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题复习填空题真题演练三年级下册科学冀人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32288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专题复习填空题真题演练三年级下册科学冀人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32288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专题复习填空题真题演练三年级下册科学冀人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32288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专题复习填空题真题演练三年级下册科学冀人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填空题真题演练三年级下册科学冀人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动物可以分为 动物和动物,校园里的小花园很漂亮,里面有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专题复习 填空题 真题演练 三年级下册科学 冀人版1.在天气日历中,我们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风速可以用( )来测定。2.植物都有根、( )、叶、花和( ),它们的生长和生存都需要( )、( )和( )。3.在制作风向仪时,我们可以将___________插在吸管的平衡位置。4.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植物,植物为我们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纺织材料等丰富的物质原料。5.在使用雨量器时,每次使用前都要保证瓶中水面与瓶身刻度___________。6.动物可以分为 ( )动物和( )动物。7.校园里的小花园很漂亮,里面有( )和( )。8.________、________和人都是生物,__________、 __________和石子都是非生物,毛绒玩具是 ______的,石子是______ 的。9.鱼的( )是一种特殊感官,不仅能感知水体的震动,还能感知水温和水流的方向。10.在没有风的环境里,点燃一支线香,烟柱向( )飘散。11.动物冬天换毛的主要原因是( )。12.植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可食用,如小麦;有的可药用,如__________;有的可用作工业原料,如__________。13.观察植物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1)看外观:( )、( )等;(2)手感:( )、( )等;(3)看内部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切开,观察( )、( )等。14.树的茎与枝干很硬,叫__________茎。(填“草质”或“木质”)15.昆虫的_____就是它的“鼻子”,非常灵敏。鱼的____能够感知水体振动以及水温和水流的方向。16.风从南方吹向北方,风向仪则指向_____________方。17.风向是指风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按照风的速度,人们将风分为________________级。18.空气变热后会( ),周围的( )补充过来,从而形成了( )。19.凤仙花的生长需要阳光、( )、适宜的水分和( )。20.同一时间不同环境中的气温是( )的。通常测量气温需要在( )、( )的草地上方,气温计离地面约( )米。21.按照有无脊柱,可以将动物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2.树和草都是植物,它们都有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和种子。它们的生长和生存都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营养物质。23.冬春季节的干旱易引起____________。24.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是_____________。25.实施计划包括( )、( )。26.我们通常从气温、风向、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描述天气。27.动物可分为( )和( )。28.风向是指____________吹来的方向。从北向南吹的风叫____________。29.__________是指几个月或更长时间的气温、降水量等特征。30.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____________。31.鱼的侧线是一种特殊感官,不仅能感知水体的( ),还能感知( )和水流的( )。32.我们通常从气温、( )、( )、( )、( )等方面描述天气。33.( )利用各种仪器对天气进行观测,并将数据进行分析,便可形成( )。34.一个地区的天气是( )的、气候一般变化( )。35.蚕是一种益虫,能吐丝结茧,( )是高档纺织品的原料。36.进行气象观测,我们要用到_______ 、_______、_______等。37.目前已发现的昆虫有( )种,是世界种类最多的动物。38.同一地点不同时刻,在一天内的气温是____________(填“一样”或“不一样”)的。39.非生物有些是人类制造的,有些是( )的。40.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某些能寄生于害虫的( )、真菌、细菌、动物等来( )或( )害虫。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 )、( )和( )三大类。
参考答案:1.风速仪【详解】风速指风的移动速度,也表示风力的大小,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分为0-12级,共13个等级。2. 茎 种子 阳光 水 营养物质【详解】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结构,植物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物质等。3.大头针【详解】制作风向仪过程: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的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4、确定方向后观察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向。4. 粮食 蔬菜 水果【详解】我们衣食住行离不开植物,植物为我们提供了粮食、蔬菜、水果、纺织材料等丰富的物质原料。畜、禽、鱼虾等,也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的。5.相重合【详解】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我们每次使用雨量器之前,都要保证瓶中水面与瓶身的刻度线相重合。6. 脊椎 无脊椎【详解】为了能更好地认识周围的动物,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方法给它们分类,如根据身体内有没有脊椎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根据动物的生活环境可以分为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和两栖动物;根据动物是否被人类饲养分为家养动物与野生动物等。7. 生物 非生物【详解】校园的小花园很漂亮,里面有生物和非生物。生物是有生命的,植物、动物、微生物都属于生物。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土壤、石头都属于非生物。8. 动物 植物 毛绒玩具 书本 人类制造 天然【详解】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人;另一类是无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如毛绒玩具、书本和石子等。生活中的物体按天然物和人造物分成两类,像石子等自然存在的材料叫天然物,像毛绒玩具等人工制造的物体叫人造物。人们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常常利用自然材料来制造物品。9.侧线【详解】鱼通过侧线,蝙蝠通过喉发出的超声波,响尾蛇通过“热眼”来感知环境。鱼的侧线是一种特殊感官,不仅能感知水体的震动,还能感知水温和水流的方向。【点睛】本题考查动物的特殊感官,要求学生掌握鱼的侧线是一种特殊感官,不仅能感知水体的震动,还能感知水温和水流的方向。10.上【详解】在没有风的环境里,点燃一支线香,线香燃烧会加热周围空气,热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所以线香烟柱的流向是向上飘散的。11.为了保暖御寒【详解】隆冬季节,寒风刺骨,许多动物换上了“棉衣”。动物冬天换毛主要是为了保暖御寒。12. 薄荷、三七 棉花、大树【详解】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植物,植物为我们提供了粮食、蔬菜、水果、纺织材料等丰富的物质原料。植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可食用、药用、观赏,也可用作工业原料等。蔬菜和水果可以食用,花可以来观赏,薄荷、三七具有药用价值,棉花、大树可用作工业原料。13. 颜色 形状 软硬 粗糙程度 颜色 纹理【详解】观察植物的时候,通常我们要通过看外观、手感和看内部结构三个方法。看外观的时候我们主要看植物的颜色和形状;触摸的时候主要感受植物的软硬和粗糙程度;看内部结构的时候,主要观察植物的颜色和纹理。14.木质【详解】茎是植物体中轴部分。呈直立或匍匐状态,茎上生有分枝,分枝顶端具有分生细胞,进行顶端生长。茎一般分化成短的节和长的节间两部分。茎具有输导营养物质和水分以及支持叶、花和果实在一定空间的作用。有的茎还具有光合作用、贮藏营养物质和繁殖的功能。树的茎与枝干很硬,叫木质茎。15. 触角 侧线【详解】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非常灵敏。鱼的侧线是一种特殊感官,不仅能感知水体的震动,还能感知水温和水流的方向。16.南【详解】风向仪所指的方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是指风从北方吹向南方,风向仪指向北方。风从南方吹向北方,风向仪则指向南方。17. 吹来 13【详解】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风速就是风的前进速度。相邻两地间的气压差愈大,空气流动越快,风速越大,风的力量自然也就大。所以通常都是以风力来表示风的大小。人们一般说的风力,是根据空气流动的速度,将风力分为0-12级和12级以上。对于12级以上的大风,没有明确的分级标准。18. 上升 冷空气 风【详解】风是由于空气受热或受冷而导致的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产生移动的结果,太阳照射后的热空气由于比较轻,容易向高处飞扬,而冷空气较重,会向较轻空气的地方流动,这样就形成了风。19. 土壤 温度【详解】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大多数植物的生存需要适量的水分、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等。所以凤仙花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20. 不一样 通风 无阳光直射 1.5【详解】一般生活中所说的气温,是指气象观测所用的百叶箱中离地面1.5米高处的温度。同一时间不同环境中的气温是不一样的。通常测量气温需要在通风、无阳光直射的草地上方,气温计离地面约1.5米,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21.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详解】动物根据有没有脊柱可以分为脊柱动物和无脊柱动物。脊柱动物还可以分为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鱼类。无脊柱动物还可以分为昆虫和软体动物。22. 茎 叶 水分 阳光【详解】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等;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都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特征:根、茎、叶、花和种子。23.火灾【详解】冬春季的干旱易引发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自2000年以来,由于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导致北方地区气候偏旱,林地地温偏高,草地枯草期长,森林地下火和草原火灾有增长的趋势。24.晴天【详解】天气符号是用于表示气象的一中的简易符号,一般常用于晴天,雨,雾等。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天气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情况。天气符号 表示的天气是晴天。25. 观测和记录 分析和预测【详解】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在实行观测天气的活动时,必须要制订可实施的观测计划,实施计划包括观测和记录、分析和预测。26. 云量 降水量 风速【详解】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27.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详解】动物根据有没有脊柱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28. 风 北风【详解】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自然界中观测风一般用8个方向,从北向南吹的风叫北风。29.气候【详解】气候是指几个月或更长时间的气温、降水量等特征。气候包括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气温和降水。30.自然现象【详解】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风是由于空气受冷或者受热而导致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产生一定的结果。31. 震动 水温 方向【详解】鱼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决定了它适应水中的环境。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三部分,呈梭型中间大两头小;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能够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臀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鱼鳃能够过滤水中溶解氧气完成呼吸等。32. 云量 风 雨 雪【详解】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点睛】掌握对天气的认识。33. 气象站 天气预报【详解】气象站利用各种仪器对天气进行观测,并将数据进行分析,便可形成天气预报。除了地面观测,气象观测站还要通过高空气象观测、气象卫星探测等手段获得更全面、更准确的数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气象卫星的应用,天气预报越来越准确。34. 多变 不大【详解】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般变化不大。35.蚕丝【详解】蚕是一种益虫,能吐丝结茧,蚕丝具有优良的特性和很高的经济价值,蚕丝可用于织制各种绸缎和针织品。它的丝织品美观大方,华丽高贵,穿着有冬暖夏凉之感,而且对皮肤有保健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36. 风向仪 雨量筒 气温计【详解】气象站利用各种仪器对天气进行观测,并将数据进行分析,便可形成天气预报。关于气象观测,我还想知道气象站利用风向仪、雨量筒、气温计等仪器对天气进行观测。37.100多万种【详解】在动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已经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而昆虫又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知的昆虫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38.不一样【详解】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是气温。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叫气温计,也叫寒暑表。同一地点不同时刻,在一天内的气温是不一样的。一天中的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39.天然【详解】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另一类是无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如毛绒玩具、石子等,毛绒玩具是人类制造的,石子是天然的。40. 昆虫 抑制 消灭 以虫治虫 以鸟治虫 以菌治虫【详解】生物防治是指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选择题真题演练三年级下册科学冀人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不是气象灾害,春天,燕子、大雁往方飞,下列昆虫对我们有害的是,下面植物是草质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填空题真题演练五年级下册科学冀人版,共4页。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填空题真题演练四年级下册科学冀人版,共7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