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四县2023届高三地理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试题 (Word版附解析)
展开2023年全国普通高考模拟考试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摄影爱好者在青岛(120°E,36°N)朝固定方向拍摄日出照片,拍摄时间分别为K日t1时刻、K日前第8天的t2时刻、K日后第8天t3时刻,t2与t3基本相同。下图为合成后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摄影爱好者拍摄朝向和拍摄时刻早晚是( )
A. 东南 t1时刻略晚于t2时刻 B. 东北 t1时刻略晚于t2时刻
C. 东南 t1时刻略早于t2时刻 D. 东北 t1时刻略早于t2时刻
2. 照片拍摄期间,青岛与海口(110°E,20°N)两地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 )
A. 先变小后变大 B. 先变大后变小
C. 持续不断变大 D. 始终保持不变
【答案】1. D 2. A
【解析】
【1题详解】
K日前第8天t2时刻、K日后第8天t3时刻日出吻合说明关于夏至或冬至日对称,如果为冬至日,K日前后第8天的日出位置应该位于K日日出的左侧,与图片不符,说明关于夏至日对称,AC错误;夏至日昼最长,日出时间最早,前后8日日出时间略晚,夏至日(K日)日出最早,t1时刻早于t2、t3时刻,摄影爱好者拍摄朝向是东北,D正确,B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在地理题的计算中可粗略取每天移动0.25度纬度,8日太阳直射点移动2度纬度,海口处在直射点以南,青岛处在直射点以北,根据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假设直射点的纬度为a°N(20<a<23.5),两地的太阳高度角分别为90°-(36°-a°),90°-(a°-20°),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为56-2a°,K日最小,K日前后8日最大。所以差值变化规律是先变小后变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春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北移,直至6月22日(即夏至)到北回归线。 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南移,直至9月23日(即秋分)到赤道。 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继续南移,直至12月22日(即冬至)到南回归线。
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大多数灌木为极地特有种。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呈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小。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阴山一线。其后,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地区可能发现极地特有种灌木的是( )
A. 横断山 B. 武夷山 C. 长白山 D. 喜马拉雅山
4. 苔原带植被的主要特征是( )
A. 种类稀少 B. 生长迅速 C. 直立生长 D. 根系发达
【答案】3. C 4. A
【解析】
【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阴山一线。其后,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横断山、武夷山、长白山、喜马拉雅山中,只有长白山位于我国阿尔泰山—阴山一线以北,故最有可能发现极地特有种灌木,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横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说明苔原带植被区气温低,植被种类稀少,A正确;气温低,生物生长缓慢,B错误;苔藓地衣贴近地表生长,C错误;根系简单,并不发达,D错误。故选A。
【点睛】极地苔原带的植被类型具有下列特点:①植物种类组成很贫乏,植物种的数目通常为100—200种;②群落结构简单,层次少且不明显;③苔原植物通常为多年生;④多数为常绿植物,包括贴地的针叶灌木;⑤多数植物矮生;⑥植物通常生长缓慢;⑦大多数是长日照植物。
2016年4月,农业部印发《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分类推进生猪生产协调发展。下图示意我国生猪发展区域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生猪发展区域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①餐饮风土民俗 ②冷链配送条件 ③屠宰加工条件 ④环境资源状况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 与约束增长区相比,生猪潜力增长区( )
A. 屠宰加工水平较高 B. 本地市场需求量大
C. 生猪养殖基础良好 D. 淡水资源较为丰富
【答案】5. D 6. C
【解析】
【5题详解】
生猪养殖存在天然周期,导致生猪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市场风险较大。农业部综合考虑环境、资源、消费偏好和屠宰加工等因素,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分类推进生猪生产协调发展。生猪发展区域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屠宰加工条件、环境资源状况,③④正确;与餐饮风土民俗、冷链配送条件关系不大,①②错误,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读图可知,约束增长区主要是京、津、沪、苏、浙、闽、赣、鄂、粤地区等省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潜力增长区主要是黑、吉、辽、内蒙古、云、贵等省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与约束增长区相比,生猪潜力增长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屠宰加工水平较低;本地市场需求量较小;降水较少,淡水资源不丰富。ABD错误;人均农业用地面积较大,饲料丰富,生猪养殖基础良好,C正确。故选C。
【点睛】农业的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需求量、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的影响。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是中非农业合作的重要平台,具有“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特征,是一种公私合作模式(“PPP”模式)。该模式是政府为增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通过特许经营、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以及长期合作关系,实现政府、企业和群众三方共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采用该“PPP”模式的前提条件是( )
A. 基础设施完善 B. 社会资金充足 C. 企业热爱公益 D. 农业资源特色
8. 与传统农业相比,发展“PPP”农业的主要目的是( )
A.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B. 弱化援助政治色彩
C. 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D. 减轻政府工作压力
【答案】7. B 8. C
【解析】
【7题详解】
结合材料“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以及长期合作关系”可以看出,采用该“PPP”模式的前提条件是社会资金充足,可以承担相应的风险,B正确;基础设施完善、农业资源特色不是必要条件,更不是前提条件,AD错误;企业热爱公益有一定影响,但不是最主要的因素,C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根据材料,PPP 农业是农业领域的PPP合作模式,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各方面的协调,有效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与社会资本实现优势互补,合理分担农业风险,这可以为农业引来更多投资,提升农业整体发展水平,改善农业生产环境,C正确、BD错误;农业生产成本的变化需要技术上的改变,A错误。故选C。
【点睛】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公私合营模式(PPP),以其政府参与全过程经营的特点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PPP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PPP模式比较适用于公益性较强的废弃物处理或其中的某一环节,如有害废弃物处理和生活垃圾的焚烧处理与填埋处置环节。这种模式需要合理选择合作项目和考虑政府参与的形式、程序、渠道、范围与程度,这是值得探讨且令人困扰的问题。
回流人口是指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务工后因某些原因返回户籍所在地的人口,多为中西部地区农民工。2008年前的回流人口,习惯上称为第一代回流人口,这部分人回乡后大都回归农村,重操农业。2008年后的回流人口被称为新一代回流人口,这部分人回乡后多选择在当地县城就业、购房定居。下图示意江西吉安市新一代回流人口回乡前后的职业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与第一代回流人口相比,新一代回流人口( )
A. 从事职业类型单一 B. 建筑业从业人口少
C. 推动了当地城镇化 D. 主要从事第一产业
10. 新一代回流人口多选择定居县城,主要原因是( )
A. 生态环境优良 B. 教育等资源较好
C. 生活成本较低 D. 离农村户籍地较近
【答案】9. C 10. B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题干分析,第一代回流人口多为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这一部分人口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受教育程度所限,其掌握技能较少,这一部分人口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回流返乡后,当地由于经济发展较慢,企业数量较少,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所以第一代回流人口回乡后大都回归农村,重操农业;而新一代回流人口从事职业类型多种多样,且基本都不再从事农业,AD错误,新一代回流人口从事建筑业人口占比接近5%,建筑业从业人口并不少,B错误,从业类型有技术工人、企业管理等相对高端的行业,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发展,所以新一代回流人口推动了当地城镇化,C正确。故选C。
【10题详解】
相对于农村,县城人口居住较多,生态环境较差,生活成本也更高,距离农村户籍地较远,ACD错误;但是县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医疗、教育等较好,B正确。故选B。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
研发型城市是指研发企业及分支机构集聚的城市,代工型城市是指供应商在该城市布局手机装配等代工服务的城市。2019年8月,某公司供应链数据显示,在巴西和印度建立代工厂并未减轻公司对中国的依赖。除代工厂外,中国占该公司的全球供应商比例由2015年的44.9%上升到2019年的47.6%。下图示意承担某品牌手机价值链中研发型城市和代工型城市形成的网络联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与研发型城市相比,代工型城市( )
A 数量更少 B. 集群更突出 C. 规模更大 D. 信息联系更紧密
12. 与代工型城市不同,研发型城市趋向于全球范围内集中布局,其主导因素是( )
A. 创新环境 B. 交通运输 C. 原料燃料 D. 人力成本
13. 该公司代工厂难以撤离中国,主要因中国具有( )
A. 廉价丰富的劳动力 B. 众多的研发型城市
C. 超大规模消费市场 D. 较为完整的供应链
【答案】11. B 12. A 13. D
【解析】
【11题详解】
代工型城市可以有很多,数量并不一定较少,A错误。代工型城市通常会形成代工产业的集群,即多个相关企业在同一地区聚集,形成产业链条和供应链网络。这种集群效应可以带来多方面的优势,如供应链成本的降低、技术创新和经验共享的加强等,B正确。代工型城市的规模可以是大的,也可以是小的,没有明确的规模限制。规模大小与城市类型并无必然关系,C错误。信息联系紧密与城市类型无明确的相关性,无法作为判断依据,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研发型城市的核心特点是创新和知识产出,它们通常拥有优质的研发机构、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资源,以支持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的发展。研发型城市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新环境的质量和活跃程度,A正确。交通运输虽然对城市发展和布局有影响,但并不是研发型城市主导因素。其他类型的城市也需要便捷的交通运输,而研发型城市的核心是创新和知识产出,B错误。原料燃料虽然对工业型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发展有重要影响,但并不是研发型城市主导因素。研发型城市更注重知识和技术创新,对原料燃料的需求相对较低,C错误。人力成本对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是研发型城市主导因素。在研发型城市中,重点是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和专业人士,而不仅仅是低成本的劳动力,D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虽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但这并不是导致代工厂难以撤离的主要原因。其他国家也可以提供廉价的劳动力,但是代工厂并未减轻对中国的依赖,A错误。众多的研发型城市。研发型城市虽然对技术创新和知识产出具有重要意义,但这并不是导致代工厂难以撤离的主要原因,B错误。中国的超大规模消费市场确实是吸引企业在中国设立代工厂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这并不是导致代工厂难以撤离的主要原因,C错误。中国拥有较为完整的供应链,这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最终产品的配送和销售等环节。中国的供应链网络发达,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资源,能够提供高效的物流和供应链服务。代工厂通常依赖于供应链的稳定和高效运作,因此难以轻易撤离中国,D正确。故选D。
【点睛】代工型城市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产业集聚:代工型城市通常会形成代工产业的集聚,即多个相关企业在同一地区聚集。这种集聚效应有助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供应链网络,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2、劳动力密集:代工型城市的代工产业通常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因此城市人口往往具备一定的劳动力素质和技能。
北极是全球地表气温增暖最剧烈的地区,其升温幅度大于全球平均的现象,称为北极放大效应。研究表明北极放大效应季节差异较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北极放大效应较强的季节及主要原因是( )
A. 夏季,夏季太阳高度角大 B. 冬季,夏季融冰吸收热量
C. 夏季,冬季海冰反照率高 D. 冬季,冬季温室气体较多
15. 受北极放大效应影响( )
①渔业资源向南移动 ②冻土层CO2排放量减少
③碳吸收从海洋表层向深层转移 ④北极航道通航能力增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14. B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并不是导致北极放大效应较强的主要原因。夏季太阳高度角的增加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太阳辐射到达北极地区,但这并不足以解释北极放大效应的整体机制,A错误。在冬季,北极海冰面积扩大,结冰放热使北极放大效应较强。当夏季来临时,大量海冰融化,吸收大量热量,使北极放大效应较弱,B正确,C错误。温室气体含量的季节差异小,D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③碳吸收从海洋表层向深层转移:北极放大效应会导致北极海冰面积减少和海水温度升高,这会影响海洋生态系统。海洋表层的生物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而这些生物在死亡后将二氧化碳释放到海洋表层。当海水温度升高时,表层生物会死亡,二氧化碳则会从表层向深层转移,从而减少了海洋表层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因此,北极放大效应会导致碳吸收从海洋表层向深层转移,正确。④北极航道通航能力增强:北极放大效应导致了北极海冰面积的减少,这意味着更多的航道被打开,使得北极航道通航能力增强。在过去,由于海冰的覆盖,北极航道只有在夏季的短暂时间内才能开放。然而,现在,由于海冰面积减少和船只越来越能够适应极地环境,北极航道的通航能力增强,从而提高了区域内的贸易和发展机会,正确。①渔业资源向南移动:北极放大效应导致北极地区海水温度升高,使得部分渔业资源向南移动。一些渔业资源,如北极鲸和北极鳕鱼,需要特定的水温和环境来繁殖和生长,错误。②冻土层CO2排放量减少:北极放大效应会导致北极地区气温升高,从而使得部分冻土层解冻。解冻的冻土层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出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然而,由于解冻后的冻土层中的有机物质被水分和氧气所代谢,导致有机物质的分解速度加快,从而减少了冻土层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因此,北极放大效应会导致冻土层CO2排放增加,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当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北极地区的冰雪覆盖开始融化。由于冰雪的高反射率,融化后的海水和暗色的陆地会吸收更多太阳辐射,从而进一步加剧温度升高。这种正反馈机制导致了北极地区气温升高的放大效应。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达加斯加岛在1.65亿年前脱离了非洲大陆板块,如今距非洲东南海岸约有480km。人类两千年前才登陆这座岛屿,大多数人都是从现在的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划船前来的。马达加斯加岛动植物种类繁多,大约有20多万种动植物是特有物种。近些年来,由于受人口压力以及动荡政局的影响,非法采伐森林现象日益严重。下图示意马达加斯加岛的地理位置。
(1)分析马达加斯加岛难以发育长河的原因。
(2)说明森林破坏对该地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3)分析马达加斯加岛多特有物种的原因。
【答案】(1)岛屿面积较小;岛屿东北—西南走向,呈狭长形;山地与岛屿走向一致,河流由山地向东、西注入海洋。
(2)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径流季节变化增大,汛期流速加快;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
(3)脱离非洲大陆早,生物演化时间长;四面环海,环境封闭,生物演化不受外界干扰;人类影响时间短,使特有生物得以保存。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马达加斯加岛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河流和湖泊的水系、水文特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森林的功能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马达加斯加岛地理位置图可以看出,岛屿面积较小,岛屿东北—西南走向,呈狭长形,山地与岛屿走向一致,因此两侧河流从源头到入海口距离非常短,难以发育长河,河流由山地向东、西注入海洋。
【小问2详解】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减缓水土流失的作用,破坏森林使得其数量下降,覆盖率减小会导致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径流季节变化增大,汛期流速加快;其次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
【小问3详解】
特有物种的存在往往需要有物种隔离现象,结合马达加斯加岛的地理位置图以及板块构造学说相关知识可知,马达加斯加岛脱离非洲大陆早,生物独立演化时间长;成岛后,四面环海,环境封闭,生物演化不受外界干扰;“人类两千年前才登陆这座岛屿”,人类影响时间短,使特有生物得以保存。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扁担沙位于长江口南支河段中央,崇明岛南岸外侧,是典型的河口江心沙洲。扁担沙南侧是以落潮流为优势的南支主槽,北侧为以涨潮流为优势的新桥水道。由于受到水流的冲淤作用,沙体极不稳定。扁担沙的演变过程直接影响新桥水道与崇明岛南沿岸滩发展、南支河势变化。下图示意扁担沙演化模式,图中阴影区域为扁担沙位置。
(1)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扁担沙的形成原因。
(2)推测东风西沙水库建成后对新桥水道可能产生的影响。
【答案】(1)位于长江入海口处,在涨潮流和落潮流之间产生缓流区,流速变慢,泥沙在涨潮槽和落潮槽之间淤积,形成扁担沙。
(2)水库建成后,拦截了陆地河流进入新桥水道的水体,新桥水道河槽出现淤积;海流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淤积增多,新桥水道面积逐渐缩小,水道变窄,加速扁担沙向北偏移,最终可能与崇明岛南岸相连;影响新桥水道的航运功能。
【解析】
【分析】本题以扁担沙为材料,设置2道小题,涉及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据材料扁担沙“位于长江口南支河段中央”可知,位于长江入海口南支河段处,“扁担沙南侧是以落潮流为优势的南支主槽,北侧为以涨潮流为优势的新桥水道”可知,在涨潮流和落潮流之间产生缓流区,河流流速变慢,受水流的冲淤作用影响,泥沙在涨潮槽和落潮槽之间淤积,形成扁担沙。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东风西沙水库位于新桥水道上游,水库建成后,拦截了陆地河流进入新桥水道的水量,新桥水道水量减少,泥沙在河槽出现淤积;泥沙淤积增加,海流水流速度减慢,加速泥沙进一步淤积,新桥水道变窄,面积逐渐缩小;扁担沙北岸沉积增强,向北偏移,最终可能与崇明岛南岸相连;最终新桥水道消失,影响其航运功能等。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花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它既是油料作物,又在营养、保健和理疗等方面占有优势地位。中亚两大“V形湿岛”(伊犁河谷与额敏河谷)之一额敏河谷地为我国红花的主产地之一,已有40多年的种植历史,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六成以上。下图示意伊犁河谷与额敏河谷位置。
(1)简要说明伊犁河谷与额敏河谷两大湿岛的成因。
(2)提出促进该地红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答案】(1)地形向西敞开,来自大西洋的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山地降雨和高山冰雪融水在河谷地区汇集,地表水比较丰富。
(2)选育、引进良种,提高栽培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打造特色品牌,提高知名度,拓展销售渠道;发展红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业生态旅游。
【解析】
【分析】本题以伊犁河谷与额敏河谷位置图为材料,涉及伊犁河谷与额敏河谷两大湿岛成因、红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可从大气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两方面分析。伊犁河谷与额敏河谷地形向西敞开,西部地区没有高大的山脉,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可以影响到这里,受地形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降水量较多;夏季气温高,当地高山冰雪融水量大;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在河谷地区汇集,地表径流丰富,因此伊犁河谷与额敏河谷为两大湿岛。
【小问2详解】
可从农业技术、提高产品知名度、延长产业链、发展生态旅游等角度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发展农业科技,培养优良品种,提高栽培技术,提高红花产量和品质;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利用互联网电商等方式,打造特色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发展红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推动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下图示意2019年我国数据中心设计机架的空间布局。目前,我国数据中心形成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城市群为核心的空间结构。中国石油数据中心(新疆克拉玛依)主要服务于中国石油各驻疆企业。
(1)说明我国以城市群为核心建设数据中心的主要优势。
(2)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分析在克拉玛依建设数据中心的有利自然条件。
(3)说明自然环境对克拉玛依中国石油数据中心数据安全的不利影响。
【答案】(1)经济发达,通信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较好,利于数据中心建设和维护;大学、科研院所集中,具有人才优势;产业数字化、信息化程度高,接近用户,方便数据的分析与利用。
(2)冬季气温低、持续时间长,其余季节夜晚气温低,减少数据中心降温能耗;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可充分利用光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3)新疆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恶劣复杂,地震多发,影响数据存储、传输安全。
【解析】
【分析】本题以2019年我国数据中心设计机架的空间布局相关信息为材料,涉及工业区位选择、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等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材料图文和所学知识,目前,我国数据中心形成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城市群为核心的空间结构可以看出这些地区都有一些共同特点,首先,这几个地区经济发达,通信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较好,利于数据中心建设和维护同时产业数字化、信息化程度高,接近用户,方便数据的分析与利用;其次,这几个地区经都有较为集中和优质的大学,科研院所集中,具有人才优势,所以我国要以城市群为核心建设数据中心。
【小问2详解】
结合材料图文和所学知识,数据中心需要大量降温,如果布局在克拉玛依那么其冬季气温低、持续时间长,其余季节夜晚气温低,就能够减少数据中心降温能耗,同时该地还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等,可充分利用其发电,以此来减少化石能源燃烧供能而排放的二氧化碳,起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小问3详解】
结合材料图文和所学知识,克拉玛依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复杂,同时该地位于地震带,地震灾害比较频繁,这些都会影响数据存储、传输安全,成为对中国石油数据中心数据安全的不利影响。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昌乐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四县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地理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