应该选石灰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CaS+2H2O,故合理选项是C;
(4)设备B中产生的母液中含有氯化物,经回收利用,不仅可以降低废弃物排放量,而且可以提高经济效益,故将设备B中产生的母液重新引入反应器的目的是对母液回收利用,降低废弃物排放量,提高经济效益。
【点睛】本题以“用电石浆可生产无水CaCl2”为载体,考查实验基本操作和技能,涉及工艺流程的理解、物质分离提纯、元素化合物性质等,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需要学生基本知识的基础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hx/tb_c400003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课后测评</a>,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叠氮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下列变化的实质相似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hx/tb_c400003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练习题</a>,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hx/tb_c400003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课后练习题</a>,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