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32353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8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32353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想,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铁杵成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第十八课《文言文二则》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为“成长”。《铁杵成针》以文言文的形式,语言凝练、意蕴丰富,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揭示了只有坚持不懈地勤奋学习,才能取得成就的道理,是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激励学生发奋学习的佳作。【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司马光》《守株待兔》《精卫填海》等文言文,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但学生学习文言文有一定的畏惧心理,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共通之处,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设想】在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巩固已有的学习经验;接着让学生充分朗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注意读好句中的停顿;再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读懂内容;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把握故事的深层含义,落实单元人文主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言文,注意读好句中的停顿。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扩词等方法,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人物的对话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懂得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言文,从人物的对话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扩词等方法理解文言文中每句话的意思。【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书签【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理解课题1.一起来玩一个猜人物的小游戏。(课件出示人物关键词) 生猜李白。李白被后人誉为“诗仙”,那他是如何取得这么伟大的成就的呢?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齐读课题。2.释题:“铁杵”是什么意思?”“铁杵成针”又是什么意思呢? (结合注释,理解“铁杵”是“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的意思。“铁杵成针”就是把铁棒磨成绣花针的意思。) 3.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1)是谁把铁棒磨成针?(2)这又与李白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趣味游戏引出故事主人公李白,既回顾了李白的伟大成就,又激发学生的好学情绪,使学生快速投入到文本的学习中去。】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2.指名读文,读后评价,及时归纳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3.指导读出停顿和节奏。课件出示:“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引导学生观察停顿特点:前面讲谁,后面讲他做什么或者怎么样。并用此方法,掌握“逢/老媪/方磨铁杵”、“太白/感其意,还卒业”两句话的停顿节奏。【设计意图:培养语感,教会学生停顿方法,停顿不仅体现在标点上,还要结合语意。】 4.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练读,如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全班齐读等。 【设计意图:重视朗读指导,读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学生在一遍遍的朗读中,对文章的理解也在逐渐加深。】三、小组学习,习得方法1.默读课文,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用不同符号标记。2.了解起因“世传”作何理解?(世世代代相传)补充理解文言文的另一方法——扩词法,并利用扩词法理解“成”(完成)、“弃”(放弃)。引导学生补充“未成,弃去”的意思: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体会文言文语言简练的特点,并在理解时补充完整。 总结方法,小组学习,理解故事的经过、结果,并完成学习单。 重点词理解句子理解经过: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结果: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课后习题,重点教给学生将单音字词,扩词成意思相同的双音字词,教与方法,授之以渔。运用学习单,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4.交流反馈预设:生1:我们对于故事的经过是这么理解的:李白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生2:这句话里我们要重点理解:“是”是这的意思,“方”是正在的意思,“欲”是想要的意思。生3:我们对于故事的结果是这么理解的:李白被老妇人的意志感动,就回去完成了学业。生4:这句话里我们要重点理解:“卒”是完成的意思。组长:大家觉得我们小组理解的准确吗?5.其他小组补充、评价预设:生1:我认为他们小组理解的很准确,比如他们把“欲”理解的很准确,是想要的意思。生2:我认为他们小组理解的很完整,比如“问之”的“之”指的是老妇人,他们就补充完整了。【设计意图:小组交流反馈,生生互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能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课堂的实效性。】6.在理解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后,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四、重点探究,体会品质1.发挥想象,同桌二人模仿李白与老媪的对话。2.对话展示。教师追问1:老奶奶,如果您的手磨破了还磨吗?(预设:磨)如果您一年两年甚至三年都没有磨成针,还要磨?(预设:不管多长时间,我都要继续磨。)教师追问2:小李白,你一开始放弃了学业,是什么让你改变决定,又回去完成了学业呢?(预设:是老奶奶的坚持不懈的精神打动了我。) 在以后学习的道路上,也许你还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个时候, 你又会怎么办呢?(预设:我会一直坚持下去,不会半途而废的。)3.教师引导学生感悟“感其意”。【设计意图:对话练习及展示,还原故事场面,让学生在情景体验中感悟李白被老奶奶的意志所打动的原因。】4.设置情景:老师有一个好朋友洋洋,他遇到了一些问题,你能用铁杵成针这个故事来帮帮他吗?预设:生:你看这个铁杵成针里的老奶奶这么大的年纪还在坚持磨针,我们怎么能因为一点小困难就放弃呢?只有努力付出,坚持下去才能成功啊!【设计意图:聚焦“意”,设置情境,质疑探究,逐步深化学生对铁杵成针品质的认识。】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1.欣赏歌曲《铁杵成针》。2.当你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中遇到困难时,会怎么做呢?把想说的话写到老师为大家准备的书签上,成为今后鼓励自己的座右铭。3.布置作业:课下再搜集、阅读一些关于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并试着了解其中的含义。【设计意图: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激励自己坚持不懈,勤奋学习。】 【板书设计】 铁杵成针 感其意未成 卒业持之以恒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铁杵成针获奖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再读,读准节奏,结合注释,尝试用自己的话讲故事,链接《程门立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获奖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读通句子,精读课文,理解文意,联系生活,深化认识,复述故事,背诵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