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6单元《制作活动日历》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3205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6单元《制作活动日历》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32056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6单元《制作活动日历》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32056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6单元《制作活动日历》教案
展开制作活动日历
备教材内容
1.本课时教学的是教材90页的内容。
2.“制作活动日历”是一节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课。教材首先开门见山提出活动任务,接着呈现学生小组讨论制作方案的情境。通过两幅连续的情境图,呈现了学生通过讨论“关键问题”,逐步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教师组织活动提供时机。最后呈现学生交流作品的情境,教师应关注学生成果的展示和交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本课时是在学生掌握了年、月、日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经历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
备已学知识
认识年、月、日,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综合运用年、月、日的知识和正方体的特征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日历制作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思维活动的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备重点难点
重点:活动日历的制作方案。
难点:确定制作日历的步骤。
备过程讲解
活动内容
你能用像下面这样的4个小正方体木块(或纸盒)和一个底座制作一个日历吗?
活动准备
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木块(或纸盒)、一个底座、彩笔等。
活动过程
1.了解日历,欣赏不同的日历
(1)日历的来历。
中国始有历法大约在四千多年以前。根据甲骨文中的一页甲骨历,证明殷代的历法已具有相当的水平,这一页甲骨历是全人类最古老的历书实物,这页甲骨历也就叫日历。
真正的日历,大约产生在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唐顺宗永贞元年,当时皇宫中就已经使用皇历。最初一天一页,记载国家、宫廷大事和皇帝的言行。皇历分为十二册,每册的页数和每月的天数一样,每一页都注明了天数和日期。如今通行的日历,不管是纸质出版物还是手机应用、电子台历,通常都会载有公历、农历和干支历这三种历法。
(2)日历的种类。
日历的分类从古到今有三种说法:(1)历书之类。(2)今指记有年、月、日、星期、节气、纪念日等的本子,一年一本,每日一页,逐日揭去。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摆在桌上的。(3)史官按日记载朝政事务的册子,是史官纂修国史的依据。
表现形式也有多种,有整本年历、单张年历、台历等。
(3)欣赏不同的日历。
2.讨论制作方案,确定制作方法
(1)讨论问题。
①如何分配4个木块?
②如何用每个木块上有限的6个面把年、月、日、星期的信息全部呈现出来?
(2)讨论过程。
(3)制作方法。
①用一个木块表示月,每个面表示两个月,就可以表示出12个月。
②用一个木块表示星期,一个星期有7天,可以将星期日和星期六合写在一个面上。
③用两个木块表示日期。
3.具体制作过程
(1)用一个木块表示星期一到星期日。
①制作过程:一个星期有7天,一个木块有6个面,先把周一到周五分别写在小正方体的5个面上,周六、周日通常休息,所以把周六和周日方向相反地合写在一个面上。如下图:
②使用方法:使用时,按一定的顺序翻转木块,分别表示周一、周二……周五。由于周六和周日在同一个面上,表示周六时,写着“周六”的字在上方;表示周日时,就调转木块的方向,使“周日”的字在上方。如下图:
(2)用一个木块表示12个月。
①制作过程: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木块有6个面,每个面上表示两个月,一个正着写,另一个倒着写,就可以表示出12个月。如下图:
②使用方法:使用时,表示几月,写着几月的字就在上方。如下图:
(3)用两个木块表示1~31日。
①制作过程:一个月最多有31天,最少有28天,而且11日和22日出现了两个相同数字,这就需要用到两个1和两个2,而且两个1和两个2不能放在同一个木块上。另外,加上0、3、4、5、6、7、8、9八个数字,一共需要12个数字,正好写在12个面上。如图:
②使用方法:当要表示1~9日时,适当调换两个木块上的数字,活动日历日期栏显示的是;当要表示10~19日时,适当调换两个木块上的数字,活动日历日期栏显示的是;当要表示20~29日时,适当调换两个木块上的数字,活动日历日期栏显示的是;当要表示30~31日时,第一个木块上的数字是3,第二个木块上的数字是0、1,活动日历日期栏显示的是。
(4)用活动日历表示时间。
4.展示与交流
(1)展示作品:在小组或班级内展示自己制作的日历。
(2)讨论交流。
①优点:用4个小正方体木块(或纸盒)做的日历可以表示1~12月各个月的日期和星期,灵活方便,外形美观。
②缺点:它不能像单张年历那样一目了然,全年所有日期尽收眼底,也不能像由日历组成的年历那样有很多生活常识,重要的日子也不能作标注。
活动总结
在制作活动日历的过程中体会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了年、月、日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有利于巩固“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还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在展示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了观察能力和思维的有序性,增强了动手能力。同时日历也可以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做一个与时间赛跑的人。
备教学资料
日历中的规律
日历中的数据排列得很整齐,你知道其中隐含的规律吗?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如图,我们在其中选一个3×3的正方形网格,观察这9个数的和与正中心的数的关系。2+3+4+9+10+11+16+17+18=90。正中心的数是10,所以这9个数的和是它的9倍。这个规律是普遍存在于日历中的,即日历中任何一个3×3的正方形网格中的9个数的和都是正中心的数的9倍。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