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景德镇市2023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的哲学家同时又是美学家,在他们的作品中蕴含了大量的美学思想。中国其他的传统艺术诸如诗文、绘画、书法、建筑等,不但都有自己独特的体系,而且各门传统艺术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融合。各种艺术门类既有自身的美学特性,又在审美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不断地传承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博大的中国美学脉络。
中国传统美学思维看中整体意识,其具体表现在“和合”的美学观。中国文化美学观是建立在中国哲学观念的整体意识上的。古人的美学观强调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知行合一,这正是中国美学的整体观。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和合”观念的提出也正是从孔子那里延续下来的,“和合”观也正是儒家思想的美学观念源头。追求社会和谐的理念源远流长,它是以深厚的和合文化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老子》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事万物都蕴含着阴阳两面,这两个面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作用形成“和”。《论语·学而》中说“礼之用,和为贵”,把“和合”作为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行为准则。中国文化的美学意蕴与“和合”文化有着一种特殊的亲缘关系和智慧的关联。
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美学观,是古人对待自然与精神关系之间所认为的最基本的思想,它包含的内涵是:人是属于自然界的,人必须服从自然之规律;人性就是天道,人的道德准则需要与自然的变化规律一致,人生的至高境界就是人与天的和谐统一。对于古代先哲来说,他们认同的是自然、历史、人生、思维这一系列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天人合一观念横向贯穿于古代的科学、哲学和艺术发展中,彰显了中国美学的智慧之力,在处理审美范畴的问题时,始终把握住对应性、和谐性、辩证性、相融性。
在中国文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庸之道是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被当作一种人生追求的终极境界。中庸最早出现在《论语》之中,出自“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如孔子的“五美”之说,出自“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其核心思想就是中庸之道。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中庸呢?宋儒理学里是这样说的,不偏不倚谓之“中”,恒常不易为之“庸”。这正是儒家文化所强调的这种中庸之道,这种理想境界的追求无不渗透在中国人的人格境界和行为准则之中。中庸即把两个极端统一起来,采取适度的中间立场,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坚守中正,不偏不倚,不温不火,过犹不及,这才是中庸之道的真谛。
综上,中国历代的文人士大夫、美学家、哲学家们一直将天、地、人、艺术、道德看成一种生机盎然的、富有活力的有机整体。无一例外地表现了中国文化所追求的和合观、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及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因此,从这层面来讲,中国古代的内敛、内涵、气场、和谐观等审美主张,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美学观的要求和自觉表现,与西方审美观念中的张扬个性化、唯美主义、跳跃思维、片断性思维等相比较,中国文化中更有美学观,更关注于全局性和整体性。
(摘自《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观》)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传统艺术中诗文、绘画、书法和建筑等都有自己独特的体系,相互传承与发展。
B. 和合观作为儒家思想的美学观念源头,是中国传统美学思维中的整体意识的具体表现。
C. 天人合一的美学观贯穿于古代的科学、哲学和艺术发展中,是中国古代最基本的思想。
D. 宋儒理学所认为的“不偏不倚”“恒常不易”,其内涵与孔子的“五美”之说并不相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从中国传统艺术特点谈起,再从三方面论述,最后指出中西方审美观的差异。
B.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侧重论述和合美学观。
C. 第三段对“天人合一”的论述中,作者重点论证阐述了“天人合一”的内涵及特点。
D. 第四段引用《论语》中的句子,对中庸之道的来源与内涵作出解释,增强了说服力。
3. 以下不可以作为支撑本材料中心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 )
A.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B. 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地位,各适物宜,妙达此旨,始可言文。
C.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D. 三百篇亡而后有骚赋,骚赋难入乐而后有古乐府,古乐府不入俗而后以唐绝句为乐府。
【答案】1. B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相互传承与发展”错,张冠李戴。据原文第1段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不断地传承与发展”。可见, 原文说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选项说的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诗文、绘画、书法和建筑等”。
C.“是中国古代最基本的思想”错,根据原文第3段第1句可知,天人合一的美学观是古人对待自然与精神关系之间所认为的最基本的思想,不能笼统地认为是“中国古代最基本的思想”,扩大范围。
D.“其内涵与孔子的‘五美’之说并不相同”错,据第4段,宋儒理学所认为的“不偏不倚,恒常不易”和孔子的“五美”之说的内涵相同,都是中庸之道。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侧重论述和合美学观”错,主体从“和合美学观”“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三方面展开,基本是平均用力,没有侧重论述和合美学观。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本材料中心观点是:中国传统美学思维具有整体意识,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的美学观,中庸之道是一种人生追求的终极境界。
A.意思是“天有寒温之时,地有刚柔之气,材质有优良的,工艺有精巧的,把这四方面结合起来,然后可以制作精良的器物”,这句体现的是整体意识,可以作为支撑本材料中心观点的论据。
B.意思是音律讲究谐调,这句体现的是体现和合美学观,可以作为支撑本材料中心观点的论据。
C.“致中和”即指中庸之道,可以作为支撑本材料中心观点的论据。
D.讲的是古代文学变迁的原因,与本文内容不符,不可以作为支撑本材料中心观点的论据。
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伴随数字科技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网络内容接受者和输出者,互联网对青少年美育的影响愈发明显。这要求我们善用互联网做好美育工作,赋能青少年综合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
在知识结构快速迭代的背景下,互联网为美育工作的创造性开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据《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2021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91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互联网已成为广大青少年群体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依托。与此同时,互联网内容驳杂,信息真假难辨,品质良莠不齐,怎样善用互联网,放大网络媒介的正面影响,是今天开展青少年美育的关键。
美育旨在培养学生认知美、判断美、创造美的能力。学校、家庭作为教育主体,首先要为青少年把好网络关,用美的内容熏陶浸润孩子心灵,从而让青少年学会认知美、判断美。学校可善用现有互联网美育资源库,以形式丰富、质量上乘的文化内容加强美育课程建设,激发并提升青少年的审美感知。在加强正面引导的基础上,还要逐步引导青少年善用网络资源,从“被动接受”切换到“主动探索”,实现从欣赏美、理解美到创造美的素养升级。互联网正在开辟更加丰富多样的美育新路径,鼓励青少年更为主动地探索美,在欣赏、解读、创作、传播与交流中,开启人生美的历程。
网络平台作为内容和服务提供者,要在推送健康内容、整合优质资源等方面切实担起责任。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无所不在的互联网内容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网络平台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引导算法,共同营造健康向上、弘扬真善美的互联网美育环境,为青少年健康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摘自《善用互联网,助力青少年美育》,《人民日报》2023-02-10)
材料二:
日前,海盐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与石泉小学借助艺术互联网学校平台,尝试“双师课堂”试点教学,探索新型的网络互联课堂模式,为艺术教育注入更多活力。
“双师课堂”中主讲教师与辅助教师两者跨越了时空与网络的界限,双师协同教学促使课堂有序、有效推进,为艺术互联网学校发展提供了可参考借鉴的范例。海盐县作为省艺术互联网学校试点县,以数字赋能推进省教育共同体智慧服务平台建设。在“互联网+美育”实践过程中,构建“12345”艺术线上教学新模式,即1个线上教学平台、2种线上学习形式、3种课堂教学类型、4个教共体、5类艺术典型课例。以“12345”机制深化海盐数字化改革,推进城乡教共体互联网艺术教学,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摘自《创新网络美育 助推教育共富》)
材料三:
西北师范大学、宕昌县人民政府联合开展的“互联网+”美育体育,旨在帮助宕昌县解决美育体育教师短缺问题,提高当地美育体育教学水平,助力推进宕昌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按照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先的原则进行,选择“音舞美体”规定课程开不出、开不齐的学校,创新开展“专递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相关负责人介绍,“专递课堂”主要采取“1+1+1”的组织方式,即由西北师大1名实习后师范生带1名待实习的师范生,共同负责1个教学点班级的远程教学。支教团以互联网为支撑,采用实地支教与网络支教相融合的新模式,为宕昌县薄弱学校开设“音舞美体”课程。
“今年,我们学校从‘硬件’到‘软件’都发生了大变化。”该校副校长孟二顺高兴地说,“学校现在建成了图书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科学实验室、计算机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教室。”
(摘自《“云端”课程,托起农村娃的多彩梦想》,《甘肃日报》2021-09-08)
4.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随着互联网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丰富的美育新路径已经开辟,青少年美育得到创造性开展。
B. 互联网内容驳杂,信息真假难辨,所以善用互联网,放大其正面影响,成为当今青少年美育的关键。
C. 家庭、学校、社会需形成合力,把好网络关,并引导青少年善用网络优质资源,提升其审美素养。
D. 网络平台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的互联网美育环境。
5.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 2021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大,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高,所以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依托。
B. 可利用现有互联网美育资源库,开展美育课程建设,激发并提升青少年的审美感知,实现审美素养升级。
C. 县级“双师课堂”试点教学构建的“12345”艺术线上教学新模式,为艺术互联网学校发展提供了参考借鉴。
D. “专递课堂”主要是对选择开不出、开不齐规定课程的学校采取“1+1+1”组织方式创新性开展的教学新模式。
6. 为推动美育工作,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做法有哪些相同点?请简要概括。
【答案】4. A 5. C
6. ①(借助平台相同)都借助互联网平台,采取“互联网十美育”的新形式。
②(课堂模式相同)都积极探索网络互联课堂新模式(或“互联网+美育”课堂),材料二采用“双师课堂”,材料三采用“1+1+1”组织方式。
③(手段相同)采用城市帮扶乡村,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
A.“丰富的美育新路径已经开辟”错误。由材料一第3段最后一句“互联网正在开辟更加丰富多样的美育新路径”可知,美育新路径正在开辟,未然变已然。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
A.“所以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依托”错误,强加因果。从材料一第2段“2021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91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互联网已成为广大青少年群体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依托”可知,“2021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大,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高,所以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依托”,属于强加因果。
B.“可利用现有互联网美育资源库,开展美育课程建设”错误。从材料一第3段“学校可善用现有互联网美育资源库,以形式丰富、质量上乘的文化内容加强美育课程建设”可知,“利用”“开展美育课程建设”错误,应该是“善用”“加强美育课程建设”。
D.“选择开不出、开不齐规定课程的学校”错误。据材料三第二段,是“选择‘音舞美体’规定课程开不出、开不齐的学校”,属于扩大范围。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二“探索新型的网络互联课堂模式,为艺术教育注入更多活力……”和材料三“西北师范大学、宕昌县人民政府联合开展的“互联网+”美育体育……”可知,(借助平台相同)都借助互联网平台,采取“互联网+美育”的新形式。
从材料二“‘双师课堂’中主讲教师与辅助教师两者跨越了时空与网络的界限……”和材料三“‘专递课堂’主要采取“1+1+1”的组织方式……”可知,(课堂模式相同)都积极探索网络互联课堂新模式(或“互联网+美育”课堂),材料二采用“双师课堂”,材料三采用“1+1+1”组织方式。
从材料二“以‘12345’机制深化海盐数字化改革,推进城乡教共体互联网艺术教学,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材料三“西北师范大学、宕昌县人民政府联合开展的‘互联网+’美育体育,旨在帮助宕昌县解决美育体育教师短缺问题,提高当地美育体育教学水平,助力推进宕昌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可知,(手段相同)采用城市帮扶乡村,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油烙饼
汪曾祺
萧胜跟着爸爸到“口外”去。
萧胜满七岁了。他这些年一直跟着奶奶过。爸爸的工作一直不固定,一会儿修水库,一会儿大炼钢铁;他妈也是调来调去。奶奶一个人在家乡,冷清得很。他三岁那年,就被送回老家了。
奶奶老是给他做鞋。自己打袼褙,剪样子,纳底子,自己绡。奶奶老是说:“你的脚上有牙,有嘴?”“你的脚是铁打的!”
再就是给他做吃的。小米面饼子、玉米面饼子、萝卜白菜、炒鸡蛋、熬小鱼。他整天在外面玩。奶奶把饭做得了,就在门口喊:“胜儿!回来吃饭咧——”
后来办了食堂。奶奶把家里的两口锅交上去,从食堂里打饭回来吃。真不赖!白面馒头、大烙饼、卤虾酱炒豆腐、焖茄子、猪头肉!食堂的大师傅穿着白衣服、戴着白帽子,在蒸笼散发的白蒙蒙的热气中晃来晃去。人也胖了,猪也肥了,真不赖!
后来就不行了。小米面饼子里有糠,掺糠的饼子不好吃,可萧胜还是吃得挺香——他饿。
奶奶吃得不香。奶奶的身体不好,有气喘的毛病,每年冬天都犯。爸爸去年冬天回来看过奶奶。他每年回来,都在冬天。爸爸带回来半麻袋土豆,一串口蘑,还有两瓶黄油。爸爸说,黄油很有营养,叫奶奶抹饼子吃。土豆,奶奶借锅来蒸了,煮了,给萧胜吃了;口蘑,过年时打了一次卤;黄油,奶奶叫爸爸拿回去,说:“你们吃吧,这么贵重的东西!”爸爸一定要给奶奶留下。奶奶把黄油留下了,奶奶说,这是能吃的。萧胜不想吃。他没有吃过,不馋。
奶奶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她求人写信叫儿子回来。爸爸赶回来时,奶奶已经咽气了。
他没有奶奶了,枕头上还有奶奶头发的气味。他哭了。奶奶给他做了两双鞋。做得了,说:“来试试!”“等会儿!”吱溜,他跑了。萧胜醒来,光着脚把两双鞋都试了试。一双正合脚,一双大一些。他的赤脚接触了搪底布,感觉到奶奶纳的底线,他叫了一声“奶奶”,又哭了一气。
爸爸拜望了村里的长辈,把家里的东西收拾收拾。锁了门,爸爸就带着萧胜上路了。
萧胜跟爸爸不熟,他起先不说话。他想家,想奶奶。后来爸爸告诉他许多“口外”的事。他问爸爸啥叫“口外”。
爸爸说“口外”就是张家口以外,又叫“坝上”。“为啥叫坝上?”他以为“坝”是一个水坝。爸爸说到了就知道了。
敢情“坝”是一溜大山。山顶齐齐的,倒像个坝。可是坝真大!汽车一个劲地往上爬。汽车爬得很累,好像气都喘不过来,不停地哼哼。上了大山,嘿,一大片平地!真是平呀!又平又大,像是被擀过的一样。汽车一上坝,就撒开欢了。它不哼哼了,“唰——”一直往前开。
汽车到了一个叫沽源的县城,一辆牛车来接他们。这地方的庄稼跟“口里”的也不一样。没有高粱,也没有老玉米,种莜麦、胡麻。莜麦干净得很,好像用水洗过、梳过。胡麻打着把小蓝伞,秀秀气气,不像是庄稼,倒像是种着看的花。嗬,这一大片马兰!开着巴掌大的蓝蝴蝶一样的花,一眼望不到边。
牛车走着走着,爸爸说:“到了!”他坐起来一看,一大片马铃薯,都开着花,粉的、浅紫蓝的、白的,一眼望不到边,像是下了一场大雪。花雪随风摇摆着,他有点晕。不远处有一排房子、土墙、玻璃窗。这就是爸爸工作的“马铃薯研究站”。
从房子里跑出来一个人。“妈妈——”他一眼就认出来了!
萧胜就要住在这里了,跟他的爸爸、妈妈住在一起了。奶奶要是一起来,多好!
萧胜的爸爸是学农业的。奶奶问他:“为什么总是把你调来调去的?”爸爸说:“我好欺负。”马铃薯研究站别人都不愿意来,嫌远,爸爸愿意。妈是学画画的,她也愿意跟爸爸一起来,画“马铃薯图谱”。
妈妈给他们端来饭。真正的玉米面饼子,两大碗粥。妈说这粥是用草籽熬的。草籽有点像小米,比小米小,绿莹莹的,挺稠,挺香。
爸爸每天戴个草帽下地跟工人干活,锄山药。有时查资料,看书。萧胜每天跟妈妈一同下地去,回来鞋和裤脚沾得都是露水。奶奶做的两双新鞋还没有上脚,妈妈把鞋和两瓶黄油都锁在柜子里。
他们家不起伙,在大队食堂找饭,食堂里的饭越来越不好。草籽粥没有了,玉米面饼子也没有了。萧胜有点饿怕了。
他学会了采蘑菇。他一边用线穿蘑菇,一边流出了眼泪。他想起奶奶,他要给奶奶送两串蘑菇去。
食堂的红高粱饼子越来越不好吃,因为掺了糠。他恨这种掺糠的红高粱饼子!
食堂外面忽然热闹起来。这是要干啥呢?爸爸说,要开三级干部会。三级干部会开了三天,吃了三天饭。头一天中午,羊肉口蘑臊子蘸莜面;第二天,炖肉大米饭;第三天,黄油烙饼。
萧胜每天去打饭,闻到香味。羊肉、米饭,他倒不稀罕——他见过,也吃过。黄油烙饼他连闻都没闻过,确实香,闻着这种香味,真想吃一口。
回家,吃着红高粱饼子,他问爸爸:“他们为什么吃黄油烙饼?”
“开会干吗吃黄油烙饼?”
“他们是干部。”
“干部为啥吃黄油烙饼?”
“哎呀!你问得太多了!吃你的红高粱饼子吧!”
正咽着红高粱饼子的萧胜的妈妈忽然站起来,把缸里的一点白面倒出来,又从柜子里取出一瓶奶奶没有动过的黄油,启开瓶盖,挖了一大块,抓了一把白糖,兑点起子,擀了两张黄油发面饼。她抓了一把莜麦秸塞进灶火,把饼烙熟了。
黄油烙饼发出的香味,和食堂里的一样。妈妈把黄油烙饼放在萧胜面前,说:“吃吧,儿子,别问了。”
萧胜吃了两口,真好吃。他忽然咧开嘴痛哭起来,高叫了一声:“奶奶!”
一九八0年三月
(有删减)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反映了小主人公在特定年代的经历,“炼钢铁”“大队食堂”“三级干部会议”等暗示了时代背景,使小说内容有历史年代感。
B. 小说采用倒叙,现实与回忆穿插,开头交代“萧胜跟着爸爸到‘口外’去”,紧接着回忆与奶奶在一起的生活,然后再回到现实。
C. 小说采用小孩的视角叙述,虽然萧胜不理解爸妈的工作为什么会调来调去,却歌颂了对以萧胜爸妈为代表的建设者们的奉献精神。
D. “真是平呀!又平又大,像是被擀过的一样”一句中的“擀”字用得传神,生动写出大山平地的平和大,又符合萧胜的认知特点。
8. 汪曾祺小说的语言很有特色,能否把文中的画线句子改成下面的句子?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食堂有白面馒头、大烙饼、卤虾酱炒豆腐、焖茄子和猪头肉供应。白蒙蒙的热气从食堂里的蒸笼散发着,穿着白衣服、戴着白帽子的大师傅在其中晃来晃去。
9. 有评论认为,小说呈现散文化特点主要表现为三方面:第一,情节结构比较松散;第二,不注重环境描写;第三,主人公形象比较单一。本文是否也有这三方面的表现?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不能。理由:
①句式上,原句运用短句,节奏轻快,突出了食物之多与大师傅之“白”,更有利于表达萧胜的欣喜和惊奇之情。(或答:语体色彩上:原句显得口语化,符合萧胜作为一个小孩的语言特点)。
②改句运用长句,显得冗长,强调的是“食堂”与“热气”,与前后文“真不赖!”的语境不符。
9. ①本文的情节结构并不松散。小说以“黄油烙饼”(食物)为线索,按时间顺序,串起萧胜与乡下奶奶和与父母生活的两个片断,脉络清晰,情节集中。
②本文注重环境描写。作者用较多笔墨描写“坝上”、沽源的庄稼、马铃薯研究站的风景,既是主人公萧胜所见,又烘托了他的欣喜之情。
③本文主人公萧胜的性格比较单一。文章没有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主人公萧胜形象特点,而是单纯地叙述了他对食物的态度,和与奶奶的关系,萧胜的性格特点比较单一。(或答“主人公萧胜形象不丰满、不鲜明。本文只是真实地呈现萧胜这个孩子的生活与心理状态,人物扁平化、不丰满”)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萧胜不理解爸妈的工作为什么会调来调去”错,文章没有内容讲“萧胜不理解爸妈的工作”一事,只讲了奶奶不理解儿子为什么被调来调去。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本语言特色的能力。
首先明确回答“不能”,然后分析不能改的理由。
(1)原句“白面馒头、大烙饼、卤虾酱炒豆腐、焖茄子、猪头肉”运用短句,口语化,节奏轻快,突出了食物之多;改句是“食堂有白面馒头、大烙饼、卤虾酱炒豆腐、焖茄子和猪头肉供应”,运用长句,显得拖沓冗长,不符合萧胜作为一个小孩的语言特点;
(2)原句“食堂的大师傅穿着白衣服、戴着白帽子”运用短句,突出了大师傅之“白”,更有利于表达萧胜的欣喜和惊奇之情,符合萧胜作为一个小孩的语言特点;而改句“白蒙蒙的热气从食堂里的蒸笼散发着,穿着白衣服、戴着白帽子的大师傅在其中晃来晃去”强调的是“食堂”与“热气”,与前后文“真不赖”的语境不符。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体裁的能力。
(1)本文的情节结构并不松散。
根据“萧胜满七岁了。他这些年一直跟着奶奶过。爸爸的工作一直不固定,一会儿修水库,一会儿大炼钢铁;他妈也是调来调去。奶奶一个人在家乡,冷清得很。他三岁那年,就被送回老家了”“后来就不行了。小米面饼子里有糠,掺糠的饼子不好吃,可萧胜还是吃得挺香——他饿”“小米面饼子、玉米面饼子、萝卜白菜、炒鸡蛋、熬小鱼。他整天在外面玩。奶奶把饭做得了,就在门口喊”“后来办了食堂。奶奶把家里的两口锅交上去,从食堂里打饭回来吃”“爸爸说,黄油很有营养,叫奶奶抹饼子吃”“奶奶把黄油留下了”“妈妈把鞋和两瓶黄油都锁在柜子里”“三级干部会开了三天,吃了三天饭……第三天,黄油烙饼”“萧胜吃了两口,真好吃。他忽然咧开嘴痛哭起来,高叫了一声:‘奶奶!’正咽着红高粱饼子的萧胜的妈妈忽然站起来,把缸里的一点白面倒出来,又从柜子里取出一瓶奶奶没有动过的黄油,启开瓶盖,挖了一大块,抓了一把白糖,兑点起子,擀了两张黄油发面饼。她抓了一把莜麦秸塞进灶火,把饼烙熟了。黄油烙饼发出的香味,和食堂里的一样。妈妈把黄油烙饼放在萧胜面前”分析,小说以“黄油烙饼”(食物)为线索,按时间顺序,串起萧胜与乡下奶奶和与父母生活的两个片断,脉络清晰,情节集中。
(2)本文注重环境描写。
根据“‘坝’是一溜大山。山顶齐齐的,倒像个坝。可是坝真大……上了大山,嘿,一大片平地!真是平呀!又平又大,像是被擀过的一样”“汽车到了一个叫沽源的县城,一辆牛车来接他们。这地方的庄稼跟‘口里’的也不一样。没有高粱,也没有老玉米,种莜麦、胡麻。莜麦干净得很,好像用水洗过、梳过。胡麻打着把小蓝伞,秀秀气气,不像是庄稼,倒像是种着看的花。嗬,这一大片马兰!开着巴掌大的蓝蝴蝶一样的花,一眼望不到边”“一大片马铃薯,都开着花,粉的、浅紫蓝的、白的,一眼望不到边,像是下了一场大雪。花雪随风摇摆着”分析,作者用较多笔墨描写“坝上”、沽源的庄稼、马铃薯研究站的风景,既是主人公萧胜所见,又烘托了他的欣喜之情。
(3)本文主人公萧胜的性格比较单一。
根据“奶奶一个人在家乡,冷清得很。他三岁那年,就被送回老家了。奶奶老是给他做鞋。自己打袼褙,剪样子,纳底子,自己绡。奶奶老是说:‘你的脚上有牙,有嘴?’‘你的脚是铁打的!’再就是给他做吃的。小米面饼子、玉米面饼子、萝卜白菜、炒鸡蛋、熬小鱼。他整天在外面玩。奶奶把饭做得了,就在门口喊”“奶奶把家里的两口锅交上去,从食堂里打饭回来吃。真不赖”“小米面饼子里有糠,掺糠的饼子不好吃,可萧胜还是吃得挺香——他饿”“真正的玉米面饼子,两大碗粥。妈说这粥是用草籽熬的。草籽有点像小米,比小米小,绿莹莹的,挺稠,挺香”“食堂里的饭越来越不好。草籽粥没有了,玉米面饼子也没有了。萧胜有点饿怕了”“他恨这种掺糠的红高粱饼子”“黄油烙饼他连闻都没闻过,确实香,闻着这种香味,真想吃一口”“萧胜吃了两口,真好吃。他忽然咧开嘴痛哭起来,高叫了一声:‘奶奶’”分析,文章没有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主人公萧胜形象特点,而是单纯地叙述了他对食物的态度,和与奶奶的关系,萧胜的性格特点比较单一。人物形象不丰满、不鲜明。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初,安史之乱,数年间,天下户口十亡八九,州县多为藩镇所据,贡赋不入,朝廷府库耗竭,中国多故,戎狄每岁犯边,所在宿重兵,仰给县官,所费不赀,皆倚办于晏。
晏有精力,多机智,变通有无,曲尽其妙。常以厚直募善走者,置递相望,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制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常以为:“办集众务,在于得人,故必择通敏、精悍、廉勤之士而用之;至于句检簿书、出纳钱谷,必委之士类。”然惟晏能行之,他人效者终莫能逮。其属官虽居数千里外,奉教令如在目前,起居语言,无敢欺绐。
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爱民为先。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丰则贵籴,歉则贱粜。知院官始见不稔之端,先申,至某月须若干蠲免,及期晏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应民之急未尝失时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
晏专用榷盐法充军国之用。晏以为官多则民扰,故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收盐户所煮之盐转鬻于商人,任其所之,自余州县不复置官。其江岭间去盐乡远者,转官盐于彼贮之。或商绝盐贵,则减篱之,谓之常平盐。官获其利而民不乏盐。
晏以为江、汴、河、渭,水力不同,各随便宜,造运船,教漕卒,江船达扬州,汴船达河阴,河船达渭口,渭船达太仓,其间缘水置仓,转相受给。自是每岁运谷或至百余万斛,无斗升沉覆者。晏为人勤力,事无闲剧,必于一日中决之,不使留宿,后来言财利者皆莫能及之。
(选自《资治通鉴》)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及期/晏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应民之急/未尝失时/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
B. 及期/晏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应民之急/未尝失时/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
C. 及期/晏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应民之急/未尝失时/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
D. 及期/晏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应民之急/未尝失时/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人效者终莫能逮”中的“逮”与“逮奉圣朝”(《陈情表》)中的“逮”含义不同。
B. “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与“故人具鸡黍”(《过故人庄》)中的“具”含义相同。
C. 文中“户口蕃息”中的“蕃”和“可爱者甚蕃”(《爱莲说》)中的“蕃”含义相同。
D. “斛”,计算粮食的容器,南宋以前,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作五斗为一斛。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 )
A. 刘晏精力充沛,足智多谋,懂得变通,多才多艺,词曲的奥妙也能表现出来。
B. 刘晏的下属即便远在千里之外,也能按照他的要求,言行一致,不敢欺骗他。
C. 刘晏采用榷盐法,来供应军队和官府的用度,用常平盐来防止盐贩垄断市场。
D. 刘晏为人勤勉努力,当天的事要当天完成,这让后来管理财政的人望尘莫及。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户口十亡八九,州县多为藩镇所据,贡赋不入,朝廷府库耗竭。
(2)故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收盐户所煮之盐转鬻于商人,任其所之。
【答案】10. C 11. C 12. A
13. (1)天下各户人口,十分之八九死亡(或逃亡),州县大多被藩镇占据,贡品和赋税不上交朝廷,国家府库财物耗尽。
(2)所以只在产盐的地区中设置盐官,收购盐户所煮成的盐转售给盐商,随便他们卖到哪里。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到时候,刘晏不等州县申请,就奏请朝廷核准执行,救助民间的危急,从未错过适当的时机。因此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人口繁殖增多。
“州县申请”是主谓短语,作“等”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
“安其居业”意为“安居乐业”,是“民”的谓语,不能断开;“户口”是“蕃息”的主语,故应在“户口”前断开,排除D。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和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正确。“逮”,“赶得上”;“等到”。句意:别人仿效他一样做法,却始终都赶不上他。/到了晋朝建立。
B.正确。均解释为“准备”。句意:准备各州县下雨落雪、丰收或是歉收的情况报告转运使司。/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
C.“含义相同”说法错误。“户口蕃息”中“蕃”为“繁殖”;“可爱者甚蕃”的“蕃”为“多”。句意:人口繁殖增多。/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D.正确。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A.“多才多艺,词曲的奥妙也能表现出来”说法错误,文中讲他“曲尽其妙”,意思是“曲折细致地把问题的微妙处都研究清楚”,形容办事能力高超。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1)“亡”,逃亡或死亡;“为……所”,被动句;“贡赋”,贡品和赋税;“耗竭”,耗尽。
(2)“但”,只;“置”,设置;“鬻”,卖;“之”,到。
参考译文:
起初,安史之乱,几年之内,天下各户人口,十分之八九死亡(或逃亡),州县大多被藩镇占据,贡品和赋税不上交朝廷,国家府库财物耗尽,中原灾乱不断,戎狄每年侵犯边境,边境所驻的军队,粮饷全仰赖朝廷,所花费的财物不可计量,都靠刘晏筹办。
刘晏精力过人,又机智多谋,变通财货的有无,设法做到恰到好处。经常高薪招募一些善于奔走的人,遍置于各地,前后相望,让他们负责侦察各地的物价。即使远的地方,用不了几天,都能将消息传达到转运使司。食粮货物价格涨跌的大权,全都控制在手中。国家获得许多利益,而天下也没有过富过贫的忧患。晏常认为:“要办成一切事务,关键在于求得人才,所以一定要选用通达事理、动作敏捷、精明强干、廉洁勤勉的人;至于核对稽查簿册账目,收支银钱谷物,那就必须委任士人办理。”但是也只有刘晏能推行,别人仿效他一样做法,却始终都赶不上他。刘晏属下的官员,虽然远居于千里之外,遵奉他的教令行事,也就像是在眼前一般,日常生活,言谈行为,从没一个敢蒙骗他的。
刘晏又认为人口越多,那么赋税的收入就增多,所以他掌管财务,以爱民为先。在诸道中分置知院官,每隔十天一月,准备各州县下雨落雪、丰收或是歉收的情况报告转运使司。粮食丰收,就高价买入,收成不好,就低价卖出。知院官刚看出禾谷难以成熟的征兆,要先申报转运使司,说明某月须免除若干赋税。到时候,刘晏不等州县申请,就奏请朝廷核准执行,救助民间的危急,从未错过适当的时机。因此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人口繁殖增多。
刘晏采用食盐由政府专营的方法,充分供应军队官府的费用。刘晏认为官员愈多,人民受到的烦扰就愈多,所以只在产盐的地区中设置盐官,收购盐户所煮成的盐转售给盐商,随便他们卖到哪里,其他不产盐的州县中,就不再设盐官。江岭一带距产盐地区路程遥远的地方,便将官盐转运过去贮存起来。有时商贩垄断市场,抬高盐价,官盐就减价卖出,称常平盐,官府有利润而民间也不缺盐。
刘晏认为江、汴、河、渭,水流缓急并不相同,各视需要与方便,营造运船,教导水运工人,长江的运船通到扬州,汴水的运船通到河阴,黄河的运船通到渭口,渭口的运船通到太仓,并在沿途水岸设置粮仓,辗转收存发放。从此每年运输米谷的数量,有时高达一百多万斛,而没有一斗一升沉覆的。刘晏为人勤勉努力,凡事不论缓急,必定当天解决,而绝不搁置到第二天。后来经理财政的人员,没一个能赶得上他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上湖南崔中丞
戎昱
山上青松陌上尘,云泥岂合得相亲。
举世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
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从来许杀身。
莫道书生无感激,寸心还是报恩人。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诗人用青松和陌上尘比喻崔中丞,云彩和泥土比喻自己,说明彼此地位的高下。
B. 颔联诗人通过“尽嫌”“不弃”的对比,也让崔中丞感受到诗人对他的尊重和崇敬。
C. 颈联诗人化用季布“一诺千金”的典故,彰显自己耿直秉性,为尾联直抒胸臆张本。
D. 这首诗技法高妙,前两联侧重写崔,后两联多写己,前后映照,使整首诗浑然一体。
15. 作者在诗中道出了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答案】14. A 15. ①颔联说天下人都嫌良马瘦弱,崔中丞却不弃贫困潦倒的卧龙:不盲从世俗,不以外在(地位)识人。
②颈联说瘦弱的良马不会为千金而改变心性,却十分看重诺言:做人要不失本性,信守诺言。
③尾联说自己会报答恩人的提携之情:做人要懂得感恩。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意象、表现手法和情感的能力。
A.“首联诗人用青松和陌上尘比喻崔中丞”错误,应该是将诗人自己比作“陌上尘”。“云泥”比喻两人地位高下悬殊。
故选A。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1)颔联,意为:天下人都嫌良马瘦弱,唯独崔中丞却不弃贫困潦倒的卧龙。颔联通过说唯独崔中丞不弃贫困潦倒的卧龙,道出了做人要不盲从世俗,不以外在(地位)识人。
(2)颈联,意为:瘦弱的良马不会为千金而改变心性,十分看重诺言,为了一句诺言能牺牲生命。诗人化用季布“一诺千金”的典故,道出了做人要不失本性,信守诺言。
(3)尾联,是说自己心生感激之情,一定会报答恩人的提携之恩。道出了做人要懂得感恩。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乐曲演奏过程中的停顿也有情感表达的作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对此进行说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了诗人贬谪之地的偏僻与被贬时间之久。
(3)如何才能达到真正的自在自由?老子说“道法自然”,强调顺应自然;而庄子在《逍遥游》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既要顺应天地万物之性,也要驾驭六气变化。
【答案】 ①. 别有幽愁暗恨生 ②. 此时无声胜有声 ③. 巴山楚水凄凉地 ④. 二十三年弃置身 ⑤. 若夫乘天地之正 ⑥. 而御六气之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幽”“生”“弃置”“乘”“御”“辩”。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曾读过作家贺捷生(贺龙女儿)大姐的一篇散文《去看一棵大树》。她在文章中满怀深情地说:“父亲,你不记得吗?当你站在这棵大树下的时候,我也快要来到这世界。看来我们与这棵死而复生的大树,彼此命运相连,已经达到 ① 的境地了……”看来,这棵大树在贺大姐心中有着重要位置。
2022年11月的一天,我去张家界采访。突然想起贺大姐笔下的那棵大树,于是怀着深深的虔诚跑向这棵大树。
我在离树100米外的山丘坐下来,打开画夹。在我 ② 地作画时,身边不知不觉多了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乡。他告诉我,2000年夏天,一次雷击点燃了古樟树枝,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乡亲们 ③ 地跑上前,全力扑火,才阻止了火势。可是大树还是烧焦了一半。未曾想,两年后,这棵古樟奇迹般复活了。听着老乡的诉说,我心里有酸楚,更有欣慰。
画着画着,我仿佛置身于贺龙手持两把菜刀,带领乡亲们闹革命的现场,也高举梭镖大刀,挤进队伍中去。我更清晰地看见贺龙、萧克等红军将士就在这棵大树下谈论天下大事。
我放下画笔,感到有一股浩然之气,直冲云霄。于是站起身来, ④ 向树的四周凝望。看见在离大树几百米处,那座典型的土家吊脚楼建筑,像是一座钢浇铁铸的战斗堡垒站立在澧水河畔。
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 下列四句中省略号的用法和文中所用省略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看到眼前此景,他不禁伤感地念道:“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
B. 听了侦察连长的汇报,张政委连连表扬道:“好,好……你们做得太好了!”
C. 农民的需求、虫害的预防、产量如何提升……这些问题在郭进海的脑海里翻滚。
D. 如今的台特玛湖,湖面广阔,绿水流翠,群鸟翻飞,如诗如画……
【答案】17. ①难舍难分(或:密不可分) ②聚精会神(或:专心致志) ③奋不顾身 ④情不自禁 18. 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空,参照前文的“彼此命运相连”,此处表达“我们与这棵死而复生的大树”不愿分离的感情,故填“难舍难分”或填“密不可分”。难舍难分:形容感情很好,不愿分离。密不可分:形容十分紧密,不可分割。
第②空,依据后文的“身边不知不觉”,说明此刻的“我”正极其认真地作画,故填“聚精会神”或“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专心致志: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第③空,依据后文“跑上前,全力扑火”,此处体现乡亲们不顾生命的危险全力扑火的精神,故填“奋不顾身”,奋不顾身:指奋勇向前,不顾生命。
第④空,此处体现“我”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向树的四周凝望”,故填“情不自禁”。情不自禁:指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划线句中省略号指对引文的省略。
A.对引文的省略;
B.对重复内容的省略;
C.三个列举后的省略;
D.语意未尽的省略。
故选A。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虽然氢能目前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但它一直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与易燃易爆的天然气、汽油相比,氢气的 ① ,这主要是因为氢是最轻的化学元素,具有较大的浮力和扩散性,即便发生泄漏,氢气也会快速上升并扩散,不易形成可爆炸的气雾。
氢能利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燃料电池。燃料电池虽然也叫电池,但 ② 。因为它只是一种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既不需要载热介质,也不需要通过汽轮机进行发电,更谈不上储存。其基本结构包括阳极、阴极、电解质和外电路等。
氢燃料电池如何为汽车供能呢?氢燃料电池发电所需的原料为氢气和氧气,通过反应生成水的过程来产生电能。这些电能经过逆变器、控制器等装置为电动机供电,再经过传动系统等装置带动车轮转动,从而 ③ 。
目前,氢燃料电池正处于大规模商业化的初期。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1000多辆氢燃料电池车和30多个加氢站构成的氢能源汽车示范体系,为氢燃料电池车的示范应用提供了一个世界级的大舞台。2025年,全国将建成1000多座加氢站,推广氢燃料电池车超过5.4万辆。氢燃料电池车的“低碳”价值将在未来汽车创新革命中得以充足体现,成为“氢能时代”前面的先头兵。
19.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1. 根据材料内容,为“氢燃料电池”下定义,不超过35个字。
【答案】19. ①安全性更高 ②并不能储存电能 ③驱动汽车行驶(推动汽车前进)
20. 氢燃料电池车的“低碳”价值将在未来汽车创新革命中得以充分体现,氢燃料电池车将成为“氢能时代”的先头兵。
21. 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或:氢燃料电池是一种通过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过程产生电能的发电装置)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景补写能力。
第一空,根据前句“与易燃易爆的天然气、汽油相比”等信息,可知此处是说氢气的安全性高于天然气、汽油,故补写内容为“安全性更高”。
第二空,根据两句中的“虽然……,但……”,可知前后两句是转折关系;再根据后句“它只是一种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更谈不上储存”可知,此处是说燃料电池不和其它电池一样能够储存电能,故补写内容为“并不能储存电能”。
第三空,由句中“从而”可知,此处是说“这些电能经过逆变器、控制器等装置为电动机供电,再经过传动系统等装置带动车轮转动”的结果,结果就是推动汽车前进,故补写内容为“驱动汽车行驶”或“推动汽车前进”。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的句子语病有二:
一是“充足体现”搭配不当,应把“充足”改为“充分”;
二是“氢燃料电池车‘低碳’价值……成为‘氢能时代’前面的先头兵”搭配不当,应在“成为‘氢能时代’前面的先头兵”加上主语“氢燃料电池车”。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之下定义的能力。
首先从“它只是一种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提取属概念“发电装置”和种差“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然后从“氢燃料电池发电所需的原料为氢气和氧气”“氢燃料电池发电所需的原料为氢气和氧气,通过反应生成水的过程来产生电能”概括出种差“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最后采用“种概念=种差+属概念”的形式加以整理: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或:氢燃料电池是一种通过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过程产生电能的发电装置。)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针对漫画中提及的现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请结合漫画作文,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漫画类的材料作文题。
漫画中一个人丢了一百元钱,于是他哭了起来,并且嘴里说:“我丢了100元钱,心疼死我了。”当他看到有一个人跟他一样也丢了钱,并且是丢了1000元,这个时候他爬起来,并且说:“原来还有人比我更不幸。”最后,他彻底爬起来,并且说:“现在我心里可舒服多了。”
这个人的心理就是,自己是不幸的,当看到别人比自己更不幸的时候,他会心理更平衡甚至是幸灾乐祸。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看到别人的不幸,或者是看到别人比自己更不幸,会感觉心理平衡,这是人性的弱点。通常人们有自尊、自信、自我表现的需要,取得成就,回避产生自卑感和失败的情感动机驱使,就会表现出好胜心。但是,好胜表现在什么地方,却大不相同。表现在科学技术上,可以成就伟大的科学家;表现在政界,可能在政坛崭露头角;表现在技术项目,可以成就能工巧匠;表现在虚荣上,这是充斥于生活上的常见现象。
“比别人强”,或者“我还不错”等良性判断必须在与别人的对比、比较中获得。所以,别人的不幸,就是提供了这样的比较或对比机会。有人曾经说过,“人的累源于比”,正是攀比,一定要比别人强,所以才让人们更累。一旦自己比别人强了,他可能会感觉高兴,有一种成就感了。甚至在不幸上也比较,只要你比我不幸,我就会感觉高兴,这种心理很可怕。
面对别人的不幸时,尤其是比自己还要不幸时,应该具有同情心。就像大地震时,有个乞丐把自己讨要的20块钱全部捐出,这就是同情心。有的人生活也是一地鸡毛,但他看不了别人的不幸,这也是同情心。我们应该具有同情心,这样的人类才会越来越善良。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样的心理是正确的,不要总让自己深陷难过不悦之中,如果你不幸时,不妨看看那些比你还不幸的人。比如,当你没有鞋子穿时,你看那些没有脚的人,你会感觉到满足,你就不会感觉那么不幸了。
写作时可以先表明观点: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比自己不幸上。先分析这种心理的实质是什么,这是人性的弱点;然后再细致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弱点;最后再分析应该如何做。比如不要在不幸者面前表现自己的快感,疏导自己的不快,最后就是要常保同情心。
立意:
1.常保同情心。
2.人性的弱点需要克服。
3.自己不幸时可以看看那些更不幸的人。
2023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论述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单文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选择 简答,简答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论述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单文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选择 简答,简答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