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同步测试题
展开第一单元 第1课
一、素养达标
1.(2022·辽宁葫芦岛)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华文化、捍卫祖国统一、推动历史进步,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大一统”思想,汇聚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C )
A.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B.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C.有利于维护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有利于确保少数民族享有高度自治权
解析:根据材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根本,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维护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C项正确;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而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才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排除A项;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排除B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民族自治权,而不是高度自治权,排除D项。
2.(2022·吉林十一中)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孔子的山水观是( A )
A.将山水赋予德行教化作用
B.重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
C.自然界中的山水都是有灵性的
D.有智慧的人才能懂得欣赏山水
解析:材料中孔子认为水的物质符合“德”和“仁”,由此推断,孔子的山水观是将山水赋予德行教化作用,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重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自然界中的山水都是有灵性的”,排除C项;“有智慧的人才能懂得欣赏山水”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3.(2022·甘肃兰州)孔子是无神论者,他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董仲舒结合阴阳家学说创造性地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这一变化反映了( C )
A.董仲舒的学说背离儒家思想
B.儒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
C.儒学适应社会发展做出调整
D.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所认可
解析:据材料“孔子是无神论者,他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可知,孔子不讲怪异、暴力、混乱、鬼神,这表明孔子是无神论者。而据材料“董仲舒结合阴阳家学说创造性地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并结合所学可知,董仲舒在继承先秦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家学说创造性地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其目的是神化皇权,加强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一,C项正确;据上分析,A项违背史实;据所学可知,董仲舒的新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B项错误;据所学可知,孔子作为圣人的地位就是此时确立,D项违背史实。
4.(2022·广东卷)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C )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解析:由材料中“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与吾儒水火不容”可得出,作者对儒学的社会地位沦落、佛教和道教的盛行感到不满,站在维护儒学统治地位的立场上抨击佛教、道教,结合所学可知,宋儒通过改造儒学来达到重振儒学、回应佛道挑战的目的,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儒法并用”,排除A项;清代的学者主张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排除B项;李觏和张载没有主张“杂糅佛道”,排除D项。
5.(2022·陕西金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讨论问题是在肯定“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尊无二上”的合理性的前提下进行的,故有学者指出,中国“政治学说所讨论的重点不是政体,而是治道”。这反映了明清之际的思想家( B )
A.提出建立民主政治
B.未摆脱时代的局限
C.主张天人合一
D.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解析:由材料关键信息“肯定‘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尊无二上的合理性’”可知,明清之际思想家仍承认君主统治;再由材料“政治学说所讨论的重点不是政体,而是治道”可知,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并非要推翻现有政权,他们并不否定君主专制制度,这反映了他们的思想受到时代的限制,故选B项;A项中的“民主政治”的表述错误,故排除;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6.(2022·浙江卷)“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一首政治抒情长诗。作者毕生追求“美政”,其作品充满对家国的炽热情感和深切忧念。他是( C )
A.墨子 B.韩非
C.屈原 D.杜甫
解析:根据材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并结合所学可知,其出于文学作品《离骚》,为屈原的作品,他的作品充满对家国的炽热情感和深切忧念,C项正确;墨子代表中下层平民的利益,与毕生追求“美政”不符合,排除A项;韩非代表法家,主张严刑峻法,排除B项;杜甫的文学作品是唐诗,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D项。
7.(2022·天津滨海)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其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诗句,能够体现出的中华文化的内涵主要是( D )
A.自强不息 B.天下为公
C.崇德尚贤 D.家国情怀
解析:根据“哀民生之多艰”“一寸丹心图报国”“苟利国家生死以”等信息可知,材料中这些内容都体现了对民生和国家的责任心,是家国情怀的表现,而非自强不息、天下为公和崇德尚贤,故选D项,排除A、B、C三项。
8.(2022·山东菏泽期末)吴承旺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中说“外域文化进入中原地区、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汉化、中国化,与汉族文化、中国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佛教文化,如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包括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以及西域文化等。”这一材料表明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D )
A.品格独特,内容优秀 B.博大精深,底蕴深厚
C.绵延不绝,传承至今 D.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能够与外族文化相互融合,体现了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特点,故选D项;材料突出的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并未体现品格独特、底蕴深厚以及绵延不断等特点,故A、B、C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均排除。
9.(2022·山东日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内涵在不断转换的重要词语。不同时期,“中国”一词的内涵也是不同的。如下表所示。
时期 | 内涵 |
西周 | “中国”最初的意思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之地,与“四方”对称,是一个地理概念,伴随政治衍生。后“中国”指代古代华夏族聚居地域,主要指黄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 |
春秋战国 | 中原周边的各个少数民族先后称霸中原,从而将“中国”的地理范围扩大。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已出现在众多史料中 |
秦 | “中国”范围进一步扩大,“及秦始皇筑长城界中国,然西不过临洮” |
——据史宏波《近代以来“新中国”名词的历史考察》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一词的内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一词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春秋战国以前,“中国”一词主要是一个有政治内涵的地理名词;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推动了“中国”的地理范围扩大,周的文化和礼仪随之拓展;在这一过程中,“百家争鸣”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儒家积极倡导道德教化,突出政治统治的文化色彩,如孔子提倡“四海之内皆兄弟”“克己复礼”。孟子主张“天下定于一”并实施“仁政”等,都含有朴素的以文化为核心的“中国”观。
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一词已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根据“中原周边的各个少数民族先后称霸中原,从而将‘中国’的地理范围扩大。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已出现在众多史料中”得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一词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根据材料的内容与所学知识,可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一词从地理范围的变化角度概括。再从当时“百家争鸣”的内涵及影响做进一步的说明。最后总结得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一词已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能力提升
10.(2022·吉林榆树)北宋时期,女性改嫁之风盛行。太祖之妹初嫁米福德,守寡后再嫁高怀德;范仲淹幼年丧父随母改嫁,长大后才归宗。南宋以后,礼教之风渐趋严厉,再无皇亲公主多次下嫁记载,民间再婚现象日渐式微。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
A.儒学地位得到巩固
B.女性贞洁观深入人心
C.抑商政策成效显著
D.理学呈现世俗化趋势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宋女性改嫁之风盛行,到南宋以后这种现象日渐式微。结合所学,这主要和理学宣扬的“存天理,灭人欲”有关,说明儒学的地位得到巩固,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改嫁风气的变化,不能说明女性贞洁观深入人心,排除B项;材料与抑商政策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理学发展的趋势,排除D项。
11.(2022·四川南充期末)清代史学家钱大昕说:“君诚有道,何至于弑,遇弑者皆无道君也……圣人修春秋,述王道以诫后世,俾其君为有道之君,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各得其所,又何乱臣贼子之有?”此观点( D )
A.凸显对纲常伦理的维护
B.对君主专制进行反思
C.说明了正君心的重要性
D.强调君主应实行德政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代史学家钱大昕认为,君主统治有道,能遵守儒家提倡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就不会出现“乱臣贼子”。这实际上是强调君主应实行德政,故D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希望君主做有道明君,不是凸显对纲常伦理的维护,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对君主专制进行反思”,故B项错误;“正君心”指的是摆正君王的心态,近贤臣,远小人,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
12.(2022·陕西武功)周学熙的华新纱厂以“互助合作”的“华新精神”立厂,郭乐、郭泉的永安集团践行“同号相连,同舟共济”的“永安精神”。蔡声白的美亚织绸厂始终坚持“和衷共济”的“美亚精神”。这些近代企业塑造的精神( A )
A.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B.消除了企业间壁垒
C.凸显强烈的国家意识
D.提高了企业的地位
解析:据材料可知,近代民族工业的企业文化都体现了“和”“合”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A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民族特色不能完全消除企业间壁垒,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民族特色,未涉及国家意识和企业地位,C、D两项排除。
13.(2022·山东济宁期末)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个人修身、齐家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下表可知,古代家训体现了( C )
内容 | 出处 |
“倍须谦恭退让,不得恃赖我声势,作不公不法,搅扰官司,侵陵小民,使为乡人此厌苦。” | 【北宋】司马光《与侄书》 |
“汝在郡,当一日勤于一日,深求所以牧民共理之意,勉思其未至,不可忽也。” | 【南宋】胡安国《与子寅书》 |
“判司比唐时,犹幸免笞箠;庭参亦何辱,负职乃可耻。” | 【南宋】陆游《送子龙赴吉州掾》 |
A.淡泊名利的道德修养
B.由孝而忠的政治伦理
C.以民为本的人文关怀
D.笃实力行的理学精神
解析:根据材料“不得恃赖我声势,作不公不法,搅扰官司,侵陵小民,使为乡人此厌苦”可知,司马光希望族人不得违犯法律,欺压百姓;“当一日勤于一日,深求所以牧民共理之意”说明胡安国希望族人能够认真勤勉,认真为百姓办事;“庭参亦何辱,负职乃可耻”表明陆游希望子龙能够为百姓踏实做事,不负职责,三则材料都体现了对百姓的人文关怀,故C项正确。胡安国主要强调的是勤勉,与道德无关,排除A项;三则材料主要体现的都是关心百姓的利益,与忠孝无关,排除B项;司马光告诫族人不能欺凌百姓,与笃实力行的理学精神无关,排除D项。
14.(2022·云南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化形态,其中包括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体系,即中国古代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统一,维护多民族国家共同利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征,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出现的三个王朝夏、商、周,地域虽然不十分广大,且政治上实行分封诸侯的分权制,但名义上毕竟是三个拥有“天下共主”的统一王朝,只是在东周后期才出现了诸侯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而古代政治家、思想家所向往和追求的则是国家统一、法度统一的理想社会……
以人为本,重人伦,重道德,尊君爱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的思想。
——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选取材料中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特点表述明确,史实充分,表述清楚)
答案:示例一:
特点:凝聚性、延续性和包容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
阐释:中国古代各民族虽然爆发过许多次战争,也出现过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情况,如十六国时期五胡内迁,宋元时期契丹、女真族的相继南下,乃至蒙古、满清入主中原,但都未能中断中国传统文化,相反,这些民族的文化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吸收了各少数民族的新鲜血液,增添了新的生命力。少数民族文化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外族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与中国文化融合,如佛教文化等。
示例二:
特点:崇尚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
阐释: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歌颂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周天子为“天下共主”的局面,春秋五霸中的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企图由霸主代替“天下共主”局面。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专制主义的国家,并根据法家思想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废分封行郡县、车同轨、书同文、度同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朝不仅继承了秦朝天下一统的局面,而且实行了秦始皇创制的郡县制、三公九卿制等基本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从秦汉一直到清朝,我国统一的时间大概在三分之二以上,分裂的时间不到三分之一,这说明,在我国历史上,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暂时的。在统一时,多数政治家、思想家和广大人民都反对分裂;而在分裂时,人民盼望统一,进步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则为争取国家统一而奋斗不息。(“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
解析:根据“崇尚统一,维护多民族国家共同利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征”可提炼出主题为崇尚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论述时可根据“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出现的三个王朝夏、商、周,地域虽然不十分广大,……法度统一的理想社会”等信息,结合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概括中国古代统一的相关史实。同时,可结合思想文化领域中关于统一的思想内涵进行说明。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后测评,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素养达标,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时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董仲舒《春秋繁露》载,韩愈在《原道》中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