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18-2022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近五年中考化学试卷附参考答案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胆矾研碎 B.镁带燃烧
C.水的沸腾 D.石墨导电
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单质:空气、水银B.化合物:氢气、乙醇
C.氧化物:水、五氧化二磷D.混合物:自来水、氯化钠
3.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稀释浓硫酸 D.测定溶液的pH
4.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不一致的是( )
A.碳酸钠、Na2CO3、纯碱B.乙醇、C2H5OH、酒精
C.氧化钙、CaO、消石灰D.氢氧化钠、NaOH、烧碱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盐酸有挥发性,可用于金属除锈
B.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C.氧气有助燃性,可作燃料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6.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液化石油气压缩到钢瓶中一一分子体积变小
B.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一一分子在不停的运动中
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一一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水通电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一一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7.下面是某同学学习笔记中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打开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C.向稀盐酸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D.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闻到刺激性气味
8.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镉属于金属元素
B.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4g
C.镉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
D.镉原子核内有48个质子
9.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此反应的生成物为混合物
10.“艾叶香,香满堂;粽子香,香厨房。”据研究,粽子的香味来源于粽叶中含有的对乙烯基苯酚(化学式为C8H8O),下列有关对乙烯基苯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乙烯基苯酚由三种元素组成
B.对乙烯基苯酚中质量分数最高的是氢元素
C.对乙烯基苯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8:1
D.对乙烯基苯酚由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11.小强随父亲到自家农田中,发现大豆叶片边缘发黄,茎秆细弱,小强应建议父亲施用的化肥是( )
A.NH4NO3B.Ca(H2PO4)2
C.K2SO4D.CO(NH2)2
12.“中国高铁,世界第一”,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镍不锈钢,工业上火法炼镍的原理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物NiO中Ni的化合价为+2价
C.此反应中只涉及一种单质D.生成物CO2是空气污染物
13.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列知识点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1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B.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应正放在桌面上
C.粗盐提纯实验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15.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
关于此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物质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待测数值是14
D.反应中甲与丙变化的质量比4∶7
16.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Fe2+、Ag+、Cl-、
B.H+、 、 、OH-
C.Mg2+、Ca2+、 、OH-
D.Na+、K+、Cl-、
1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 B.B C.C D.D
18.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B.向NaOH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二、多选题
1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生理盐水、酒精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所以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C.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则含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D.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20.某不纯的K2CO3样品中,可能含有NaCl、Na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现取13.8g样品,向其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室温下不饱和溶液109.4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CO2的质量是4.4g
B.样品中可能含有NaCl
C.样品中一定含有Na2CO3和NaCl
D.所加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65%
三、填空题
21.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汞原子 。
(2)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
(3)硫酸根离子 。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
22.新型冠状病毒蔓延期间,应做好自我防护。
(1)外出最重要的防护措施是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在生活中常见的口罩一般有棉布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活性炭口罩和N95口罩。生产口罩的原料主要是聚乙烯、聚丙烯材料,它们都属于 有机高分子材料(填“天然”或“合成”),配戴口罩可预防病毒感染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操作,活性炭口罩除上述作用外,还能有效阻隔空气中氨、苯、甲醛等有害气体,其功能比普通口罩强大,原因是活性炭具有 性。
(2)生活中常用84消毒液进行环境消毒。通常盛放84消毒液的容器是一种具有链状结构的塑料,这种材料具有 (填“热塑性”或“热固性”)。
23.在厨房中,既能制作精美食物,又能学习化学知识。
(1)厨房中有食盐、食醋、小苏打、加铁酱油等物质,其中 (写化学式)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铁属于人体所需的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2)放置的铁锅出现锈蚀,主要是铁与 发生化学反应所致。
(3)在厨房中,天然气逐渐替代了煤气,天然气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主要成分(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时,洗洁精使油污分散在水中,且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便于洗涤。洗洁精在此过程中起 作用。
24.根据图中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 ℃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在t2℃时,向盛有25g甲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若乙物质中混有少量甲物质,最好采用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4)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5.向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渣中一定含有 (化学式),滤液中一定含有 (化学式),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图中不用燃烧铁丝代替燃烧红磷进行实验的原因是 。
(2)B图电解水时a、b两试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 。
(3)C图中点滴板的优点 (答一点即可)。
(4)D图中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5)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时,量取水的操作如E图所示,其他操作均正确,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7.A、B、C、D、E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为红棕色粉末,B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C和D反应生成蓝色沉淀,D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图中“一”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 。 (2)D属于 (填物质类别)。
(3)D与E反应的微观实质 。
(4)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一个即可)。
28.结合如图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玻璃棒的作用 。
(2)水的作用 。
(3)气球的作用 。 (4)红墨水的作用 。
29.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仪器b的用途: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所需的装置为 (填字母),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 检验该气体。
(3)B、C装置均可作为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与B相比,选用C装置的优点是 。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CO2,还需要使用装置E,则E中盛放的物质为 (填物质名称)
(4)若用装置E收集H2,气体从 (填①或②)端进入。
30.碳酸钠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向盛有适量碳酸钠溶液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试剂,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2)试管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一步探究:小组同学将试管3中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液A。
(提出问题)滤液A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和Na2CO3
猜想三: 猜想四:NaOH、Na2CO3和Ca(OH)2
(4)(活动探究)
①小组讨论:有同学认为猜想四不成立,原因是 。
②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
(5)(反思与评价)①碳酸钠溶液呈 性,可以和盐酸、氢氧化钙、氯化钡等物质发生反应。
②要验证反应后物质的成分,既要考虑生成物,还应考虑 。
四、计算题
31.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过程中,发现药物法匹拉韦安全性好、疗效明确,已知法匹拉韦的化学式为 C5H4FN3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法匹拉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法匹拉韦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3)15.7g法匹拉韦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
32.实验室中有一包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化学活动小组同学为测定该混合物中CaCO3的含量,取20g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测得生成的气体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的气体质量为 g。
(2)求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B 2.C 3.B 4.C 5.B
6.A 7.D 8.B 9.A 10.A
11.C 12.B 13.B 14.B 15.A
16.D 17.C 18.B 19.B,D 20.A,C
21.(1)2Hg (2) (3)SO (4)N2
22.(1)合成;过滤;吸附 (2)热塑性
23.(1)NaHCO3;微量 (2)氧气和水 (3)不可再生;(4)乳化
24.(1)t1 (2)62.5 (3)蒸发结晶 (4)乙>甲>丙
25.Ag;Zn(NO3)2;Zn+Fe(NO3)2=Zn(NO3)2+ Fe
26.(1)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2)2:1 (3)节约药品 (4)滤纸破损(5)偏小
27.(1)Fe (2)碱
(3)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出的氢离子和碱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4) 或[ ]
28.(1)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溅出
(2)提供热源,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同时水还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
(3)吸收尾气 (4)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29.(1)试管;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2)AD;;带火星的木条
(3)可以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液体药品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浓硫酸 (4)②
30.(1)溶液变红 (2)Ca(OH)2+Na2CO3=CaCO3↓+2NaOH
(3)NaOH、Ca(OH)2 (4)碳酸钠与氢氧化钙不能共存;二;有白色沉淀生成
(5)碱;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31.(1)157 (2)5:2 (3)6g
32.(1)4.4
(2)解:设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氯化钙质量为y。
x=10g
y=11.1g
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答: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50%。
(3)解: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1.1%。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环境
①霉变的大米煮熟后可以食用
②禁止食用甲醛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
③人体缺乏维生素会引起坏血病
①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放会造成水污染
②为了节约和环保,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③随意丢弃塑料制品会造成“白色污染”
C.化学与农业
D.化学与生活
①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②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③农业上采用喷灌和滴灌可节约用水
①合金、玻璃钢、钢筋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
②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③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6
2
14
3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
22
13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中的CO2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B
除去铁粉中的铜粉
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C
鉴别CaCO3、NaOH、NH4NO3固体
分别取样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观察现象
D
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的K2CO3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试管编号
1
2
3
4
加入试剂
无色酚酞试液
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氯化钡溶液
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
有白色沉淀产生
有白色沉淀产生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生成
猜想 成立
乙: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8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共4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