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北师大版)(含答案)
- 第11讲 解方程及其应用——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北师大版)(含答案) 练习 试卷 13 次下载
- 第12讲 条形统计图——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北师大版)(含答案) 练习 试卷 10 次下载
- 第14讲 平均数——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北师大版)(含答案) 练习 试卷 10 次下载
- 第1讲 小数的意义和比大小——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北师大版)(含答案) 练习 试卷 8 次下载
- 第2讲 小数加减法及混合运算——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北师大版)(含答案) 练习 试卷 9 次下载
第13讲 折线统计图——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北师大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13讲 折线统计图——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北师大版)(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3讲 折线统计图(讲义) (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专练) 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反映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2. 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首先画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作为横轴、纵轴,并标注相关数据,然后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最后标明数据。 1、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单位长度要根据数据和纸张的大小等具体情况来确定。 【易错一】下图是某商场2021年各月利润情况折线统计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1~4月份的利润一直是减少的B.4~12月份的利润一直是增加的C.4月份利润最少,是20万元D.10月份利润最高,是50万元【分析】根据统计图的信息判断各个选项说法的对错,找出错误的说法即可解答。【详解】A.1~4月份商场利润呈下降趋势,原说法正确。 B.4~10月份呈上升趋势,11月又下降了,12月份又上升了,原说法错误。 C.根据统计图可知,4月份利润最少,是20万元,原说法正确。 D.根据统计图可知,10月份利润最高,是50万元,原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点睛】看懂折线统计图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易错二】如图是某工厂2022年上半年生产雕塑情况统计图。(1)这是一幅( )统计图。(2)产量最高的是( )月,产量最低的是( )月。(3)( )月到( )月和( )月到( )月的产量呈上升趋势,( )月到( )月的产量呈下降趋势。(4)第二季度的产量是( )万个。(5)这六个月平均每个月生产( )万个雕塑。【分析】(1)折线统计图是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则这是一幅折线统计图。(2)比较各个月的产量大小解答。(3)折线统计图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结合折线统计图解答。(4)将第4、5、6个月的产量相加求和。(5)先将这六个月的产量相加,再除以6,求出这六个月平均每个月的产量。【详解】(1)这是一幅折线统计图。(2)8>7>6>4>3>2,产量最高的是6月,产量最低的是3月。(3)1月到2月和3月到6月的产量呈上升趋势,2月到3月的产量呈下降趋势。(4)6+7+8=21(万个)第二季度的产量是21万个。(5)(3+4+2+6+7+8)÷6=30÷6=5(万个)这六个月平均每个月生产5万个雕塑。【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数据分析和整理以及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根据统计图找出需要的数据,列式计算即可。【易错三】下面是一个满人的体温记录统计图,观察并回答问题。(1)护士每隔( )时治病人量一次体温;这名病人4月8日12:00的体温是( )℃。(2)这名病人的体温在哪段时间里下降的最快?哪段时间比较稳定?【分析】(1)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分别是每天的6时、12时、18时和0时测量体温,所以每隔6小时给该病人量一次体温;观察折线统计图,找出这名病人4月8日12:00的体温;(2)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哪一段的折线下降的斜度最大就代表下降的最快;先找出病人体温比较平稳的时间段,再求出各个时间段病人体温温差,再比较大小。【详解】(1)护士每隔6时治病人量一次体温;这名病人4月8日12:00的体温是37.5℃。(2)37℃-36.8℃=0.2℃37.2℃-37℃=0.2℃37.2℃-37.1℃=0.1℃0.2℃>0.1℃答:这名病人的体温在4月7日6:00到12:00下降的最快;在4月9日12:00到18:00比较稳定。【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折线统计图的综合运用。从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据的多少,还能看出数据的变化情况。【易错四】(1)根据统计表的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大森林药店某一个星期卖出的口罩数量如下表。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数量只60118707790120130(2)大森林药店这个星期平均每天卖出( )只口罩。(3)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2)根据平均数的意义,用7天卖出的口罩数量的和除以7即可。(3)根据统计图写出自己的发现即可。【详解】(1)统计图如下:(2)(只)所以大森林药店这个星期平均每天卖出95只口罩。(3)从图中我发现:星期日卖出的口罩最多(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统计图表的填充,关键利用统计表中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一、选择题1.下列的信息资料中,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A.学校各年级的人数 B.六年级各班做好事的件数C.8月份气温变化情况 D.学校图书馆的各种图书册数2.笑笑去文具店买文具,在路上遇到同学交谈一会儿,然后去文具店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回家,下面图( )比较准确地反映了笑笑的活动。A. B. C.3.下图是王阿姨元旦期间开车从金华回老家C市过年的过程。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开车4小时后休息了1个小时 B.8时~9时,汽车行驶了255千米C.金华到老家C市相距640千米 D.9时~10时汽车的速度最快4.王叔叔去某城市当防控疫情志愿者,记录了当地一周的温度,根据统计图可以判定,这几天的温度变化最大的是( )。A.周一到周二 B.周二到周三C.周三到周四 D.周六到周日5.下面这幅图可以表示的是( )情况。A.宁德市1月至6月平均气温的变化 B.欢欢6次数学成绩的变化C.正常儿童一岁至六岁体重的变化 D.晴天挂在户外湿毛巾的质量变化6.如图是某摩托车厂2017年第一、第二季度各月产量的折线统计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第二季度月产量共350辆 B.3月到4月的月产量增长最快C.从1月到6月月产量逐渐增长 D.2月比1月月产量增加了50辆7.下图是李阿姨国庆节开车从深圳回老家A市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市距离深圳640kmB.14:00-15:00行驶了60kmC.开车4时后休息了20分D.9:00-10:00车速最快二、填空题8.如图,斑马奔跑的路程与奔跑时间的关系,请你根据图像计算,斑马奔跑5分钟跑了___________千米。9.如图是红星厂2022年下半年的产量统计图。(1)一格表示( )t。(2)( )月份的产量最高,是( )t;( )月份的产量最低,是( )t。(3)七月份到( )月份的产量呈上升趋势,( )月份到( )月份的产量呈下降趋势。10.下面是一位病人一段时间内的体温记录折线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1)护士每隔( )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2)这位病人在这段时间内的最高体温是( )℃,最低体温是( )℃,相差( )℃。(3)从第一天18时到第二天0时病人体温升高了( )℃。11.小欢每天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课后实践作业。下图是他某一周内1分钟跳绳成绩。能表示小欢这一周平均每天1分钟跳绳成绩的是第( )条虚线。12.下面是王老师创建的爱心网站的点击情况统计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王老师的爱心网站的点击量是( )趋势。(2)( )~( )月点击量没有变化,( )~( )月点击量上升的最快。13.下图是明明的体温情况统计图。(1)护士每( )小时给明明量一次体温。(2)明明这两天体温最高是( )℃,他在6月8日16时的体温是( )℃。(3)从体温统计图上看,明明的病情在( )。(恶化或好转)14.请你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下图是昆明2022年月平均气温统计图。根据上面统计图提供的数据填空。(1)昆明2022年的月平均气温,从( )月开始逐渐上升,( )月的月平均气温最高。(2)昆明2022年的月平均气温,从( )月开始逐渐下降,( )月的月平均气温最低。三、判断题15.要清楚地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最好选用条形统计图。( )16.某地定时测到的一天气温变化情况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世界各大城市同一时刻测到的气温适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17.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18.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能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四、作图题19.请根据以下数据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统计图。小刚5个月的体重情况统计表月份体重/kg122.5223322.0421.5522.0五、解答题20.下面是某公司去年上半年利润情况统计图。某公司去年上半年利润情况统计图(1)该公司去年上半年平均每个月的利润是多少万元?(2)一月份到六月份这家公司的利润从总体上来说是如何变化的?(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21.淘气几次数学口算测试成绩统计如下表。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分数/分908580708595(1)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绘制折线统计图。 (2)两次相邻的测试中,第( )次到第( )次的成绩上升最快。(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22.小明把昨天的气温变化记录到下面的统计图中。统计图中的数据不清晰,数据中不要有填充的颜色。(1)小明每隔( )小时测量一次气温。(2)这一天8:00到16:00的平均温度是多少摄氏度?(3)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气温从总体上是如何变化的?(4)你能猜猜这一天可能是在什么季节吗? 23.下面是我国历届全国人口普查大致人数统计表。历届全国人口普查大致人数统计表年份1953196419821990200020102020人数/亿人6.07.210.111.613.013.414.1(1)请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把统计图补充完整。(2)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写出两条)(3)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预测一下,2030年第八次人口普查时我国大概有多少亿人? 24.四年级3班参加学校举办的“美丽惠州,幸福家园”垃圾分类知识竞赛。下面是五次比赛成绩统计表。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成绩分8588909295(1)根据上表画出折线统计图。(2)四年级3班五次比赛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25.笑笑把室内气温的变化画成下面的统计图。(1)笑笑每隔( )时测量一次气温。 (2)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气温从总体上说是如何变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你根据统计图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参考答案1.C【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详解】A.要表示学校各年级的人数,最好选用条形统计图;B.要表示六年级各班做好事的件数,最好选用条形统计图;C.要表示8月份气温变化情况,最好选用折线统计图;D.要表示学校图书馆的各种图书册数,最好选用条形统计图。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2.A【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笑笑的活动分为:①从家出发到与同学交谈前,这段时间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②在路上与同学交谈,这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不变;③交谈后到文具店,这段时间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④到文具店买学习用品,这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不变;⑤从文具店回家,这段时间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近。据此找出能比较准确地反映笑笑上述活动的折线统计图。【详解】A.,笑笑所有的活动都表现出来了,符合题意;B.,没有表现出途中与同学交谈的这段时间,不符合题意;C.,没有表现出在文具店买学习用品的这段时间,不符合题意。笑笑去文具店买文具,在路上遇到同学交谈一会儿,然后去文具店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回家,下面图比较准确地反映了笑笑的活动。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看懂图意,找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3.B【分析】由折线统计图可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单位长度表示100千米,折线越陡汽车速度越快,折线越缓汽车速度越慢;(1)当折线平行于横轴时,汽车行驶路程不变,此时间段为休息时间;(2)9时汽车行驶了180千米,8时汽车行驶了75千米,8时~9时,汽车一共行驶了(180-75)千米;(3)15时汽车行驶的路程就是金华到老家C市的总路程;(4)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分别求出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最后比较大小,据此解答。【详解】A.11时-7时=4(小时)12时-11时=1(小时)所以,7时~11时汽车行驶了4小时,11时~12时休息了1个小时。B.180-75=105(千米)所以,8时~9时,汽车行驶了105千米。C.由折线统计图可知,7时出发,15时到达目的地,一共行驶了640千米,所以金华到老家C市相距640千米。D.7时~8时:(75-0)÷1=75(千米/时)8时~9时:(180-75)÷1=105(千米/时)9时~10时:(300-180)÷1=120(千米/时)10时~11时:(410-300)÷1=110(千米/时)11时~12时:(410-410)÷1=0(千米/时)12时~13时:(500-410)÷1=90(千米/时)13时~14时:(580-500)÷1=80(千米/时)14时~15时:(640-580)÷1=60(千米/时)因为120>110>105>90>80>75>60>0,所以9时~10时汽车的速度最快。故答案为:B【点睛】理解并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是解答题目的关键。4.C【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每天的温度,利用减法求出相邻两天的温度变化,从而选出变化最大的选项。【详解】A.20-14=6(℃)B.20-10=10(℃)C.29-10=19(℃)D.27.5-15=12.5(℃)6<10<12.5<19这几天的温度变化最大的是周三到周四。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会看图并从中提取有用信息是解题的关键。5.B【分析】观察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呈现的趋势,再分析每个选项,做出选择即可。【详解】A.宁德市1月至6月平均气温应是逐渐上升的趋势,不符合题意;B.欢欢6次数学成绩的变化情况可能会上升,也可能是下降,符合题意;C.正常儿童一岁至六岁体重的变化情况应是逐渐上升的趋势,不符合题意;D.晴天挂在户外湿毛巾的质量变化情况应逐渐下降的趋势,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睛】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6.D【分析】折线统计图中横轴表示月份,纵轴表示月产量,1月份产量为300辆,2月份产量为350辆,3月份产量为450辆,4月份产量为540辆,5月份产量为700辆,6月份产量为600辆,折线向上走势越陡,摩托车产量增长越快,折线向上走势越缓,摩托车产量增长越慢,折线走势向下时,摩托车产量降低,结合折线统计图逐项分析并找出正确的选项,据此解答。【详解】A.第二季度为4月、5月、6月。540+700+600=1240+600=1840(辆)所以,第二季度月产量共1840辆。B.由折线统计图可知,4月到5月的月产量增长最快。C.由折线统计图可知,1月到5月月产量逐渐增长,5月到6月月产量逐渐降低。D.1月的月产量为300辆,2月的月产量为350辆。350-300=50(辆)所以,2月比1月月产量增加了50辆。故答案为:D【点睛】理解并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是解答题目的关键。7.C【分析】由折线统计图,可知横轴表示时间的数据,纵轴表示所行路程的数;折线上点是表示的是对应时间点已经行驶的路程;据此解答。【详解】A.由统计图可知,路程最终在640km的位置结束,所以A市距离深圳640km说法正确;B.由图可知,14:00时,在580km的位置,15:00在640km的位置,两个时间的路程相减就是14:00-15:00行驶的路程,即:640-580=60(km),原题说法正确;C.从7:00出发,4小时后是11:00,11:00-12:00路程没有增加,说明在休息,休息了1小时;原题说法错误;D.折线越陡峭,速度越快,并且9:00-10:00,1小时走了120km,车速最快,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熟悉统计图的知识。8.6【分析】观察折线统计图,斑马奔跑的速度是一定的,可取折线上斑马奔跑的路程为12千米时,对应的奔跑时间是10分钟,根据路程÷时间=速度,求出斑马奔跑的速度,再用斑马奔跑的速度乘奔跑的时间5分钟,即可求出斑马跑了多少千米。【详解】12÷10×5=1.2×5=6(千米)即斑马奔跑5分钟跑了6千米。【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9.(1)5(2) 十 25 七 10(3) 十 十 十二 【分析】(1)根据对统计图的认识,横轴表示月份,数轴表示产量,每格代表5t;(2)折线最高点即为用产量最多的月份,折线最低点是产量最少的月份;(3)折线上升表示产量逐渐上升,折线下降表示产量逐渐下降,据此解答。【详解】(1)一格表示5t。(2)十月份的产量最高,是25t;七月份的产量最低,是10t。(3)七月份到十月份的产量呈上升趋势,十月份到十二月份的产量呈下降趋势。【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根据信息进行解答即可。10.(1)6(2) 39.5 36.8 2.7(3)1.2 【分析】(1)从统计图中可以知道6时的下个时间是12时,再下个时间是18时,由此可知每个6小时测一次体温。(2)在折线统计图中找出最高体温以及最低体温,再求出它们的差即可。(3)第一天18时的体温是38℃,第二天0时的体温是39.2℃,39.2减38即可解答。【详解】(1)12-6=6(小时)护士每隔6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2)39.5-36.8=2.7(℃)这位病人在这段时间内的最高体温是39.5℃,最低体温是36.8℃,相差2.7℃。(3)39.2-38=1.2(℃)从第一天18时到第二天0时病人体温升高了1.2℃。【点睛】看懂折线统计图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找准数据直接计算。11.②【分析】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求出一周的平均数,然后结合虚线,判断选择即可。【详解】(149+171+200+190+225+228+241)÷7=1404÷7≈200(个)接近200的是第②条虚线,所以能表示小欢这一周平均每天1分钟跳绳成绩的是第②条虚线。【点睛】此题考查了观察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和平均数的计算,关键是用估算方法进行判断。12.(1)上升(2) 5 6 1 2 【分析】(1)观察统计图,根据图形的走势,王老师的爱心网站的点击量是上升趋势,据此回答即可;(2)观察统计图,5月到6月点击量都是320,没有变化;相邻的两个月份间走势越陡,说明点击量上升越快,据此分析解答。(1)由分析(1)得:王老师的爱心网站的点击量是上升趋势。(2)由分析(2)得:5~6月点击量没有变化,1 ~2月点击量上升的最快。【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折线统计图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获取图中的关键信息。13.(1)4(2) 39.5 37.1(3)好转 【分析】(1)图为明明的体温折线图,根据横轴表示的测温时刻,可知护士每隔几小时测温一次。(2)折线图纵轴表示明明的体温,折线的最高点就是这两天的最高体温,在横轴上找到6月8日16时这个时刻,再向上找到这个时刻所对应的体温。(3)从折线图上看到体温是下降的趋势,由此可判断病情是好转还是恶化。(1)横轴表示测温的时间,观察到0、4、8……时刻,可知护士每4小时测温一次。(2)折线图横轴上6月7日0时对应最高体温39.5℃,6月8日16时的体温是37.1℃。(3)从折线图看到体温是下降的趋势,所以明明的病情在好转。【点睛】折线图既能反映出数量的多少,又能反映出数量的增减趋势。根据折线图分析数据时,要注意横纵轴表示的意义。14.(1) 一 八(2) 八 一 【分析】(1)折线向上走表示气温升高,折线最高点就是气温最高的月份;(2)折线向下走表示气温下降,折线最低点就是气温最低的月份。【详解】(1)昆明2022年的月平均气温,从一月开始逐渐上升,八月的月平均气温最高。(2)昆明2022年的月平均气温,从八月开始逐渐下降,一月的月平均气温最低。【点睛】本题是一个关于折线统计图的题目,考查了学生利用统计图中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考查了学生观察、分析能力。15.×【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详解】要清楚地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最好选用折线统计图。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选择统计图的关键。16.√【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解答即可。【详解】某地定时测到的一天气温变化情况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世界各大城市同一时刻测到的气温适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故答案为:√【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17.√【分析】折线统计图特点是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详解】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关键是熟悉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判断。18.√【分析】分别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答题即可。【详解】由分析可得: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所以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能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并且能够针对题目给出的场景进行灵活的选择。19.折线统计图;图见详解【分析】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据的变化情况。小刚5个月的体重情况可以选择折线统计图。【详解】如图:(答案不唯一)【点睛】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是描点、连线、标数字。20.(1)80万元(2)见详解(3)问题见详解;六月;一月;40万元(不唯一)【分析】(1)由折线统计图可知1月利润60万元,2月利润70万元,3月利润80万元,4月利润80万元,5月利润90万元,6月利润100万元,把每个月的利润相加,再用所得和除以6即可。(2)由图可知统计图的折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据此解答。(3)可以提问利润最高的月份以及利润最低的月份利润相差多少,用最高利润减最低利润。(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详解】(1)(60+70+80+80+90+100)÷6=480÷6=80(万元)答:该公司去年上半年平均每个月的利润是80万元。(2)答:一月份到六月份这家公司的利润从总体上来说呈上升趋势。(3)该公司哪个月的利润最高?哪个月的利润最低?它们相差多少?60<70<80<90<100100-60=40(万元)答:该公司六月份利润最高,为100万元;一月份利润最低,为60万元;两个月利润相差40万元。【点睛】看懂折线统计图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21.(1)见详解(2)四;五(3)哪次的口算测试成绩最高?(答案不唯一)第六次【分析】(1)根据统计表上的数据在统计图上标出相应的点,然后顺次连接即可;(2)先求出相邻两次测试成绩的差,然后比较它们的差,找出最大的差即表示这两次相邻的测试成绩上升最快;(3)问题:哪次的口算测试成绩最高?根据(1)的答案,找出折线统计图中最高的点,据此解答即可。【详解】(1)(2)90-85=5(分)85-80=5(分)80-70=10(分)85-70=15(分)95-85=10(分)15分>10分>5分所以两次相邻的测试中,第四次到第五次的成绩上升最快。(3)哪次的口算测试成绩最高?(答案不唯一)答:第六次的口算测试成绩最高。【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通过统计图分析出相应的数据是解题的关键。22.(1)1;(2)20℃;(3)见详解;(4)春季或秋季【分析】(1)根据统计图中记录数据和时间可以看出几小时测量一次气温。(2)把9次测量的温度相加,再除以9即可解答。(3)根据折线统计图的走势进行解答。(4)根据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来判断是什么季节。【详解】(1)小明每隔1小时测量一次气温。(2)(16+17+19+20+22+23+23+21+19)÷9=(33+39+45+44+19)÷9=(72+89+19)÷9=180÷9=20(摄氏度)答:这一天8:00到16:00的平均温度是20摄氏度。(3)从8:00到13:00气温呈上升趋势,从13:00到14:00气温保持不变,从14:00到18:00气温呈下降趋势。(4)夏季一般最高气温在30℃以上,冬天的最低气温在0℃左右,根据折线显示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最低气温是16℃,最高气温是23℃,我想这一天可能是春季或秋季。【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以及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23.(1)(2)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人数为14.1亿人;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人数是6亿人(3)15亿【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即可;(2)根据统计图中所给的数据,写出两条信息即可;(3)根据人口的增长趋势,写出自己的合理预测即可。【详解】(1)统计图如下:(2)我知道: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人数为14.1亿人;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人数是6亿人。(答案不唯一)(3)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预测,2030年第八次人口普查时我国大概有15亿人。(答案不唯一)【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4.(1)图见详解(2)90分【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以次数为横轴,成绩为纵轴,即可画出折线统计图;(2)四年级3班五次比赛的成绩之和除以5即能求出五次比赛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详解】(1)画出的折线统计图如下图所示: ;(2)=90(分)答:四年级3班五次比赛的平均成绩是90分。【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统计图的填充,关键是利用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据此公式求平均数。25.(1)1(2)见详解(3)问题:估计一下17:00的气温是多少度?19℃(答案不唯一)【分析】(1)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每隔1小时测量一次气温。(2)这一天从8:00到12:00气温从总体上说是逐渐上升,又逐渐下降。具体是从8:00到13:00气温逐渐上升,从13:00到16:00逐渐下降。(3)问题:估计一下17:00的气温是多少度?根据这一天气温变化情况估计17:00的气温。据此解答。【详解】(1)每隔1小时测量一次气温。(2)这一天从8:00到16:00气温从总体上说是先逐渐上升,又逐渐下降。(3)问题:估计一下17:00的气温是多少度?根据这一天气温变化情况估计17:00的气温是19℃。【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9讲 观察物体——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北师大版)(含答案),共27页。
这是一份第8讲 小数混合运算——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北师大版)(含答案),共17页。
这是一份第5讲 小数乘整数——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北师大版)(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小数乘整数的口算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