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教案及反思,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列夫•托尔斯泰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揣摩语言,学习课文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比喻描写形貌的手法。 2.通过阅读把握课文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3.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教学重点】诵读,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外貌的刻画,理解本文独特的艺术手法。【教学难点】联系背景材料,深透理解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教学方法】1、诵读法:文中茨威格以他高超的语言功力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和深邃的精神世界,形象鲜明,蕴涵深刻。在诵读中引导学生悉心揣摩作品的描述手法和其中的思想感情。2、联想法:课文用文字描绘托尔斯泰肖像画,尺水兴波,纵横捭阖,主要得益于大量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这给读者创设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玩味其情趣,揣摩其含意。【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诵读,整体感知托尔斯泰的外貌。品评语句,深透理解课文的描述方法和思想感情。〖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投影显示托尔斯泰画像)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他用自己的一生钻探着这样的深度。他带着崇高的信仰,撷着对民众奇特的情感。用锐利的眼睛延伸着生命的长度,用智慧的笔触摸着生命的深度。在辛勤的笔耕中,找到了人生的坐标,成为时代的代言人。在他这面镜子里,照出了俄国的现实,成就了他生命的价值。学习目标 1、把握肖像描写的技巧。 2、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和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了解托尔斯泰的伟大思想。 三、资料助读(投影)作者简介: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文学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自幼徜徉沉浸在音乐、诗歌、戏剧的艺术之宫里,1901年在维也纳大学攻读哲学期间出版了第一奉诗集《银弦集》。此后,新作迭出,文学成了他毕生追求的事业。小说剧、诗歌、传记、散文特写,各种文学体裁他无不涉猎,其著述之丰、之精是惊人的。他的主要成就在文学传记和小说创作方面。主要作品有:为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写的传记《三位大师》和《罗曼·罗兰》等,小说《焦燥的心》《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一颗心的沦亡》等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精神状态进行细腻的工笔式描绘。四、检查预习 1.认准生字髭(zī)髯(rán)鬈(quán)广袤(mào)无垠 犀利(xī)禁锢(gù)滞留(zhì)颔(hàn)首低眉 尴尬(gān gà) 黝黑(yǒu) 炽热(chì)锃(zèng)亮 2.提出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3.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本文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手法? 外貌描写4、由“表”及“里”,课文明显地分为前后两部分,怎样分呢?第一部分:(1-5自然段)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丑陋——外表。第二部分:(6-9自然段) 透过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表现其深邃的精神世界——精神。 活动一:凝视外貌 初识托尔斯泰 1、 读课文1到5自然段,评价托尔斯泰,或者根据课文内容,为托尔斯泰画一张肖像画。 评价的格式为:托尔斯泰长得 ——————————————,因为他 —————————。 (简笔画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来画。) 2、学生自由诵读,揣摩作品中描绘的托尔斯泰的独特的形貌特征,找出文中概括托尔斯泰的形貌给人的总体印象的语句。预设:“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托尔斯泰并没有自己独特的面相,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因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3、速读课文,看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对托尔斯泰进行外貌描写的,并找出描写的语句,概括外貌各部分最突出的特点。(1)须发、眉毛、额头 、皮肤、鼻子、表情、长相、身材、目光须发:多毛的脸庞、浓密的胡髭 面部:失调、崎岖、平庸、粗鄙表情:忧郁、消沉 长相:普通大众的脸身材:矮小敦实、侏儒 眼睛:精美⑵描写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描写须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描写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描写鼻子: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描写目光: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的敏锐、犀利。文中对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大量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不仅使形象鲜明,特征突出,而且使人产生无尽的联想。比喻不是追求形似,而是追求神肖;夸张是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更加突显托翁的形貌特征。“形”“神”的独到刻画,使文意深刻,韵味无穷。4、学以致用:请学习茨威格肖像描写的方法,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5、课文前半部分(1—5)对于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突出了哪两个方面的特点?它们分别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预设: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是为了反衬他的眼睛精美绝伦,反衬他灵魂的高贵。 文章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小结:在肖像描写中不仅有比喻,而且比喻中有夸张,比喻和夸张联袂运用,不仅使画面气韵生动,而且使人产生美的遐想。用伟人平庸丑陋的外表来反衬其眼睛的神奇这是欲扬先抑手法的妙用。 第二课时 活动二:审视眼睛 走近托尔斯泰 上节课我们瞻仰了托尔斯泰的面貌,在与简笔画的对比中,深刻地感受到了茨威格语言的艺术魅力。但总有些遗憾在心头徘徊:天才的灵魂为何找到这样简陋的归宿呢?那么他的非同寻常之处在哪儿呢?——眼睛。(一)感知与探究读文章6----9段,感知托尔斯泰眼睛非同寻常之处。 犀利的目光、丰富的情感、巨大的威力2、 速读第六到八自然段,寻找提取出表达托尔斯泰眼神锐利的比喻句, (将比喻句组成的小诗——《眼睛》,并且有感情地朗读。)预设:这道目光像黑豹那样 这道目光像锃亮的钢刀那样 这道目光像枪弹穿透伪装的甲胄那样 这道目光像金刚刀切开玻璃一样 这对眼睛是手术刀 这对眼睛是X光 这对眼睛是寒光四射的匕首 这对眼睛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 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 把所有的浅薄的信条撕烂3、跳读第七自然段,找出表达托尔斯泰精神愉悦的短语,把这些短语组成小诗,朗读体会托尔斯泰眼睛里蕴藏着丰富的感情。预设:柔和的目光、和蔼的笑容、粲然的笑意、神奇的星光、涟涟的热泪、盎然的意趣4、整合第八自然段的部分精彩文字,改写成小诗。(1)找出写眼睛的威力的句子(2)组成排比句 (3)改写成诗歌预设:这就是托尔斯泰的眼睛——这是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它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发射出准确无误的频波它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它全面揭示出广袤无垠的宇宙它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它把探照灯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它忘我地注视上帝它摧毁着一切的虚无它把虚假的伪装扯掉它把浅薄的信条撕烂它甚至锋刃无情直戳要害刺中了自己主人的心窝(二)研读与赏析1、文章为什么重点写他的眼睛?理解:文章的结尾语段则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眼光,揭示他人生的不幸。“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睛充分地表现出来。作者这里对托尔斯泰的眼睛的描写,已不再限于肖像描写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对他所处时代做出准确、深入、全面的描绘,充满智慧,为人类创造巨大的精神财富,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2、课文通过描写眼睛,还写出了什么?(1)“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理解:表现他眼睛深刻、准确的洞察力。(2)“在人类最富感情的一对双眼,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理解:写他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如“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愤怒使之冷峻,不悦使之结冰,友善使之和缓,激情使之炽烈如火”。3、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预设: 作者引用高尔基的这句话,利用夸张的手法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事实上,托尔斯泰是和巴尔扎克、莎士比亚比肩的伟大文学家,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课文中有一句话可以为此注释:“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全面揭示了广袤无垠的宇宙。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预设:这句话写出了作为思想家、艺术家,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又用他的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5、当这一对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超链接批判背景:托尔斯泰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 自幼接受严格的贵族教育。 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厌恶农奴制,特别是对沙皇的暴政、教会的虚伪、贵族的腐朽、农民的苦难等社会的阴暗都有深刻的认识,给予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他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的描绘,称为时代的代言人。他属于上层地主贵族,但是他抛弃了这个阶层的一切传统观点,转到宗法制农民的观点上来,他看清了现实,站对了立场,他是智者。)预设:作为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顶峰的代表,托尔斯泰的笔锋几乎指向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沙皇专制、法律的虚伪、贵族的腐朽、农民贫困的原因无不给予深刻的揭示,这在他晚年的长篇巨著《复活》里表现得尤为充分。 活动三:仰望精神 探究托尔斯泰 1、如何理解“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的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这段话的含义? 超链接背景:托尔斯泰晚年,一直致力于“平民化”。厌弃自己及周围的贵族生活,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不时从事体力劳动,自己耕地、缝鞋,为农民盖房子,摒绝奢侈,持斋吃素,宣扬博爱。改变了文艺观。和夫人之间产生矛盾,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预设:托尔斯泰到晚年实现了他世界观的转变,坚决站到农民的立场上来,对富裕有教养的阶级的生活及其基础——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 然而,他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2、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已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变化)讨论明确。 (超链接背景:他属于上层地主贵族,但是他抛弃了这个阶层的一切传统观点,转到宗法制农民的观点上来,他看清了现实,站对了立场,他是智者。他同情农民,宣扬博爱,他又是仁者。他的一切得不到别人,甚至是亲人的理解。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晚年的托尔斯泰更是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致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出走,受风寒而客死小站。) 预设:“具有这种犀利目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这是说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而”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就是双倍的。托尔斯泰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自己毕生的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他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致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 活动四:驻足丰碑 告别托尔斯泰1、经历了这次拜访托尔斯泰的大起大落的心灵之旅,此刻,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如果你正站在托尔斯泰墓前,请把你对他的敬仰化为他的墓志铭。2、请把你对托尔斯泰的敬仰化为一段颁奖词。 例一: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他出生贵族,却遭到国人驱逐,众叛亲离;而他却让俄国《复活》,让世界了解《战争与和平》,他就是19世纪令人敬佩的世界文豪——列夫·尼克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例二:他具有最犀利的眼光,他是能够看清真相的人,他是一个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人。他仅仅拥有一张平凡得普照通的脸,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共命运,而永远流浪的天才灵魂,竟然在他的身上找到了一席之地,虽然他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例三:沧桑的面孔却有着天才的灵魂,锐利的双眼代表着高超的境界。他的笔是一把利剑,直直劈开世人冷漠的面具;他的文字是一曲小调,婉转唤醒世人愚钝的良知。站起来,他是高耸入云的乌拉尔山;倒下去,他是深远悠长的伏尔加河。五、课堂小结 托尔斯泰虽是贵族身,却有一颗平民心。他对农民的爱正如泰戈尔诗中所说:“爱是——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打着伞。”他用博爱拯救民众,成为俄罗斯文化的良心。此刻,他的肖像已经镶进了我们生命的画框里,永恒地挂在历史的画廊中,定格为我们心中的不朽。板书: 欲扬先抑 丑 ____________________ 美 透视心灵 代言时代 支配世界七、作业 阅读《名人传》,再次去领略名人眼中的列夫托尔斯泰。 课外阅读《托尔斯泰》全文或《三作家》全书,还可以进一步阅读茨威格的《三大师》,走进伟大作家的内心世界。 《列夫•托尔斯泰》 课后反思 八年级课文中的这篇文章又被视为最难缠的一课,且不论其思想高度,就说他的语言,也决不同于其他文本。学生对于主人公的陌生将成为学习本文面临的第一大问题,因此言简意赅地铺垫与主人公的相关资料,尤其是他本人的理想带给他的不幸婚姻和生活,绝非赘言。在顺利完成了情感造势后,学生一定会对主人公有了自己的印象和疑问。由此,引入对托尔斯泰肖像的关注就水到渠成了。在这篇文章中,真正去触摸文字,去感受那些惟妙惟肖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比喻及夸张,比生硬地分析那些修辞手法的作用更有价值。 而高潮应该被放置在对其眼睛的剖析,这双独具魅力的眼睛让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个伟大的灵魂,我让其中学生对其中难解的四个句子进行讨论并发表看法,显然学生的理解显得单薄,此时,势必要引入当时的背景:社会的大环境和托尔斯泰的作为。这些内容使学生对人物思想的理解终于不再晦暗。 另外,把文本应用于写作,此篇也是个很好的范例。学生以往对人物肖像进行描写时,总是平面化,不生动。其实,加入比喻、夸张等修辞,用上先抑后扬的写法,在表现时能不仅传其形,更传其神,就能使文字变得跌宕有致,甚至是风姿绰约了。 在显现茨威格语言的魅力时,运用画简笔画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胸有成竹地画出托尔斯泰的肖像画。然后把简笔画与本文对比,在对比中领悟茨威格的语言魅力。可谓一举两得,既借此举深入品读了课文内容,又在对比中领悟到茨威格的语言魅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时数,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预习提示,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品读句子,概括写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