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1页
    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2页
    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3页
    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4页
    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5页
    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6页
    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7页
    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8页
    还剩3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文内容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判断下列哪些是发展,时间标准,错误标准之一,错误标准之二,现状标准,错误标准之三,旗号标准,新事物一定战胜旧事物,旧事物,新事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通过对发展的相关现象的总结,了解发展的实质,把握发展的趋势,认同马克思主义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2.把握发展的实质,把握发展具有普遍性,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定新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准备走曲折的道路。3.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4.通过对发展的相关知识的学习,认识发展的状态,认同马克思主义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5.坚持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能够用辩证唯物法的发展观去分析和解决问题。6.在日常生活中,能从点滴小事做起,厚积薄发,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思考:百余年厚积薄发,“复兴号”的通车再次让中国高铁举世瞩目说明了什么?
    二十年高铁变迁看发展 ——理解发展的实质
    (1)自然界是发展的
    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类经历了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一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而共产主义社会仍将继续发展。
    (3)人类的认识也是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
    低级 高级;简单 复杂
    原 奴 封 资 社 共
    无 有;少 多浅显 深刻;不全面 到全面
    【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原理】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1)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人工算命到电脑算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5G通信技术发展到6G奥密克戎病毒更新到第五代2022年6月17日,中国第3艘航母福建舰下水
    【提醒】运动、变化≠发展 发展一定是运动变化,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新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腐朽的因素→速度慢,功能简单汲取-----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高铁修建经验 增添-----旧事物中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速度更快、更舒适、安全性更强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走向灭亡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提醒】 新事物取代旧事物,不是对旧事物的完全否定,而是批判继承,新事物总是吸取旧事物的合理成分,在旧事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新事物旧事物的判断标准
    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其根本标志是: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
    ※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不能以事物出现的时间先后来判断新旧事物。
    下列关于新旧事物的判断标准正确吗?
    ※ 目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成熟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不能以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快慢、是否成熟完善来判断新旧事物。
    ※有人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
    不能仅从事物的名称、旗号、包装等表面形式来判断新旧事物。
    【原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发展的实质原理及方法论
    2004年,中国尚无一寸高铁;2008年8月1日,设计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高铁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到2017年底,全国高铁营业里程达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近世界高铁总量的三分之二。截至2020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3.79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四纵四横”的高铁网提前建成运营,让中国成为全球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铁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的国家。预计到2025年,全国高铁营业里程将达3.8万公里。 中国高铁进入智能新时代。京张高铁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保障工程,设计时速350公里,实现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从“追赶者”到“引领者”,再到满怀信心“走出去”,中国高铁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
    【任务1】小组讨论:中国高铁从“追赶者”到“引领者”,说明物质世界处于怎样的状态?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世界?
    提示:(1)中国高铁从无一寸高铁到迅猛发展,再到今天的高铁智能新时代,说明了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中华之星是我国第一代高铁,也是我国高铁发展的鼻祖,曾经代表着中国高铁的领先水平。这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研发、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车组,设计时速270公里,该车型在运行中,故障较多,于2006年进行封存退役。复兴号是我国新一代高铁,以其寿命更长、身材更好、容量更大、舒适度更高、安全性更高受到人们的青睐。
    【任务2】小组商议:中华之星和复兴号谁是新事物,谁是旧事物?为什么复兴号代替最初一代的中华之星是中国高铁发展的必然趋势呢?
    复兴号与以往的高铁相比,优势明显,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具有以往的高铁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复兴号代替最初一代的中华之星是中国高铁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华之星:技术问题、速度慢、舒适度低等;
    复兴号:速度快、舒适度高、更安全、更智能、美观又大气等
    坚定方向,心向光明 ——把握发展的趋势
    1.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前进性)
    旧事物过时的、消极的、腐朽的因素 (外形笨重,功能简单、速度慢)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运输量大)旧事物中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速度更快、功能更强、更舒适、更安全)
    【方法论】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保护新事物成长壮大。
    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①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②实质: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③特征: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注意:扬弃 抛弃扬弃是既否定又肯定, 既克服又保留。
    与旧事物有关系,是联系的环节;产生了新事物,是发展的环节。
    2.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曲折性)
    思考:“复兴号”高铁这么好,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普及?
    高铁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
    复兴号投入昂贵,乘坐费用较高,觉得不值得
    还有很多较低端的高铁、动车、普通火车还在运行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
    【方法论】要克服困难,勇敢面对挫折与考验。
    【原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和考验。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原理与方法论
    目前我国高铁整体水平已位居世界领先,成为中国产业最耀眼的一颗明星。中国高铁5年走过国际上40年的道路,从追赶者变为全球领跑者,这样神奇的速度,缔造了感人肺腑的“高铁精神”,这就是:科学求实、相容并蓄;自主创新、赶超一流;忠诚祖国、拼搏奉献。面向未来,中国更加自信,中国高铁朝更高速度、更安全、更智能化方向发展。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高铁研发的道路会更加艰难。在我国,幅员辽阔,高铁横跨东西南北中,运营的条件、状态十分复杂:高寒区有冻融、冻胀问题,南边海南等地湿热问题严重,东部主要是软土地基问题比较突出,西部有风沙,西南地震区,还有一些黄土区……所以,中国高铁无论是在设计阶段还是运营阶段都会面临非常多的挑战,难度之大,应该说是世界罕见的。
    【任务】小组商议:结合材料,分析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落后到成为一张亮丽中国名片,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我国高铁取得光鲜亮丽的成就
    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曲折和困难
    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这启示我们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在曲折的人生道路上问鼎人生事业的辉煌。
    从京张铁路的百年蜕变 ——看量变与质变
    (1)量变和质变的区别
    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
    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
    性质没变(仍然还是该事物)
    性质已变(已变为其它事物)
    1.发展的状态(形式):量变和质变
    【注意】量变与质变的根本区别在于: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否改变。
    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形:
    ①数量(大小、速度、程度)增减引起的质变。
    ②数量不变,场所变更(结构、排列次序发生变化)引起的质变。
    下列属于质变的是( )①水结成冰 ②冷水变成热水③食物发霉腐烂 ④中美关系有缓和的迹象⑤鸡蛋变成小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包含量变导致质变的名言警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一口吃不成胖子,一锹挖不出井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从没有自主建造的铁路到京张铁路的运行,这是中国铁路史上根本的、显著的、质的变化与发展。1978年,中国铁路里程仅有5.2万公里,平均时速仅有40公里;从1978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对高铁的探索时期,这一长达12年的探索,虽然积累了相关经验和技术,但仍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2008年8月,中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高铁开通运营,标志中国高铁时代的到来;2016年8月,中国标准动车组首次载客试运行,这是中国铁路发展史里程碑式的变化;到2017年底,全国高铁营业里程达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近世界高铁总量的三分之二。 京张高铁自主研发成功,设计时速350公里,实现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从此,中国高铁进入智能新时代。
    【任务】小组商议:京张铁路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状态,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从没有自主建造的铁路到京张铁路的运行,这是中国铁路史上根本的、显著的、质的变化与发展。1978年,中国铁路里程仅有5.2万公里,平均时速仅有40公里;从1978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对高铁的探索时期,这一长达12年的探索,虽然积累了相关经验和技术,但仍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2008年8月,中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高铁开通运营,标志中国高铁时代的到来;2016年8月,中国标准动车组首次载客试运行,这是中国铁路发展史里程碑式的变化;到2017年底,全国高铁营业里程达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近世界高铁总量的三分之二。 京张高铁自主研发成功,设计时速350公里,实现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从此,中国高铁进入智能新时代。
    高铁的发展变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形成的,这一发展过程既有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也有根本的、显著的变化,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从质量互变中把握事物的发展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2)量变和质变的联系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①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量变→质变→新量变→新质变)④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 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原理】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方法论】①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③坚持适度原则。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任务1】小组讨论:水的物理性质的变化(由液态到气态),是不是突如其来的、凭空发生的?量变与质变有什么关系呢?
    提示:不是。在水从0 ℃到100 ℃的过程中,水的温度逐步上升,是量变的过程,但始终是液态的状态,直到达到100 ℃的临界点,水变成气态,发生质变。因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寓言故事《杰米扬的汤》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杰米扬的好朋友福卡来拜访,好久不见,杰米扬热情地招待,他烧了鱼汤款待朋友。鱼汤确实非常美味。杰米扬认为自己的汤好,就热情地要求福卡一碗接一碗地喝。福卡已经喝了三大碗了,再也喝不下了,他还强迫人家“再来一碗又何妨”。福卡再也喝不下了,他偷偷地跑了,从此再不敢去找杰米扬了。
    【任务2】小组商议: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哲学道理?
    提示:凡事过犹不及,要坚持适度原则,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注意分寸,把握火候,适可而止。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
    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面对挫折与考验

    相关课件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授课课件ppt,共4页。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背景图课件ppt,共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事物,旧事物,阅读与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备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对号入座切勿混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