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计划及备考策略和建议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计划及备考策略和建议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主要内容,本页只学习不必记录,一轮复习几点建议,以本为本构建体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新高考生物学怎么考二、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计划及策略三、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几点建议
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
一、新高考生物学怎么考
1、新高考时代生物学学科教学指导文本
新高考时代命题——“一标一纲三本”
1、一标:2017版(2020修正版)课程标准2、一纲:2019年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是教育教学、考试命题的依据。考试中心不再制定新的考试 大纲,无论是实施“新课程”的省份,还是没有实施“新课程”的省份,以后都使用2019年考纲。考试中心对2019年考纲不会大改,甚至不再改动,顺利衔接教育改革。 3、三本: 《高考评价体系》 、《考试指南》、《省级考试说明》《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的理论基础、实践指南;《考试指南》:各科考试指南指导九学科的新高考命题;《省级考试说明》:在考纲的基础上,根据各省情况进行说明解读。
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
一核: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导向教学四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中国高考报告》高考蓝皮书第七篇:评价篇,系统解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未来高考内容改革方向、着力点和要求,准确认识“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景,不成题”的考查要求和命题规律,有助于全面把握高考评价体系的总体特征和内在逻辑。
“无情景,不成题”与惜字如金不矛盾!
1、新高考时代生物学学科教学指导文本
2、通过近两年湖北省高考看新高考对学生的要求
(2021.湖北卷.16)某实验利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实验结果显示除目的基因条带(引物与模板完全配对)外,还有2条非特异条带(引物和模板不完全配对)。为了减少反应非特异条带的产生,以下措施中有效的是( )A. 增加模板DNA的量 B. 延长热变性的时间C. 延长延伸的时间 D. 提高复性的温度
PCR技术虽然是现在生物学中应用非常广泛的技术,但是大多数的高中生物学实验室可能还是不能满足学生进行PCR操作的要求,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进行PCR操作的实践经历,其对PCR的了解可能就局限在教材上或者老师所讲过的PCR过程,那么本题考查的PCR实验结果中特异性条带的产生及其减少措施,就需要学生对于PCR操作过程中每一步的原理和作业深入了解,也就是让学生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2022.湖北卷.13)氨基酸在人体内分解代谢时,可以通过脱去拨基生成CO2和含有氨基的有机物(有机胺),有些有机胺能引起较强的生理效应。组氨酸脱去羧基后的产物组胺,可舒张血管;酪氨酸脱去羧基后的产物酪胺,可收缩血管;天冬氨酸脱去羧基后的产物p-丙氨酸是辅酶A的成分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氨基酸的主要分解代谢途径是脱去羧基生成有机胺B.有的氨基酸脱去羧基后的产物可作为生物合成的原料C.组胺分泌过多可导致血压上升D.酪胺分泌过多可导致血压下降,
学生知道人体内氨基酸的主要分解代谢途径是经过脱氨基作用,含氮部分转化成尿素,不含氮部分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吗?学生能分析出有的氨基酸脱去羧基后的产物可作为生物合成的原料,如天冬氨酸脱去羧基后的产物β-丙氨酸是辅酶A的成分之一(题干信息提取)组胺可舒张血管,组胺分泌过多,学生知道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吗?酪胺可收缩血管,酪胺分泌过多,学生知道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吗?
(2022.湖北卷.15)纳米氧化亚铜是一种纳米材料。为了探究纳米氧化亚铜对贴壁生长细胞活性的影响,研究者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纳米氧化亚铜,8小时后观察到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核变大,细胞膜内侧出现纳米氧化亚铜富集现象,培养瓶中大量贴壁细胞脱落,出现细胞悬浮。根据该实验现象,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纳米氧化亚铜改变了细胞的贴壁生长习性B.纳米氧化亚铜对该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C.纳米氧化亚铜能通过自山扩散进入细胞D.纳米氧化亚铜不影响细胞的新陈代谢
提取信息1:8小时后观察到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核变大提取信息2:细胞膜内侧出现纳米氧化亚铜富集现象提取信息3:培养瓶中大量贴壁细胞脱落,出现细胞悬浮。
那么?本题的关键信息是? 细胞贴壁?还是?
坚持把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考查渗透到命题全过程,向学生提供新知识或原有知识的延伸拓展信息,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近两年各地高考试题的简单分析,我们知道了“必备知识”“学科素养”“批判性思维”“关键能力”“深度学习”“高阶能力”等不在是一个个苍白的词语,每个关键词背后都有丰富的内涵。
3、2021和2022年湖北卷评析
2021年湖北卷:必修一10+15分,共25分,必修二12+15分,共27分,选择性必修一6+15分,共21分,选择必修二4+15分,共19分,选择必修三8+0分,共8分,必修一、必修二、选择性必修一内容占比较大
2022年湖北卷:必修一8分+13分,共21分,必修二6分+9分,共15分,选择性必修一12分+15分,共27分;选择性必修二4分+14分,共18分,选择性必修三10分+9分,共19分,必修一和选择性必修一占比较大,其他基本教材占比相差不大。
两卷比较2021年两本必修占比超过一半,而2022年选择性必修占比较大,共同点是两年湖北卷中必修一和选择性必修一占比大
选择题部分:两年都考查到的知识点有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体液调节、免疫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传统发酵技术。非选题部分:两年都考查到的知识点有神经调节、光合作用其他重要考点:非选择题中生态部分2021年考查了群落和物种多样性,2022年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基因工程2021年出现在选择题中,2022年出现在非选择题中,都重点对限制酶进行了考查;2021年重复考查的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涉及2道选择+1道非选择题)、传统发酵技术,2022年重复考查的有动物细胞培养(涉及2道选择题)
高考中多道试题素材或者考查内容来源于教材
1.水是生命的源泉,节约用水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下列有关水在生命活动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是酶促反应的环境B.参与血液中缓冲体系的形成C.可作为维生素D等物质的溶剂D.可作为反应物参与生物氧化过程
高考中多道试题素材或者考查内容来源于教
20.为了分析某21三体综合征息儿的病因,对该患儿及其父母的21号染色体上的A基因(A1~A4)进行PCR扩增,经凝胶电泳后,结果如下图所示。关于该患儿致病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考虑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可能是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21号染色体分离异常B.考虑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可能是卵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21号染色体分离异常C.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交又互换,可能是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21号染色体分离异常D.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可能是卵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21号染色体分离
22.下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一般模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 , 肉食性动物1的数量 (填“一定”或“不一定”)少于植食性动物的数量。(2)如果②、③、①代表能量流动过程,④代表的能量大约是②的 。(3)如果图中生产者是农作物棉花,为了提高棉花产量,从物质或能量的角度分析,针对②的调控措施及理由分别是 , 针对①的调控措施及理由分别是 。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应成为落实课程目标的基本教学资源。考题中所涉及的内容大多在教材中有体现,但很少涉及教材原文的考查。这就要求教学中
①要落实好教材 。“问题探讨”“本节聚焦”“资料分析”“相关信息”“思考与讨论”“练习”“科学前沿”“本章小结”“自我检测” 各部分内容到边到角。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教材重要考点结合可能出现的情景做必要的迁移和拓展,以弥补学生见识、常识上的不足。③训练时,要避免机械刷题。通过典例针对性训练达成对概念的理解、迁移、联系及应用。
试题以概念考查为主线,兼顾核心素养的评价
1.1.2水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1.2内环境的变化会引发机体的自动调节,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重视实践能力的考查,体现新课标理念
30. (8 分)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__。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级中枢控制,该高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3)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_____________,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
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7.某兴趣小组开展小鼠原代神经元培养的研究,结果发现其培养的原代神经元生长缓慢,其原因不可能的是A.实验材料取自小鼠胚胎的脑组织B.为了防止污染将培养瓶瓶口密封C.血清经过高温处理后加入培养基D.所使用的培养基呈弱酸性
14.废水、废料经加工可变废为宝。某工厂利用果糖生产废水和沼气池废料生产蛋白质的技术路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产过程中,一定有气体生成B.微生物生长所需碳源主要来源于沼气池废料C.该生产工艺利用微生物厌氧发酵技术生产蛋白质D.沼气池废料和果糖生产废水在加入反应器之前需要灭菌处理
和前面的课标等理论学习一样,分析高考试题的目的是为我们的复习备课指引方向,帮助我们在后面的复习备课中少走弯路。
二、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计划及策略
复习进度:第一轮复习时间:2023年5月22日——2024年1月20日训练安排第一轮复习训练:单元检测:25道选择题+5道非选择题(第1道非选择题是教材基础知识检测),75分钟100分。完成每个单元复习后进行单元检测,晚自习进行,集中评讲。限时练:12道选择题+3道非选择题,40分钟100分。细胞代谢、遗传与变异、调节、生态等重点章节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限时训练,晚自习进行,集中评讲。考试频率:每周一次标准考,特殊情况限时练。
知识回顾—知识深化—知识拓展-巩固运用
课堂引领学生自主解决基本问题
教师设疑分析问题本质与原因
复习内容安排: 依托教材和一轮教学资料分章节进行,做到全覆盖,到边到角
通过高三一轮复习使学生扎实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构建知识体系,配合经典的题例、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扩展,形成熟练的生物学思想、思维、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较强的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如下: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2、深化概念、原理、过程、规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促成学科科学思维,培养生物学科“一体四层四翼”的核心素养; 3、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规范和答题速度;4、提高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个体、环境和社会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5、熟练选用恰当的方法验证或探究常见的生物学事实,对实验进行解释和分析。
一轮复习: (1) 课前自主复习:自主阅读教材,完成教辅书上 知识梳理部分 (2)课堂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每个章节知识 回顾、总结梳理 (3) 课后巩固:背记、概念图、检测
新的高考模式下:生物学科从“背多分”转向考查学生的“素养和能力”但是,必备知识的记忆有助于学生形成高中生物学科的基本体系,一轮复习阶段读教材、记教材、检测教材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可扩展为各类调节分子机理的模式图
一轮复习的过程中,教材同样是非常好的复习素材,复习时要引导学生通读教材,帮助学生更好的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网络:共同特点、相互关系
结构与功能——自主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问题、习题等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学习不仅是识记,更要注重理解与应用 高考命题要求“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与应用性”,特 别新情境材料的应用,会在题目融入很多的全新知识,需要 考生结合课本原理进行解释,所以单纯的记背已不能适应新 高考的要求。高考试题的情境一般都是新的,死记硬背的知 识只能在原情境中去再认或回忆,不可能在新情境中去应用, 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能迁移,才能在新情境中通过逻辑推理 加以应用。 教与学中要多引导学生从理解上下功夫,让学生对所学能 融会贯通,能结合实际应用举一反三。
理解每一个知识点,这种理解既包括对该知识的单一概念内涵,还 要清楚知识的外延,能够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逻辑关连。不能死记硬背,要学会分散记忆和理解性记忆。分散记忆:上每节课时初记、从做知识整理过程、从做题过程实现 对相应的知识概念的重复的记忆。理解性记忆:理解有关知识的原理,可以强化记忆效果。
一轮复习的过程中,通过复习过程的层层深入,让学生从分散记忆变为理解性记忆
如:光合作用及应用层次一:识记了解叶绿体和光合色素、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层次二:理解根据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层次三:应用运用光合作用知识提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一般措施
抽丝剥茧,提高解题能力,培养理性思维习惯
在一轮复习的教学中应注重逐步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比如遗传大题一直是学生比较头痛的题目,少数学生看到综合卷上的遗传大题会直接跳过不做,部分学生只做前面的遗传方式的判断,概率计算不做.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认为这类题目太难,自身解题能力差,自己不可能算对,索性就不浪费时间了.如果逼着他们当面解题,就会发现他们的解题过程一塌糊涂,逻辑推理能力极差,而且缺乏一步步往下分析的耐心,更缺乏应对这类题目的自信.不做就没有得分的可能,不练就没有进步的机会。
一个遗传题如下:下图是某遗传病的家系图(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经调查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请分析回答:
(1)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判断的依据为 。(2)I-1的基因型为 ,I-2的基因型为 ,Ⅱ-4的基因型是 ,Ⅱ-3的基因型及概率为 。(3)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 ,A的基因频率为 ,AA的基因型频率为 ,Aa的基因型频率为 。(4)IⅡ-5的基因型及概率为 。(5)IⅡ-4和Ⅱ-5婚配,生下患病孩子的概率为 .(6)若Ⅱ-4和Ⅱ-5婚配后所生第一个孩子患该病,则再生一个孩子,正常的概率为 。
这个题目通过(2)(3)(4)的铺设,再要求学生计算Ⅱ-4和Ⅱ-5婚配生下患病孩子的概率.希望以此为例,引导学生理清涉及“人群中发病率”的遗传题的解题思路,找到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综合卷上再遇到遗传题,学生的得分率会有所提高.
错题类型:实验分析 选自黄冈市高二下期末调研考试
6.学生一轮复习暴露出来的问题
原因:光合作用、净光合作业、呼吸作用的测量的计算应用能力不够
错题类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分析选自黄冈市9月调考
错题类型:教材实验分析选自高三上鄂东南期中联考
错题类型:实验材料分析选自高三上第一次十一校联考
学生对于此类复杂情境的题目分析能力不够。
错题类型:分子遗传和遗传规律结合的复杂情境分析选自高三下湖北省八市联考
1.基础知识遗忘较多,部分学生知识体系仍有较多漏洞2.教材实验原理和细节掌握程度不够3.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能力仍然较薄弱4.新情境、复杂情境类试题解题能力不够
这些都是我们二轮复习需要进一步解决问题!
(1) 紧贴教材型
以旧教材《神经调节》为例
三、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几点建议
主要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
各器官的协调性通过机体调节系统来完成
(由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
主要由神经元细胞体组成
两者比较(1).脑和脊髓灰质和白质分布是相反的。(2).神经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内,神经元的细胞体聚集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3、神经元、神经纤维的结构
(1)神经元——神经细胞
由长的树突或轴突和外面包裹的髓鞘组成
长的树突
和轴突
4、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三者的关系
只有脊髓参与:非条件反射
只是由感觉神经末梢构成的
判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1.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2.通过突触的结构判断;3.看脊髓的背根和腹根,反射弧从背根进,从腹根出。
由髓鞘包 裹的轴突
3.不能;至少两个,如膝跳反射,绝大多数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
4.蛙的搔扒反射、人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
1.神经元长的树突和轴突
该图只能测两点之间的电位差
2.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
3.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产生原因
a-c:Na+内流(协助扩散)
c-e:K+外流(协助扩散)
e-f:泵出Na+,泵入K+(主动运输)
峰值c:大小由细胞内外Na+浓度差决定的
丨a丨:大小由细胞内外K+浓度差决定的
①静息电位是稳定的电位,如:人的静息电位是-70mV
②静息电位可以认为是K+的平衡电位。(钾离子向内电位差与钾离子向外的浓度差达到平衡。)
③静息电位的形成是否需要消耗能量?
④静息电位的维持是否需要消耗能量?
不需要,静息电位是由钾离子外流形成的,钾离子外流是协助扩散。
需要,静息电位的维持需要膜内外的K+浓度差来平衡外正内负的电位差,K+的浓度差由钠钾泵通过主动运输完成的。
本内容只学习,不必记录
因突触间隙的存在,故不能,只能通过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来传递。
此处出细胞的不是大分子,但还是胞吐,且耗能,体现细胞膜流动性
其内递质早已合成,等待刺激释放
与受体结合后分解(产物可回收)或转移
婴儿因大脑发育不完善,对排尿控制能力弱。
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大脑)出了问题
说明低级中枢受到相应高级中枢调控
一、先确定好你的“目标”。你要学什么东西,那就让自己带着目标,主动去通过查阅书籍或者请教老师等方法去学习。
二、复述出来。不是只是说出来,需要去找一个人,给他讲解出来。这个时候你可以找不懂这个知识的人,你用你学到的知识和逻辑,用通俗的话语讲来讲,直到他能明白你在讲什么,那么你就真正地学会了。
三、最后想要把我们学的知识进一步升华,我们还需要再总结。边总结,边要把我们的知识和逻辑体系给它简化,对其简化。正所谓“大道至简”。人能记住的东西,并非是特别复杂的东西,而是简单的道理——“大道至简”。
(2)费曼学法素养课堂型
(4)先带着复习后做练习型
不同的班级选择不同的做法
(1)要求中心发言人至少找3个同一内容的课件(2)准备一份最全的课件,含同一知识点不同的讲法等(3)准备一份自己要上讲台使用的课件,备课的时候说出自己的想法(4)其他组员根据两份课件修改成自己能使用的课件
1、课堂必须是大容量,快节奏。 按照6个月安排一轮复习的要求,严格上完每节课。(我个人认为:教师慢,也会导致学生慢,所以快节奏很有必要)2、时刻了解学生的学情 经常与不同层次的学生谈话,回头看学生常失分点,了解学生的短板,通过上课回顾,小题快练进行回头训练。3、指导学生做笔记,重视改错 笔记:提倡课堂笔记在书本上做,帮学生设计好笔记的内容和写到教材对应的空白处,提高效率; 改错:要求学生准备好剪刀和固体胶,改错不用抄题,好题直接剪下来,减少无用功,鼓励学生不仅仅是大型考试要改错,平时的练习也要改错。
4、要效率,分来计——“5+14+2+14+5”上课模式
①前5分钟是表扬(上节课作业做的好,听课认真的,问题问的好的)、回忆和导入②后5分钟是表扬(听课认真的)、总结、安排任务③讲一节课讲的内容分成两个部分,第1个14分钟是本节课的前面内容,第2个14分钟是本节课的后面内容,分段突破,更容易达成课标要求④考虑到学生的兴奋难以持续40分钟,所以在每节课中间都必须设置大约2分钟与教学有关的视频或讨论或调侃,调节课堂气氛,保证后面20分钟学生全神贯注听讲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背景下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备考策略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师生视角看高考,实施策略,教学案例,思考启示,整册书的教学策略,选择性必修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背景下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备考策略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师生视角看高考,实施策略,教学案例,思考启示,整册书的教学策略,选择性必修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新高考背景下生物高考分析及2024届高三备考策略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二考查的学科素养,实验的“减法原理”,习题课讲评策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