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2023年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课件(39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历史单元整合3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课件 0 次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授课ppt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授课ppt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标展示•定方向,历史时空,基础必备•探新知,儒学家,天命论,封建纲常,三教并行,本土化,东汉末年,陶渊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儒学的发展(1)汉武帝时期:儒学________地位确立,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2)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主流统治思想的儒学,自身开始吸收________和________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3)隋朝:__________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________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4)唐中期________率先提出复兴儒学。①背景:________和________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②特点: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来反对________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2.道教的发展(1)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并受到________的影响,主张“________”和“________”。(2)唐朝:统治者奉行____________政策,奉老子为祖先,________最受尊崇。
3.佛教的发展与挫折(1)魏晋南北朝时期: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佛教也吸收______ 、______的精髓,渐趋__________。(2)唐朝: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其中________的传播和修行比较简便,对后世影响最大。
(3)反佛灭佛①原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的财政收入 。②表现A.南朝无神论思想家________是最杰出的代表。他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________和________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B.北魏、________及________统治者几度灭佛。③结果: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特别提示】三教合一并未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魏晋时期,道教、佛教思想盛行,一度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隋唐时期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但并不表明儒学失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
二、文学艺术1.魏晋南北朝文学:从____________开始,先后出现了以_______父子为代表的文学、东晋__________的田园诗、南朝_________、南北朝________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2.唐朝诗歌: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有两千多位诗人创作的近五万首诗歌,________、________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水平,他们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
3.书法(1)书法在________末年成为一种艺术。(2) ______________时期,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3)东晋大书法家__________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4)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__________气势雄浑的颜体和柳公权____________的柳体最为有名。
4.绘画(1)______________时期,成就斐然。________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__________为代表。他提出“____________”,所画人物栩栩如生,《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他的代表作。(2)隋唐的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__________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________、________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__________被尊为“画圣”。
5.石窟(1)背景:魏晋至隋唐时期,________广泛传播的影响。(2)代表:山西大同的________石窟、河南洛阳的________石窟、甘肃______________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三、科技1.数学:南朝__________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 592 6~3.141 592 7 之间。2.农学:北朝__________著述的《____________》,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3.地理学:西晋杰出地图学家_______绘制出《____________》,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4.建筑:________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期。隋朝工匠________设计建造的 __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5.印刷术、火药、天文学(1)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________、日历和书籍。(2)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________是最早的火药武器。(3)唐朝天文学家__________,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的长度。6.医药学(1)医学家__________完成医学名著《__________》。(2)__________时编修的《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特别提示】天文与历法天文与历法是紧密联系的,但二者不能混淆。天文侧重于观察天象,记录天文现象及变化;而历法侧重于指导农业生产,为农业生产服务。历法是在观察天文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发展而来的。
思考1: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文艺成就达到高峰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北方经济发展,江南经济开发;民族交融促进交流;佛教的传入,中外文化交流的推动;在继承秦汉时期文化成就基础上的创新。
四、中外文化交流1.佛教向中国的传播及影响(1)表现①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________、________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________。
②东晋的________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③唐朝的高僧________,在贞观初年也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他在天竺佛教中心钻研多年,又到许多国家周游讲学,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2)影响: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在很多方面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
2.中国佛教的发展对周边国家的影响(1)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高僧________回国时携带了许多佛经和诗文集。(2)唐朝高僧________六次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
3.其他方面文化交流(1)唐都城________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2)新罗、日本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它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3)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________商人在广州、泉州等南方港口城市定居。
思考2: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府开明的对外开放政策;经济文化繁荣;对外交通发达。
主题一 魏晋隋唐时期的科技(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史料一 《中国的世界纪录》中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史料二 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李世闻《理性精神:李约瑟问题的钥匙》
探究1:根据上述史料,指出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提示:服务于农业、手工业的经验总结,重人文,重实用,轻视规律探究。探究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分布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提示:中国古代经济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儒家思想的影响。
【拓展】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地位与影响(1)特点①科技思想:注重实践,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②科技内容: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③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法。④科技使用: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遏制了科技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2)地位:中国古代科技13世纪前一直领先世界,是中国科技的辉煌时代,明清时期逐步走向停滞,未转化为近代科技。(3)影响:中国古代科技推动了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四大发明推动了西方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主题二 魏晋至隋唐时期文化的特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史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追求飘逸的魏晋风度的形成;二是少数民族服饰与汉族服饰的双向互动。从南京出土的“竹林七贤”画像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士人领袖们都穿着十分宽大的衣衫,敞着衣领,袒胸露臂,均流露出鄙视名教、轻蔑法度、崇尚虚无、放达不羁的神情。——摘编自刘海峰《试论唐代文化教育的开放性》
史料四 通过开放,唐文化深刻地影响了周围各国:南抵东南亚;西南至印度;东方则哺育着日本、朝鲜,加速其进入文明之邦的步伐;西方则通过伊朗而与希腊、罗马的文化相交流,既丰富了自己,又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因而提高了当时在国际上的地位。——摘编自刘海峰《试论唐代文化教育的开放性》
探究3:史料三反映了魏晋时期怎样的社会现实?提示:民族交融加强;士人阶层兴起,消极避世;儒、佛、道思想并立。探究4:根据史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文化开放性的影响。提示:文化开放性扩大了唐朝文化的影响,提高了国际地位;密切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促成了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并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拓展】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特点(1)体现了民族大交融的特色。重要的文化成就,来自不同民族优秀分子的创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风格。(2)思想领域异常活跃。道教官方化,佞佛与反佛斗争激烈,玄学一度盛行,儒、道、佛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尤其是佛教,经历了传入中国后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南北方的政治、经济领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也无不打上佛教影响的烙印。
(3)科技成果成就突出。如: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等。(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发展,又为隋唐文化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2.盛唐气象下的文化特征(1)艳丽明快的色彩。既体现在唐三彩、铜镜、丝绸织物、金银器、敦煌壁画等物质性文化上,也体现在盛唐诗歌中。(2)生动自然的情调。唐人自信,思想解放。一些供养人壁画中,世俗人物高大不凡。唐人率性,较少做作。(3)博大恢宏的气势。如唐朝长安是汉朝长安城的六倍。
(4)雍容华贵的风度。洛阳龙门石窟是盛唐文化典雅秀美、雍容华贵的集中体现。观赏牡丹成为当时最时髦的娱乐活动,也是唐人风度的一个象征。(5)昂扬坚定的进取精神,兼容并蓄的开放性格。唐朝的时代精神,可以用开放、进取、尚武、多元等词语进行概括,这是一种新民族、新文化的优势所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有多元化的选择和较大的个人空间。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交流的双向性中国的织绢技术在魏晋南北朝时传入新疆,然后传到波斯和罗马帝国。我国的切脉术和一些重要医书传到中亚和西亚,影响了阿拉伯医学。唐朝时,陶瓷器成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输出物产。其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也在这一时期通过丝绸之路对外传播。中原各种科学技术、动植物物种以及先进的礼俗文化也传入西域诸地。南北朝至隋唐,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天山以南及河西走廊一带,传教译经盛极一时,修寺凿窟成风。其后,景教、祆教、摩尼教、伊斯兰教也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
进入隋唐时期,中国丝绸在花纹图案方面西域文化的色彩浓厚,花纹结构上显然不是汉族风格,大约是波斯文化影响的产物。西域绘画技法的传入,也促使中国绘画进入一个新时期。唐朝人将康国出产的马引进唐朝,以此作为繁殖唐朝战马的种马,使唐朝在与游牧民族战争中获胜。此外,通过丝绸之路,中原大规模引入外来动植物、各种游牧民族的体育活动和节日项目。
1.(2022·湖北十堰期中)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这说明中国佛教( )A.完全脱离了印度早期佛教B.与儒家思想完全融为一体C.与中国儒家伦理存在冲突D.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
[解析] 根据材料“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表明佛教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体现佛教主动融合儒学精神,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中国佛教完全脱离了印度早期佛教,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完全融为一体,排除B项;“与中国儒家伦理存在冲突”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
2.(2022·湖南期末)北魏太武帝,初时信佛教,后来信仰道教,下令焚破佛像,北魏境内所有寺院佛塔,几乎都遭破毁,佛教损失惨重。武则天则支持佛教,她曾亲自参与组织了华严经的翻译工作,结交僧人。这反映了当时( )A.儒家思想失去正统地位B.宗教兴衰取决于皇帝喜好C.政治统治借助多元思想D.主导思想由崇道转向尊佛
[解析] 从材料看,北魏及唐朝不同时期所重视的思想有一定差异,不仅包括儒家,还有道教,体现出政治思想的多元化,C项正确;儒学仍旧是正统,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皇帝个人爱好决定宗教兴衰的信息,且表述太绝对,排除B项;主导思想仍然是儒家思想,排除D项。
3.(2022·辽宁期末)出土的唐代雕塑造型丰满健壮、雍容大度,色彩和描绘上具有浪漫豪放的气息;著名的舞蹈家公孙大娘融合传统中国的剑舞与西域舞蹈之精髓,创造出了《西河剑器》《剑器浑脱》等,广受好评。由此可知,唐代艺术( )A.具有开放而自信的气度B.体现了社会奢华享乐的景象C.盛行谦虚而好学的风气D.实现了各类艺术形式的融合
[解析] 唐代雕塑造型丰满,呈现出浪漫豪放的气息;公孙大娘的舞蹈中融合了外来元素,而且受到民众的欢迎,说明当时的社会风气开放,对待外来文化持兼容并包的态度,是开放而自信的气度的表现,A项正确;材料体现唐朝艺术的开放和自信,不能体现谦虚好学和奢华享乐,排除B、C两项;材料中只反映了舞蹈,“各类艺术形式”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D项。
4.(2022·河南期末)学者向达说:“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长安胡化盛行一时……”,据此可知唐朝文化( )A.兼收并蓄B.领先世界C.源远流长D.影响深远[解析] 材料“……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体现的是唐朝文化的开放包容的特征,A项正确;领先世界、源远流长及影响深远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B、C、D三项。
5.(2022·黑龙江期末)据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了该城的龙沙门。由此可知( )A.唐哀帝最为重视军事B.唐代炼丹家发明火药C.军事需要促使火药发明D.唐代火药应用于军事[解析] 材料“‘发机飞火’,烧毁了该城的龙沙门”说明的是唐末时期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D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唐哀帝最为重视军事的说法,排除A项;材料与炼丹家发明火药的说法无关,排除B项;火药是由炼丹家发明的,并非是军事需要导致的,排除C项。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授课ppt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标展示•定方向,基础必备•探新知,儒学家,天命论,三教并行,本土化,东汉末年,陶渊明,魏晋南北朝,王羲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合归儒,精神和肉体,建安文学,王羲之,以形写神,龙门石窟,齐民要术,僧一行,千金方,唐本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背景图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学案,导研案,导练案,三教合归儒,政府财政收入,无神论,正统地位,封建纲常,建安文学,田园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