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题卷02-2023年冲刺高考地理考前押题金榜卷(全国乙卷)(解析版)
展开2023年冲刺高考地理考前押题金榜卷(全国乙卷)
地理卷(二)
(本卷共1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甘肃省肃南县以“租田借牧”(牧民冬季转场去距离较远的农区茬地放牧)的方式推进草畜平衡,提高了羊羔的成活率,草原植被得到休养生息,农牧民实现增收致富,实现了发展生产与保护生态“双赢”目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租田借牧”提高羔羊成活率的主要原因是农区( )
A.气温较高 B.饲料充足 C.养殖技术好 D.自然灾害少
2.在玉米茬地推广“租田借牧”对当地农民的经济意义是( )
A.提高秸秆产量 B.羊粪还田提高肥力
C.调整农牧结构 D.节省秸秆处理成本
3.能够体现“租田借牧”生态意义的活动是( )
①转场放牧 ②草场放牧 ③农区围牧 ④租金致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B 2.D 3.A
【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租田借牧”推进了草畜平衡,使得饲料充足,提高了羊羔的成活率,B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提到“租田借牧”可以使气温变高、养殖技术变好、自然灾害减少,ACD错误。故选B。
2.在玉米茬地推广“租田借牧”节省了秸秆处理成本,产生了经济效益,D正确;玉米茬地推广“租田借牧”并不能提高秸秆产量,也不能调整农牧结构,A、C错误;羊粪还田提高肥力是生态效益,B错误。故选D。
3.转场放牧和农区围牧可以体现“租田借牧”生态意义, ①③正确,A正确;草场放牧不能体现“租田借牧”,草原植被没得到休养生息,②错误,C、D错误;租金致富体现的是经济意义,④错误,B错误。故选A。
虹吸效应是中心城市从周边地区集聚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而扩散效应反之。下图为“城市群中心城市空间溢出效应的时间演变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间发展差距开始缩小的时间是( )
A.t0 B.t1 C.t₂ D.t₃
5.下列城市群中,最有可能处于Ⅲ阶段的是( )
A.京津冀城市群 B.长三角城市群 C.北部湾城市群 D.辽中南城市群
6.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处于Ⅲ阶段的城市群战略重心是( )
A.加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 B.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分区
C.增强外围空间承接能力 D.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答案】4.C 5.B 6.C
【解析】4.根据材料可知,中心城市发展时,虹吸效应强,外围城市发展时,扩散效应强。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间发展差距开始缩小时,虹吸效应和扩散效应相当,结合城市群中心城市空间溢出效应的时间演变示意图可知,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间发展差距开始缩小的时间是t₂,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读城市群中心城市空间溢出效应的时间演变示意图可知,Ⅲ阶段的扩散效应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京津冀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正处于中心城市加速发展的时期,ACD错误;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发展程度高,带动外围城市加速发展,使得扩散效应增强,B正确。故选B。
6.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处于Ⅲ阶段的城市群应以增强外围空间承接能力为战略重心,C正确;加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是Ⅰ阶段的战略重心,A错误;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分区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有利于城市群的发展,但是不是Ⅲ阶段城市群的战略重心,B、D错误。故选C。
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地壳隆升是河流下切形成河流阶地的主要驱动力,气候变化通过直接或间接改变河流径流流量来影响河流阶地的形成。阶地出露的基岩及其上覆的沉积物是反映该地构造隆升等变化的良好记录。下图示意阴山山脉西段东部、中部、西部的四级(T1、T2、T3、T4)河流阶地形成发育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T1~T4最先形成的是( )
A.T1 B.T2 C.T3 D.T4
8.推测在任一阶地开始形成之前该区域( )
A.地壳持续抬升 B.气候冷干 C.河流流量增大 D.河流下切
9.阶地基岩出露厚度最大的阶地是( )
A.西部T2 B.中部T3 C.东部T4 D.中部T4
【答案】7.D 8.B 9.D
【解析】7.河流阶地是由地壳隆升与河流下切共同作用形成。图中纵坐标代表阶地距河面的高度,横坐标代表阶地形成的年代。读图可知T4阶地距河面最高,且形成年代最老。故选D。
8.据材料可知,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的地形。如果河流水量较大,原来河谷底部会全被河水覆盖,不能出露地表,不利于阶地的发育。气候寒冷时,河流水量较小,河床底部容易出露地表,再加上地壳的隆升,河流下切,利于阶地的形成。故选B。
9.图中实线代表河流沉积的相对高度,虚线代表河流下切的相对高度,用各时段河流下切的相对高度减去河流沉积的相对高度即为阶地基岩出露厚度。经计算可知,中部T4阶地基岩出露厚度最大。故选D。
北极地区包括北极冰原、苔原带和外侧的泰加林带。全球变暖在泰加林带有明显的放大效应,增温速率是其他地区的2倍。近年来,北极泰加林带山火、地火等野火频发。完成下面小题。
10.北极地区泰加林带地下富含腐殖质的主要原因是( )
A.泰加林枯枝落叶多于其他森林 B.野火频发带来大量草木灰
C.气温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弱 D.冻土融化,土壤含水量高
11.全球变暖在泰加林带有明显的放大效应,原因不包括( )
A.野火频发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 B.泰加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
C.冻土消融,地下封存的甲烷释放 D.地面对太阳辐射吸收作用增强
【答案】10.C 11.B
【解析】1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泰加林带是针叶林带,落叶少,A错误;腐殖质含量高最大的原因就是温度,纬度高,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弱,导致土壤中腐殖质含量高,C正确;野火频发带来大量草木灰、冻土融化,土壤含水量高不是主要原因,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全球变暖在泰加林带有明显的放大效应是因为野火频发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冻土消融,地下封存的甲烷释放使得地面对太阳辐射吸收作用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导致北极地区升温明显,ACD说法正确;泰加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与植被的覆盖率有关系,材料未体现,B说法不合理。故选B。
二、综合题:第36、37题为必做题,共46分,第43、44题为选做题,二选一,共10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滏阳河属海河支流,流域内的滏阳城(城址为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县城)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近年来,由于流域内污染物的排放,滏阳河水质日趋恶化,以点源污染为主,其中工业废水是水环境污染物超标的主要原因。为谋求转型发展,当地建设开发区打造千亿产业园,同时还开展旅游强县规划。下图示意滏阳河流域。
(1)简述历史上在滏阳古城处形成聚落的气候条件。(6分)
(2)从保障环境安全的角度,提出解决滏阳河点源污染的生产生活措施。(10分)
(3)滏阳河为了转型发展探索了两种模式,你赞同哪一种转型模式?请任选其一分析。模式1: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请分析科技强县的合理性。模式2:利用滏阳河的文化资源,请设计旅游强县的旅游项目。(6分)
【答案】(1)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利于农业发展;冬季风的背风坡,冬季气候较为温暖;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2)生产:关停、整改有污染的企业;加强技术投入,提高污水处理的能力;农业生产少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水污染。生活:完善生活污水的排放管道;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3)模式1:国家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政策大力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提高效率,实现高效生产,节约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技术园区管理服务的创新,实现管理一体化,提升服务的效率,提高服务的水平。
模式2:历史名城,可开发多种历史遗迹;参观污水处理厂,对比污染前和污染后,体验治污的成果;废弃厂房,可以发展工业旅游,改造成餐厅、娱乐等休闲设施。
【分析】本大题以滏阳河流域综合开发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气候判读,环境污染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综合思维素养。
【详解】(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滏阳河属于海河支流,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高冷干燥,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本地区位于夏季风(东南季风),降水较多,水源充足;位于冬季风(西北季风)的背风坡,冬季气温较高,气候温暖。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流域内污染严重,点源污染严重,从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提出治理措施。生产方面:关停、整改有污染的企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强技术投入,提高污水处理的能力,同时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农业生产中减少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污染物进入水体。生活方面:完善生活污水的排放管道,规范化管理,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3)本题为开放题,任选一种模式进行分析,答之合理即可得分。选择模式1:国家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获得政策大力支持;产业技术创新,可以提高效率,实现高效生产,节约成本,获取较高利润;加大技术投入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技术园区管理服务的创新,实现管理一体化,提高服务的水平。(答之合理即可得分)
模式2:滏阳河流域拥有众多历史名城,可开发多种历史遗迹,开发旅游业;也可以参观污水处理厂,对比污染前和污染后,体验治污的成果,增加体验式生活;利用原有的废弃厂房,开发旅游业,改造成餐厅、娱乐等休闲设施。(答之合理即可得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琼州海峡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东西长约80千米,南北平均宽近30千米,最窄处仅19.4千米,平均水深44米,最大深度为114米。海峡由断层下陷形成,东西两侧与中部地貌差异显著,海峡海水运动具有季节性变化的特点。我国从1994年开始规划在琼州海峡建设跨海大桥,在综合琼州海峡的多种因素后,将修建海底隧道纳入远景规划。为实现自贸港的建设目标。海南将在2025年底前适时启动全岛“封关”(海关术语,即海南全岛建成一个由海关监管的特殊区域,海南岛内可以享受零关税等优惠政策)运作。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高内自由”的进出口管理制度。图示意琼州海峡地理位置。
(1)指出琼州海峡冬季表层海水流动的特点并说明原因。(6分)
(2)分析我国在琼州海峡规划建设海底隧道而不选择跨海大桥的原因。(8分)
(3)简述全岛“封关”对海南岛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10分)
【答案】(1)特点:海水向西流,流速相对较慢;原因:冬季盛行东北风,导致海水向西流;东北风离源地远,风力较弱,导致海水流速较慢。
(2)隧道方案受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小,通行稳定性高;海域条件复杂,隧道方案施工难度较桥梁方案小;琼州海峡为重要航运通道,隧道方案对航道影响更小;对琼州海峡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小。
(3)全岛“封关”运作将增加海南开放程度,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有利于增强海南自贸港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推动海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加强本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海南经济快速发展;有利于促进当地就业,提高政府和居民收入。
【分析】本题以琼州海峡的地理环境为背景材料,涉及到表层海水运动、交通线路的区位因素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海峡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在东北季风的吹佛下,导致表层海水自东向西流;海峡距离东北季风源地远,风力较弱,因而导致此处冬季表层海水流速较慢。
(2)隧道位于海洋底部,隧道方案受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小,因而通行稳定性高;海峡由断层下陷形成,东西两侧与中部地貌差异显著,海域条件复杂,隧道方案施工难度较桥梁方案小;琼州海峡为南海通往北部湾的主要航道,航运繁忙,隧道方案对航道影响更小;海底隧道,对表层海水影响小,对琼州海峡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小。
(3)“封关”,海关术语,即海南全岛建成一个由海关监管的特殊区域,海南岛内可以享受零关税等优惠政策全岛,所以“封关”运作将增加海南开放程度,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封关”使海南岛内可以享受零关税等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入驻,扩大海南自贸港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推动海南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封关”有利于本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进一步促进海南经济快速发展;可以为海南提高更多的就业岗位,有利于促进当地就业,提高政府和居民收入。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打造品牌农业振兴“莓”好乡村”花溪区第三届“花小莓”草莓采摘季开幕式在贵阳市花溪区举行,4000余亩草莓进入采摘期,将持续至4月。
草莓园、农家乐里,采摘草莓,品尝农家饭……游客络绎不绝,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当前,贵州省正通过进一步发展赏花经济、发展特色村寨游、开发乡村旅游伴手礼、打造农文旅融合示范样板等措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激发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新动能,形成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奏响乡村振兴“田园交响曲”。
就目前贵州省“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提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具体措施。
【答案】加大政策扶持,积极鼓励青年回乡创业;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增强旅游项目的体验性,丰富和深化旅游内涵;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积极创建品牌,提高自身知名度;加强旅游景点管理。
【分析】本题以贵州省乡村旅游为材料,涉及乡村旅游发展的具体措施等知识,考查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由材料可知:“草莓园、农家乐里,采摘草莓,品尝农家饭……游客络绎不绝,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说明需要增强旅游项目的体验性,丰富和深化旅游内涵;“贵州省正通过进一步发展赏花经济、发展特色村寨游、开发乡村旅游伴手礼、打造农文旅融合示范样板等措施”说明要加大政策扶持,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吸引更多青年回乡创业;“大力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激发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新动能,形成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说明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旅游接待能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积极创建品牌,加强旅游景点管理,提高自身知名度。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公斤,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亩8公斤),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欧盟、北美、亚洲、中东化肥施用量都保持稳中有降或持续下降的趋势。而国内东北地区化肥使用量又小于全国平均水平。
说明国内东北地区化肥使用量较小的原因及所带来的有利影响。
【答案】原因:东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对化肥的需求量小;东北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冬季休耕,化肥使用量小。
有利影响:有利于减少土壤和水体污染;有助于保护土壤结构;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良性发展。
【分析】本题以我国化肥用量为载体,涉及化肥用量的影响因素和产生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化肥使用量小的原因:我国东北土壤为黑土,黑土有机质含量非常高,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化肥的需求量较小,同时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不足,作物数制为一年一熟,因此化肥使用量比其他地区少。
有利影响:大量使用化肥会污染土壤和水源,使土壤板结,因此减少化肥用量可减少土壤污染和水污染,保护土壤结构,避免土壤板结。同时从农业和环境的关系看,减少化肥用量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利于农业生产的良性发展。
押题卷02-2023年冲刺高考地理考前押题金榜卷(湖南专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押题卷02-2023年冲刺高考地理考前押题金榜卷(湖南专用)(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预制菜产业链的上游环节是,能增强特色小镇消费牵引的措施有,由图中可推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押题卷02-2023年冲刺高考地理考前押题金榜卷(广东专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押题卷02-2023年冲刺高考地理考前押题金榜卷(广东专用)(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广州建设该电池工厂的主要目的是,甲、乙、丙三种模式分别表示,国家推广“庭院经济”主要是为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押题卷02-2023年冲刺高考地理考前押题金榜卷(江苏专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押题卷02-2023年冲刺高考地理考前押题金榜卷(江苏专用)(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民居反映了该地区,该现象过程中,南通,该日,甲、乙两地天气差异表现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