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巩固练习
展开一、素养达标
1.远古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逐渐从原始的狩猎采集等寻找食物的方式转化为饲养和种植的生活,原始的种植也成为主要的食物来源,比以前的狩猎行为的食物来源要稳定得多。这些变化反映了( A )
A.种植生活是农业兴起的重要标志
B.农业成为古代社会基本生产部门
C.种植经济根本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D.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了社会大分工
解析:材料主要是反映随着生产力发展,种植经济取代狩猎采集经济,开始了真正的农业经济,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是反映远古时期种植经济的发展,未全面反映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B项错误;远古时期,种植经济开始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并非“根本改变”,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农业和畜牧业是否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未体现社会大分工,故D项错误。
2.许倬云教授认为: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是以人类获取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的。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D )
A.天然火的运用B.打制石器的使用
C.群居生活的出现D.原始农业的兴起
解析:根据材料“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是以人类获取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的。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可知,新石器时代人类从采集食物变为生产食物,结合所学,这样的变化得益于原始农业的兴起,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的变化,未涉及天然火的运用,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新旧石器时代以人类获取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而不是以打制石器的使用和磨制石器的使用为分界线,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群居生活的出现是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说法与材料不符,故排除C项。
3.在古埃及,国家控制农业和手工业的大部分生产,巨大的国库和政府的粮仓里装满了征收来的实物税——谷物、牲畜、布匹和各种金属,用来支付国家的开销等。据说,所有人的食物供给都由国王负责。这体现出古埃及社会中( B )
A.人民深受专制政府剥削B.国家严格掌控经济生活
C.税收制度已经相当完善D.社会等级秩序十分严明
解析:“食物供给都由国王负责”、征收实物税等,体现的是国家对经济生活的掌控,B项正确;其他三项皆不能由材料得出,排除。
4.(2022·威海)古代希腊三面环海,“大部分是贫瘠无用之地”,“比较宜于畜牧而不宜于耕种”,“国内水源不足,没有经常供水的河流、湖泊或大的泉井”。在这样的环境下( B )
A.商业成为社会经济基础B.食物生产具有地域特色
C.土地属于贵族集团所有D.民主政体遍及各个城邦
解析:根据材料中希腊的地理环境和所学知识可知,希腊内部的地理环境及地中海气候,使其食物生产主要以葡萄酒和橄榄油为主,B项正确;商业成为社会经济基础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土地的所有权,排除C项;D项错在“普遍”,如斯巴达是典型的贵族寡头政体,排除D项。
5.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中国食物》一书中提及“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
A.生产方式不同B.宗教信仰不同
C.生活习俗不同D.历史传统不同
解析:在东方的农耕文明中,牛是最重要的农用畜力,所以不可能出现普遍吃牛肉的现象;西欧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内,畜牧业发达,所以吃牛肉的较多。归根到底,生产方式的不同造成了饮食文化的不同,故选A项;是否食用牛肉与宗教信仰没有必然关系,故B项排除;饮食文化本身属于生活习俗的一个方面,C项是表象,不是原因,排除;饮食文化的区别本身就是历史传统不同的一个表现,故D项是表象,不是原因,排除。
6.阿兹特克村社的土地为公共所有,各家的父亲分得土地,终身耕种,死后交回村社;贵族的土地为私人所有,由土地所在地的村社农民耕种。这表明阿兹特克人( B )
A.家庭的主人掌握一部分土地B.土地所有制分为公有和私有
C.贵族的土地由村社统一管理D.贵族会经常吞并村社的土地
解析:从题干表述来看,村社的土地为公共所有,贵族的土地为私人所有,可见阿兹特克人的土地分为公有和私有,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可排除。
7.(2022·无锡)据法国普罗旺斯的史前文化显示,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时候,其家庭食物总消费量中野生动物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60%,而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则只占到10%。这一变化说明( B )
A.采集和渔猎的消失B.新生产方式的推广
C.原始农业开始出现D.原始人口迅速增加
解析:根据“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时候,其家庭食物总消费量中野生动物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60%,而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则只占到10%”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野生动物在家庭食物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大幅减少,说明家庭有了较稳定的动物食物来源,反映了新生产方式的推广,B项正确;当时采集和渔猎没有消失,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原始农业开始出现,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原始人口迅速增加,排除D项。
8.(2022·淮南)人类学研究表明,狩猎采集群体平均规模为25—50人,随着季节的变化和追踪猎物而迁徙,呈现出群体规模小、迁徙频繁的特点。这一特点在根本上受制于( B )
A.食物资源的波动B.生产工具的状况
C.生物生长的规律D.生产资料的共有
解析:从材料中的狩猎规模及迁徙的特点来看,这主要和生产力水平低有关,而生产力主要体现在生产工具方面,因此B项正确;食物资源的波动、生物生长的规律及生产资料的共有属于影响因素,但是并非是根本因素,排除A、C、D三项。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伊朗的德黑兰平原以西的山前地带,经伊拉克北部、土耳其东南部到叙利亚以及约旦的北部和西部呈“新月形”地区。早在公元前8000—公元前6000年,该地区就出现了原始农业,人们在这里种植谷物、饲养家畜。在墨西哥的坦马利帕斯地区,以及瓦哈卡河谷和特瓦坎谷地的印第安人早在公元前7000年已开始种植玉米,并驯养羊驼。公元前7500—公元前5000年,黄河及长江流域已开始种植小麦、谷子和水稻,并饲养猪、狗、羊等家畜。
材料二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原始农业缓慢地向前发展。据粗略估计,新石器时代的人口大致已达5 000万。……西亚地区在公元前6000—公元前5000年出现了简陋的灌溉农业。公元前5000年在埃及尼罗河流域产生了灌溉农业。公元前2500年,印度已普遍种植稻麦。
材料三 农业的形成概括地表现为以下过程:
——摘编自张同铸《世界农业地理总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农业起源的区域,并归纳其起源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始农业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答案:(1)区域:西亚、中美洲和中国的黄河及长江流域。特点:有几个起源中心;农作物种类和驯化的动物种类不同。
(2)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生产技术进步;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逐渐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
解析:(1)区域:根据材料“从伊朗的德黑兰平原以西的山前地带,经伊拉克北部、土耳其东南部到叙利亚以及约旦的北部和西部呈‘新月形’地区。早在公元前8000—公元前6000年,该地区就出现了原始农业”“在墨西哥的坦马利帕斯地区,以及瓦哈卡河谷和特瓦坎谷地的印第安人早在公元前7000年已开始种植玉米”“公元前7500—公元前5000年,黄河及长江流域已开始种植小麦、谷子和水稻”可知,农业起源于西亚、中美洲和中国的黄河及长江流域。特点:根据材料一中农业起源的区域及各地区农作物种类和动物驯化情况可知,特点是有几个起源中心;农作物种类和驯化的动物种类不同。
(2)原因:根据材料二“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原始农业缓慢地向前发展”可知,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根据材料二“西亚地区在公元前6000—公元前5000年出现了简陋的灌溉农业。公元前5000年在埃及尼罗河流域产生了灌溉农业”可知,生产技术进步;根据材料三中人们对狩猎和种植工具及经验的探索情况可知,长期采集和渔猎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
二、能力提升
10.(2022·吉林东丰)据古人类学家推断,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同采集和渔猎时期相比高出30倍。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A.农业生产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
B.铁犁牛耕的广泛应用
C.人类掌握了某些动物的生长规律
D.水利工程的大量修建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一万年前,人类进入了农耕社会,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推动了人口的增加,A项正确;新石器时代使用的是磨制石器,排除B项;材料与人类掌握某些动物生长规律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水利工程大量修建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11.(2022·山东·11)下图为世界物种交流过程中两种作物的传播路线示意图。两种作物是( C )
A.小麦、玉米B.玉米、水稻
C.小麦、甘蔗D.水稻、甘蔗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白色箭头所代表的农作物以西亚北非为中心,向其他大洲传播,结合所学可知,小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小麦原产于北非或者西亚;黑色箭头所代表的农作物以东南亚和印度地区为中心,向其他地区传播,结合所学可知,甘蔗原产地可能是新几内亚或印度,后来传播到南洋群岛,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玉米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进而向其他地区传播,与图示传播起源地不符,排除A、B两项;水稻起源于中国和印度,与图示传播起源地不符,排除D项。
12.(2021·湖南高考)宋孝宗时绍兴府赈灾,有人户状告“检放秋苗不尽不实”,朱熹受命调查后发现确实存在不实,但是当时田土大多已经种麦,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受灾面积。这反映了( D )
A.绍兴府行政效率低下B.理学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
C.宋代赈灾方式不合理D.绍兴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解析:根据“田土大多已经种麦”可以看出,绍兴当地实行稻麦轮作,“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可以看出当地清除了稻根,以便小麦的种植,由此可知,绍兴农业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不是行政效率,排除A项;理学强调格物致知,“实事求是”是顾炎武“实学”的特点,排除B项;材料主旨不是赈灾方式的问题,排除C项。
13.在印第安人的部落和村社中,玉米磨坊设置在村镇中心,因为家家户户都要磨面,所以磨坊也是全村的重要社交场所。有时村民大会也在这里举行,从而又使磨坊与“权力”联系在一起。这反映了( C )
A.玉米是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B.印第安人实行直接民主
C.食物生产对社会生活的影响D.印第安人注重集体活动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玉米是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据材料,在印第安人的部落和村社中,玉米磨坊是重要社交场所,与“权力”有关。综合可知,这反映了玉米生产对印第安人的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C项正确;A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实行直接民主”“注重集体活动”不能由材料得出,B、D两项排除。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农民创造精耕细作农业的过程,也是改变和完善自身的过程。精耕细作使一夫一妻家庭变成了生产的基本单位,这个小家庭成了同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物质分配紧密联系的全能的社会实体。有了家庭经营,如管子所说:“民乃知时日之早晏(晚),日月之不足,饥寒之至于身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农民从事精耕细作农业必须具备天文历法知识和土壤物候知识,必须具备相当复杂的耕、种、中耕、收获以及积肥、施肥的知识和技能。
——摘编自孙达人《中国农民史论纲》等
材料二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祥地之一。中国人从野生植物中驯化培育了大量的栽培植物,并进一步把它们传播到世界各地,如原产于中国的大豆,至今已遍及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也受到世界农业的恩惠,如原产于西亚的小麦,至今在中国已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明清时期,中国的农业继续发展,成为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1741年至1840年,中国人口从1.4亿增至4.1亿,而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因此而急剧下降。这种现象被经济史学家称为“中国奇迹”。
——摘编自王渝生《中国农业与世界的对话》等
(1)结合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农民在精耕细作农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良品质。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
答案:(1)追求家庭和谐;勤于劳作;具有经验理性;注重自我完善。
(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保证了农业的发展;高产农作物的引进提高了粮食产量;长期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政府重视农业;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解析:(1)品质:根据材料“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可归纳出追求家庭和谐;根据材料“民乃知时日之早晏(晚)”可归纳出勤于劳作;根据材料“农民从事精耕细作农业必须具备天文历法知识和土壤物候知识”可归纳出具有经验理性;从经验总结来看,注重自我完善。(2)原因:根据材料“中国农民创造精耕细作农业的过程”可归纳出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保证了农业的发展;根据材料“如原产于西亚的小麦,至今在中国已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可归纳出高产农作物的引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环境稳定、政府政策支持及对土地资源的重视也是重要因素。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后复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习题,共6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时间,《战国策·赵策》载,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