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版8年级下册期末素养测评卷0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191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部编版8年级下册期末素养测评卷0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191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部编版8年级下册期末素养测评卷0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1917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期末素养测评卷(8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
- 语文部编版8年级下册期末素养测评卷02 试卷 4 次下载
- 语文部编版8年级下册期末素养测评卷03 试卷 3 次下载
- 语文部编版8年级下册期末素养测评卷04 试卷 3 次下载
语文部编版8年级下册期末素养测评卷01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部编版8年级下册期末素养测评卷01,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部编版8年级下册期末素养测评卷01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选出下列对《关雎》赏析有误的一项( )A.开篇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焦灼的心情。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2.下列对《经典常谈》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广大国学爱好者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B.作者认为,我们一定要“尊经”“崇古”,从古代社会生活和思想状况去认识这些典籍的形成,实事求是地审视传统文化的精神。C.《经典常谈》是一本精彩的学术散文集,常有引人入胜之处,例如写战国时期的说客,常常有生动传神的精彩之笔。D.朱自清曾说,我们读《经典常谈》,要注重了解“古书的来历,其中的大要,历来对于该书有什么问题,直到现在为止,对于该书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3.选出下面这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A.①④②③⑤ B.①③④②⑤ C.③④①②⑤ D.④②⑤③①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的“望”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在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B.颔联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点明离别的必然性。C.尾联点出“送”的主题,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D.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包含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襁褓qiǎnɡ 阐述chǎn 萦绕yíng 挑拨离间jiànB.枷锁jiā 奠基diàn 歧途qí 暴风骤雨jùC.崇尚chóng 慷慨kǎi 堕落duò 强词夺理qiángD.束缚fù 蛮横héng 绚丽xùn 不修边幅fú6.下列加点字与“悉如外人”的“悉”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咸来问讯C.并怡然自乐 D.皆若空游无所依7.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1)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2)马之千里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马说》)(3)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____,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______________,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北冥有鱼》)8.阅读《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赏析文字(选录其中一部分),按要求答题。那山光水色、鸟语花香、清潭倒影,都会引起无限(xiá) 思,让人参悟这空寂中的(chán) 意。此时,仿佛都(一切声音都停歇了,四周非常安静) ,只有古寺的钟磬( )声,回应着大自然的静默无语,诗人淡泊的情怀,内心的感悟也随之起伏飘扬,袅袅( )不绝。(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xiá)______思 (chán)______意(2)给加点的字注音。 钟磬( ) 袅袅(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一切声音都停歇了,四周非常安静。9.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美观工整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ǎi)_________,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zhá)_________,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10.“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__》,作品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11.根据以下描述,请在后面括号内写出名著中的人物名字。①他原是一名水兵,地下工作者,对保尔革命意识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杰出代表。( )②她是林务官的女儿,外形靓丽,爱打扮,给少年时代的保尔带来很多温暖,后因两人的政治观点不同而分手。( )12.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与上文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时刻中的一股春风,轻轻地给你拂去心中的愁云;__________,__________。13.小宁以《我渴望》为题,分别为暴雨中的祥子、铁窗前的江姐各写了一节诗。请你从保尔、孙少平这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发挥联想和想象,再帮小宁补写一节诗。我渴望我想去 一个地方我渴望 跑在溜直的大道北平城的暴雨 哭着梦里的明天笑着我想去 一个地方我渴望 触摸温暖的土地渣滓洞的铁窗 冰冷我殷殷的心明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请你参加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1)请选出对“和”的部首和笔画判断正确的一项( )A.“和”的部首是“禾”;“和”的第三笔是横。B.“和”的部首是“口”;“和”的第三笔是竖。C.“和”的部首是“禾”;“和”的第四笔是撇。D.“和”的部首是“口”;“和”的第五笔是点。(2)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书尧典》中说“协和万邦”,《易·乾卦》中有“保合太和”。早在秦汉之际,天人合一、天下大一统的观念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宋明之时,“和”的理念向社会政治、伦理、宗教、艺术等领域渗透更深。“和”字经过三千多年演化,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和谐、协调,协调统一谓之“和”;顺和、平和,不刚不柔谓之“和”;和蔼、和气,即性情温和,待人谦和;调和,原意是指调和音乐或调和味道,后人把“调和”引申为化解一切矛盾的方式;和解、和平,所谓“和解”是指结束一切纷争甚至战争。(3)请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见贤思齐 和为贵 智者 知书达理 仁作贤 君子(4)在主题班会上,轮到你做即席讲话,你会讲些什么?(要求:突出主题,语言简洁得体,至少运用一个成语,不少于50字) 二、阅读与鉴赏(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小题【甲】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乙】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下列对上述文段的理解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反映的都是古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B.“世外桃源”是对“大同”社会生活风貌的艺术再现。C.【甲】文侧重于议论,而【乙】文则侧重于记叙和描写。D.【甲】【乙】都暗示了文中的言论是不切实际的幻想。(2)上述文段,【甲】的作者是西汉时的____ (人名),【乙】选自《_______》(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①选贤与能 ( ) ②寻病终( )(4)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①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②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③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④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16.请在第①段中找到合适的词句填到横线上,表明作者观察地点及角度的转换。_______→走到河心→_______17.下列关于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游踪结构全文的框架,选取独特的写景视角,以对景物的描写作为文章的主体,并自然生发出感想与思考。B.文中“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一句属于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以静衬动,用“青冷的灰,寂寂的蓝”衬托壶口瀑布奔腾激越、令人震撼的气势。C.选文第④段主要借助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由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再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由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收束全文,升华主题的作用。D.选文的语言用词精准,表现力强,体现出畅达自然与典雅凝练相得益彰的特点。18.选文写壶口瀑布,第③段却是写“脚下的石”,这一段是否多余,请谈谈你的看法。19.选文中对瀑布的描写非常精彩,请结合语境赏析其妙处。(1)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从划线句句式的角度)(2)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加点词的角度) 三、作文20.生命中的许多故事都是人生的历练,绚烂多姿、色彩斑斓。它有可能躲在家人为你准备丰富晚饭的惊喜中,有可能藏在居家学习时几页书册的感动里,它可能是抗击疫情的医护天使脸上无畏的坚定,更可能是你逐渐成长中的独特感悟……请结合自身经历,以“人间__________又几度”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参考答案1.D2.C3.D4.D5.A6.A7.心忧炭贱愿天寒 晓驾炭车辗冰辙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寂寥无人 悄怆幽邃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鹏之徙于南冥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8.(1)遐 禅 (2)qìng niǎo (3)万籁俱寂 9.霭 轧1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11.朱赫来 冬妮娅12.示例: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 热情地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替你驱赶心灵的阴霾。13.示例:我想去 一个地方我渴望 看见繁花的春天死神的黑翅膀 眼睛不熄的热情笔下14.(1)C(2)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内涵丰富。(3)示例一:君子知书达理和为贵;智者见贤思齐仁作贤。示例二:智者知书达理和为贵;君子见贤思齐仁作贤。(4)示例:个人是班级的一份子,个人的和谐是班集体和谐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加强自身修养,遵守礼仪规范,促进班级和谐,做一个彬彬有礼、心态平和的阳光中学生。 15.(1)D(2)戴圣 陶渊明集(3)同“举”,选拔 随即,不久(4)(桃花源中人)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晋朝了。 16.下到沟底; 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 17.C 18.不多余。这是侧面描写,写“石”正是为了写“瀑布”,石的“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光溜溜的大坑”“深沟”等,从侧面烘托了水浪的冲击力之大(意到即可) 19.(1)①运用短句,句式整齐,短促有力;②写出了河水落下时的速度之快,水量之大;③增强了文章的气势。(2)①连用三个“碎”字(或:反复);②形成了独特的音节效果(或:读起来朗朗上口);③突出了瀑布流水的力度。 20.例文人间温馨又几度漫步桃花林中,闻着花香,吹着笛子,一首优美而悠远的小曲从我的笛子里倾泻而出……童年那一段段温馨的时光渐渐浮现在我脑中。摘下一朵桃花,捧在手中。让我想起了“母亲·牛奶·眼神”。一天晚上,我埋在“作业堆”里,八点,九点,十点……我的作业还没做完,我揉揉我那酸痛的手臂,继续在作业本上写着,划着……“吱呀……”门被轻轻地打开了,蹑手蹑脚地母亲,她端着一杯热腾腾的牛奶,轻轻地,走到我身旁,弯下腰,把一杯冒着热气令人垂涎三尺的牛奶,小心翼翼地放在我桌上。我惊诧地望着她,她给了我一个眼神,这个眼神是坚定的,是温暖的,是令人奋发向上的,更是充满力量的!母亲又蹑手蹑脚地走了出去,这时,我才知道,原来母亲的背有点驼了,而作为女儿的我,竟不知……我望了望牛奶,它在月光的折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使我的书桌增添了不少色彩。不知出于什么,我拿起牛奶“咕咚咕咚”地喝完了,我砸吧砸吧嘴,觉得很舒服,很温暖。更为奇怪的是,原先酸痛的手不酸了,不痛了。啊!谢谢您,妈妈!那一杯牛奶让我感受到了温暖!拾起地上的一朵桃花,思绪万千,让我想起了“考试·老师·鼓励”。一天,成绩发下来了,一向成绩较好的我这次只考了83.5分,想到要被老师批评,想到要家长签字,想到要吃“竹笋炒肉丝”,我哭了。就在这时,老师来了,她仔细地帮我分析试卷上的错误,还鼓励我:“没事的,一次考试并不能说明什么,下次考好了照样也是好的。”下次考试我考了90.5分。啊!谢谢您,老师,是您用这温馨的话语在告诉我“失败之后不气馁”“失败乃成功之母”。风儿一吹,桃花涨红了脸,飘飘悠悠地落下来,接一朵桃花,又回想起“摔倒·关心·同学”。一次比赛中,我因跑得太快而导致摔倒,我咬咬牙,坚持跑到终点。同学们都围上来检查我伤势如何。我很感动,也很幸福……呵!谢谢你们,同学们!你们那种热情的心感动啊我!“呼一呼一”猛烈的风又刮起来,吹走了桃花,吹断了我的回想。掉落在地上的桃花,分明在告诉我,值得时时刻刻想起的温馨很多很多……我蹲下来,对着桃花吹了一首首温馨的小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部编版8年级下册期末素养测评卷04,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基础知识综合,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部编版8年级下册期末素养测评卷03,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语言表达,阅读与鉴赏,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部编版8年级下册期末素养测评卷02,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语言表达,综合性学习,阅读与鉴赏,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