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5章植被与土壤第2节土壤(课件+课时作业)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5章植被与土壤第2节土壤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ptx
    • 练习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5章植被与土壤第2节土壤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5章植被与土壤第2节土壤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1页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5章植被与土壤第2节土壤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2页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5章植被与土壤第2节土壤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3页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5章植被与土壤第2节土壤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4页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5章植被与土壤第2节土壤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5页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5章植被与土壤第2节土壤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6页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5章植被与土壤第2节土壤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7页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5章植被与土壤第2节土壤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8页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5章植被与土壤第2节土壤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1页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5章植被与土壤第2节土壤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2页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5章植被与土壤第2节土壤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3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作业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作业ppt课件,文件包含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5章植被与土壤第2节土壤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ptx、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5章植被与土壤第2节土壤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章 第二节 合格考达标练一、单项选择题读下列材料和图,据此完成12题。材料一 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材料二 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1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B.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C.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密切D.树木根系很深,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多2.关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及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有机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B.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C.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D.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硅的含量明显高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解析] 1题,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密切相关。第2题,成土母质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质地分层特征;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硅的含量明显低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其在空间分布上呈地带性分布规律,但同一地带内不同地域土壤性状的差异也较大。读从太行山至滨海平原土壤分布断面图(下图)据此完成34题。3.下列有关该区域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气候是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B土壤由矿物质、水分、空气组成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成土母质D.自西向东土壤肥力逐渐增强4.导致该区域土壤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A.地形   B.气候C.地表水系   D.地面组成物质[解析] 3题,生物是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A错误;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组成,B错误;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成土母质,C正确;自西向东,土层越来越薄,有机质含量越来越少,肥力逐渐减弱,D错误。故选C。第4题,读图可知,导致该区域土壤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方地形的变化,由冲积扇到冲积平原到滨海平原,地形发生变化,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发生变化,因此发育的土壤不同,A正确;地方气候都是温带季风气候;该区域可能是同一条河流的上中下游,地表水系没有变化;地面组成物质都是流水沉积物,沉积物颗粒大小与地形地势有关,因此BCD错误。故选A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主要指标。土壤碳、 氮的含量不仅与温度、降水量等环境因素有关,而且与植被状况、土地利用方式及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等有关。下图示意我国伊犁河谷北部山地不同植被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据此完成56题。5.影响该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B )A.植被覆盖度   B.海拔C.降水   D.土层深度`6.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趋势明显,主要原因可能是( C )A.光照减弱,生物生产量减少,腐殖质减少B降水增多,土壤有机碳被雨水冲刷流失C.气候变暖,植物生长快,消耗有机碳多D.冬季放牧,草场畜牧超载导致植被破坏[解析] 5题,图示为山地不同植被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山地植被类型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海拔,海拔不同,水热条件不同,植被类型不同,故影响该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海拔。植被覆盖度、降水、土层深度不是主导因素。第6题,图示中整体海拔越高,有机碳含量越多,说明有机碳含量与温度有相关性。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趋势明显,主要原因可能是气候变暖,植物生长快,消耗有机碳多。光照、降水没有明显变化,高山区为夏季牧场。为研究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特性的差异,某科研团队在贵州喀斯特实验样地(样地内降水、温度等气候因素大致相当)进行了生态实验研究。下图为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抗蚀指数的实验结果。据此完成78题。7.实验结果表明( B )A.灌丛土层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最大B.阔叶林土层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下降最显著C.针叶林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最大D.三种植被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均有所增强8.在喀斯特地区,如果以防治土壤侵蚀为目的,应考虑种植的树种为( D )A.灌丛   B.针叶林  C.混交林   D.阔叶林[解析] 7题,读图分析,从010厘米到1020厘米,阔叶林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下降最显著,针叶林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下降较显著,灌丛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基本保持不变。B正确、A错误;C项,从010厘米到1020厘米,阔叶林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最大。C错误;D项,图中阔叶林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而减弱。D错误。故选B。第8题,根据所学知识,喀斯特地区土层较薄,为了防治土壤侵蚀,应选择在010厘米抗侵蚀指数最强的树种,即阔叶林。D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9.土壤是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其形成和发展受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在森林土壤和草原土壤中,具有完整土壤分层示意图中的土壤层是__腐殖质__层和__淋溶__层。(2)不同的土壤质地存在差异。决定土壤质地的最主要因素是( A )A.成土母质   B.气候C.植物   D.地形(3)不同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土壤类型不同。草原土壤出现的地区是(多选)( AC )A.内蒙古地区   B.江南地区C.潘帕斯草原地区   D.华北地区(4)分析完整土壤分层示意图中A层的成因及影响其厚度的因素。[答案] (4)枯枝落叶和动物的遗体被微生物分解。影响厚度的因素:枯枝落叶的数量;气温高低对微生物活跃程度的影响;降水量所形成的淋滤强度;坡度大小和人类活动。[解析] (1)题,根据完整土壤示意图可推断出答案。第(2)题, 成土母质是形成土壤的基础。第(3)题,内蒙古地区和潘帕斯草原地区是世界著名的草原区。第(4)题,枯枝落叶和动物的遗体被微生物分解,形成腐殖质层。影响其厚度的因素主要跟动植物的数量,气候和人类活动有关。等级考达标练一、单项选择题熟化是通过耕种、定向培育,将自然土壤转变成适合农作物生长且肥沃的土壤的过程。我国东北的黑土、南方的红壤经熟化都可成为水稻土。图2为自然土壤与水稻土结构示意图,图1为黑土、红壤和水稻土关系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13题。121.与自然土壤相比,水稻土( D )A.枯枝落叶层增厚B不含腐殖质C.肥力水平下降D.结构更复杂2.经过熟化,水稻土的结构特点及功能发生的变化表现为( C )A.表土层软糊,提供了农作物扎根立足的条件B.耕作层深厚,使土壤成为可持续利用的资源C.犁底层紧实,提高了蓄水、保水、保肥能力D.母岩层较薄,阻断了有机界与无机界的联系3.将黑土或红壤熟化为水稻土并进行养护,应( D )A.熟化黑土——沼泽化处理B黑泥田——利用过程中无需施肥C.熟化红壤——排水后晾晒D.黄泥田——种植水稻前先植绿肥[解析] 1题,水稻土是由自然土壤熟化形成的。由材料知,熟化是通过耕种、定向培育,将自然土壤转变成适合农作物生长且肥沃的土壤的过程。因此水稻土应该富含腐殖质,肥力水平应该是比较高的,因此BC错误;由于水稻土是经过人类精心耕作、培育形成的,所以自然形成的枯枝落叶层不会增厚,甚至极少存在,因此A错误;另外比较自然土壤和水稻土的土壤剖面图,可以看出水稻土的剖面结构更复杂,因此D正确。故选D。第2题,表土层软糊,不利于农作物扎根立足,反而容易受大风和雨涝影响产生倒伏,因此A错误;土壤耕作层即使再深厚,如果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肥沃的土壤也会退化,甚至演变成荒漠化土地,因此B错误;对比自然土壤剖面,水稻土缺少了淋溶层,而多一个犁底层,推测可能是由于犁底层紧实,提高了蓄水、保水、保肥能力,因此C正确;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的最活跃的因素,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生物循环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建立起有机界与无机界的联系通道,从而使土壤圈成为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母岩层厚薄对此不产生影响。因此D错误。故选C。第3题,读材料可知,熟化黑土使之转化为水稻土,需要经过先脱沼泽(土地排水后晾晒)、再种稻形成黑泥土型水稻土,因此A错误;熟化红壤使之转化为水稻土,需要经过先渍水、再种稻过程而形成黄泥土型水稻土,因此C错误;而由于红壤这个自然土壤本身具有酸、瘦、粘等特点,有机质少,肥力不高,因此在种植水稻前必须先种植绿肥作物,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因此D正确。(2022·山东德州高一期末)我国某山地丘陵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中旬至9月上旬,全年降水量在600700毫米之间。读该区某地土壤厚度采样分析统计图,据此完成46题。4.根据该地降水特征判断,此地最可能位于( C )A.四川盆地   B.南岭C.山东半岛   D.两广丘陵5.据图可知,该地土壤厚度( B )A.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B.与坡度呈负相关C与坡面光照呈正相关D.与降水量呈正相关6.该地阳坡与阴坡土壤厚度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D )A.阴坡坡度更大B.阳坡光照好,植被生长状况好C.阳坡土壤水分状况好D.阴坡的蒸发量小,植被生长状况好[解析] 4题,由题可知,该地年降水量为600700毫米,且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应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选项中只有山东半岛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项正确。第5题,读图可知,土壤厚度与植被覆盖率呈正相关,与坡度呈负相关,与坡面光照呈负相关(阳坡土壤厚度小于阴坡)。从图中无法判断土壤厚度与降水量的关系。故选B项。第6题,据图可知,该地阴坡的土壤厚度较阳坡厚。根据已知条件无法判断坡度大小,A项错误。阳坡光照好,蒸发旺盛,水分条件较阴坡差,植被生长状况差。故选D项。二、综合题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某考察队到素有新疆的湿岛之称的伊犁河谷进行了野外调查,通过对不同植被下土壤剖面的采样,分析发现了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见下图)。研究还表明,不同的气候条件、人类干扰强度,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1)比较典型草原与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变化的异同点。(2)推测伊犁河谷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随海拔变化的总体特点并解释其自然原因。[答案] (1)相同点: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点:典型草原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下降幅度大,而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降幅较小。(2)土壤有机碳大致随海拔升高而波状增加。原因: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下降,微生物分解动植物残体的速度变缓,土壤中有机碳积累量较高。[解析] (1)题,根据图示图例及坐标信息,典型草原与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点是典型草原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下降幅度大,而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降幅较小。第(2)题,土壤中有机碳含量来源于地表植被和其他生物的残骸分解,而分解的能力又与微生物的活跃程度有关,气温越高微生物越活跃分解越多。根据横轴的植被类型判断海拔,纵轴表示有机碳含量,图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随山地海拔升高而增加。这是因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下降,微生物分解动植物残体的速度变缓,土壤中有机碳积累量较高。 

    相关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课文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二节土壤,新知突破•储素养,知识点一观察土壤,相对比例,灰黑色,矿物质,淀积层,碎屑物质,母岩层,有机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课文配套课件ppt,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索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示范课ppt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索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