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2023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梯度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试卷 1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质量检测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试卷 1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梯度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试卷 1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梯度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试卷 1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梯度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试卷 1 次下载
新教材2023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梯度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展开第三单元 第9课
一、素养达标
1.(2022·湖南期末)有学者认为:“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宋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宋朝“反其弊”的措施是( C )
A.通过节度使加强边防 B.设参知政事分宰相权
C.派文官出任地方知州 D.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
[解析] 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故选C项;A、D两项不是宋朝实行的,故排除;设参知政事旨在削弱相权,B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2.(2022·安徽期中)宋朝至道(995—997)年间,参知政事开始和宰相轮日执事,处理重大事务时“可与一把手同升于公堂”,如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时便负责变法具体内容的规划和起草。在宋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二相二参、二相三参、二相四参的现象。这表明,宋代( D )
A.官吏协作使行政效率提高 B.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
C.基层官僚队伍的日益膨胀 D.权力制衡特征表现明显
[解析] 根据材料“参知政事开始和宰相轮日执事”“在宋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二相二参、二相三参、二相四参的现象”,可知宋代通过参知政事来分割宰相的行政权,体现了二者之间的权力制衡,D项正确;权力制衡导致一个权力多人共享,容易导致效率低下,排除A项;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权力,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排除B项;参知政事属于副宰相,属于高层官僚队伍成员,排除C项。
3.(2022·辽宁铁岭)为了消除动乱因素,宋代大行募兵之法,每遇灾荒,即大行招兵,入伍者均携带家属,终身为兵,倚食于朝廷。这一现象( C )
A.保障了国家长期安定 B.提高了军队的作战能力
C.加剧了政府统治危机 D.践行了重文轻武的国策
[解析] 材料的募兵政策造成军队数量不断增加,加重政府财政负担,造成统治危机,C项正确;保障了国家长期安定,说法太过绝对,也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募兵政策虽然增加了军队数量,但战斗力低下,造成冗兵局面,排除B项;材料与重文轻武无关,排除D项。
4.(2022·湖南期中)下表所示是关于宋真宗、仁宗时期职官情况的相关记载。据表中信息可推知( A )
论述 | 出处 |
“景德(1004—1007年)、祥符(1008—1016年)中,文武官总九千七百八十五员。今(仁宗时期)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其未授差遣京官使臣及守选人不在数内。较之先朝(真宗时),才四十余年,已逾一倍多矣” | 杨国宜《包拯集校注》 |
“景德(1004—1007年)官一万余员。皇事占二万余员。治平并幕职州县官三千三百有余,总二万四千员” | 马端临《文献通考·国用考二》 |
A.国家的财政负担加重 B.国家行政职能范围的扩大化
C.冗费局面的危害严重 D.朝廷对重文轻武政策的肯定
[解析] 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宋代出现了严重的冗官现象,这严重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职能,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冗费的危害,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政府的态度,排除D项。
5.(2022·山东潍坊)北宋司马光在《与王介甫书》中提出:“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这说明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 B )
A.引发了地方割据 B.造成了社会混乱
C.导致了北宋灭亡 D.加剧了积贫积弱
[解析] 根据“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可知司马光认为王安石的变法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每个社会阶层都不能安定,B项正确;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导致社会混乱,而非引发地方割据和加剧积贫积弱,排除A、D两项;王安石变法并没有导致北宋灭亡,排除C项。
6.(2022·吉林期中)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王安石的多项改革,涉及将当时的中国进行大规模的商业,以及数目字管理(核心是正规的产权制度),但不见容于当时的官宦文化而无法取得成功。黄仁宇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B )
A.改革中用人不当 B.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
C.王安石急于求成 D.失去了宋神宗的支持
[解析] 材料“但不见容于当时的官宦文化而无法取得成功”体现的是黄仁宇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B项正确;材料与用人不当、变法急于求成及失去宋神宗的支持说法无关,排除A、C、D三项。
7.(2022·河北邯郸)宋高宗与金国签订绍兴和议,宋金以东起淮河,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以向金国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的稳固。从此以后( A )
A.宋金呈南北对峙状态 B.南宋政权被契丹所灭
C.女真族金朝入主中原 D.夺取燕云十六州失败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绍兴和议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结束了长达10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A项正确;南宋政权被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消灭,排除B项;C、D两项均在绍兴和议之前,排除。
8.(2022·山东期中)有文章曾说,至绍兴八年,南宋政权稳定后,“西北之民,感恩戴德,襁负而归,相属于路”。材料表明宋室南迁是( B )
A.宋金和议的必然结果 B.北方人口南迁的重要原因
C.南方政局稳定的影响 D.南宋政权投降政策的产物
[解析] 依据题干分析可知,南宋政权在南方稳定后,西北人民也大量南迁归附,故B项正确;宋金和议是南宋政权与金国之间的和议,发生的时间是绍兴十一年(1141),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题干未涉及宋室南迁的原因,故C项错误;题干体现不出南宋政权的投降政策,故D项错误。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治者鉴于唐朝后期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的措施。
材料二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掌文武大权。又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主管财政大权,号称计省。宋朝还在御史台之外增设谏院,置谏官,这些都是监察机构,负责弹劾等事宜。北宋政府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将宰相职位由多人担任,同时还设置了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使,来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权。
材料三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变法涉及农业、商业、军事等领域的管理和控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出北宋调整统治措施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制度的变化体现了什么趋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原因。
[答案] (1)表现:杯酒释兵权,削弱地方节度使兵权;设立禁军,拱卫京师;实行更戍法,兵将轮换,互不相识;设转运使,把地方赋税上收;文官担任知州,并设通判监督;分散相权,加强君权;崇文抑武。
(2)趋势:地方权力削弱,中央集权加强﹔相权削弱,君权强化。
(3)原因:宋初实行“养兵”之策,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更戍法”使得兵将不相习,兵士虽多但不精,对外作战时处于不利地位;军队、官员的激增,导致财政开支的增加;统治者大兴土木、修建寺观等,形成了“冗费”,最终加剧统治危机。
[解析] (1)表现:根据所学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可从杯酒释兵权,削弱地方节度使兵权;设立禁军,拱卫京师;实行更戍法;设转运使,把地方赋税上收;文官担任知州,并设通判监督;分散相权,加强君权;崇文抑武等方面总结回答。
(2)趋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设转运使,把地方赋税上收,文官担任知州,并设通判监督,呈现出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根据“将宰相职位由多人担任,同时还设置了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使,来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权”,概括得出相权削弱,君权强化。
(3)原因:根据所学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可从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军队战斗力低下,并形成冗官冗兵冗费,最终加剧统治危机等角度分析总结。
二、能力提升
10.(2022·安徽期中)宋朝建立后,宋太祖于各州设“通判州军事”一至二员,简称通判,与知州同领本州,裁处兵民、钱谷、户口、赋税、狱讼审理等事,本州公文须经通判同意签押方可施行。朝廷还直接选派各色参军,辅助知州、通判处理行政、司法事务。这些举措( D )
A.扩大了知州的行政权力 B.控制了地方的财政支出
C.提高了各州的行政效率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中央集权,北宋政府采取分化事权的措施,在地方派文官任知州,并设置通判监督知州,D项正确,排除A项;材料与控制地方财政支出的说法无关,排除B项;地方机构相互牵制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C项。
11.(2022·河南期末)宋初全国财政由三司(户部、盐铁、度支)分别独立执掌;后期三司被重新组织起来并统一到一个新的机构里。这一变化的主要意图是( D )
A.促进全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B.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C.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D.提高处理经济事务的效率
[解析] 三司分立在分割权力的同时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三司重新统一在一个新的机构,目的是为了提高处理经济事务的效率,D项正确;三司机构的分合与全国商品经济发展并无关系,也不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排除A、B两项;三司设立是为了削弱相权,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C项。
12.(2022·江西期中)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秦凤路经略司官员王韶提出:“借宫钱为本,主管蕃汉贸易,稍笼商贾之利,一年可收入一二十万贯。”这一建议后来被称为“市易法”,此法( D )
A.恶化了商帮经营环境 B.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C.促进了宋金商业贸易 D.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解析] 根据“稍笼商贾之利,一年可收入一二十万贯”可以看出,推行市易法,政府能够增加财政收入,D项正确;商帮是明清时期出现的,排除A项;市易法主要涉及的是商业贸易,而不是农业,排除B项;金朝1115年才建立,因此市易法与宋金间的贸易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C项。
13.(2020·山东高考)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C )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解析] 王安石通过招募饥民兴修水利的方式进行赈灾,一方面救济了灾民,另一方面也兴修了水利,同时通过兴修水利也能恢复和促进农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减少灾害再次出现的可能,有利于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的生计问题,故选C项;招募灾民兴修水利并不一定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因为水利工程的修建,还有可能暂时增加政府的负担,排除A项;招募灾民兴修水利和稳定灾区社会秩序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此举不一定有利于稳定灾区社会秩序,排除B项;王安石的措施属于救灾措施,并没有建立和形成政府抗灾救荒体系,排除D项。
14.(2021·山东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封:仅据天下之冲,还是奠万世之基?
材料一 (976年,宋太祖西巡洛阳,有意迁都于此,甚或迁都长安,并就此与大臣展开了一场讨论。)
李怀忠曰:“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洛阳),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开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若遽迁都,臣实未见其便。”
晋王亦曰:“迁都未便。”
宋太祖曰:“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晋王又曰:“在德不在险。”
宋太祖曰:“晋王之言固善,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
材料二 中国古代气温变化曲线图
黄泛区示意图
——据邓小南等《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
分析说明北宋继续以开封为都城的利弊。
[答案] 利:
(1)从北宋都城的历史基础角度作答,历史上有政权曾以开封作为都城或北宋以开封为都城时间已经很久,有一定的历史基础。
(2)从北宋都城的现实意义角度作答:①从开封与洛阳长安的经济对比角度,洛阳、长安相对经济衰落,从北宋开封经济相对得到发展;②从开封的交通及意义角度,地处中原,交通便利,水运发达,有利于南粮北运,巩固统治。
弊:
(1)从北宋都城的气候条件及其影响角度:开封气候寒冷,会使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南侵,对北宋政权造成威胁。
(2)从北宋都城的地形条件及其影响看:开封地形平坦,无山川之胜,不利于防守,为加强防御,守内虚外,容易造成冗兵。(重点在地形平坦)
(3)从北宋都城的位置条件及其影响看:开封位于黄河泛滥区,易造成周边水患泛滥,自然灾害,不利于农业生产。
[解析] 利:根据材料一中“府库重兵,皆在大梁(开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结合所学知识,从开封的历史分析可知,历史上五代等政权曾以开封作为都城(或北宋以开封为都城时间已经很久),有一定的历史基础;根据“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结合所学知识,从北宋开封的地理、经济、交通和政治作用等方面分析可知,开封地处中原,交通便利,水运发达,有利于南粮北运,巩固统治;根据“居此(洛阳),(漕粮)将安取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洛阳、长安相对经济衰落,北宋开封经济相对得到发展。弊:通过观察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中“西迁(长安)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从当时气候变冷和开封位于黄泛区的地理位置分析北宋都城定于开封,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弊端可知,11世纪以来,中国气候寒冷,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南侵,对北宋政权造成威胁,开封地形平坦,无山川之胜,不利于防守,为了加强防御,守内虚外,就容易造成冗兵,并且开封位于黄河泛滥区,易造成周边水患泛滥,自然灾害,不利于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