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章第1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同步练习第1页
    第1章第1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同步练习第2页
    第1章第1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同步练习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1章第1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同步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第1章第1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同步练习,共10页。
    第1章第1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种元素的原子内质子数相同B.原子不显电性,说明原子内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C.含有相同中子数的原子,一定是同一种原子D.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2.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是AAr BCAr D338Sr()87Sr86Sr稳定同位素在同一地域土壤中87Sr/86Sr值不变。土壤生物中87Sr/86Sr值与土壤中87Sr/86Sr值有效相关。测定土壤生物中87Sr/86Sr值可进行产地溯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87Sr86Sr互为同位素B87Sr86Sr含有的中子数分别为4948C.同一地域产出的同种土壤生物中87Sr/86Sr值相同D87Sr86Sr的化学性质不相同4.最近,我国某物理研究所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研制出由18O所构成的单质气体。18O是一种稳定的同位素,称为重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的物质的量是B0.1molH218O中所含的中子数约为C的体积约为D18O2的摩尔质量为5.下列事实能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是①Na2SiO3CO22H2O=H4SiO4Na2CO3②SiO22CSi2CO↑③Na2CO3SiO2Na2SiO3CO2④CH4SiH4稳定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④6.下列各对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HH    ②H2OD2O    ClCl    金刚石、石墨    ⑤O2O3    ⑥H2H+A①②③ B①③ C③④⑤ D④⑤⑥7.同辐技术(同位素与辐射技术)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医学等领域。其中一种同位素放射源辐射时的衰变方程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互为同位素B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差1C.一个和一个的质量近似相等D.利用粒子轰击原子核的方法可人工合成新元素8.含铱元素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可能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铱的密度仅次于饿,化学性质与铂相似,其有多种天然同位素,是最稳定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中的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15 B的核外电子数为77C.铱单质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H2 DI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9.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者与互为同位素B.三者是碳元素的三种不同的核素C.三者中子数相等D的质量数相等,所以是同一种元素10可用于有机物的结构分析。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B的核外电子排布不同C互为同位素 D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11.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新型材料。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纳米的空心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化合物B.纳米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C.纳米碳管材料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D.纳米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12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极薄的金箔,为了解释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有核模型。图中黑点表示金原子核的位置,曲线abcdef表示经过金原子核附近的α粒子的运动轨迹,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图是A B C D13.下列图、图、图所示的原子结构模型中依次符合卢瑟福、道尔顿、汤姆生的观点的是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14.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已知反应:O32I-H2O=O2I22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O3O2是同素异形体B.此反应中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C.氧化性:I2>O2D.反应生成1I2时转移2个电子15202112月科学家创造出目前最轻的镁同位素18Mg,该同位素衰变过程放射出4个质子。下列关于18Mg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6 B.核外电子数为2C.衰变后得到16O D1mol18Mg的质量为12g 二、填空题16.核素与同位素(1)核素:把具有的_______一种原子叫做核素。(2)同位素:_______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HDT互称为同位素。(3)核素(原子)符号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核素(原子)表示_______(4)同位素的特征同一种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_______几乎完全相同;_______略有差异。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同位素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比率。同位素的用途:C在考古工作中用于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HH用于制造氢弹。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射线育种、给金属探伤、诊断和治疗疾病等。利用18O作为示踪原子探究有机反应机理。17.电子分层排布(1)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_______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往外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即按K→L→M→N……顺序排列。(2)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n层最多容纳_______个电子。如KLMN层最多容纳电子数分别为_______最外层电子数目最多不能超过_______(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_______)次外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_______个。 三、实验题18.某同学做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表中的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将新制氯水滴入溴化钠溶液中,振荡,再加入适量CCl4,振荡后静置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快速游动,最后消失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冷水中B.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将溴水滴入NaI溶液中,振荡,再加入适量CCl4,振荡后静置C.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快速游动,并伴有轻微的爆炸声,很快消失将一小块金属钾放入冷水中D.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橙红色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实验用品:仪器:______________、镊子、小刀、玻璃片等。试剂:金属钠、金属钾、新制氯水、溴水、0.1 mol·L-1 NaBr溶液、0.1 mol·L-1 NaI溶液、CCl4等。(2)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方案对应的实验现象的字母和化学方程式)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论:_______19.实验:探究钠、镁、钾的金属性强弱。仅限选择的仪器和试剂:烧杯、试管、试管夹、酒精灯、滴管、药匙、火柴;K、水、稀盐酸、溶液、酚酞溶液。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1)提出假设: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2)设计实验方案。(3)实验过程。根据(2)的实验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编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1将少许钠和镁分别加入滴有酚酞溶液的适量水中___________2___________钾反应比钠剧烈,说明钾的金属性比钠强(4)实验结论:___________(5)上述操作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详解】A.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元素相同,质子数相同,A正确;B.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不显电性,说明原子内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B错误;C.含有相同中子数的原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原子,例如C错误;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是最小的粒子,但实际上原子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D错误;故选A2C【详解】A.镁离子、铝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比氯离子和氩原子少一个电子层,A错误;B.钠离子、氟离子和氖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比硫离子少一个电子层,B错误;C.钾离子、钙离子、硫离子和氩核外都是18个电子,所以电子层结构相同,C正确;D.钠离子和镁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氯离子和钾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但钠离子和镁离子比氯离子和钾离子少一个电子层,D错误;故选C3D【详解】A87Sr86Sr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B87Sr86Sr含有的中子数分别为87-38=4986-38=48,故B正确;C87Sr86Sr38Sr的稳定同位素,同一地域产出的同种土壤生物中87Sr/86Sr值相同,故C正确;D87Sr86Sr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同,故D错误;D4C【详解】A的物质的量是=,故A正确;B0.1molH218O中所含的中子数约为0.1mol×(0×2+18-8)×mol-1=,故B正确;C. 没有明确气体是否是标准状况,的体积不一定为,故C错误;D18O2的摩尔质量为,故D正确;故选C5D【详解】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该反应为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可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正确;该反应中C的还原性大于Si的还原性,无法比较CSi的非金属性,故错误;该反应为高温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错误;④CH4SiH4稳定,可知C的非金属性强,故正确;所以①④正确;故选D6B【详解】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原子)互为同位素。HH是同元素的不同原子,是氢元素的同位数,故正确 ;②H2OD2O 组成和构成相同,是一种物质不是同位素,故错误;ClCl是同元素的不同原子,是氯元素的同位素,故正确;金刚石、石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错误;⑤O2O3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错误;⑥H2是氢气,分子;H+是氢离子,故错误;答案选B7A【详解】A.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的质子数不同,不互为同位素,A错误;B的质子数为27,中子数为33的质子数为28,中子数为32,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差1B正确;C的质量数相等,其原子质量应近似相等,C正确;D95~118号元素,都是通过人工合成的新元素,利用粒子轰击原子核的方法可人工合成新元素,D正确;答案选A8B【详解】A的质量数为192,质子数为77,中子数为,所以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15-77=38A错误;B.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的原子序数,所以的核外电子数为77B正确;C.铂的性质稳定,与稀盐酸不发生反应,铱单质化学性质与铂相似,不能与稀盐酸反应,C错误;D.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决于各天然同位素在自然界的丰度,元素有多种天然同位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不等于192D错误;答案选B9B【详解】A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三者互为同位素,而是单质,A错误;B是碳元素的三种不同的核素,B正确;C的中子数分别为678C错误;D.元素是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的质子数分别为67,属于不同的元素,D错误;故选B10C【详解】A中有7个中子,中有8个中子,A项错误;B互为同位素,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B项错误;C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二者互为同位素,C项正确;D中有7个电子,8个中子,D项错误;故选C11A【详解】A.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无机物,属于单质,A错误;B.纳米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B正确;C.纳米碳管材料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C正确;D.纳米碳管材料管道多,直径为纳米级别,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D正确;故选A12D【分析】用粒子(带正电,质量较小)轰击金箔时,大部分粒子直接穿过金箔,有少数因同性相斥发生一定的偏移,极小的一部分被笔直地弹回。【详解】Ac这个粒子不会偏向原子核运动,cd的轨迹错误,A错误;Be这个粒子不会偏向原子核运动,ef的轨迹错误,B错误;Ce这个粒子不会偏向原子核运动,ef的轨迹错误,C错误;DD选项中三条轨迹符合粒子在原子核周围运动的规律,D正确;故答案选D13B【详解】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有核模型,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一个实心的球体,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葡萄干面包式模型,故选B14C【详解】AO3O2O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A项正确;B.该反应中H2OOH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B项正确;C.该反应中I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至0价,I-是还原剂、I2是氧化产物,O3中部分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OH-,根据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则氧化性O3I2,但O2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所以无法判断I2O2的氧化性大小关系,C项错误;D.根据I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反应生成1I2时转移2个电子,D项正确;答案选C15A【详解】AMg原子的质子数为12,则中子数为18-12=6,故A正确;    B.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Mg原子的质子数为12,核外电子数为12,故B错误;C18Mg原子的质子数为12,衰变过程放射出4个质子,衰变后质子数为8,质量数为14,得到14O,故C错误;D.摩尔质量的数值等于质量数,1mol18Mg的质量为18g,故D错误;A16(1)一定数目质子和中子(2)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3)(4)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详解】(1)核素是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中子的一种原子,故答案为:一定数目质子和中子;2)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故答案为: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3)原子符号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则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核素表示为,故答案为:4)同种元素的各种同位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略有差异,故答案为:化学性质;物理性质。17(1)能量最低(2)     2n2     281832     8     2     18 【详解】(1)核外电子总是首先排布在离核近、能量低的电子层上,因此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故答案为:能量最低;2n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KLMN层最多容纳电子数分别为281832,故答案为:2n2281832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故答案为:82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故答案为:1818(1)     试管     滴管(2)     D     Cl22NaBr=2NaClBr2     A     2Na2H2O=2NaOHH2     B     Br22NaI=2NaBrI2     C     2K2H2O=2KOHH2(3)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自上到下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得到电子的能力减弱 【分析】根据实验条件和实验药品的性质判断所需仪器;依据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结合物质性质和反应现象进行对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金属和非金属反应的产物和剧烈程度,结合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分析判断,同主族从上到下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1)该试验涉及滴加溶液,则需胶头滴管,实验过程中离不开试管;故答案为:试管;滴管;(2)氯水滴入NaBr溶液中发生反应Cl2+2NaBr=2NaCl+Br2,振荡后加入CCl4后振荡、静置,观察到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橙红色,故选D将一小块Na投入冷水中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观察到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快速游动,最后消失,故选A将溴水滴入NaI溶液中发生反应Br2+2NaI=2NaBr+I2,振荡加入适量CCl4,振荡后静置,观察到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故选B将一小块K投入冷水中发生反应2K+2H2O=2KOH+H2,观察到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快速游动,并伴有轻微的爆炸声,很快消失,故选C(3)根据实验得出结论: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自上到下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得到电子的能力减弱。19     钠剧烈反应,溶液变红,产生大量气体;镁没有明显现象,说明钠的金属性比镁强     将少许钠和钾分别加入滴有酚酞溶液的适量水中     金属与水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所以金属性          【详解】(3)②与水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体,生成的呈碱性,所以溶液变红色;因为镁在冷水中几乎不反应,所以加入镁的烧杯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钠的金属性比镁强;将少许钠和钾分别加入滴有酚酞溶液的适量水中,钾反应比钠剧烈,说明钾的金属性比钠强。(4)以上实验说明金属与水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所以金属性(5)反应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