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体育人教版三至四年级第七章 武术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体育人教版三至四年级第七章 武术教案设计,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健身南拳1-3动,学习健身南拳4-7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水平三武术教学计划
.
大单元
武术
年级
(班级)
五年级
总课时数
18
设计思路
本单元教学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内容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5至6年级(2013版)》,融合《人教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相关章节。立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强化“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改革目标,以“教会、勤练、常赛”为抓手,注重结构化系统设计大单元相关内容、目标、方法、评价。
本单元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出发,针对武术运动中的少年拳(第一套)、健身南拳、武术(散打)的“知识技能”(学习体检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技战术运用”(在游戏、展示比赛中运用所学武术运动技能)“体能”(知道所学武术运动项目需要的体能简单学练方法,并乐于参与体能游戏)“展示及比赛”(敢于根据不同要求展示运动技能并能参与形式多样的比赛)“规则与裁判”(知道游戏或比赛规则和要求,尝试判定该运动项目有效成绩)“观赏与评价”(知道比赛观看方式和途径,学会欣赏与评价)结构化设计和落实相关内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策略,采取多元化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掌握武术套路动作,引导学生强化体能,了解机体功能,主动探究运动的共性与特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增进体育品德。
本单元设计中,创新落实了与武术基本功学练相结合的跨学科主题活动,结合《人教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中岳飞所著《满江红》中的内容,以爱国教育为主线,结合民族英雄典故,融入国防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勤学苦练的习武精神,树立保家卫国的“反侵略”意识,营造适宜的学习氛围,同时结合的趣味传统武术练习道具,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武术基本功的问题,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普及宝贵的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训练方法,营造适宜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强化运动技能学练和运用的价值及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深度感知民族自尊自信,弘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尚武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学情分析
生理特征:五年级学生一般为10~11岁,身体发育处于相对平稳的阶段,安静时的脉搏均值比三、四年级学生相对要低,身体素质指标均有所提高,速度、腰腹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素质处在敏感期,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性较差,学习模仿能力较强,骨骼成分中骨质较多、钙质较少、可塑性较强,且容易弯曲变形、脱臼和损伤,因此,要特别注意身体姿势的培养和练习前的热身准备活动。
心理特征:五年级学生对新鲜体验有较强兴趣,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身体练习时容易被新颖的内容所吸引,经常忘记练习的主要目的;兴趣广泛,几乎哪项体育活动都喜欢;感知动作的要领比较笼统,容易把相近的动作混淆起来;时间和空间感较差,注意力不易集中;情感容易外露,易争论问题;自我评价意识已开始形成,能分辨同学中体育能力的高低及学习态度的好坏。因此,需要新颖的学习内容与情景化的练习方式进行正向的引导,在课中的一些环节刻意训练学生的专注度练习和感知力练习,并学生对自己能进行积极的正确评价,在注重学生体育水平的同时,关注学生精神品质的塑造。
运动能力基础:通过水平二学段的学习,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反应能力、位移速度、协调性、灵敏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掌握了武术的基本的动作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基本运动能力,对武术运动中的游戏和比赛有浓厚的兴趣,但稳定性不足,重心控制不佳,平衡感不强的问题仍较为突出,规则意识也需进一步强化。因此,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需要设计丰富多彩的学练活动与武术游戏比赛,基于真实的情境,强化在武术基本功掌握和提高的同时,注重运用与拓展。
体育经验和生活经验:在练习、游戏、比赛等活动中,初步建立了一定的规则意识,乐于参与,具备一定的武术基础,能将所学与同伴、家长进行简单的交流与分享,在实际生活中具备武术基本步形和手形的基本能力,部分学生有坚持课外运动的习惯。
学习目标
1.运动能力:学习掌握少年拳(第一套)的知识与技能,能使用术语简单描述动作方法;发展平衡、协调、灵敏、上下肢力量等体能。
2.健康行为:通过情境化、游戏化的课堂,提高学生对武术学练赛的兴趣,80%学生掌握的基本武术动作连贯套路,20%学生了解基本武术动作练习方法,能将所学的武术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学会控制情绪,与同伴友好相处,保持良好的心态,努力适应不同的环境,并在参与所学武术项目的游戏时表现出自我安全防护的行为。
3.体育品德:在各种学练活动中,不断挑战和突破自己,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团结互助、增强武德修养;在各种游戏和比赛中,遵守规则、诚信自律、自尊自信;在情景学习中,体会中华武术精神,树立爱国情怀。
课次
学习内容
教学策略
过程与方法
注意事项
1
“初入江湖”武术基本知识学习
1.教师导入,认识中华传统体育——武术运动的起源及发展。
2.通过信息化视频欣赏了解中国武术文化博大精深,武术套路中蕴涵着我国传统文化民俗知识。
3.学习抱拳礼,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尊重,树立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安全意识;
4情景贯穿,讨论学习:学生相互讨论分享,总结发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起尚武精神;
5上肢力量练习,柔韧素质练习
6.放松拉伸,总结,布置作业
1.激发学生对武术文化认识力,自觉参与学习。
2.注意安全教育和加强安全管理,强调武术精神与品德
3.在武术教学时,要时刻提醒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武术练习的情景
1.武术相关知识;
2.武术文化欣赏;
3.安全武德教育;
4.学习武术相关规则,抱拳礼及攻防含义;
5.身体素质练习
2
“精忠报国小战士”——稳扎稳打基本功
1.教师情景导入,通过语文课《满江红》引出岳飞及岳家军抗金主题,介绍梅花桩的使用。
2.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运用梅花桩与体操棒的热身活动。
3.学练马步与提膝互换,马步冲拳与提膝冲拳互换的技术动作,并通过小组探究学习与练习
4.结合梅花桩练习与展示。
5.基于情景导入的身体素质补偿性练习游戏。
6.放松拉伸。
7.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1.提示安全:用好“梅花桩”和体操棒
2.团队协作:在学练活动中互助与评价。
3.积极思考:根据实际情况,有效调整,提升观察与执行能力。
4.分组自主练习,培养团队意识,配合默契。
5.提炼“岳飞精神”结合当下,培养学生“反侵略”意识及爱国主义精神。
1.热身活动:梅花桩热身游戏
2.武术基本功(马步、马步冲拳、马步格挡)练习
3.双人攻防对练
4.小组基本功大赛
5.身体素质练习;
6.放松活动:意念放松。
3
少年拳第一套(预备式、1-2节震脚架打、蹬踢架打)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学生分为两队,学生积极参与游戏。
2教师演示少年拳第一套成套动作。
3.复习武术基本手型、弓步、马步、蹬踢、弹踢等基本动作。
4.重点讲解示范震脚动作,慢动作演示,教师背面示范,学生跟练为主。(整套动作要求学生熟悉动作名称)
5.增加动作具备的攻防意义演示,提高学生学练积极性。
6.上肢力量、核心力量练习
7.教师语言组织学生积极进行放松。
8.总结点评,布置课后作业
1.提示手型、步法正确,动作路线清晰。
2.强调动作到位、有力,震脚要直立沉髋,蹬踢弹踢正确有力度
3.培养团队意识,配合默契。
4.塑造胜不骄,败不馁优秀品质。
5.积极思考,促进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1.热身活动:长江黄河游戏;
2.复习武术基本手型与步伐
3.学习少年拳:预备式、1-2节震脚架打、蹬踢架打;
4.比一比,赛一赛:分组学练、展示;
5.身体素质练习;
6.静力放松拉伸。
4
少年拳第一套(3-4节:马步横打、弓步撩掌)
1.教师讲解规则,学生积极参与游戏。音乐伴随进行“开火车”
2.教师带领复习上节课内容。
3.教师讲解、示范教学少年拳第一套3-4动。教师背面示范,学生跟练
4.学生分组演练,根据实际练习情况,集体纠错或个别纠错。组织素质练习,并引导学生提高安全意识
5.比一比:小组传功赛
6.下肢力量、核心力量练习
7.伴随音乐放松拉伸。
8.总结点评,布置课后作业
1.情境模拟,提醒正确掌握重心的变化。
2.分组练习小组长统一指挥,帮助学生养成安全练习的意识和习惯
3.合理分配体力,在游戏中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热身游戏:开火车(S形跑)
2.复习预备式及1-3节
3.学习少年拳第一套3-4节:
垫步弹踢
马步横打
4.比一比:小组传功赛
5.身体素质练习;
6.放松拉伸。
5
少年拳5-6节:(虚步架打、跳步推掌)
1.教师讲解规则,学生积极参与游戏。
2.利用手型变换游戏使同学熟悉武术总的手型及术语。与学过的前几节动作进行衔接与复习
3分组练习,“假想敌”对抗赛
互帮互学。
4.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师生互评
5.上肢力量练习,柔韧素质练习,语言激励。
6.教师带领放松拉伸,总结,布置作业
1.学会正确运用心率监测运动负荷、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强度。
2.感知心率,了解运动负荷。
3.建立战术思想:在分组比赛中合理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拓宽思想维度。
1.热身游戏:喊数抱团;
2.1.复习少年拳第一套1-4节
3.学习少年拳第一套5-6节:弓步撩掌、虚步架打
4.身体素质练习;
5.放松拉伸。
6
少年拳7-8节:(跳步推掌、撩拳收抱)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学生避免碰撞,分清“黄金”(黄色标识牌)“红宝石”(红色标识牌)后,反应迅速,动作敏捷。
2.组织学生跟练少年拳第八节-撩拳收抱。
3.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分节学练。
4. 集体巩固并熟练掌握第八节,且与前七节动作衔接,成套动作的演练。
5.比一比:拳掌接力赛。
6.上肢力量练习,柔韧素质练习,语言激励。
7.教师带领放松拉伸,总结,布置作业
1.理解、掌握武术动作口令和动作,强化口令动作的一致性。
2.分组学练保障练习密度、强度。
3.体能练习注重激励与调动。
热身游戏“黄金红宝石争夺战”
1.复习少年拳1-6节
3.学习第7-8节 跳步推掌、撩拳收抱,
4.拓展:配乐熟练动作展示
5.比一比:拳掌接力赛
7
少年拳第一套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学生避免碰撞,分清“黄金”(黄色标识牌)“红宝石”(红色标识牌)后,反应迅速,动作敏捷。
2.组织学生跟练少年拳全套动作明确考核标准。
3.根据教师的带领进行整套学练演练。
4.分组展示点评,师生互评。组内展示每组选一名,作本次考核评委进行各小组评分。
5.上肢力量练习,柔韧素质练习,语言激励。
6.比一比:隔空对抗赛
7.教师带领放松拉伸,总结,布置作业
1.感受到手眼相顾、形神兼备
2.鼓励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挑战自我。
1.热身游戏“黄金红宝石争夺战”;
2.少年拳1-8节成套动作的串联。
5.身体素质练习;
6.比一比:隔空对抗赛
7.放松与拉伸。
8
南拳小使者(学习南拳1-3节)
1.跟随音乐引导学生体验“平衡性”动作。
2.教师介绍南拳相关知识,带领学习不同手型规格切掌的掌法、基本步型
3.学习南拳套路初始动作:双拳轮砸的动作、缠桥防守的切掌反击
3.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合作学习提高自卫意识
5.讲解增强心肺耐力的练习方法,利用音乐,引导学生体验不同形式的武术基本练习方式。
6.放松活动小游戏。
7.总结点评,布置课后作业
1.练习前充分做好热身活动,避免受伤。
2.学生应着运动装、穿运动鞋。
3.练习环节,小组协同,默契配合,避免动作节奏过快,动作规格不标准。
4.在练习中学会相互配合,积极和同伴合作交流。
1.开始与准备部分:行进间单脚跨跳、“不倒翁”等趣味跑热身运动;
2.了解南拳相关知识,学习手型:拳、掌、爪
(冲拳、推掌、切掌、蝶掌;步型:马步、弓步、麒麟步)
3.学习健身南拳1-3动
4.耐力体能:多种形式的20米往返跑(绕、跨、抱、抬垫子等动作);
5.放松活动:游戏“你仿我笑”拉伸组合。
9
南拳小使者2
1.跟随音乐和折叠垫等引导学生体验“平衡性”动作。
2.学习双手的掌法变化进一步熟练1-3动作
3.学练“麒麟步双碟掌”“踩腿撞拳”“挡桥冲拳”“闪身虎爪”的动作
4.教师巡回指导,互帮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巩固提高
5.讲解增强心肺耐力的练习方法,利用音乐,引导学生体验不同形式的耐久跑。
6.全身放松融入音乐,适时交流武术相关知识和学练收获等。
7.总结点评,布置作业
1.注意准备活动充分。
2.强化安全意识。
3.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勇于克服困难、顽强坚韧的优良品质。
1.开始与准备部分:行进间单脚跨跳、“不倒翁”等趣味跑热身运动;
2.一、复习健身南拳1-3动
二、学习健身南拳4-7动
3.耐力体能:耐久跑
6.放松活动:游戏“你仿我笑”拉伸组合。
10
南拳小使者3
1.教师讲解规则并带跑,蛇形跑、S形跑、交叉跑等。
2.教师讲解南拳8-10节技术动作要领,并给学生示范,指导学生完成相对应的准备活动,讲解规则和要求组织学生参与练习,语言激励评价。
3.教师巡回指导纠错,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示范动作,听从教师安排进行练习。
4.比一比:稳打稳打基本功赛
5.进行上肢力量和核心力量的练习。
6.教师带领放松操,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1.武术运动前充分热身,特别是膝关节和踝关节。
2.进行安全和遵纪守规的教育。
3.热身游戏环节,协同,默契配合,避免,节奏过快。
4.在练习中学会相互配合,积极和同伴合作交流。
1.热身慢跑游戏,各种线路变化;
2.复习学过的南拳手型和基本手法;复习掌、爪、踩腿;复习健身南拳1-7动
3、学习健身南拳8-10动
4.比一比:稳打稳打基本功赛
5.身体素质练习;
6.放松操。
11
南拳小使者4
1.教师讲解规则,学生积极参与游戏。
2.小组自主巩固南拳基本动作。
3教师带领熟练健身南拳全套动作和掌握正反全套动作,并给学生示范,指导学生完成相对应的准备活动,讲解规则和要求组织学生参与练习,语言激励评价。
4.教师巡回指导纠错,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示范动作。
5.各小组展示展示,教师对学生动作进行评价纠正
6.比一比:你攻我防(“纸板”)
7.进行上肢力量和核心力量的练习。
8.教师带领放松拉伸,总结,布置作业
1.武术运动前充分热身,特别是膝关节和踝关节。
2.进行安全和遵纪守规的教育。
3.热身游戏环节,协同,默契配合,避免速度过快。
4.在练习中学会相互配合,积极和同伴合作交流。
1.热身游戏:“穿越火线”;
2.巩固学过的南拳基本动作
3.强化健身南拳1-10动
4.练习健身南拳反向动作
5.分组针对练习与展示
6.比一比:你攻我防(“纸板”)
7.身体素质练习;
8.放松拉伸。
12
南拳小使者5
1.教师讲解规则,学生积极参与游戏。
2.明确考核标准和要求熟练健身南拳全套动作;
3.分组健身南拳全套动作展示
3.学生在展示中勇于自我展示,师生互评,感受积极进取精神体验成功后的喜悦。
4.进行上肢力量和核心力量的练习。
5.比一比:照镜子(生生模仿)
6.教师带领放松拉伸
7.总结点评,布置作业
1.武术运动前充分热身,特别是膝关节和踝关节。
2.进行安全和遵纪守规的教育。
3.热身游戏环节,协同,默契配合,避免速度过快。
4.在练习中学会相互配合,积极和同伴合作交流。
1.热身游戏:“袋鼠与猎人”;
2.讲解考核标准和要求
3、分组巩固健身南拳1-10动
4、分组展示健身南拳
5、教师讲评
6.身体素质练习;
7.比一比:照镜子(生生模仿)
8.放松拉伸。
13
武术散打小能手1
1.教师讲解规则,学生积极参与游戏。
2.学练基本格斗式
3.学练前后直拳,体会发力顺序;
4.两人一组进行练习,一人拿手靶,一人戴拳套练习;
5.上肢力量练习,柔韧素质练习,语言激励。
6.比一比:拳王争霸(打准)
7.教师带领放松拉伸,总结,布置作业。
1.情境中要有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理念渗透。
2.组长统一指挥,投和捡拾器材。
3.帮助学生养成安全练习的意识和习惯。
1.热身游戏:“赛龙舟游戏”;
2.搏击操;
4.散打基本格斗式学习
5.前后直拳学习
6.比一比:拳王争霸(打准)
7.放松拉伸。
14
武术散打小能手2
1.教师组织学生充分热身。
2.教师介绍学练鞭腿动作。引导带入,集体学习散打比赛得分知识。
3.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测试要求与规则,4名同学担任组长,分四组进行有序进行练习。
4两人一组进行练习,一人拿腿靶,一人进行鞭腿练习
5.比一比:腿法大师(踢准);
6.分两组进行“贴膏药”游戏
7.组织放松拉伸,总结,布置作业
1.练习前充分做好热身活动,避免受伤。
2.做到出腿快,鞭打动作明显。
3.体会蹬地转体协调发力的动作。
4.裁判规则讲解与轮换实践。
1.热身游戏:“袋鼠与猎人”;
2.散打鞭腿学习
3.学生分组学练鞭腿学习
4.比一比:腿法大师(踢准)
4.身体素质小游戏;
5.放松拉伸。
15
武术散打小能手3
1.教师讲解规则,学生积极参与游戏。
2.情境导入讲解散打规则和要求组织学生参与练习,语言激励评价。
3.情境导入讲解游戏规则和要求组织学生参与练习,语言激励评价。组织拳腿组合练习,强调安全。
4.下力量练习,柔韧素质练习,语言激励。
5.教师语言组织学生积极进行放松,总结,布置作业
1.情境中要有户外相关知识。
2.组长统一指挥,投和捡拾器材。
3.帮助学生养成安全练习的意识和习惯。
1.热身游戏:“飞机发射”;
2.情境学习“小小格斗家”;
3.学练拳腿组合,进行分组竞赛;
4.身体素质练习;
5.放松活动:意念放松。
16
武术散打小能手4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强调安全事项。
2.教师讲解攻防组合技术动作要领,并给学生示范,指导学生完成相对应的准备活动,讲解规则和要求组织学生参与练习,语言激励评价。
3.教师巡回指导纠错,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示范动作,听从教师安排进行练习。
4.进行核心力量的练习。
5.教师带领放松操。
6.总结点评,布置作业
1.攻防练习一定要强化安全意识。
2对拳腿技术动作重难点反复体验。
1.热身敏捷游戏:“打鸭子”;
2.学练拳腿组合攻防练习;
3.分组讨论探究,分组练习提高;
4.身体素质练习;
5.放松操。
17
武林大会(1)
1.运动员、裁判员、志愿者、观众分组与培训。
2.武林大会:按照比赛程序与规则进行;
3.成绩公布与总结;
4.放松拉伸,布置作业
1.赛前报名:每个同学最少报一项,最多报两项。
2.组织与分工:没有当项比赛的学生轮流担任裁判员、志愿者和观众。
3强化比赛规则,引导技战术运用,注重自我调节能力与意志品质培养。
1.热身慢跑两圈
2.关节热身活动
3.少年拳(第一套)考核
4.放松拉伸
18
武林大会(2)
1.运动员、裁判员、志愿者、观众分组与培训;
2.武林大会:按照比赛程序与规则进行;
3.成绩公布与总结;
4.放松拉伸,总结,布置作业
1.热身慢跑
2.关节活动
3.健身南拳整套动作,散打拳腿组合攻防转换动作(2选1)
4.放松拉伸
评价与考核内容
评价和考核方式
评价标准
1.少年拳(第一套)成套动作;
2.健身南拳成套动作或萨达拳腿组合攻防动作(2选1);
3.武术的基本知识测试
考试办法:
1.少年拳考核(40分):将10名学生分成1组;在场地内进行少年拳第一套成套动作的考核,有教室;
2.健身南拳成套动作或散打拳腿组合攻防动作(2选1,30分)南拳成套动作考核同少年拳考试办法,散打拳腿组合攻防动作:两名学生在场地进行拳腿组合的空击,之后进行组合动作打靶。
3.武术的基本知识考核(30分):提前制作武术题卡,考试时学生自己抽题,然后根据题卡上的问题进行口头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情况予以评分。
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在单元测试前2次课,通过找部分好、中、差的学生进行预测试后确定评分标准,较为科学和合理(优秀率为25%~30%,良好率为40%~45%,及格率为20%~35%,不及格率为5%以内,互不包含
水平三武术课时教学计划
大单元名称
武术
课次
2
班级
五年级
人数
总48人(24男24女)
学情
分析
五年级学生在水平二“武术与游戏”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武术步形、拳法等动作动作的方法,并在本单元前第一节里,通过对武术文化与相关规则的学习,学生对武术已建立了基本了解,但对武术基本功掌握仍不够扎实,为使学生在武术基本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并且能够使用术语评判自己和同伴在武术训练的表现,接下来需要在传统武术学习中,提高学生基本功的水平和运用,提高学生下肢稳定性,平衡性,同学道具的辅助了解和掌握标准、扎实武术基本功动作,同时提升力量、柔韧、平衡、耐力等体能。
五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表现欲和求知欲强烈,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强。但在面对形式单一、目标感弱、运动量较大的学习活动时,容易产生抵触和畏惧心理。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构建结构化教学理念,注重分层设计,结合《人教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中岳飞所著《满江红》中内容,以学科融入的方式,进行模拟岳家军武术训练,将情景学习贯穿整堂课的设计,并有效运用道具(梅花桩、体操棒),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真正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武术基本功的问题。
本课教学中,通过武术基本功与爱国情感并驾齐驱的落地,让学生在提升武术基本功的同时,激发爱国热情,树立勤学苦练武术精神,意志锤炼和人格健全方面也能同步成长。
学习
目标
运动能力:通过武术基本功的学练,进一步提高武术技能;80%的同学能灵活运用“马步冲拳、提膝提膝”2种技能;20%的同学能在较好掌握“马步和马步冲拳”2种技能的基础上,熟练运用2种技能的套路展示;在武术基本功在中发展耐力,提高下肢、核心力量以及协调性、平衡能力等身体素质。
健康行为:通过爱国主义主题学习,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培养积极参与锻炼的习惯;能主动适应不同环境的变化,保持积极向上、敢于不断挑战自己的进取心态。
体育品德:在基于民族英雄岳飞的历史典故营造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精神;涵养爱国情怀,建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学习
内容
“精忠报国小战士”——稳扎稳打基本功
教材
分析
少年拳是水平三“武术运动”这部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综合性锻炼内容。本课是五年级武术大单元的第二次课,也是武术大单元的基本功练习课,在水平二“武术与游戏”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学生身体平衡和重心的把握问题,让学生感受武术的特色运动方式和武术基本功的练习,同时发展学生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武术技能和心肺功能的健身价值。从最基本马步、提膝到马步冲拳、提膝冲拳等技术动作开始延伸到组合套路动作循循渐进。既注重了结构化教学和分层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在分组练习中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集体荣誉精神,同时在安全有效的练习下发展学生力量能力、协调能力、灵敏能力培养学生尚武精神。
本课从立意、选题、设计、呈现都基于《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内容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导向,以民族英雄岳飞、岳家军为线索,融合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满江红》)课程,利用跨学科知识探究武术运动基本功的同时,并强化武术动作学练和运用的价值及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巧妙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花桩”人为制造险境,解决学生平衡性的问题,使学生精神更集中,神经系统更灵敏,重心感受更直接;巧用“体操棒”有效的解决学生马步“腰背未直立”“大腿未水平蹲”“膝盖超过脚尖”“提膝未过腰”等问题,进一步巩固学生武术基本功,在沉浸式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顽强拼搏、勇于担当、团结协作的品质,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注意
事项
1.通过书籍、影视等方式,在课内外了解民族英雄岳飞及岳家军等相关史实。
2.基于武术基本功运用与拓展,创设合理的情境。
3.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落实创新。
4.采取防护措施,树立运动风险及安全意识。
场地器材设备
足球场、梅花桩x96个、标志杆48根、
课的
部分
学习内容
教学策略
学习评价
教师组织与指导
学生学练赛
运动负荷
准备
部分
1.课堂常规
2.通过语文课《满江红》引出岳飞及岳家军抗金主题,介绍梅花桩的使用。
3.小战士集合(队列练习):
跨立立正
原地转法
1.整队集合,师生问好。
2.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强调安全事项。交代情境主题,历史背景,明晰勤学苦练的意义,讲述岳家军运用梅花桩进行军事训练。
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4.带领学生进行队列练习,强化精气神。
1.体委整队,报告人
数,师生问好。
2.明确学习内容和目
标,进入主题情境。
3.服装检查,习生出列另行安排。
4.队列练习,展现岳家军小战士精神风貌。
运动强度:90~110次/分
群体运动密度:约70%
个体运动密度:约70%
1.开课状态:快静齐;
2.精神面貌:精气神十足
1.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热身慢跑+热身游戏)
1.带领学生拿取“兵器”进行热身慢跑,引导每组两队学生交换路线。
2.引导学生感受梅花桩,强调安全事项。
3.根据背景音乐变化,发出“敌军来袭”指令,引导在梅花桩上做出武术定格动作,随机做互动活动。
4.带领学生利用“兵器”进行关节热身活动。
1.四组同学取“兵器”后分四小队逆时针慢跑与四小队在梅花桩上道具上行进感受。
2.慢跑同学注意摆臂动作、呼吸节奏与安全间距;感受梅花桩的同学注意保持身体平衡慢走行进
3.当老师发出“敌军来袭”指令后,学生迅速上梅花桩,做出任意武术定格动作。
4.跟随老师,用手中“兵器”进行热身活动。
1.反应迅速:关注音乐变化和教师口令,迅速做出反应,考验学生专注力,平衡性。
2.充分热身,为后面的学习活动做好准备。
基本
部分
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武术基本功:马步、提膝、马步与提膝的转换)
1.引出主题“稳扎稳打基本功”——马步与提膝
2.学生自主展示盒,教师示范并带领学生在地面借助“兵器”进行武术基本功——马步与提膝的练习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梳理要领,强调安全事项。保持10秒“兵器”不掉落的同学可以上桩挑战。
4.组织学生分两人小组进行练习,引导学生互帮互学,运用“兵器”对马步与提膝动作进行测试与评价。
5.巡场讲解示范,强化动作要领。
1.了解背景,明确任务。
2.跟随老师在地面借助“兵器”进行武术基本功——马步与提膝的感受与练习
3.挑战马步与提膝保持10秒并“兵器”不掉落,升级为梅花桩上挑战
4.两人小学练:一人梅花桩下进行马步与提膝动作练习,一人运用“兵器”进测评:
(1)马步:双眼平视前方,腰背挺直,两腿成水平蹲下,双脚脚尖朝前并不超过膝盖,重心与两腿之间
(2)提膝:膝盖过腰,脚内扣。
5.互帮互学,通过组内考核测评过关者,进行梅花桩上挑战。
运动强度:165~185次/分
群体运动密度:约90%
个人运动密度:约70%
1.参与意识:积极努力,专注投入
2.方法要领:熟练掌握,运用得当
3.互助合作:互相测评与鼓励
2.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马步冲拳与提膝冲拳的套路组合)
1.教师教授原地冲拳的动作技巧、发力节奏与呼吸方式
2.教师展示马步冲拳与提膝冲拳的套路组合并带领学生练习。
3.组织学生分4组结合《满江红》词语进行马步冲拳与提膝冲拳的套路组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沙场点兵”组织进行分组展示与集体展示,并进行观摩与评价。
1.学生明确任务,跟随老师感受原地冲拳的动作技巧发力节奏与呼吸方式
2.观摩教师示范,并跟随老师进行马步冲拳与提膝冲拳的套路练习。
3.小组研讨,按要求进行组内练习。
4.分组进行结合《满江红》词语进行马步冲拳与提膝冲拳的套路组合展示、观摩与评价
运动强度:160~180次/分
群体运动密度:约90%
个体运动密度:约70%
1.参与意识:积极努力,专注投入
2.互助合作,比赛风貌,胜负观展现
3.补偿性体能练习
1.攻防对练游戏:组织学生进行马步冲拳与提膝冲拳的各5回合的攻防对练游戏:一方作为进攻方(马步左右冲拳)另一方作为防守方(提膝左右冲拳)
规则:以马步左冲拳(攻方)胜提膝左冲拳为例
2.引入情景:岳家军抗金中马战的典故
3.组织学生开展运用“兵器”与“梅花桩”进行的体能练习,巡视指导,鼓励与表扬。并组织学生归还器材。
1.明确双人对练判断方法与动作要求(口令统一、保证动作规格,每次动作定格5秒)
2.跟随教师回顾岳家军抗金历史故事,进入情境。
3.运用“兵器”与“梅花桩”进行体能练习,并按要求有序回收器材。
运动强度:155~175次/分
群体运动密度:约90%
个体运动密度:约90%
1.参与意识:积极努力,专注投入
2.战术思维:合理调整动作
3.意志品质:坚持不懈,努力拼搏,团结协作。
4积极思考,用心感悟。
结束
部分
1.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放松活动)
1.教师带领学生结合“兵器”进行放松拉伸。
2.教师提炼“岳飞精神”结合当下,培养学生“反侵略”意识及爱国主义精神。
1.跟随教师结合“兵器”进行放松活动,用心感受当下生活的来之不易。
2.学习岳飞精神(是爱国主义的典范,有反侵略意识,有保家卫国的情怀,实现岳飞精神当代价值最大化,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铭记历史,回顾当下,时刻做好反侵略斗争!(严阵以待,消灭一切来犯之敌!)
运动强度:80~100次/分
群体运动密度:约70%
个体运动密度:约70%
1.归纳总结,积极表达
2.身心放松,情感共鸣
2.总结本课内容
2.总结本课内容,引导学生分享本节课体会。
2.回顾与评价,分享本节课体会;了解下一次课的内容与目标。
3.课后练习布置
3.课后练习布置。
3.明确课后练习及要求
4.师生再见,归还器材。
4.师生再见,归还器材。
4.师生再见,归还器材。
预计
负荷
运动强度
平均心率:141~161次/分
群体运动密度
约82%
个体运动密度
约74%
课后
练习
1.靠墙静蹲1分钟*2组
2.仰卧举腿20次*2组
3.给父母分享所了解到的岳家军故事,并可以结合影视作品进行了解
课后
反思
一、成功之处:
1.情景教学,热情高涨:本节课通过语文教材中岳飞及岳家军的情景导入,课程设计根据历史史实相扣、逻辑紧密合理,循序渐进,注重分层教学,巧用“梅花桩”进行难度逐渐升级,在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勤学苦练的精神,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整个教学内容更结构化、游戏化、比赛化,使学生乐于参与、易于参与,在热情高涨的氛围中掌握了动作技巧,学生进步明显。
2.学科融合,提升技能:本节课重点解决灵巧、协调地运用“梅花桩”解决了武术基本功重心平稳的问题,运用“体操棒”规范了武术动作的规格,巩固了武术的基本动作,提高了学生自我展示的欲望,更是深刻地体会到了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在主题学习过程中发展体能,运用和巩固了适应环境、应对突发事件等技能,提高战术思维和应变能力,培养学生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敢于担当的高尚品格。
3.自主学习,创新培养:在本次课的设计中,也涉及了“主体性教学”,给与了学生自我思考,自主学习的空间,从学生实际需要思考,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为学生拓展更多空间,课堂也焕发了无限的生命力。
三、待进步之处:学生还需加强在练习过程中对呼吸节奏与出拳发力配合的学习。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应对不同情景的呼吸方法和出拳发力进行专项练习。
二、在本节课的课堂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预防的方法:
1.问题一:学生在梅花桩上,不容易找到重心,不容易保持身体平衡。
解决预防方法:引导学生水平下蹲,膝盖不要超过脚尖,重心降低,沉着冷静,鼓励学生多尝试,多挑战。
2.问题二:游戏过程中,学生沉浸在游戏的“趣”上,出现武术的姿势变形。
解决预防方法:教师在学生练习中不断提示动作要点,并运用有效道具“体操棒”来规范动作标准,有效的解决学生马步“腰背未直立”“大腿未水平蹲”“膝盖超过脚尖”“提膝未过腰”等问题,同时也可以通过教师示范、优生展示,不断强化正确动作的体会。
3.问题三:在“攻防对练”练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摔倒的情况。
解决预防方法:游戏前着重强调安全意识及注意事项,游戏中引导学生相互鼓励,相互帮助,自觉遵守规则。
4.问题四:在体能游戏中,学生在场地中间进行慢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碰撞现象。
解决预防方法:课前加强集体主义、遵守纪律、规则意识和团队意识的教育,课中教师及时观察并提示,控制速度,保持安全间距,避免出现碰撞等安全事故。
创新点
本课基于跨学科情景导入,探究武术基本功的动作原理,巧妙运用“梅花桩”“体操棒”真实有效地解决了武术基本功中重心平稳和马步两腿成水平蹲下等问题(梅花桩训练身体协调性最简单理解是:人为制造险境,人的脚立于险处,因为害怕跌落,思维心态会自然冷静稳重。在此前提下,人体神经系统会受保护意识的激发而处于高度灵敏状态,思维对力量的控制也变得更为精细。人站在“梅花桩”上精神更集中,神经系统更灵敏,重心感受更直接,所以训练效果特别显著)契合2022版新课标水平三“课程内容与水平目标”中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德育教育浸润课堂,以语文教材中民族英雄岳飞的历史典故为情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责任担当、勇于拼搏的爱国主义精神;内容设计涉及多门课程(语文、历史、思政、国防),结合人教版语文《满江红》内容,设计英雄事迹、历史战役、模拟岳家军训练等情境,逐步领会武术基本动作和要领,在学生练习中融入爱国精神,促进学生德智身心全面发展。围绕“有趣、有味、有效”的指导思想组织教学。用情境游戏的形式将武术各个环节紧密相连,难度层层递进,一步步巩固完善动作。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情景导入,创设岳家军战士们武术基本功训练活动。
从课的结构上:构建内容结构化教学,由马步冲拳(双脚支撑)到提膝冲拳(单脚支撑)的转换,使学生体会武术套路的连贯性。准备部分以激趣为先导,利用游戏教学,学会听音乐与指令练习的同时,培养学生快速反应能力和平衡感,在结合“梅花桩”和“体操棒”练习的同时,又巧妙地贯穿整堂课的练习,达到器材多种合理运用功效的目的。同时让学生充分运动起来,整堂课平均心率达到141-161次/分,解决了“不流汗”的体育课问题,并在与语文、思政、历史、国防学科相结合中,一步步将整节课的爱国情怀推向高潮。
体育运动与思政教育和国防教育具有许多共通之处,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合理运用战略战术和发展体能,强调纪律意识、勇敢顽强、不畏艰难、责任担当等,本节课我将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国防教育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相融合,结合了民族英雄事迹,帮助学生在主题学习过程中,发展体能,运用和巩固了适应环境、应对突发事件等技能,提高战术思维和应变能力,培养学生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敢于担当的高尚品格。
整个教学设计还注重学生的整合性、多样性、真实性,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因此,课的最后设计身体素质练习,是针对本堂课进行的补偿性学练,在学习武术、国防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腰腹、上肢力量、平衡能力,一方面起到合理搭配教材的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发展其体能,并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安全预案
1.教师提前到达场地确认上课地点。
2.提前检查场地和器材。
3.充分做好热身运动。
4.进行思想教育。
5.课堂中充分合理利用场地。
6.课堂活动中易出现摔伤、擦伤等突发事件,教师应首选联系医务人员进行处理,严重者立即送往医院。
7.保证适量的运动强度和密度,如若发现学生在课堂中出现呕吐、晕倒等情况应立即通知医务人员,严重者情况下送往医院。
8.课堂中学生打闹,应及时制止并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正面引导。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体育三至四年级第七章 武术教学设计,共11页。
这是一份小学体育人教版三至四年级第七章 武术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流程,运动负荷及教学效果预计,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体育人教版三至四年级第七章 武术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重点难点,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