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学演示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伟大的悲剧,人类群星闪耀时,整体感知,精读细研,细节描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请学习《伟大的悲剧》
气候恶劣的南极,吸引了一批批勇敢的探险家。1911年底,两批探险家在南极展开了一场富于戏剧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他们是: 挪威 阿蒙森 英国 斯科特 角逐的内容是:谁第一个到达南极点。这既关乎个人成就,又关乎国家荣誉。角逐胜败如何?
Sternstunden Der Menschheit
茨威格(1881—1942年)奥地利著名作家。生于一个富裕的犹太企业主家庭。他写过许多名人传记,如《三位大师》《罗曼·罗兰传》等。他的传记小说能抓住历史人物性格进行再创造,别具一格,引人入胜。《伟大的悲剧》节选自1927年出版的历史特写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中一篇名为《夺取南极的斗争》的文章 。在这本传记中,十四个足以影响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事件在其笔下被精准且生动记录成册。
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海军上校斯科特各带领一支探险队向南极点进发,阿蒙森用20条爱斯基摩狗作为交通工具(狗拉雪橇前进),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点。斯科特用西伯利亚矮种马和少量的爱斯基摩狗作为交通工具,中途狗跑了,只能靠人拉雪橇前进,前进速度大打折扣,在1912年1月16日才到达南极点,比阿蒙森迟了33天。
由于南极严寒天气突然提前到来,斯科特5人在归途中,与暴风雪天气搏斗两个多月,饥寒交迫,体力不支,3月29日,5名队员全部牺牲。1912年11月12日,后方搜索队在斯科特蒙难处找到了保存在睡袋中的3具完好的尸体,并就地掩埋,墓上矗立着用滑雪杖作的十字架。 虽然斯科特到达南极点的时间比阿蒙森晚,但却是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南极探险家。
奥地利的著名作家茨威格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底片、电影胶卷、书信、日记、遗书,发挥自己天才般的文学想像而写成的。茨威格为失败者写传记,斯科特5人坚强、勇敢、诚实守信、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永远给人以极大的鼓舞。
主题思想:真正的英雄身上,永远闪烁着崇高的精神光芒。
说说斯科特探险队的主要人物及其身份。
——身份不明(未介绍)
——博士,负责科学研究
——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
斯科特探险队五人,精疲力尽又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由于遇到恶劣的天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总结概括文中记叙的事件,勾画出文中表明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关键性语句,完成表格。
“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
“到达极点”“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
“这位不幸的英国海军军士死去了”
“再次使他们感到可怕的绝望:那里储存的燃料又是非常之少”
离下一个贮藏点只有20公里了
“燃料已经告罄,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
离下一个贮藏点只有20公里的帐篷里
“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
根据课文内容,用图示的方法划出探险队返回的时间、宿营地点及人员变化情况。
南极点1912年1月18日
贮藏点1912.3.2
离下一个贮藏点还有20公里
斯科特一行到达南极点后,发现已有人捷足先登,失望返回并决定为胜利者作证。
写探险队员们在归途中与困难作斗争并最终相继牺牲、悲壮覆没的经过
第二部分(4-13段)
英雄们牺牲后,受到英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悼念和崇敬。
第三部分(14-16段)
写斯科特等探险队员返程中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埃文斯死亡)
写探险队继续与困难作斗争(劳伦斯·奥茨死亡)
三个人骄傲的等待死神的到来
第三层(11-13段)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斯科特一行南极之旅的悲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再读课文,注意文中的细节。
“变得不安起来……”“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他们的心在战栗”“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这些描写心情的语句,表现出五位勇士角逐失败后的极度沮丧和悲哀。
“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斯科特一行没能实现自己的追求,却还要为对手的成功作证,内心的悔恨和悲伤无以言表。
“艾文斯精神失常,死了”“奥茨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羸弱的三个人决定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始终没向世界哀叹过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失望至极的勇士们在归途中,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燃料告罄,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全部壮烈牺牲。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2002年,安妮公主登上南极,悼念斯科特他们南极探险90周年。
“伟大的悲剧”是说他们探险虽然失败了,但其行为是伟大的,精神是崇高的。标题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悲剧”是说斯科特等人探险的失败是一场悲剧。
斯科特之旅是个悲剧,但却给人以震撼的力量,它也是伟大的。他们的“伟大”表现在哪里?请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加以分析。
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表明他们有崇高的人格。
他们想到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就有超人的力量。事实上,没有对探险的执着、超人的力量和勇气,是不可能从事这项事业的。 他们在极为艰苦的情况下依然不舍得扔下珍贵的岩石样品,体现了他们崇高的献身精神; 而当他们在归途中与死亡抗争,一个个倒下时,没有一个人退缩,都是响当当的汉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壮。
坚毅,执着,为事业而献身
探险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在关键的时刻为了保护同伴,有时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一点斯科特和他的队员都做到了。他们当中许多人宁可死去,也不愿意连累同伴,而同伴们在最危险的时候也不舍得扔下他们。
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子,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他最后的遗书不是为死后的沽名钓誉,而完全是爱的真情流露;信写得如此镇静,丝毫不像一个行将离世的人。斯科特是怀着热烈的爱而没有丝毫的恨地离开了那个冰冷的世界。
对国家、对人民、对亲人的爱的真情流露
作者为什么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青睐于失败者斯科特等人?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是作者的本意吗?
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是什么?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为了烘托人物形象,而典型环境常常于细小的景物上勾勒出来。文本中对暴风雪的描写:“刺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冰冷的黑夜,周围是呼啸不停的暴风雪”、“等等,这细小的暴风雪之景,渲染了悲壮的氛围,烘托了英雄牺牲的壮烈。
《伟大的悲剧》是一篇抒情性强、文学味浓的传记,它体现了茨威格卓尔不凡的手笔和凝重的传记风格。其文学性与历史性的完美结合:真挚的情感与精美的语言,让读者心灵为之激荡。尤其是文本用细节来展示人物的美好品质,体现了巨大的精神震撼与独特的审美感受。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课堂教学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酷寒狂风干燥,高纬度高海拔强反射,作者介绍,传记文学,时间1912年,奔向南极,绝望而归,带信作证,归途遇险,悲壮覆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精品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传记文体拓展,字词积累,文章内容概括,奔向南极,概括故事情节,绝望而归,带信做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2 伟大的悲剧完美版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奥地利茨威格,学习目标,整体感知,品读“悲”,品读“伟大”,最伟大的悲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