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猴子下山教材分析《小猴子下山》是一篇童话。课文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去摘桃子,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去摘西瓜,看见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兔子跑进树林不见了,小猴子一无所获。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小猴子的行为中得到启示:做事情明确目标,始终如一。《小猴子下山》 一课的教学目标中也提到了“通过字理识字、动作演示等方法,理解“掰、扛、扔、摘、捧、抱”等词,了解并积累“又___又____”形式的词语,对课文的学习也提出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以上三本书都提到了识字和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主要学习目标。而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就是通过作动作演示,来认识和区分生字,能过多读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温儒敏、陈先云主编的《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学设计与指导》一书中,明确提出借助板书简要说说故事情节,明白“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既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以上是我对本次教学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识字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方法,不再像刚入学那时什么都不会。本课教学识字采用学生做动作演示来识记生字,一年级的学生自觉性不高、易动,如果让他们40分钟都老老实实坐在那儿,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识字环节就找一些爱表演的同学通过动作演示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这样既可以让他们通过动作演示来活动一下,也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1.正确理解“掰、扛、摘、捧、抱”等词的意思。2.能借助多媒体简要说说故事情节,明白“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练习用“又____又_____”说话,通过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 、扔、摘、捧、抱、蹦”等词的意思。(二)能力目标:学会提取信息,整理信息,并根据课文信息,明白: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三)情感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教学准备(一)学生:提前做好预习,能把课文读通顺。(二)老师:多媒体课件、上课用的图片、奖励学生图片。四、教学过程(一)多媒体手影视频导入:同学们,今天在上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看一段有趣的视频。(播放视频)师:同学们从刚才的视频中看到了什么?生:小猴子。师:对就是两只有趣的小猴子,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跟小猴子有关的课文,18课《小猴子下山》(师板书课题,拿出图片小猴子,写“下山”)(二)学习新课1、做游戏“小猴过河”检查预习情况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94页,现在我们要做个游戏“小猴过河”来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愿意帮小猴子过河的同学请举手。师:请站起来的同学大声读出来。生:猴、块、非、常、往、瓜、进、空师: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帮助小猴子过了河。2、朗读课文,对全文进行初步了解师:看来大家对生字掌握得不错,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看看小猴子下山都走到了哪些地方?请同学要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可借助拼音拼一拼。请你边读边画出来。(老师巡视,提醒同学们边读边画)师:老师看到读完的同学已坐得很端正了。请同学们说一说,小猴子下山都走到了哪些地方?生:小猴子来到一块玉米地。师:很好,出示图片玉米地,这位同学说得很好,同学们画出来了吗?(师拿出玉米图片,贴到黑板上)师:还走到了哪些地方?请同学们接着找生:一棵桃树下。师:一棵桃树下。很好,同学们和你们找的一样吗?生:一样。师:这位同学找得很好。(师拿出桃子图片贴到黑板上)师:还走到了哪里?生:一片瓜地里。师:一片瓜地里。(师拿出西瓜图片贴到黑板上)还有没有其他地方?生:树林里。师:树林里?同学们仔细看看书上是树林里吗?生:树林旁边。师:很好,小猴子没有进到树林里,它是在树林边追小兔子的,所以这个地方应该是树林边。(师拿出树林图片贴到黑板上)师:同学们找的真好,其他同学们你找对了吗?画对了吗?3、用上下面的词语,让学生练习说话师:老师的难度要升级了,你能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些词语把这些图片连起来说一说吗?(课件出示四个地方的图片和上面的词语)生:小猴子先走到玉米地,接着走到桃树下,然后走到西瓜地,最后走到树林边。师:这们同学说得真准确,请同学们看着图片也来说一说吧。(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学生边读边画,老师巡视指导师:小猴子走到这些地方看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并在文中画出来吧。师:谁来说一说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生:看见玉米。师:你能从文中找出来看到什么样的玉米吗?生: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师:玉米又大又多(在黑板上玉米图片旁边写上“又大又多”,看到了玉米,又做了什么?请你找出来。生: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师:“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掰”“扛”两个词都是小猴的动作。(课件强调这两个词,加深学生记忆)2、练习用又___又___说话,积累相关词语。师:同学们看玉米“又大又多”课文哪些地方还有这样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生:桃子又大又红。师:很好,还有没有?生:西瓜又大又圆。师:你还能说一些这样的词语吗?又______又______(课件出示上面的内容)生:又细又长……师:同学们说得真好。3、做动作,记忆生字,区分意思。师:刚才我们说到小猴子看到玉米就“掰”了一个“扛”着走,谁愿意做做这两个动作。生:(学生能过演来记忆“掰、扛”两字)师:(学生边演示,老师在一边做指导)由此可见,两只手把东西一分为二就叫“掰”把东西放在肩膀上就叫“扛”。(四)学习第二自然段1、学生边读边画,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师:第一自然段同学们学得真好,下面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第二自然段,我找个人来读,其他同学边听他读边思考:小猴子在这个自然段看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生:看到桃子又大又红,扔了玉米,去摘桃子。(课件出不上面内容,强调“扔、摘”)2、做动作,记忆生字,区分意思师:“扔”玉米,“摘”桃子。谁来做做这两个动作。生:……师:这位同学表演得真像,其他同学也来做一做吧。(五)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三、四自然段1、学生边读边画,老师巡视指导师:同学们做得真好。下面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三、四自然段,小猴子在这两个自然段看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生:小猴子看到又大又圆的西瓜,看到一只蹦蹦跳跳的小兔子,扔了桃子,去摘西瓜;扔了西瓜,去追兔子。师:小猴子是怎么拿又大又红的桃子的?生:捧着师:很好,又是怎么拿又大又圆的西瓜的?生:抱着。师:那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兔子?生:蹦蹦跳跳的兔子师:蹦蹦跳跳。(课件出示这两个自然段,并强调显示“捧、抱、蹦”)2、做动作,记生字,区分意思师:谁来做做上面这三个动作?生……师:同学们小猴子为什么不用手“捧”着西瓜呢?生:因为西瓜太大了,捧不动。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西瓜太大了捧不动,所以得用抱。由此可见,小的东西用手“捧”,大东西才用“抱”,桃子比西瓜小,所以用“捧”,西瓜大所以用“抱”。师:这个蹦大家都做过,来大家站起来“蹦”一下。生:……师:此时此刻,大家都成了蹦蹦跳跳的小兔子,那小猴子最后追到小兔子吗?我们一起来看最后一段。(六)学习最后一自然段1、学生齐读课文,共同回答问题。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小猴子最后追到兔子了吗?生:没有。师:为什么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课件出示小猴子的图片,并放大小猴子的表情)生:因为小猴子太贪心了,因为……2、看图共同讨论“小猴子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师:我们来看图,谁能把这一幅图复述下来,老师送它一只小猴子。生:小猴子先来到玉米地里看到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就掰了玉米扛着走,接着来到桃树树下,当看到又大又红的桃子时,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课件显示玉米没有了)师:你看,玉米没有了。接下来谁来复述?生:它又看到又大又圆的西瓜时,又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师:这位同学说得真好,你看桃子也没有了。(课件显示桃子也没有了)师: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谁愿意来说说?生:当它看到蹦蹦跳跳的可爱的兔子时,它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师:你看西瓜也没有了。(课件显示西瓜也不见了)师:那小猴子最后追到兔子了没有?生:没有。师:你看兔子也没有了。(课件显示兔子也没有了,什么也没有了)师:同学们你们看,当小猴子摘完玉米后,有没有把玉米扛回家?生:没有。师:也就是小猴子摘完玉米后,没有把玉米扛回家,同样摘完桃子后,也没有把桃子带回家 ,那摘完西瓜也是,小猴子做那么多事,没有一件事坚持到底,所以它一无所获,所以同学们平时我们要怎么做事?生:做事要做完。生:做完一件事才能做另一件事。生:……师:给同学们举个例子:如果你正在写作业,这时你的小伙伴来找你来玩的,你是先写完作业?还是先和小伙伴玩?生:先写作业。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师:对,同学们说得很好,今天我就来告诉同学们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做事要专一,有始有终,否则就会没有收获。(课件出示这个道理)(七)总结同学们,在生活中,希望我们做事不要像小猴子一样,做事要坚持到底,否则会像小猴子一样没有任何收获。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很棒,我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我们学到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 18 下山 玉米又大又多 桃子又大又红 西瓜又大又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揭示课题,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游戏辅助,巧识字,书写生字,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目标确定的依据,学习目标,评价设计,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